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5)
2023(6987)
2022(6034)
2021(5585)
2020(4552)
2019(10793)
2018(10554)
2017(19751)
2016(11050)
2015(12295)
2014(12327)
2013(11793)
2012(10524)
2011(9484)
2010(9856)
2009(9030)
2008(8687)
2007(7699)
2006(6808)
2005(5837)
作者
(32286)
(26978)
(26725)
(25489)
(16930)
(13022)
(12103)
(10679)
(10106)
(9622)
(9160)
(9079)
(8620)
(8563)
(8223)
(8105)
(7899)
(7867)
(7737)
(7666)
(6739)
(6724)
(6560)
(6125)
(6044)
(5956)
(5952)
(5942)
(5561)
(5309)
学科
(47570)
经济(47544)
管理(35163)
(28565)
方法(23945)
(23853)
企业(23853)
数学(21614)
数学方法(21078)
环境(15764)
地方(12287)
(12247)
中国(10556)
(10333)
(10256)
业经(9613)
(9429)
理论(8470)
农业(8459)
(8032)
生态(7710)
资源(7629)
(6906)
贸易(6896)
技术(6722)
(6655)
规划(6563)
(6561)
地方经济(6550)
环境规划(6275)
机构
学院(155771)
大学(152687)
管理(62452)
(59383)
经济(58105)
理学(54571)
理学院(53965)
管理学(52562)
管理学院(52323)
研究(50698)
中国(36784)
科学(34186)
(32844)
(25837)
(25748)
业大(24974)
(24678)
研究所(23921)
中心(23549)
(23000)
(21022)
师范(20826)
北京(20618)
财经(20123)
农业(19991)
(19106)
(18821)
(18045)
技术(17688)
经济学(17114)
基金
项目(112462)
科学(88421)
研究(80097)
基金(79823)
(70729)
国家(70247)
科学基金(60389)
社会(49728)
社会科(47227)
社会科学(47208)
(46364)
基金项目(42161)
自然(40456)
自然科(39396)
自然科学(39389)
(38605)
自然科学基金(38599)
教育(37442)
资助(33495)
编号(32250)
重点(26214)
(25030)
成果(24495)
(23490)
(23258)
课题(23147)
创新(21724)
科研(21537)
计划(21419)
国家社会(20322)
期刊
(62249)
经济(62249)
研究(39431)
中国(30458)
学报(23868)
科学(23097)
(22237)
管理(21457)
教育(19063)
(18652)
大学(17950)
学学(16931)
技术(16254)
农业(15788)
统计(10927)
业经(10901)
资源(10820)
(10180)
(9620)
经济研究(9376)
决策(9193)
(9043)
金融(9043)
财经(8889)
技术经济(8566)
科技(8157)
问题(7747)
(7606)
(7241)
图书(6822)
共检索到218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名茶  张明  
本文研究青海省南部高寒地区玉树、果洛州及唐古拉山乡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将自然景观(本区主要为草场)与人类生存居住条件结合为一体,综合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是本文的特点与创新之处。文中选择20余项指标因子建立青南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其中重点分析了主导因子—高程与太阳辐射、冻土深度、草场质量分布、居民点密度的数量统计关系。青海东部各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中部环境质量相对较严酷,而西部、西北部环境质量极端恶劣,成为著名的“无人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冀晓东  靳燕国  刘纲  刘杰  周朔  
【目的】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的环境生态评价模型,为有效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巢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对流域中的合肥市、巢湖市、六安市及巢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排序。【结果】巢湖流域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属第3等级,即处于及格状态,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劣排序为巢湖流域>巢湖市>合肥市>六安市。【结论】实例表明,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可以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优"与"劣"2方面,使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且简单方便、有效可行,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斯怡  殷晓洁  汤瑞权  吴鹏飞  
【目的】长江上游石漠化地区影响着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在国家大力推行石漠化综合防治下,石漠化形势有明显缓解,但目前缺乏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无法实时、定量地进行生态评价。【方法】以长江上游典型石漠化地区云南省会泽县2002、2010、2018年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划分研究区石漠化等级,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1)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整体明显改善,石漠化面积减少583.33km~2。(2)石漠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2为0.688~0.873),表明RSEI法评价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效果较好。(3) 2002、2010、2018年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分别为0.458、0.490、0.488,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16 a间生态环境质量优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27.42%,生态变差的地区面积占15.09%。(4)干度指标对遥感生态指数的贡献度不断增加,第一主成分载荷值由-0.029变为-0.622,是制约会泽县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呈中等水平,干度是制约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今后应着重石漠化严重地区的保护。表8参28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  陈振楼  许世远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自然灾害4个子系统和7个二级指标及2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长江口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的综合信息熵模型法,并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信息熵模型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对上海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上海滨岸带宝山、浦东、南汇、奉贤、金山和崇明岸段1999~2003年5年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分级规律的研究表明:宝山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1999~2000年为较差,2001~2003年为中等;浦东、奉贤、南汇和金山生态环境质量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崇明生态环境质量1999、2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君  
文章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与环境质量进行辨析,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环境系统的特征和评价指标的特点,从综合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出发,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出U型下降的特征;其中气候变化呈现出没有明显变化的特征,植被覆盖呈现出U型特征,土地退化、水环境、环境质量等呈现出U型下降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国胜  王雪军  孙玉军  魏建祥  孙涛  
该文利用河北省山区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从森林生态环境背景、森林生长状态和森林自然性3个方面来构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法、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系统地评价了河北省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状况.结果表明:①在1988—2001年,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尽管有些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②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等级好、中、差所占的比重大小悬殊,其中质量等级为中等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了河北山区提高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很大的潜力.③1988年以来,森林自然性指数值随时间呈现出总体上的变小趋势,说明了该地区森林受到人为干扰程度在日益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春莉  郭三杰  付义勋  黄旺  
自然资源审计关注的是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以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督警,确保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如何评价,指标如何与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自然资源审计内容和特点,在充分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环境状态及保护响应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以PE市为例进行实际运用效果检验。评价结果表明,PE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上升,生态环境压力与状态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响应变化明显且稳步上升。文章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区分度,为促进自然资源审计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相结合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思宜  杨熙  王秀兰  冯仲科  贾文娟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定量描述一个区域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手段,可以定量描述环境的优劣程度。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以永定河流域2009年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其他辅助资料,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提出了适合小流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壤水分四个方面对永定河流域(河北—北京段)200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建华  张露  高中贵  彭补拙  
农业生态环境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本文在昆山市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时选取了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投入、环境响应三个一级指标以及气候、降水等共 18个二级指标 ,对 1983年和 2 0 0 2年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昆山市的农业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良性状态 ,基本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2 0 0 2年的农业生态环境较之 1983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主要是在农业生产投入方面更加的科学合理 ;生态系统的响应状况一般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开始显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剑  
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合经济、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构建了新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表明,新疆金融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社会中介环境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最后提出改善新疆金融生态环境应进一步发展经济、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玉秋  杨鑫  
系统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概念,确定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标和评价方法,为制订农业环境区划、农业环境规划、农业环境法规和农业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冯梅  
本文探讨了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通过相关分析,说明水质评价因子选取的合理性,用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水质评价;用等距节点的Newton插值方法进行水环境质量预测。并用实例说明上述方法的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文  张星灿  
依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级随机生成一系列实验数据,基于修正Logistic模型和RBF网络组合模型,运用有效度的方法确定组合模型的权重。选用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实测数据进行评价并与其他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比单一模型的精确性和稳健性更高,提高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精度;评价结果为连续的实数值,解决了常规大气质量评价结果不相容的问题。该方法可行、有效且通用,是对目前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有效补充。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邝奕轩  杨芳  
建设项目的实施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大系统,具有复杂性特征。本文简述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涵及其现状,分析了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中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综合分析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内容和评价方法。同时提出了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只有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才能在实现建设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立辉  黄进良  杜耘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区域,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为基础,以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选取水热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等环境评价因子,建立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库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整体一般偏好,达到良好标准的占43.24%,较差及以下的面积达到区域总面积的10.06%。较好地段主要集中于河谷平坝,500~1 000m的中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差异较大,生态脆弱度高。库区中东部地区相对较好,北部和西部相对较差。需要采取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运营和效益的充分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