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9)
2023(5083)
2022(4169)
2021(3873)
2020(2979)
2019(6715)
2018(6564)
2017(11709)
2016(6545)
2015(7194)
2014(7123)
2013(7262)
2012(6918)
2011(6559)
2010(6603)
2009(6220)
2008(5991)
2007(5178)
2006(4863)
2005(4356)
作者
(21797)
(18467)
(18328)
(17517)
(11709)
(9172)
(8175)
(7283)
(7014)
(6579)
(6507)
(6479)
(6238)
(6034)
(5790)
(5539)
(5475)
(5421)
(5293)
(5164)
(4801)
(4530)
(4463)
(4196)
(4098)
(4065)
(4028)
(4001)
(3789)
(3719)
学科
(33349)
经济(33334)
管理(18365)
地方(15715)
(11754)
环境(11410)
(10085)
(9975)
地方经济(9745)
资源(9708)
方法(9623)
数学(8366)
数学方法(8290)
中国(7670)
农业(7542)
生态(7411)
(7131)
企业(7131)
(6808)
业经(6084)
(5894)
土地(5617)
(5446)
(4364)
区域(4359)
规划(3998)
经济学(3984)
(3972)
金融(3970)
环境规划(3858)
机构
学院(99379)
大学(97698)
研究(40119)
(36910)
经济(36022)
管理(35108)
理学(29983)
理学院(29475)
科学(29349)
中国(29073)
管理学(28834)
管理学院(28669)
(22438)
(21807)
(21768)
研究所(20386)
业大(18443)
中心(18303)
农业(17764)
(16143)
师范(15982)
(15320)
(14709)
科学院(14341)
(14331)
(14091)
北京(13668)
资源(13040)
(13028)
师范大学(12979)
基金
项目(74988)
科学(58084)
基金(53362)
研究(51391)
(49176)
国家(48847)
科学基金(40130)
社会(32493)
社会科(30758)
社会科学(30746)
(30223)
基金项目(29229)
自然(26623)
自然科(25580)
自然科学(25568)
(25406)
自然科学基金(25047)
教育(21507)
资助(20377)
编号(20376)
(18703)
重点(18164)
(15378)
成果(15371)
计划(14971)
(14616)
发展(14317)
科技(14191)
国家社会(14136)
课题(14121)
期刊
(43845)
经济(43845)
研究(23658)
中国(21570)
学报(20675)
(19722)
科学(19312)
农业(13996)
大学(13981)
学学(13262)
资源(13043)
管理(9956)
(8677)
(8298)
业经(7601)
教育(7355)
图书(6675)
技术(6361)
(5974)
金融(5974)
问题(5926)
科技(5900)
(5698)
业大(5597)
林业(5540)
(5499)
经济研究(5345)
生态(5067)
财经(4969)
书馆(4879)
共检索到146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笃珺  马海州  山发寿  黄华兵  吴非权  曹广超  陈忠  高东林  
青海湖流域内的巨大水体、高山和草地是阻挡西部荒漠东侵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维系区域生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总面积5.09×104km2,畜牧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以上。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考察和GIS手段,主要依据1984年厦门会议分类系统,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草地资源类型可分为74个小类,纳入山地疏林草地、山地灌丛草地、温性草原草地、高寒草甸草地和荒漠草地5个大类。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水位下降、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高寒型、荒漠化生态特点愈加突出,生物多样性锐减,已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翠萍   刘宝军   王昊琛   冯晨辰   张立恒  
青海湖流域内的水体、高山和草地对青海西部荒漠起到屏障作用,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地资源是青海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生态资源,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因子,为全面掌握青海湖流域草地资源现状和草原生态环境状况,以青海省第2次天然草地资源调查、草地资源清查数据和国土三调等资料为基础数据,进行叠加融合处理,结合地面调查等手段,对青海湖流域草地面积、生产力、质量、退化情况以及草畜平衡等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草原共7个类27个型,总面积2 084 096.20 hm~2,高寒草甸类面积最大,占流域草原面积的68.95%;青海湖流域草地年鲜草总产量53.36×10~8 kg,草地的年产草量2 560 kg·hm~(-2),平均产草量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高寒草甸类总产量居首位,占流域草原总产量的68.50%;青海湖流域草原资源总体质量中等偏上,以Ⅱ等以及4级和3级草原为主;退化草地面积1 261 515.35 hm~2,占流域草地总面积的60.53%,以中度退化为主,占退化草地面积的68.05%,轻度、重度退化占比分别为14.87%、17.08%;青海湖流域总体超载率为5.55%,基本达到草畜平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惠梅  张安录  
通过定量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和气候、GDP、个人储蓄和城市化水平等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以识别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控和管理青海湖区域生态保护。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估值,MATLAB.7.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08年青海湖流域的湿地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下降11.16%、13.23%,主要是受到GDP和气候暖干化的影响,但对GDP变化并不敏感,对城市化和气温变化极为敏感;(2)2000~2008年青海湖流域农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下降了57.93%,主要受气候暖干化和城市化的驱动所致,同时对城市化和气温变化极为敏感。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慧  陈克龙  曹生奎  韩艳莉  马进  
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的基础上,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订正,构建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单价表,并在此基础上对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200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40.88×108元。生态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为:水体>草地>湿地>灌丛>农田>荒漠,其中,废物处理功能贡献最大,原材料生产功能贡献最小。研究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翠红  李广泳  程滔  陈占涛  张浩然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对于环境可持续性、人类福祉与经济发展分析、政策框架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选取以高寒草地为主要覆盖类型的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从植被茂盛程度和提供生态服务的有效时间两个维度修正后的EGESV模型,分别对青海湖流域2000年、2012年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青海湖流域内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157.9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24亿元。2000年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水域>草地>森林>农田>荒漠>城镇,2012年荒漠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超过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育军  李小雁  张思毅  李广泳  
本文对月保证率设定法进行改进,不仅考虑了不同保证率年份河流生态需水的差异,而且对不同的生态需水推荐流量等级进行了区分。随后采用改进月保证率设定法研究了青海湖流域的河流生态需水特征,结果表明:布哈河和沙柳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但增加或减少趋势不明显,夏季径流量年际波动最为明显,而径流量年内分布均呈单峰变化态型,峰值都出现在7月-8月份;伴随着保证率的降低,河流生态需水量不断增加,而且需水等级越高、增加幅度越大,同时不同保证率年份河流逐月生态需水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平水年(P=50%)青海湖流域两条主要河流布哈河和沙柳河适宜的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18亿m3、1.36亿m3,枯水年(P=9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永亮  李小雁  汤佳  许何也  
利用青海湖流域内及周边6个气象站近50年来的逐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青海湖水位、面积以及沙柳河和布哈河逐月径流资料分析了该流域的气候变化及其水文效应。结论认为:青海湖流域近年来最高气温以(0.29±0.17)℃/10年的速度增加(p>0.05),最低气温以(0.55±0.5)℃/10年的速度显著增加(p0.05),降水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小雁  许何也  马育军  王建华  孙永亮  
研究青海湖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识别流域人类活动特征和分析区域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1977~2004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利用程度等方法,研究了青海湖流域1977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流域内生态用地数量逐渐减少,其中水域面积净减少292.70km2;②对草地的开垦占用是流域增加耕地的主要来源,1977~2004年因湖泊水位下降而增加的沙地面积为103.22km2;③1977年以来,流域内除2000~2004年水域面积减少速率显著上升达0.71%外,其他主要类型土地面积变化速率不断减缓;④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恒生  刁治民  陈克龙  王文颖  张玉珍  王记明  毛亚辉  
为研究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主要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分布规律,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研究了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5种生境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表明,0~30cm以内土层微生物总量以嵩草草甸最多、沙地样方最少。不同生境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土壤微生物总数受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含水量等的综合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中对土壤微生物总数的直接影响力排序依次为:全碳>含水量>全氮>电导率>pH,全碳、含水量、全氮是决定微生物数量的主导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呈显著相关性,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数量的综合影响并不是线性相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静  吴华武  李小雁  贺斌  裴婷婷  蒋志云  鲍志诚  
水分条件是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高低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但对青海湖流域油菜和燕麦植物水分利用方式的认识尚不清楚。论文收集油菜和燕麦整个生育期内降水、植物和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并通过直接对比法和多源混合模型定量地计算出油菜和燕麦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利用比例。结果表明:降水中同位素组成表征出较大的波动性变化,浅层土壤水同位素组成受蒸发作用影响明显富集于深层土壤水分,且土壤水中同位素在垂直方向上呈浅层土壤水较富集于深层土壤水。油菜在生育期内根系吸水方式在浅层和深层土壤间发生明显的转换,如在蕾薹期、开花期、灌浆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静  吴华武  李小雁  贺斌  裴婷婷  蒋志云  鲍志诚  
水分条件是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高低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但对青海湖流域油菜和燕麦植物水分利用方式的认识尚不清楚。论文收集油菜和燕麦整个生育期内降水、植物和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并通过直接对比法和多源混合模型定量地计算出油菜和燕麦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利用比例。结果表明:降水中同位素组成表征出较大的波动性变化,浅层土壤水同位素组成受蒸发作用影响明显富集于深层土壤水分,且土壤水中同位素在垂直方向上呈浅层土壤水较富集于深层土壤水。油菜在生育期内根系吸水方式在浅层和深层土壤间发生明显的转换,如在蕾薹期、开花期、灌浆期及成熟期主要依赖于0~10 cm(95.1%)、0~10 cm(68%和44.8%)、30~60 cm(69.9%)及0~10 cm(38.8%)的土壤水分。而燕麦根系吸水范围却没有表征出明显的改变,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利用深度在0~30 cm间变化。这将为高寒地区耕作方式调整及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克龙  李双成  周巧富  朵海瑞  陈琼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本文基于青海湖流域1977年MSS影像、1987年TM影像和2000年ETM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算法,揭示了青海湖流域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77年的423×108元降低到2000年的364×108元,年均损失2.57×108元;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来讲,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价值贡献率超过了58%,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气候调节功能缺失最明显减少达32%;就生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阳柏苏  何平  
利用因子分析法,并经专家咨询评定,最终确定了31项指标评价雪峰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其中自然环境由5个次一级系统组成,共包含15项指标;地质环境由2个次一级系统组成,5项指标;社会环境由3个次一级系统组成,8项指标;经济环境有3项指标.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雪峰山周边地区的6个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3个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另外3个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下水平.针对雪峰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现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红玲  杨德勇  
北京及周边地区生态屏障工程成为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共同青睐的投资领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两种资本的竞争与合作在所难免,如何使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在生态建设中有效合作、有序竞争,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目标,有赖于政策的引导和融资制度安排。本文在对两种资本的投资背景及融合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内外资本在生态屏障项目上进行制度安排的对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月娟  李荣春  
印度块菌是云南省重要的出口野生菌之一.云南昆明滇池周边地区土壤为富含磷的石灰岩土,属于云南省较早发现印度块菌的地区之一,是该省印度块菌的主要产区之一.作者于2003年11月调查研究了昆明滇池周边地区3个有印度块菌发生的样点的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特征,以及块菌产量状况.结果表明,昆明滇池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植被特征等适宜印度块菌生长,无论是人工林、自然林或是天然次生林都可发生印度块菌,这为在造林过程中实现人工培育印度块菌提供了实际证据.在地表落叶层厚的土层中,该菌子囊果发生在落叶层与土壤的交界处,一般来说,单个子囊果体积的2/5位于落叶层中,而另外的3/5则埋在土壤中;在落叶层较稀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