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
2023(35)
2022(32)
2021(31)
2020(37)
2019(84)
2018(65)
2017(107)
2016(77)
2015(80)
2014(96)
2013(84)
2012(101)
2011(79)
2010(73)
2009(67)
2008(65)
2007(48)
2006(50)
2005(50)
作者
(373)
(340)
(339)
(321)
(224)
(171)
(168)
(165)
(158)
(152)
(146)
(136)
(132)
(123)
(118)
(115)
(111)
(107)
(106)
(105)
(100)
(98)
(97)
(95)
(94)
(94)
(93)
(91)
(88)
(82)
学科
(434)
水产(307)
动物(301)
动物学(270)
(140)
(138)
经济(138)
地方(107)
病害(95)
及其(94)
(94)
虫害(89)
(87)
(84)
(84)
防治(84)
病虫(76)
病虫害(76)
(68)
生态(67)
农业(66)
各种(63)
(60)
环境(50)
管理(49)
(48)
(48)
生物(48)
资源(43)
生态学(42)
机构
大学(1165)
学院(1122)
科学(724)
研究(708)
(678)
农业(619)
实验(530)
(528)
实验室(519)
(485)
研究所(481)
重点(476)
水产(460)
中国(434)
业大(409)
(377)
(377)
农业大学(375)
(372)
(335)
中心(319)
研究院(319)
(319)
科学研究(311)
(287)
资源(276)
技术(273)
(272)
海洋(271)
产科(267)
基金
项目(1049)
(801)
国家(793)
科学(721)
基金(710)
科学基金(568)
(562)
自然(526)
自然科(508)
自然科学(508)
自然科学基金(500)
(439)
研究(425)
计划(398)
科技(395)
基金项目(357)
专项(338)
(327)
资助(315)
重点(291)
(281)
农业(276)
技术(271)
科研(260)
(257)
(246)
(195)
(195)
创新(189)
(180)
期刊
学报(646)
(468)
科学(423)
大学(372)
学学(371)
农业(349)
水产(295)
中国(273)
业大(194)
农业大学(187)
(156)
(156)
经济(156)
渔业(154)
资源(130)
产科(113)
(113)
自然(107)
中国农业(95)
(91)
(91)
淡水(91)
(90)
海洋(90)
自然科(89)
自然科学(89)
(86)
(84)
研究(82)
环境(81)
共检索到1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海琛  许保可  阿琳林  马清花  高强  田文根  俞录贤  梁健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机体中参与免疫应答的主要因子,在免疫功能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究青海湖裸鲤中该基因可能发挥的作用,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青海湖裸鲤MHCⅡα/β基因和伴侣基因Ii全长cDNA序列以及花斑裸鲤MHCⅡα/β和Ii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将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鱼中该基因的序列特性基本一致。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两种鱼的MHCⅡ与鲤科鱼类在进化地位上更接近,聚为一支。两种鱼中MHCⅡα/β氨基酸序列均包括信号肽、两个功能区、跨膜区和胞质区,且均在跨膜区发现一个不同物种中的保守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MHCⅡ主要在肾脏、脑、鳃、肝脏、臀皮中表达较高,而花斑裸鲤主要在脑、肌肉、眼、鳃中高表达。对比正常状态和感染水霉后青海湖裸鲤鳃、肾脏、肝脏、肠组织中MHCⅡ 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MHCⅡ 3个基因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α, β基因在鳃、肝脏、肠组织中均显著上调。对青海湖裸鲤进行不同盐碱胁迫处理后,检测到鳃、肾脏组织中MHCⅡ 基因的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对两种鱼中MHCⅡα, β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分别获得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MHCⅡα 8种、12种等位基因型,编码23、24种氨基酸序列,且这种序列多态性主要集中在α1功能区;MHCⅡβ 分别获得12、14种等位基因型,编码22、23种氨基酸序列。青海湖裸鲤MHCⅡα/β 的多态性均低于花斑裸鲤,暗示其与青海湖裸鲤的盐碱耐受过程联系不紧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多样性在两个物种中均较高,其单倍型多样性接近1,且核苷酸多样性之间的差异较小。花斑裸鲤MHCⅡ 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略高于青海湖裸鲤,反映了青海湖裸鲤种群稳定性略低于花斑裸鲤。研究表明,MHCⅡ 分子不仅在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的免疫防御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能参与了青海湖裸鲤的盐碱耐受过程,而基因多态性与盐碱耐受的关联度不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保长虹  李昭楠  关却多杰  李长忠  尹格玛  贺彩霞  金文杰  周叶吉  陈艳霞  
为正确区分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向科学研究及偷捕鱼货物的司法鉴定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对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外,基于36种鲤科鱼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鲤科鱼类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长为16 720 bp,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D-Loop控制区,整个青海湖裸鲤线粒体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为28.68%A、27.29%T、18.16%G及25.87%C,AT偏向性显著(55.97%)。花斑裸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长为16 760 bp,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D-Loop控制区,整个花斑裸鲤线粒体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为28.63%A、27.22%T、18.26%G及25.88%C,同样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55.85%)。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线粒体基因组所有蛋白编码基因以ATG作为起始密码子,绝大多数蛋白编码基因以TAG或TAA作为终止密码子,少数以不完全密码子(T--)作为终止密码子,所有的tRNA基因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裸鲤属所有物种都聚为一个类群,并与光倒刺鲃、大理裂腹鱼和扁吻鱼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未将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准确区分,但为重新建立更清晰的鲤科鱼类分类体系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彩霞   李长忠   保长虹   王丽楠   严青春   金文杰   赵娟   王国杰   简生龙   王振吉   陈艳霞  
花斑裸鲤是黄河上游重要的冷水性土著鱼类,其生长、发育缓慢,性成熟又较晚,故多年来其种群一直呈下降趋势。MSTN(肌肉生长抑制素)是一种对肌肉生长具有负调控作用的因子,通过克隆花斑裸鲤MSTN-1基因并检测其表达特性,为花斑裸鲤生长缓慢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基础资料。采用PCR、5′-RACE和3′-RACE法获得花斑裸鲤MSTN-1基因全长cDNA序列,采用qPCR检测MSTN-1基因在花斑裸鲤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和在不同鲤科鱼类肌肉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花斑裸鲤MSTN-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 190 bp,其中ORF长1 128 bp, 5′UTR长96 bp, 3′UTR长966 bp,共编码375个氨基酸。该蛋白是带有一个信号肽、无跨膜结构的不稳定亲水性分泌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细胞质中。MSTN-1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存在2个TGF-β结构域:即TGF-β前肽区域(37—268 aa)和TGF-β功能区域(281—375 aa),有1个蛋白酶水解位点RIRR和9个位于TGF-β功能区域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花斑裸鲤MSTN-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鲤科鱼类MSTN-1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与禽类和哺乳动物的相似性较低。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花斑裸鲤MSTN-1与其他鲤科鱼类聚于同一进化支。qPCR检测结果表明,MSTN-1在花斑裸鲤的脑、肌肉、鳃、心、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脑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该基因在不同鲤科鱼类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青海湖裸鲤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在花斑裸鲤和黄河鲤鱼肌肉组织中。通过克隆获得花斑裸鲤MSTN-1基因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qPCR检测,MSTN-1在这几种土著鱼类肌肉组织中的特征性表达差异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高原鱼类生长缓慢的分子机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卫福磊  王朝溪  师园  王辰龙  史建全  祁洪芳  李长忠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及其周边流域唯一的经济鱼类,在鱼-鸟-草地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核糖体蛋白S3a(RPS3a)是真核细胞中核糖体40S小亚基的组成成分,为一种多功能性蛋白。开展青海湖裸鲤高盐适应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青海湖裸鲤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为该鱼种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理论依据。我们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得到了青海湖裸鲤RPS3a的完整编码序列[KC818610.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和不同盐度胁迫条件下RPS3a表达水平的变化,显示其在盐度胁迫条件下和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步上升,初步表明RPS3a对于青海湖裸鲤胚胎发育和盐度适应性生理机制的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健  陈雪妍  卫唯  马清花  才项卓玛  
【目的】对青海湖裸鲤TOB1和TOB2基因进行克隆及表达分析,为揭示其在青海湖裸鲤生长和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和RACE技术克隆青海湖裸鲤中TOB1和TOB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对其特性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TOB1和TOB2基因在3龄成鱼肾脏、肠、鳃、脑、心脏、肌肉等组织及发育12,72,120,168,216 h胚胎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青海湖裸鲤TOB1 cDNA全长为1 734 bp,5′非编码区为466 bp,3′非编码区为296 bp,开放阅读框长972 bp,编码323个氨基酸。TOB2 cDNA全长为2 785 bp,5′非编码区为51 bp,3′非编码区为1 582 bp,开放阅读框为1 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TOB1和TOB2在N端均具有明显的BTG家族结构域,且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个TOB蛋白与鲤科鱼类同源性较高,亲缘较近。qRT-PCR结果表明,TOB1和TOB2在3龄成鱼的肾脏、肠、鳃、脑、心脏、肌肉等组织中均有表达;TOB1在3龄成鱼的心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脑和肌肉组织,在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TOB2在3龄成鱼的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肌肉。TOB1及TOB2在不同发育时期胚胎中均有表达,且都在12 h胚胎中表达量最高。【结论】TOB1及TOB2在3龄成鱼各个组织及胚胎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有较大差异,表明2个基因均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史建全  刘建虎  陈大庆  祁洪芳  黄永宁  唐洪玉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青海湖裸鲤肠道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 ,青海湖裸鲤肠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后肠 ,其前、中、后肠的组织学特点差异明显 ;裸鲤肠道由内向外可以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但缺乏粘膜肌 ,因此固有膜和粘膜下层分层不明显 ;裸鲤前、中肠的褶皱高而宽 ,排列紧密 ,纹状缘明显 ;后肠的褶皱低而窄 ,排列疏松 ,纹状缘不明显 ;裸鲤肠道的杯状细胞数量从前肠到后肠依此逐渐减少。文中还对青海湖裸鲤肠道各段的结构与食性特点进行了探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凯  
本文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技术对 4种鲤科鱼类 ,即裂腹鱼亚科的青海湖裸鲤、鲤亚科的鲤和鲫鱼、雅罗鱼亚科的草鱼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 ,目的是探讨青海湖裸鲤的系统分类位置。遗传距离指数计算结果显示 ,鲤亚科 2个鱼种间的相似性显著高于青海湖裸鲤和草鱼间的相似性 ,而裂腹鱼亚科的青海湖裸鲤与另两个鲤亚科三种鱼类之间的差异 (0 876 9、 0 7145、 0 6 930 )明显高于雅罗鱼亚科草鱼与鲤亚科鲤、鲫鱼之间的差异 (0 4718、 0 5 2 18)。在此基础上讨论了RAPD技术适用性的一些问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雯翡  么宗利  来琦芳  史建全  周凯  祁洪芳  李子牛  王慧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研究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przewalskii)在高盐碱胁迫下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差异,实验获得差异表达序列91条,其中成功注释60条。以同是鲤科鱼类的斑马鱼(Danio rerio)的基因ID作为参照,用DAVID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功能分类,结果从正向文库获得28条功能基因片段,反向文库获得14条。按功能将其分为10类,其中,催化活性、细胞、部分结合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结合、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分析发现,高盐碱胁迫会改变鱼类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孟鹏  史建全  祁洪芳  王伟继  孔杰  高悦勉  李晓静  
使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20尾青海湖裸鲤的背部肌肉、肝脏、心脏和肾脏4种不同组织的13种同工酶(LDH,MDH,ME,CAT,IDH,EST,ACP,POD,HK,PGM,GDH,SOD,GPI)差异表达,并对部分同工酶基因位点及表达酶谱表型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以及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13种酶类中12种在4种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差异性,仅有ME在4种组织间差异性较小。其中HK以及GDH的组织差异性尤为明显,仅在肝脏组织中表达。同时使用了适用于这13种酶类表达的3种缓冲系统(TC8.0、TC7.0、EBT),共检测到26个基因位点。其中,C...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祁得林  李军祥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PAGE)首次对 1 32尾青海湖裸鲤的血清过氧化物酶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青海湖裸鲤的血清过氧化物酶具有POD -I、POD -II、POD -III、POD -IV和POD -V五种多态型 (基因型 ) ,出现频率分别为 65 2 %、2 2 7%、6 1 %、1 5 %和 4 5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芬娜  董忠典  李同明  傅咏  王慧  
为进一步了解鱼类MHC ⅡA基因的特点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采用同源克隆、RACE-PCR、巢式PCR等技术,从健康的尼罗罗非鱼体获得1 205 bp的MHC ⅡA基因cDNA全序列(Orni-DBA-0101,Genebank登录号:JF719813)及1 388 bp的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尼罗罗非鱼MHC ⅡA基因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720 bp,编码239个氨基酸。从4尾尼罗罗非鱼中共得到8条不同的cDNA序列,分别编码不同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后发现,序列间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且主要集中在α-1区,多态性位点数远远高于半滑舌鳎MHC Ⅱ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一萌  包锬  李航  么宗利  孙真  高鹏程  周凯  王菲  来琦芳  
通过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转录组数据获得热激蛋白60基因(GpHsp60)的序列片段,利用RACE克隆完善GpHsp60的mRNA全序列,得到序列全长2 995 bp:包括开放阅读框1 728 bp, 5′UTR和3′UTR分别为137 bp和113 bp;编码氨基酸575个,分子量为61.34 kDa,理论等电点为5.38,具有线粒体Hsp60高度保守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青海湖裸鲤幼鱼受碳酸盐碱度(29 mmol·L~(-1))胁迫后,GpHsp60基因在脑、鳃、肝、肾、心脏、肠、肌肉、脾脏和皮肤等组织都有所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胁迫组青海湖裸鲤幼鱼鳃(1.99倍)、脑(1.95倍)、肝脏(3.52倍)、心脏(2.29倍)、肌肉(3.53倍)和肾脏(4.34倍)中GpHsp60基因都呈现高表达,说明以上组织细胞中的Hsp60可能被招募参与应答水环境碱度胁迫;而肠(0.257倍)和脾脏(0.251倍)组织中的Hsp60表达量却呈现下降,这可能与组织细胞线粒体功能效率降低有关;皮肤组织在受碱度胁迫后GpHsp6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表明青海湖裸鲤幼鱼皮肤组织未参与对碳酸盐碱度胁迫的应答。研究结果为揭示Hsp60基因在青海湖高碳酸盐碱度环境中生活的特有物种青海湖裸鲤在碱度胁迫下发挥的作用,为探讨和研究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水生生物体内分子响应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大庆  张春霖  鲁成  张信  
利用PCR技术扩增青海湖3个不同地区(黑马河,布哈河,沙柳河)的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Kessler))线粒体D-loop基因片段,测定该基因片段1 005 bp序列。通过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序列比较分析,对比3个不同地区的83尾青海湖裸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共检测出多态性位点65个,其中有1个插入位点(b3,nt-569),2个缺失位点(s6和b37,nt-169、nt-170),多态性位点数62。3个群体内的多态性位点分别为黑马河51个、布哈河38个、沙柳河39个,平均核苷酸位点差异数分别为9.377、7.782和7.510。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梓瑄   金文杰   李长忠  
为了研究Cu~(2+)、Pb~(2+)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的急性毒性效应及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以静态暴露和qPCR法分别进行毒性试验及检测青海湖裸鲤鳃、肾脏和肝脏中Nrf2(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Keap1(Kelch样环氧氟丙烷相关蛋白)、MT(金属硫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Hsp90(热休克蛋白90)、Hsp70(热休克蛋白70)、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COX-2(环氧化酶2)的相对表达。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0.1、0.2、0.5、1和2 mg/L)对1龄青海湖裸鲤安全浓度为0.03 mg/L;Pb~(2+)(0.5、1、2.5、5和10 mg/L)安全浓度为0.1 mg/L;Cu~(2+)+Pb~(2+)的复合胁迫对青海湖裸鲤具有拮抗作用。在低于安全浓度Cu~(2+)、Pb~(2+)与Cu~(2+)+Pb~(2+)复合胁迫下,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Nrf2在Cu~(2+)和Pb~(2+)胁迫12 h时表达上调,Keap1在Cu~(2+)、Pb~(2+)与Cu~(2+)+Pb~(2+)复合胁迫12 h的肾脏中显著下调,表明Nrf2-Keap1两者之间存在负调控作用。各浓度条件下,MT的表达在鳃和肝脏中均下调,TNF-α的表达在鳃中上调。在Cu~(2+)+Pb~(2+)复合条件下,TNF-α的表达显著上调。在Cu~(2+)、Pb~(2+)条件下,Hsp90、Hsp70、iNOS和COX-2的表达量均下调。结果表明,各浓度Cu~(2+)、Pb~(2+)与Cu~(2+)+Pb~(2+)对青海湖裸鲤均产生毒性影响,各基因均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作用产生应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黎建平  高风英  卢迈新  曹建萌  朱华平  可小丽  刘志刚  
通过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获得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MHC Ⅰα全长c DNA,分析其多态性和组织表达特征。获得的尼罗罗非鱼MHC Ⅰαc DNA全长为1 533 bp,其ORF为1 053 bp。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包含信号肽、MHC结构域、IGc1结构域和跨膜区,并存在丰富的磷酸化位点。与其他硬骨鱼类和哺乳类的相似性在26.86%~74.0%。从6尾鱼中共分离得到6条不同的MHC Ⅰαc DNA序列,其序列中存在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说明MHC Ⅰαc DNA存在丰富的多态性。q PCR检测表明,MHC Ⅰα基因在脾和心中表达量较高,中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