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8)
- 2023(9327)
- 2022(8481)
- 2021(8064)
- 2020(6789)
- 2019(15788)
- 2018(15943)
- 2017(30968)
- 2016(17123)
- 2015(19325)
- 2014(19485)
- 2013(19162)
- 2012(17237)
- 2011(15389)
- 2010(15092)
- 2009(13523)
- 2008(12783)
- 2007(10836)
- 2006(9454)
- 2005(7986)
- 学科
- 济(63632)
- 经济(63560)
- 管理(46075)
- 业(43400)
- 企(35904)
- 企业(35904)
- 方法(30820)
- 数学(26788)
- 数学方法(26490)
- 农(17828)
- 学(17024)
- 中国(16337)
- 地方(15673)
- 财(15254)
- 业经(13971)
- 农业(11952)
- 环境(11131)
- 和(10971)
- 理论(10597)
- 贸(10241)
- 贸易(10236)
- 制(10205)
- 技术(9982)
- 易(9897)
- 务(9306)
- 财务(9242)
- 财务管理(9226)
- 划(8986)
- 教育(8814)
- 企业财务(8735)
- 机构
- 大学(234422)
- 学院(233478)
- 管理(94946)
- 济(84920)
- 理学(82945)
- 经济(82831)
- 理学院(81997)
- 管理学(80462)
- 管理学院(80075)
- 研究(78184)
- 中国(55863)
- 科学(53342)
- 京(50097)
- 农(41140)
- 所(40042)
- 业大(39360)
- 研究所(37201)
- 财(37120)
- 中心(35141)
- 江(32486)
- 农业(32464)
- 范(31737)
- 北京(31575)
- 师范(31443)
- 财经(30233)
- 院(28722)
- 经(27499)
- 州(27142)
- 师范大学(25486)
- 技术(24971)
- 基金
- 项目(170793)
- 科学(132696)
- 基金(122490)
- 研究(121736)
- 家(108252)
- 国家(107378)
- 科学基金(91280)
- 社会(73354)
- 社会科(69312)
- 社会科学(69291)
- 省(67801)
- 基金项目(66768)
- 自然(62257)
- 自然科(60708)
- 自然科学(60694)
- 自然科学基金(59533)
- 划(57373)
- 教育(54698)
- 资助(50133)
- 编号(50123)
- 成果(39487)
- 重点(38558)
- 发(36461)
- 部(36274)
- 创(35045)
- 课题(34235)
- 科研(33130)
- 创新(32669)
- 计划(32656)
- 大学(31026)
共检索到325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景波 马淑苗 马延东 魏君平
根据土壤含水量和粒度测定,对青海湖北侧沙柳河镇附近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北侧土壤含水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6m深度以下土壤含水量严重不足;该区土壤水库蓄水性非常特殊,上部蓄水量多,下部蓄水量少。该区土壤厚度小,土壤水库容量小,蓄水能力小,干旱年易于发生草原退化。沙柳河镇土壤水集中分布在土壤的上部,初步认为这是该区土层冻结期较长和低温导致蒸发作用较弱决定的,这对该区根系较浅的草原植被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在近年降水增多条件下,该区土壤水分能够满足草原植被的生长。该区不适于发展乔灌木植被,适合发展根系短、耗水较少的草原植被。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景波 祁子云 魏君平 邢闪
通过对青海湖北沙柳河镇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该区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干层恢复等问题。结果表明:青海湖北沙柳河镇土壤含水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年降水量略多于400 mm的条件下,多数土壤干层中的水分得到了恢复,干层消失,少数土壤还有干层存在。在2009年降水增多,到2011年土壤水分恢复深度达到了1.3 m,2011年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2009年。在年降水量为410 mm左右的条件下,土壤干层恢复到1.3 m深度需要的时间为2年左右。该区土壤水分运移缓慢,干层恢复比黄土高原缓慢,恢复的深度较小,这主要是该区土壤冻结期较长等决定的。土壤干层中水分的恢复表明,该区2009年以来草原土壤水分输出量略小于输入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磊 李小雁 蒋志云 魏俊奇 南木甲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探讨流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水分状况,对于深入认识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青海湖流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水分采样,探讨了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对生长季流域不同海拔的水分盈亏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平均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季旺期达到峰值(28.79%),生长季初期(22.81%)和生长季末期(22.91%)相对较低;随海拔的升高,流域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加,且在生长季旺期增加最为显著(P<0.01);(2)经过一个生长季,湖滨32003300m海拔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磊 李小雁 蒋志云 魏俊奇 南木甲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探讨流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水分状况,对于深入认识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青海湖流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水分采样,探讨了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对生长季流域不同海拔的水分盈亏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平均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季旺期达到峰值(28.79%),生长季初期(22.81%)和生长季末期(22.91%)相对较低;随海拔的升高,流域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加,且在生长季旺期增加最为显著(P<0.01);(2)经过一个生长季,湖滨3200~3300m海拔范围内土壤水分收支略有亏缺,减少1.24%,3300~3400m和3400~3600m海拔范围内,水分收支基本平衡,分别增加0.54%和-0.57%,3600~3800m海拔范围内,水分收支有所盈余,增加3.69%;流域海拔3800m以上地区为水分盈余区,且该区域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气温升高一旦导致流域水分收支平衡区向高海拔推进,将会使青海湖流域水分盈余区大面积减小,进而对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仕军 丁跃元 曹波 田园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干旱少雨,北方井灌地区农田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由此使得农田土壤的蓄水能力发生变化。论文根据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市东南郊水资源试验区取得的试验资料,以0~3m土层作为土壤水库的界定深度,分析其对降雨的调蓄能力;经计算,1991~1995年间,春末夏初雨季前,土壤水库的有效调节能力,多年平均值为137.4mm(0~2m)和188.8mm(0~3m)。分析表明,0~3m层土壤有很好的蓄雨调节能力,雨季平均有近85%的降水量滞蓄在3m土层内,其余蒸腾、蒸发散失或补给地下水。研究认为,在田间采取一定的拦蓄水措施,即使遇到10年一遇24小时p=200mm这样的大暴雨,是可以做...
关键词:
井灌区 土壤水库 降雨径流 调蓄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黄金 耿玉清 董颖 张超英
【目的】探讨青海湖湖滨不同土地类型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为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青海湖东岸尕海区的湖滨湿地、以及由其退化的草地和沙地这3种土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样本,比较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差异,运用CANOCO5.0软件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间关系进行冗余分析(RDA)。【结果】湿地中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水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显著高于沙地,而土壤易氧化碳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草地和沙地;对于水溶性有机碳、硝态氮和有效磷来说,湿地和草地显著高于沙地。草地土壤β-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甘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较湿地分别显著下降了32.17%、30.90%和39.67%;而沙地较草地分别显著下降了79.22%、73.46%和64.84%。湿地和草地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沙地,但仅湿地的纤维二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沙地。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氮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对其解释程度分别为58.8%和29.4%。水溶性有机碳可以很好解释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水溶性有机氮与碱性磷酸酶相关性显著;有机碳则与纤维二糖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湖滨湿地退化为草地和沙地后,土壤有机碳和氮以及土壤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有机氮以及有机碳显著地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雨乐 胡尧 廖光萍
通过连续6年(2009-2014年)对青海湖南侧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_2和空气中CO_2的浓度的定点检测试验,研究了该区土壤CO_2浓度变化特点、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植被相同深度CO_2浓度变化规律:高草地CO_2浓度明显高于裸地;高草地的小时平均浓度是裸地的4.74倍,而且茂密高草地的CO_2浓度的变化曲线更加平缓。温度是影响该区土壤CO_2浓度的主要因素。统计学分析表明,青海湖南侧地区CO_2浓度的变化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并且随着全球CO_2浓度的增加,青海湖南侧地区土壤CO_2浓度仍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江西沟乡,土壤CO2浓度变化 高草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璐 张晴雯 潘英华 陈雅囡 胡鑫隆
应用化学改良剂是改良利用盐渍土的重要措施之一。竹炭型土壤调理剂(Bamboo-charcoal Soil Amendment,BC)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但其用量至关重要。本文按照BC占干土的比例设置为0‰、4‰、8‰、12‰、16‰、20‰,通过盐化潮土的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探求改良轻度盐渍土的较适宜BC用量范围。结果表明:1)施用BC能够增大湿润锋运移深度,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相同历时(240 min)情况下,施用BC处理的湿润锋移动深度较CK分别增加4.5%、11.9%、10.2%、15.3%和17.6%,累积入渗量较CK分别增加5.1%、18.4%、11.2%、23.5%和23.6%。2)添加BC可以改变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随BC用量的增加,0~10 cm土层含水率呈减小趋势,10~30 cm土层含水率呈增大趋势。3)各BC处理的土壤浸提液电导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增大趋势,土壤盐分分布呈"底聚型";土壤湿润区中Cl-和Na+在剖面上均呈"L"型分布;4)综合土壤水盐的剖面分布及其数量特征,BC施用量为8‰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但此用量的实际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建国 刘世荣 史作民 康冰 陈宝玉
按照5个土壤含水量(0·20、0·25、0·30、0·35、0·40kg·kg-1)和5个温度(15、20、25、30、35℃)梯度设计试验,对取自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锐齿栎(Quercusalienavar.acuteserrata)天然林中0~20cm的原状土柱进行恒温培养和呼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含水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1);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随土壤含水量增高的变化规律为单峰曲线,含水量为0·20~0·35kg·kg-1时土壤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0·35kg·kg-1时土壤呼吸速率最高,0·35~0·40kg·k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永胜 余新晓 张志强 于志民 蔡宝军 蔡永茂
通过定位观测和对比试验,对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林试验示范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土壤水分年动态变化主要决定于降雨量的大小和降雨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的年动态变化非常一致,与蒸发量的年动态变化相反.1996年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雨季前土壤水分缓慢蒸发期、雨季湿润期、雨季后逐渐降低稳定期;1997年的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雨季前土壤水分蒸发期、雨季湿润期、雨季后期干旱期、冬春土壤水分缓慢升高稳定期.下坡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上坡的土壤含水量,同一坡向的有林地比无林地的土壤含水量高.不同坡向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有林地西坡、有林地东坡、无林地北坡、无林地南坡.林地涵养...
关键词:
水源保护林,土壤水分,密云水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成敏 何毓蓉 张丹 朱红业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 ,存在以土壤退化为主要形式的土地荒漠化和水资源匮乏这两大生态环境问题。试比较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在土壤水分及特性方面产生的差异 ,研究土壤水分特性对土壤退化的作用机理。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 (云南省 )不同退化程度的燥红土水分特性的对比研究 ,发现退化土壤 PWP(凋萎湿度 )增加 ,而 FC(田间持水量 )和 BCM(毛管联系断裂含水量 )降低 ,使植物可利用的有效水范围变窄 ;退化土壤的入渗速率减小 ,渗透性减弱 ,在降雨入渗 90 min后 ,未退化燥红土的入渗速率降低 5 4 % ,而退化的燥红变性土却下降了 94 %。因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和蒸发速度加快 ,导致土...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土壤退化 土壤水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慧杰 冯瑞云 张志军 孟晋建 南建福
通过室内花盆试验,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小麦粉碎秸秆、MP3005保水剂、扩蓄肥3种水分抑蒸剂施入土壤后,对土壤水分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水分抑蒸剂都能达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且抑蒸效果随用量不同而异。抑蒸效益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抑蒸量为8000.4 kg/hm2,MP3005保水剂在抑蒸量为1600.08 kg/hm2,扩蓄肥在抑蒸量为4000.2 kg/hm2时抑蒸效益最好。
关键词:
抑蒸剂 土壤 保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虎胆·吐马尔白 张颀 马滇汗 陈文娟 王能英 努尔拉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农业灌溉排水与环境保护第二期工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项目区 )项目区 4年(2 0 0 0~ 2 0 0 3)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 ,排水监测点水质和水量 ,土壤含盐量等水盐动态监测资料的分析和计算 ,了解了该区农业水盐分布规律及时空变化状况 ,这些监测和研究结果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灌溉农业 灌溉排水 土壤 水盐监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巫东堂 韩雄 焦晓燕 陈明昌 陈阳
对水分胁迫下农田土壤水分蒸散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水分胁迫下实际蒸散量(ET)与潜在蒸散量(ETm)之间关系为:ET=K_W·ET_M,K_W与根层土壤有效水含量具有直线相关性.模型中考虑根系分布的影响,能明显提高模型精度.
关键词:
模型 土壤水蒸散 水分胁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锡录 杜贞栋 王昕
依据山东省13处灌溉试验站,1981~1986年冬小麦灌溉试验及土水势测试资料,分析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不同生育阶段土水势与产量关系,提出了冬小麦各生育期适宜土水势及灌水下限指标,为冬小麦高产节水灌溉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