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82)
2023(17942)
2022(15097)
2021(13976)
2020(11690)
2019(26348)
2018(26251)
2017(50794)
2016(27192)
2015(30400)
2014(30365)
2013(30417)
2012(28235)
2011(25489)
2010(25935)
2009(24345)
2008(24164)
2007(21822)
2006(19771)
2005(18045)
作者
(79816)
(66106)
(65782)
(62579)
(42389)
(31501)
(30051)
(25937)
(25206)
(23888)
(22704)
(22336)
(21262)
(21204)
(20453)
(20203)
(19687)
(19017)
(18977)
(18958)
(16547)
(16299)
(15986)
(15320)
(14939)
(14764)
(14740)
(14593)
(13272)
(13031)
学科
(133659)
经济(133446)
(97727)
管理(89155)
(85042)
企业(85042)
方法(51431)
数学(41018)
数学方法(40658)
业经(35734)
中国(35458)
(35395)
(33087)
地方(30302)
(24791)
农业(24757)
(23860)
(22892)
财务(22820)
财务管理(22785)
(21942)
理论(21850)
技术(21695)
企业财务(21598)
(20655)
银行(20615)
(20478)
贸易(20463)
(19806)
(19756)
机构
学院(398948)
大学(397336)
(171306)
经济(167828)
管理(160026)
理学(136080)
研究(135498)
理学院(134613)
管理学(132696)
管理学院(131951)
中国(106862)
(85709)
科学(80063)
(79809)
(68176)
财经(62763)
(62269)
研究所(61147)
(60806)
中心(60739)
(56858)
北京(55043)
业大(54977)
经济学(51620)
(51046)
师范(50634)
(49074)
(48688)
农业(48166)
财经大学(46309)
基金
项目(256957)
科学(203318)
研究(191763)
基金(186620)
(160305)
国家(158839)
科学基金(137926)
社会(123915)
社会科(116870)
社会科学(116835)
(100296)
基金项目(98432)
自然(87232)
教育(86252)
自然科(85202)
自然科学(85186)
自然科学基金(83697)
(82850)
编号(78061)
资助(76794)
成果(63368)
(57981)
重点(56711)
(56599)
(54626)
课题(53430)
国家社会(50572)
创新(50415)
教育部(49055)
人文(48529)
期刊
(203944)
经济(203944)
研究(127370)
中国(80061)
管理(64708)
(62595)
(58255)
学报(56082)
科学(54653)
大学(43510)
(42035)
金融(42035)
教育(41474)
学学(41052)
农业(40010)
技术(36340)
业经(33215)
财经(32056)
经济研究(31907)
(27552)
问题(25775)
技术经济(22842)
(22108)
现代(19901)
理论(19251)
世界(18999)
(18907)
商业(18796)
图书(18718)
科技(18210)
共检索到618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尚荣  
青海保险业的发展,落后于青海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对保险的需求不相适应。考虑青海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结构面临转型,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亟需完善的状况,以及生态立省的战略,青海保险业应积极发展财产保险、"三农"保险、责任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旅游保险、民生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并将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青海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淑焕  
本文介绍了由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工业文明”产生了负效应,使得社会舆论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背景下诞生的社会责任会计(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会计学角度论述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理论依据、社会责任会计应反映的主要内容和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及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对策建议。主张企业应将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卓  
全国政协常委兰云升可谓是经济界的"老政协委员",从2003年至今,他先后当选第10、11届全国政协委员、第12、13届全国政协常委。多年来,他持续关注我国经济领域改革发展,所交提案涉及宏观经济、能源安全、国企改革、社会民生等多方面,充分履行着一名"老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今年,他又将目光聚焦在金融安全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并于两会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围绕其提案等相关内容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蔡思复  
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满达  
200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实施1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价格法》的宗旨积极规范价格行为,促进价格决策科学化、透明化,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保持了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创造和谐内蒙古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洪  
广东保险业扎根地方、融入地方,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实现了自身做大做强,并将继续参与和支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战略保险业支持广东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健民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新疆保险业紧跟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新疆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保险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中国保监会的领导下,从初创时期的百废待兴,经分业经营后的蓬勃壮大,到专业监管期的科学发展,行业实力显著增强,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保险功能充分发挥,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贻娟  吴映梅  胡秀玉  
在经济欠发达的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应受到更大关注。文章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由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人均GDP三个指数构成的人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并选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研究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典型案例,从全省地州级和州内县市级中小尺度出发,深入探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状况,在综合评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本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路,为共建云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天成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共建共享,通过健全完善和谐劳动关系"三大体系、三项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业园区、街道(镇)和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创建培育活动,积极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的运行态势,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坚持党政主导,夯实和谐劳动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戴子钧  
2005年11月,由中国税务杂志社、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山东省税务学会、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的“税收与宏观调控”高层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论坛围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对如何改革现行税收政策以提高税收政策的有效性、灵敏性,提高税收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做了研讨。本刊特此编发下列稿件,以期更好地对相关问题加以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嘉璐  
充分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应该成为森林文化的核心和21世纪人类先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建立新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重要体现。要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明确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改革效应,在改革中实现和发展林区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林业职工充分享受到改革成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滨肖  
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自觉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晓华  马耀峰  李天顺  
旅游学科发展至今,国际和国内旅游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公认的学科核心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目前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导向色彩,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方面的研究,其片面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的构建需要将环境、社会问题纳入框架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审视,基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发生学、系统观视角来讨论旅游学的核心,尝试建立旅游学科的框架体系。从发生学角度看,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其中,既包括旅游者活动,也包括旅游供给方的各项活动,可将其归纳为旅游经济系统、旅游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大雨  薛敏  
当前,我国部分行业和地区经济增长强劲,但也应看到,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靠出口和中央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要使经济发展得到长期而有力的支撑,必须在培育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方面狠下功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运芳  
江泽民的和谐思想是对中外自古以来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内部各方面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关于和谐的创新思想等,为指导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