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6)
2023(6161)
2022(5520)
2021(5066)
2020(4723)
2019(11221)
2018(11292)
2017(21852)
2016(12334)
2015(14181)
2014(14559)
2013(14495)
2012(13631)
2011(12380)
2010(12697)
2009(11900)
2008(12067)
2007(11172)
2006(9377)
2005(8269)
作者
(38520)
(32494)
(32259)
(30724)
(20363)
(15539)
(14899)
(12905)
(12042)
(11537)
(10949)
(10863)
(10289)
(10243)
(10173)
(10145)
(10139)
(9607)
(9295)
(9283)
(8146)
(8134)
(7925)
(7429)
(7304)
(7303)
(7261)
(7188)
(6644)
(6556)
学科
(55617)
经济(55576)
管理(33754)
方法(32570)
(32329)
数学(29795)
数学方法(29299)
(26215)
企业(26215)
(13253)
(12630)
(11982)
中国(11651)
地方(9616)
(9610)
贸易(9609)
(9315)
业经(9195)
农业(8690)
理论(8552)
(8393)
(8125)
(8110)
财务(8075)
财务管理(8051)
企业财务(7514)
(7325)
银行(7300)
环境(7218)
技术(6889)
机构
大学(184736)
学院(183845)
(72799)
经济(71155)
管理(70418)
理学(61238)
理学院(60538)
研究(60198)
管理学(58955)
管理学院(58615)
中国(45268)
科学(40498)
(39467)
(35769)
(32253)
(32106)
业大(31290)
研究所(29611)
中心(28747)
农业(28648)
(27720)
财经(25961)
北京(24874)
(23355)
(23191)
师范(22878)
经济学(22354)
(22084)
(21157)
技术(20677)
基金
项目(122552)
科学(94456)
基金(87578)
研究(84465)
(77470)
国家(76883)
科学基金(64726)
社会(51087)
(49252)
社会科(48408)
社会科学(48389)
基金项目(46056)
自然(44168)
自然科(43166)
自然科学(43151)
自然科学基金(42331)
(41728)
教育(40351)
资助(38249)
编号(34636)
成果(28007)
重点(27951)
(26933)
(25706)
(24836)
计划(24540)
科研(24456)
课题(24010)
创新(23243)
大学(22824)
期刊
(74629)
经济(74629)
研究(47392)
学报(32888)
中国(32660)
(31077)
科学(28218)
(25760)
大学(24054)
管理(23588)
学学(22803)
农业(20853)
技术(18167)
教育(17621)
(13927)
金融(13927)
统计(12972)
财经(12429)
经济研究(12108)
业经(11799)
(11790)
(11364)
技术经济(10791)
决策(10626)
(10565)
问题(10284)
(9747)
理论(8985)
图书(8786)
科技(8474)
共检索到260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昭  陈振东  邹志荣  张勇  
针对日光温室后墙蓄热效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一种后墙主动蓄热的青海型日光温室。对青海型日光温室与普通日光温室室内温度、光照、地温及不同深度墙体温度进行测定,比较2种类型温室室内温度、湿度、作物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青海型日光温室较普通日光温室,晴天夜间温度平均高2.1℃,阴天平均高0.9℃;湿度方面,青海型日光温室晴天白天平均低4.7%,夜间平均低2.6%,阴天白天平均低2.7%,夜间平均低2.2%;地温晴天平均高1.69℃,阴天平均高0.59℃;青海型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层深度为320520mm;青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坤  魏珉  徐平丽  
为探究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偏低的原因,以传热学对流换热理论为基础,以土壤蓄热温差占温室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与地面温度之差的比例(温差比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日光温室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开展研究。在位于山东泰安的日光温室内,选取温室中部后墙南5.4m,距离地面0,0.1,1.1,2.1,3.1,4.27,4.37m高度处为测点,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T1~T7,地面设置热流板H1;选取试验期间土壤蓄热量高、中等、低3天试验数据,对不同高度各测点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计算垂直高度上的最高空气温度,计算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的温差比例。试验数据验证了温室空气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温室空气存在逆温层和对流层,存在逆温现象;逆温层上部空气密度小于下部空气密度,上部高温空气不能流动到地面,逆温层两端温差较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积分与地面温度积分之差分别为890℃、770℃、175℃,土壤蓄热温差积分分别为310℃、200℃、68℃,温室散热温差积分分别为120℃、20℃、27℃,土壤蓄热时间分别为6h 55min、4h 50min、2h 20min;后墙南5.4m处逆温层、对流层高度分别为0~3.1m、3.1~4.37m;试验期间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温差比例分别为34.8%、26%、38.9%。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高时土壤蓄热温差和蓄热时间多于太阳辐射强度低时的土壤蓄热温差和蓄热时间;对流层空气产生自然对流,温室热量向温室外部大量散失;逆温现象造成的温差比例偏小是造成土壤总体蓄热量少、土壤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前磊  杨其长  柯行林  张义  和永康  展正朋  靳云飞  
【目的】设计日光温室主动蓄放热冠层增温系统(Active heat storage-release system for canopy warming,AHSCW)并进行实地试验,分析该系统对番茄冠层的增温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主动蓄放热热能的高效应用方式和作物局部增温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在第六代主动蓄放热系统基础上设计AHSCW,以太阳能为热源,白天通过水循环将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收集于蓄热水池内,夜间通过冠层增温管道释放热量,对番茄冠层进行局部增温。以使用AHSCW的日光温室为试验温室,未加温的日光温室为对照温室,通过测定太阳辐射强度、番茄冠层空气温度、水温及水泵耗电量参数及不同时期番茄的株高、茎粗和产量,对系统的增温效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白天AHSCW的蓄热量为166~194 MJ,夜间放热量为129~142 MJ,能量利用效率为67%~86%;该系统能够提高番茄冠层区域气温1.4~3.0℃;AHSCW温室果实产量为1.14 kg/m~2,是对照温室(0.64 kg/m~2)的1.77倍。【结论】AHSCW可以明显提高番茄冠层气温,保证番茄的越冬生产,促进番茄生长,增加其产量并可使果实提前成熟上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萌  程杰宇  夏楠  赵淑梅  崔文慧  马承伟  王庆荣  
研究新型自然对流循环蓄热中空墙体的蓄放热效果,采用自计式传感器连续测试墙体内的温度分布及室内表面的热流量,对该墙体的蓄放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墙体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与传统的实心墙体构造不同,从内表面至外表面,并不是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晴天白天,内部中空层两侧墙体表面的温度高于相邻实心构造部分,但比中空层空气温度的19.2℃分别低2.2和3.7℃,表明墙体深处处于蓄热状态;清晨温度较低时刻,中空层两侧表面温度分别比其中空气温度的11.7℃高出1.3和0.8℃,表明墙体内部直至清晨仍处于放热阶段。墙体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凡  马承伟  刘洋  宋道林  
对天津一种典型的砖墙日光温室进行连续2个冬季的热湿环境现状测试。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日平均气温大部分时间可维持在10℃左右,最冷时仅为5.0℃;日最低气温1月份平均为3.4~5.5℃,极端日最低气温为0.8℃,此温度持续过长则会造成植物的冷害;温室内夜间温度较低,12—02月份室内夜间平均气温最低仅2.5℃;夜间室内外温差为10~15℃。1月份室内白昼平均相对湿度为66%,当采用无土栽培时,湿度仅50%左右;夜间室内相对湿度在整个测试期间都高达99%。可见,日光温室温湿环境大多适宜植物的生长,但仍存在低温和高湿等不利因素。可通过提高屋面透光性、增强北墙吸收太阳辐射作用、增强维护结构蓄热保温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晨霞  马承伟  孙国涛  
采用试验方法,对山西曲沃广泛使用的3种类型温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温室的日平均气温均维持在13℃以上,且存在高湿不利因素。1月份,四代温室的日平均温度为14.7℃,分别高于五代温室、二代温室0.5和1.1℃;四代温室每日满足作物生长的平均时长为19.9h,较五代温室和二代温室长0.7和4.0h;四代温室夜间平均气温均值为12.2℃,较五代温室和二代温室分别提高9%和18%;四代温室和五代温室的室内外温差平均值分别为19.8和20.0℃,高于二代温室0.7和0.9℃,3种类型温室保温蓄热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空间;3种温室的温度环境及保温性能为:四代温室>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雪姣  孙周平  李天来  刘义玲  马健  
为了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的夜间温度,保障作物越冬,研制了以太阳能为热源,以水为介质的日光温室太阳能水循环系统。为了提高太阳能水循环系统集热装置的蓄热性能,比较了PC阳光板的不同颜色、厚度、不同黑膜添加方式对其蓄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黑膜条件下,颜色较深的褐色阳光板蓄热性能最强,6mm褐色阳光板板的蓄热量为191.5k J·m~(-2)d~(-1),同时厚度为8mm的阳光板相比于6mm和10mm阳光板的蓄热效果是最好的。而添加黑膜后,蓄热量均明显升高,特别是透明阳光板内外侧均添加黑膜后蓄热量增加2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郄丽娟  韩建会  李永  
针对日光温室墙体保温性不理想,基建周期长和建造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种节能、环保的装配式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温室由装配式钢骨架构成承重体系,墙体采用国家标准环保建材多层复合装配在钢骨架上。通过在石家庄地区进行试验,以当地常用黏土砖+酚醛板复合墙体日光温室作对照,对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温室墙体热阻比对照温室高67.2%,传热系数低40.5%,墙体热惰性指标仅为对照温室的约1/3,北墙温度稳定区明显小于对照温室。与对照温室比,晴天和阴天试验温室北墙体日平均有效蓄热量分别低86.3%和94.7%,日放热效率分别高23.1%和97.7%;连续3 d晴天和连续3 d阴天试验温室室内平均气温分别高4.9和2.0℃,夜间室内最低气温分别高0.7和1.2℃;连续3 d晴天上午8:30—10:30试验温室平均升温速率高3.1℃/h;连续3 d阴天保温被闭合期间试验温室平均降温速率高0.13℃/h。与黏土砖墙日光温室比,装配式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墙体保温性优,冬季室内平均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高,晴天上午升温速率快,可以满足喜温蔬菜的安全越冬生产,为日光温室的更新换代提供技术储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余  李鹏程  李铭  苏学德  吴奇峰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设计建造了一种适用于北方冬季生产的现代双层膜日光温室,其特点是有内外两层支撑骨架和覆盖系统,测试了该温室在冬季无保温被覆盖、通风口关闭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并与普通单层膜日光温室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双层膜日光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土壤平均温度、最低气温和最低土壤温度的最低值较单层膜日光温室分别提高了2.1℃、1.7℃、3.7℃和1.8℃,较室外分别提高了12.4℃、0.9℃、18.5℃和0.9℃。在雪天、晴天、阴天和雾霾天等典型天气,双层膜日光温室较单层膜日光温室白天和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0.4℃和1.4℃,较室外白天和夜间平均气温提高了3.0℃和9.7℃。研究表明,与单层膜日光温室相比,双层膜日光温室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有明显提高,室内温度较稳定。该研究为双层膜日光温室建造提供了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余  李鹏程  李铭  苏学德  吴奇峰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设计建造了一种适用于北方冬季生产的现代双层膜日光温室,其特点是有内外两层支撑骨架和覆盖系统,测试了该温室在冬季无保温被覆盖、通风口关闭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并与普通单层膜日光温室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双层膜日光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土壤平均温度、最低气温和最低土壤温度的最低值较单层膜日光温室分别提高了2.1℃、1.7℃、3.7℃和1.8℃,较室外分别提高了12.4℃、0.9℃、18.5℃和0.9℃。在雪天、晴天、阴天和雾霾天等典型天气,双层膜日光温室较单层膜日光温室白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婷婷  鲍恩财  曹晏飞  张勇  邹志荣  
为提高日光温室冬季保温蓄热的能力,同时推动日光温室的快速建造,设计3种新型墙体结构的日光温室:相变固化土主动蓄热温室(G2)、模块化素土主动蓄热温室(G3)、现浇混凝土被动蓄热日光温室(G4)。测定3种温室室内环境,以传统主动蓄热温室(G1)为对照温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温室在典型晴天条件下夜间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5.7、16.4、17.8、16.6℃;在典型阴天情况下夜间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2.4、13.8、13.8、13.1℃;在连续雪天情况下最低平均温度分别为7.3、8.3、8.8、7.8℃。G3即模块化素土主动蓄热温室在夜间和连续低温条件下都表现出了较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在室外温度较低时给室内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且建造方便,在适宜日光温室发展的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国红  白义奎  赵荣飞  于威  
为了分析复合墙和土墙保温蓄热能力的差异,对同热阻、同热惰性指标的两组复合墙和土墙温室,在边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二者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夜间同热阻土墙温室的空气温度高于复合墙温室0.5℃,复合墙温室的空气温度高于同热惰性指标土墙温室1.0℃。同热阻土墙、复合墙的内表面温度差异不明显,而同热惰性指标土墙内表面则出现1.5℃的温差。同热阻土墙和复合墙在夜间(22:00)向室内方向放热的墙体厚度均为100mm。复合墙温室墙体蓄热性及热稳定性均好于同热阻或同热惰性指标土墙温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芸  徐刚毅  马承伟  兰焱  
为解决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作建筑材料对日光温室建造带来的难题,基于日光温室对其围护结构材料在结构和保温蓄热性能上的要求,选定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实心粘土砖的替代材料来建造日光温室。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加气混凝土砌块确实是一种适宜于日光温室建造的新型建材,同时它所具备节能环保效益也使其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彦涛  邹志荣  李凯  
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冬季温室的夜间气温,设计一种太阳能相变蓄热系统。白天利用太阳能集热板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成热能储存到相变材料内;夜间以空气为热媒将相变材料内的热能输送到温室内,为温室加温。试验结果表明:晴天应用该系统,温室夜间平均气温可提高2.0℃,夜间最低气温提高3.1℃;在不同天气状况的综合条件下应用该系统,温室夜间最低气温平均提高2.5℃,20cm处地温平均提高1.5℃;经计算,晴天条件下,该系统的平均集热效率为59.2%,夜间单位面积放热量为4.05mJ/m2,平均加温热流密度为83.4 W/m2;应用该系统温室增温效果明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一明  李永玺  岳湘  刘兴安  李天来  
为了突破传统日光温室蓄放热瓶颈问题,探明水介质蓄放热系统对提高温室内部环境温度的能力,设计了太阳能集热板、循环水管和集热水箱3种水介质蓄放热系统,在同一日光温室内建立5个工况相同的保温箱体,将水介质系统与传统砖墙和空苯板箱进行对比,分析以水作为蓄放热介质的热特性。通过分析典型晴天和典型阴天两种不同条件下的气温、水温、蓄热量和放热量动态监测数据,研究了不同系统的蓄放热特性及其对温室内部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热水箱系统的蓄放热性能与传统砖墙相比提升不大,但装备有水循环的太阳能集热板系统和循环水管系统提升显著,其中效果最好的太阳能集热板系统可以使水温提高12.12℃(晴天)、11.14℃(阴天),使气温提高3.68℃(晴天)、1.68℃(阴天),使蓄热量提高3.70MJ(晴天)、2.76MJ(阴天),使放热量提高3.00MJ(晴天)、2.15MJ(阴天),整个试验期间的日均蓄热量和放热量分别可以提升3.03MJ和2.34MJ。水介质蓄放热系统建造成本低,运行效果好,可以显著改善温室内部作物生长环境,以水作为蓄放热介质具备替代传统砖墙的巨大潜力,研究结果可以为温室设施蓄放热系统开发和结构改造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