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
2023(1306)
2022(1110)
2021(1048)
2020(865)
2019(1783)
2018(1793)
2017(3208)
2016(1841)
2015(2035)
2014(2015)
2013(2154)
2012(2171)
2011(2074)
2010(2757)
2009(3047)
2008(1787)
2007(1331)
2006(1290)
2005(1143)
作者
(6486)
(5449)
(5402)
(5380)
(3462)
(2791)
(2270)
(2162)
(2092)
(2020)
(1977)
(1918)
(1868)
(1774)
(1739)
(1666)
(1580)
(1535)
(1471)
(1435)
(1409)
(1387)
(1341)
(1309)
(1274)
(1232)
(1208)
(1173)
(1160)
(1143)
学科
(7459)
经济(7459)
环境(6881)
管理(6507)
生态(5117)
(3508)
(3507)
(3414)
地方(3287)
资源(3168)
(3046)
规划(2510)
环境规划(2477)
(2408)
金融(2408)
农业(2363)
(2276)
(2211)
企业(2211)
方法(2117)
(2032)
区域(2031)
(1954)
区域环境(1900)
业经(1726)
数学(1726)
数学方法(1705)
地方经济(1484)
中国(1464)
生态学(1394)
机构
学院(29117)
大学(27627)
研究(12005)
(10220)
经济(9994)
管理(9978)
科学(9015)
中国(8946)
理学(8428)
理学院(8282)
管理学(8036)
管理学院(8008)
(7015)
(6557)
(6268)
研究所(6169)
业大(6138)
(6037)
农业(5552)
中心(5347)
(4892)
(4602)
师范(4557)
(4471)
(4409)
环境(4392)
科学院(4324)
(4321)
(4095)
资源(3971)
基金
项目(21515)
科学(16332)
基金(15023)
研究(14339)
(13833)
国家(13746)
科学基金(11290)
(9467)
社会(8809)
基金项目(8493)
社会科(8336)
社会科学(8331)
自然(7679)
自然科(7342)
自然科学(7340)
(7315)
自然科学基金(7174)
教育(5864)
资助(5846)
重点(5499)
编号(5236)
(5079)
科技(4548)
计划(4509)
生态(4497)
(4131)
(4120)
科研(4066)
课题(3978)
创新(3886)
期刊
(13328)
经济(13328)
学报(6453)
(6136)
研究(6069)
中国(5471)
科学(5368)
大学(4854)
学学(4771)
农业(4713)
资源(4367)
生态(3308)
(2745)
金融(2745)
林业(2698)
管理(2640)
(2538)
(2436)
业经(2408)
业大(2254)
环境(2079)
(2045)
科技(2023)
(1979)
农业大学(1736)
(1690)
自然(1585)
(1546)
教育(1517)
问题(1479)
共检索到43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和文  
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其实质是人类发展的危机和文明进步的危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对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追问生态存在的文明境遇,反思人类进步的文明历程,可以洞悉生态危机文明的实质,收获真正的文明智慧和发展的科学启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文瑞  
进入2013年12月的鄱阳湖,干旱依旧。在裸露的湖底上,会时不时见到羊群在低头吃草。受近期降水偏少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相继发生严重旱情。2013年10月30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仅为8.19米,逼近8米极枯水位线。此前几天,赣江南昌段出现12.27米的低水位极值,打破了2012年1月2日12.34米的历史最低纪录。"自9月份起,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旱季,降雨量显著减少。据多年平均计算,10月至次年1月的降水只占全年总降雨量的16%。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明芳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3968平方公里(1998年数据)。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之一。历史上的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号称"八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顺仙  王国聘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小云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生态危机是生态环境失衡的结果,一旦出现则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当生态危机尚未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要提高警惕。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协调的状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够和谐共处,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相对稳定,系统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在现实环境中生态系统经常会被外界各种因素所影响,一般外界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坏,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长江  
回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格局的惊人变动,不免让人感到五味杂陈。对于当代著名哲学家维托里奥·赫斯勒(Vittorio H?sle)来说,三十年来人类世界所陷入的这种思想迷局却并不陌生,因其本人曾是此间种种重要事件的亲历者。《生态危机的哲学》正是他于1990年左右在莫斯科做的一系列政治哲学和生态哲学的讲座合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戴星翼  
对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人们普遍地从技术领域中寻找,然后再提出一些技术性的解决方案,但事实证明这是远远不够的。本文试图寻找生态危机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危机的某些基本条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平  关穆秋  
东北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现行税制却存在环保税种缺位、资源税、消费税、城建税、耕地占用税等相关税种生态功能弱,生态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地区针对性等,建议通过开征环境保护税、改革相关税种、制定针对东北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恩和  
今日的内蒙古草原能承载3244万人口,比1947年的561万人口更显著地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经济财富,并实现了一定的社会资本积累。但是在这些社会资本积累的分配上,当更多的社会财富投入到治理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时,就有了从"末端治理"到"根源治理"的观点转变的必要性,即重新研究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因就有了重要意义。为此,本论文从"根源治理先要找出根本问题"的研究角度对内蒙古"过度放牧"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基于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威胁着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浪费更多的社会财富的实际,本论文着重以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内容,以改善自然生态循环和人类经济循环的共存条件为目的,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锦萍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工程。在实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 ,必须随时培养生态危机意识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否则 ,西部开发的初衷和长远目标将难以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学军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以来,关于生态危机与人类续存的反思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长期的、最大的敌人"。回顾整个生态崩溃的历史可以发现,生态问题成为危机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同步性。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而迈向顶峰的现代工业文明把追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添翼  宋宗宇  徐信贵  
风险时代生态环境危机时时侵扰着人类社会,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环境立法作为应对风险的主要社会控制手段,唯具备正当性,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目前,我国环境立法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公众参与和公众环境利益的表达,立法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该以利益表达的整合原则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环境立法公众利益表达制度,通过利益博弈的选择,从程序和实体上促进环境立法的正当性、合理性、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环境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赵豪杰  陈胜辉  
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追求增殖必须以使用价值为载体,在使用价值生产过程中,资本要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排他性地独占,这就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共生走向对立和分离。资本的无限增殖必然带来对自然的剥夺、滥用和破坏,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下的生产自身具有反生态性,并由此造成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唯有限制、引导和变革这种生产方式,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瑞雄   严耕  
生态中心主义将人类中心主义视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将人类中心主义解读为立足于人类的贪欲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但是考察西方近现代思想史可以发现,思想家们所主张的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立足于人类的福祉,而非人类的贪欲。在生态危机的产生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作为内在的驱动力,而是作为现代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利用自然的正当性证明来发挥作用的。把人类中心主义视为形成生态危机的驱动力,遮蔽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驱动作用。将人类中心主义发展为生态人文主义,有利于避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欲望式理解和反生态式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