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5)
2023(15860)
2022(13269)
2021(12187)
2020(10514)
2019(23820)
2018(23931)
2017(45362)
2016(24901)
2015(28313)
2014(28756)
2013(28337)
2012(26530)
2011(23733)
2010(24397)
2009(23089)
2008(23403)
2007(21852)
2006(19486)
2005(17670)
作者
(75218)
(63167)
(62861)
(59475)
(39904)
(30274)
(28817)
(24682)
(23711)
(22996)
(21408)
(21296)
(20125)
(20037)
(19700)
(19396)
(19245)
(18559)
(18279)
(18255)
(15872)
(15774)
(15448)
(14545)
(14518)
(14171)
(14128)
(14052)
(13050)
(12907)
学科
(103499)
经济(103359)
(97812)
管理(82443)
(79319)
企业(79319)
(48246)
方法(44486)
数学(35071)
数学方法(34675)
业经(33468)
(32711)
农业(31812)
中国(27706)
(24174)
(22662)
财务(22605)
财务管理(22564)
企业财务(21333)
(20466)
地方(19919)
理论(19821)
技术(19636)
(19544)
贸易(19533)
(18969)
(18580)
(17871)
(17675)
(16588)
机构
学院(367301)
大学(362367)
(146176)
经济(142828)
管理(142569)
理学(120960)
研究(120025)
理学院(119704)
管理学(117720)
管理学院(117033)
中国(94853)
(78682)
(77493)
科学(75092)
(69276)
(62324)
农业(61117)
(60281)
业大(60145)
中心(57629)
研究所(55947)
财经(53739)
(48415)
北京(48157)
(47482)
(46821)
师范(46300)
经济学(42569)
(42108)
(41940)
基金
项目(235363)
科学(183610)
研究(174058)
基金(167466)
(145901)
国家(144456)
科学基金(123413)
社会(108633)
社会科(102356)
社会科学(102321)
(95454)
基金项目(88953)
教育(79218)
自然(78933)
(78043)
自然科(77085)
自然科学(77062)
自然科学基金(75763)
编号(74089)
资助(67290)
成果(60915)
重点(52388)
(51186)
(51156)
(50563)
课题(49693)
(47726)
创新(46617)
科研(44735)
项目编号(44474)
期刊
(175037)
经济(175037)
研究(103407)
中国(80708)
(77448)
学报(61236)
(57947)
科学(54001)
管理(52945)
农业(51942)
大学(46037)
学学(43031)
教育(40789)
(35186)
金融(35186)
技术(34593)
业经(34058)
(28057)
财经(26925)
经济研究(25309)
图书(24146)
问题(23345)
(23303)
(20083)
技术经济(19996)
世界(17506)
理论(17190)
(17125)
书馆(17040)
图书馆(17040)
共检索到568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农  
当前,青海省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和手段。但是我们也看到青海省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农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当前青海省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清了目前工作应该强调的重点,最后就改善农牧业信息服务的需求状况、丰富和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完善农牧业信息服务组织、加强管理及完善机制等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芳  高立英  
本文基于环京津农牧交错区耕草地交错分布的资源特点、农牧业并存的产业特色、地理位置特殊与生态脆弱的区域特征,分析了现代农牧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源节约型现代农牧业"纵横结合一体化"经营模式是理想的形式,而且耕地资源条件、灌溉条件与草地规模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与引导对其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茵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即:学科信息门户内容本质的要求,计算机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条件的变化,学科信息门户建设过程中设计规划和实践的需要,以及学科专家、计算机专家、图书情报专家各自所具备的业务专长特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刚  李双元  史琛  
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是实现农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对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评价,是促进农牧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以农牧业循环经济为目标,构建4项准则指标和20项具体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2008—2017年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累计贡献度对青海省主要贡献因子和负贡献因子进行分析,找出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以期为促进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太祥  王腾  张朝辉  
[目的]从农户、企业和政府3个维度入手,系统分析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农田残膜回收体系的建立与农田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借鉴。[方法]文章运用模糊集理论与决策实验分析法定量考察农田残膜回收体系构建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关键因素进行有效识别。[结果]政府和农户对残膜回收体系建设具有较为长期的影响,是影响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建设的原因因素;企业对残膜回收体系的建设起直接作用,是结果因素;农户的残膜回收收益、企业的净收益预期、回收物流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政府的技术支持、税收优惠及补贴政策是影响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建设的6个最关键因素,其中技术支持、税收优惠及补贴对体系中其他因素产生重要影响。[结论]要高度重视农户对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要制定出有效的补贴制度激励农户参与体系建设;政府对残膜回收机械研发投入及残膜加工企业的技术支持对残膜回收体系建设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正垣  蒙志刚  
文章探讨了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如何通过健全制度,明确内容保障的责任主体,实行部门组网,处室组栏,责任到处,全员维护的网站内容保障机制。建成网站群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成为集信息发布、电子政务、交流互动、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综合农牧业服务平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芳  乔颖丽  
基于农牧交错带种植业与畜牧业并存、农田与草地交错分布的产业与资源特点,对斯恩等的农户效用模型进行扩展,把养殖业引入农户模型,将农户的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同时作为约束条件,依据微观经济理论,对研究区农户农牧业行为目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结果表明:农户经营行为目标具有自给和商品双重特性,具有规避风险、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目标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秉荣  胡爱军  陈国茜  张海静  何永清  张成祥  
青海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牧业气候资源类型也非常丰富。全球变化背景下,青海省呈现降水增多,气温升高、有效积温增加趋势,农牧业气候资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采用青海省1961年-2008年全省54个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建立了青海省≥0℃年积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空间推算模式,得到青海省500m×500m网格化气候资源要素空间分布结果;结合青海省第二次气候资源区划指标,建立了≥0℃年积温、年降水、7月平均气温三级气候区划指标体系:以≥0℃年积温500℃、1500℃、2000℃、3000℃作为寒冷、寒温、冷温、凉温、暖温一级气候区的阈值;年降水50mm、200mm、400mm、600mm为极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谷树忠  
西藏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既有许多有利的因子 ,如土地、劳动力、生物等资源丰富 ,环境状况良好 ,国家优惠政策等 ;也有其不利的因子 ,如土地质量差、气候高寒、劳动力素质差、经济基础弱等。西藏农牧业发展 ,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对农牧业重新正确定位 ,加快农牧业制度建设和改革 ,转变政府农牧业工作思路 ,在开发资源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特色农牧业及相关加工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建民  赵立夫  刘森挥  于晓华  
农牧业生产方式及其转变的决定因素研究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使用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的调研数据,利用有限混合模型区分样本异质性的功能,对中国当前肉牛中短期育肥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中短期肉牛育肥可以分为传统养殖和现代养殖两种类型,66%养殖者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肉牛养殖,34%的养殖者已经转变为现代养殖方式。养殖户参与技术培训、获得金融支持、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对肉牛养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文章认为中国农牧业要尽快转变生产方式,可以从现代技术普及、强化金融支持、农户组织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芳  陈建新  
本文基于农牧交错带耕地—草地交错分布的资源特点、农牧业并存的产业特色、地理位置特殊与生态脆弱的区域特征,分析了各种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结论显示: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经营的综合效益较单独经营种植业或单独经营养殖业高,所以,农牧业横向一体化是增加农户收入较优的经营形式;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的综合效益较简单的农业纵向一体化高,且计量回归结果也显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对农户增收影响较大,所以,农牧业纵横一体化是增收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的最佳现代农牧业经营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  
本文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由来与内涵,对为什么要建立区域创新体系这一问题从区域创新治理、区域专业化、区域专有因素,创新的核心边缘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智华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如何科学转变发展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西部欠发达省份青海现代高效生态农牧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就财政支农机制创新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之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