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4)
- 2023(9549)
- 2022(8473)
- 2021(8029)
- 2020(6734)
- 2019(15564)
- 2018(15718)
- 2017(30090)
- 2016(16360)
- 2015(18528)
- 2014(18559)
- 2013(18383)
- 2012(16730)
- 2011(14876)
- 2010(14528)
- 2009(13040)
- 2008(12419)
- 2007(10621)
- 2006(9145)
- 2005(7775)
- 学科
- 济(63864)
- 经济(63796)
- 管理(49334)
- 业(48082)
- 企(40651)
- 企业(40651)
- 方法(31894)
- 数学(27573)
- 数学方法(27272)
- 农(16685)
- 技术(16288)
- 中国(15327)
- 学(14716)
- 财(14605)
- 业经(14352)
- 地方(12977)
- 农业(11551)
- 理论(11432)
- 贸(11153)
- 贸易(11149)
- 易(10830)
- 和(10748)
- 环境(10480)
- 务(9726)
- 财务(9661)
- 财务管理(9646)
- 制(9477)
- 技术管理(9184)
- 划(9168)
- 企业财务(9143)
- 机构
- 大学(230904)
- 学院(229554)
- 管理(96623)
- 济(86986)
- 经济(85000)
- 理学(84657)
- 理学院(83772)
- 管理学(82387)
- 管理学院(81985)
- 研究(74019)
- 中国(51931)
- 京(49195)
- 科学(48294)
- 财(36872)
- 所(36860)
- 业大(36459)
- 农(35904)
- 研究所(34065)
- 中心(33200)
- 江(31525)
- 北京(31035)
- 财经(30542)
- 范(30421)
- 师范(30158)
- 农业(28099)
- 经(27841)
- 院(27287)
- 技术(26316)
- 州(26282)
- 经济学(24676)
- 基金
- 项目(165950)
- 科学(129964)
- 研究(121548)
- 基金(119522)
- 家(104153)
- 国家(103311)
- 科学基金(88933)
- 社会(74310)
- 社会科(70403)
- 社会科学(70382)
- 省(65652)
- 基金项目(64767)
- 自然(59125)
- 自然科(57723)
- 自然科学(57713)
- 自然科学基金(56678)
- 教育(55380)
- 划(54801)
- 编号(50122)
- 资助(48807)
- 成果(39480)
- 重点(36709)
- 部(36006)
- 创(35227)
- 发(34893)
- 课题(33864)
- 创新(32785)
- 科研(31667)
- 项目编号(31170)
- 教育部(30726)
共检索到318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延安 张卫强
该文以 1 986— 1 995年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嫁接生产实践为基础 ,对影响青海云杉嫁接效果的因素 ,如嫁接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 ,嫁接时间 ,嫁接方法 ,嫁接时的天气状况 ,接穗的质量、年龄、来源、存储方法 ,砧木的年龄、所处环境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严格培训嫁接人员 ,在川灌区选择 4月下旬、林区选择 5月中旬 ,无风、无雨的天气 ,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将长 8~ 1 2cm、粗 5~ 1 0mm的 1年生接穗嫁接在 8~ 1 2年生的砧木上 ,可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萌芽率 ,加快接穗生长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嫁接 接穗 嫁接成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守攻 王军辉 刘娇妹 陈永国 陈海庆 钟永芳
研究了光照时间、温度和生长激素对青海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光处理对青海云杉播种苗的苗高、叶片数、新梢长、侧芽数有显著影响;通过光照处理,可以阻滞云杉的早期封顶,加光处理苗木除根系长外,其余各生长性状均显著优于不加光对照;温室加光1年生苗高显著高于当地苗圃露地3年生和大棚2年生苗高,说明温室内的加光和加温措施对青海云杉的苗高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床上不加光容器苗(CK)的新梢长、侧芽数和叶片数大于地上不加光直播苗,表明地温也是影响云杉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青海云杉温室内1年生强化苗的苗高已超过传统露地苗圃3年生苗木,种苗比常规育苗制度提早3~4年出圃;GA3和6-BA均有促进苗高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文斌 袁虹 张元山 孙小霞 汪有奎 李进军 尹承陇 张辉荣
青海云杉 (PiceacrassifoliaKom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 ,其球果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冻害、病害和虫害等影响 ,在祁连山北坡林区母树林内所造成的球果损失达 15 7%~ 2 1 3 % .冻害和病害偶发性较大 .冻害因春末夏初降雪引起 .病害为鹿蹄草金锈菌 (Chrysomyxapyrolae (DC )Rostr .)所引起的云杉球果锈病 ,夏季多雨易发生 .虫害是稳定的致害原因 ,优势虫种为云杉球果小卷蛾 (PseudotomoidesstrobilellusL .) .虫害主要在 6~ 9月造成球果早落和种子被蛀 ,被害球果产种量下降 .球果早落造成的种子损失可...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球果 种子 生命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黎章矩 钱莲芳 喻卫武
6a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 ,长块削芽接和贴枝接是银杏最好的 2种嫁接方法 ,操作方便 ,接穗利用率高 ,嫁接时间长 ,接苗生长好 ,嫁接成活率达 90 %以上。普通枝接 1年生砧木基径要 0 5 0cm以上 ,而削芽接和贴枝接只需 0 35cm以上。接穗位置效应明显 ,以结实树树冠外围 1年生延长枝为宜 ,内膛枝、徒长枝和纤细枝不宜作接穗。翌年 4~ 6月科学施肥 ,延迟接苗顶芽形成 ,是培养壮苗的关键。 1年生砧木当年嫁接 ,以 8月下旬至 1 0月中旬为好 ,8月中旬前嫁接 ,接芽发育不良 ,抽梢差。接后不能立即断砧 ,否则接苗因饥饿死亡。用大树根蘖枝、幼树和幼苗枝嫁接的假苗 ,可从苗木...
关键词:
银杏 嫁接 嫁接苗 成活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奚声珂 杨彬
核桃微枝嫁接是以组培繁殖的无根小苗(微枝)作接穗,嫁接在核桃幼苗(子苗)砧上,获得无性系良种苗。连续3a对组培快速繁殖微枝、子苗培育及嫁接等技术环节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微枝增殖率1a后为1:1 000以上;最适时期(3月初至4月上旬)的嫁接成活率可达80%;嫁接苗的田间移植保存率在90%以上。核桃微枝嫁接比常规嫁接方法成本低、成苗快,并能在短期内用离体快繁法获得大量新品种穗条。微体嫁接苗以实生砧为根系,比组培自根苗长势旺,易于移植。
关键词:
核桃 微枝嫁接 组培 子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荣纳
短枝嫁接技术是松类无性繁殖技术的突破,具有如下特点:与常规嫁接相比可提高繁殖系数40~60倍[6];成活率、荫条率及成苗率分别在90%、85%、70%以上;操作技术简易;适于繁殖成龄优树;嫁接苗生长正常,并可提前开花结实;生产成本低,为常规枝接苗的1/5.此技术已用于油松种子园建设,效果良好.介绍到国外在欧洲赤松上初试成功,受到国外同行好评.
关键词:
油松 嫁接 短枝 萌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铁中
设计出蔬菜自动嫁接样机,它由控制、动力、执行3个部分组成,能完成砧木和穗木的自动输送、穗木的自动切削、砧木生长点的自动切除和插孔,以及砧木和穗木的自动接合等工作。首次设计出砧木生长点的自动切除和插孔机构。对机构的运动作了理论分析,指出了获得理想切削速度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嫁接作机符合设计要求。分析了产生嫁接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蔬菜 自动嫁接 样机设计 样机试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阎伟 骆有庆 吴坚 李镇宇 马建海
2005年与2006年5—9月,对青海省黄南州麦秀林区4块不同危害程度标准地内的青海云杉天然林小蠹种群进行调查,发现青海云杉天然林内主要危害的小蠹有6种.利用生态位理论将小蠹种群的空间资源分割为垂直高度、水平径级和树势3个单元,分别计算3个单元内小蠹种群在各资源序列上的生态位宽度、种间竞争系数.结果表明:云杉大小蠹作为初期性种类危害青海云杉健康木,且主要危害树干根部;新中重齿小蠹、光臀八齿小蠹和Pseudips orientalis在云杉上无论是垂直高度还是水平径级单元都广泛分布,是青海云杉上最重要的次期性小蠹种类;虽然它们的生态位很宽且比例相似,但当虫口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三者都可直接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有奎 杨全生 倪自银 蒋志成 刘勋才 王零
采取以线路调查为主,踏查与详查、人工采集与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中不同林层的昆虫分别进行了采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中植食性昆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结构,根据林分的垂直结构和昆虫寄生、取食树木组织部位可划分为6个群落,其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928种),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约780种),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117种),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66种)、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38种)、花与种实昆虫群落(14种)。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花与种实昆虫群落、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植食性昆虫 垂直结构 祁连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良 郑小贤 陆元昌 雷相东 刘晓昕
为了解决祁连山水源林区青海云杉天然林更新难的经营难题,该文根据实测数据对该地区青海云杉林隙天然更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林区青海云杉林隙中心区更新最好,林隙内次之,林隙外(林冠下)最差,林隙内更新幼树以林隙中心区为核心呈聚集分布;林隙内外光环境对青海云杉的天然更新有影响。提出了"单株择伐-小面积林隙-天然更新"促进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的可行技术,为该区青海云杉水源林更新及经营模式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天然林 林隙 天然更新 祁连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庆贺 马建海 赵丰钰 史全顺 王国仓
对危害青海云杉的光臀八齿小蠹、香格里拉齿小蠹及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系统进行研究,并成功鉴定出3种(拟)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组分。光臀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2-甲基-3-丁烯-2-醇,74%-(-)-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3种成分组成;香格里拉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有效组分为2-甲基-3-丁烯-2-醇,99%-(+)-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95%-(-)-小蠹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2种成分组成。3种人工合成的小蠹虫聚集信息素已在害虫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监测中进行野外试验,并取得预期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师晨娟 刘勇 王春城 司瑞新 张林玉
采集青海云杉不同年龄母树的硬枝和嫩枝进行扦插试验,扦插前测定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激动素(KT)等内源激素,酚类化合物和营养物质含量,探讨其与插穗生根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母树年龄的增加,硬枝和嫩枝插穗中IAA,KT和GA含量及IAA/ABA和IAA/KT值均逐渐减少,ABA含量增加,生根率降低;全氮和酚类化合物含量与生根率呈负相关;插穗内全碳含量和C/N值与生根率正相关;嫩枝比硬枝插穗的生根率高。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内源激素 酚类化合物 营养物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浩 陈科屹 徐干君 党禹杰 何友均 王建军
[目的 ]研究不同生境压力下青海云杉的林木胸径生长规律及生长模型,为有效保护、合理经营青海云杉林提供经验模型。[方法 ]利用青海地区青海云杉的树轮数据,计算单木胸径生长量,分析不同起源、不同坡位条件下胸径生长规律,构建单木胸径生长模型,对比与评价不同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随后选取基础模型,建立考虑起源和坡位的青海云杉单木胸径混合效应模型,采用全部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总体来看,青海云杉生长到胸高位置后,单木胸径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后平缓变化趋势;青海云杉天然林、人工林单木生长的速生期分别为29—44 a、29—39 a,连年生长量(CAI)和平均生长量(MAI)均在0.40 cm以上,随后天然林单木CAI和MAI的变化平缓,人工林的变化幅度较大。不同坡位的单木胸径生长趋势具有差异。生长模型结果显示,不同起源、坡位条件下各树种最优胸径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13以上,总体相对误差(TRE)和平均系统误差(MSE)均在±2%以内,平均预估误差(MPE)大多在5%以内,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在35%以内。以Gompertz模型为基础模型构建的混合效应模型的R2为0.702,拟合效果优于基础模型;检验指标TRE为0.03%,MSE为-0.30%,MPE为4.23%,MPSE为29.54%,较基础模型分别下降89.3%、83.5%、20.6%、15.1%。[结论 ]不同生境条件下青海云杉的胸径生长规律具有差异,天然林的快速生长期持续时间长;所构建的单木胸径生长混合效应模型,可以用于估算青海省不同生境条件下青海云杉的林木胸径生长量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铁中
通过对黄瓜、云南黑籽南瓜的栽培试验,获得了机械自动嫁接所需的其生长特性和物理特征的基础性数据。在对国内传统的手工嫁接方法与国外自动化嫁接技术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机械自动嫁接方案,并研制出直插法机械嫁接装置。试验结果表明,直插法机械自动嫁接的成功率为60%。
关键词:
蔬菜 嫁接 自动嫁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慧珍
壤覆土要薄,墒情好的土壤应比墒情差的土壤覆土要薄,生活力弱的种子应比种子生活力强的种子要土壤覆土要薄。云杉是耐荫性树种,特别是幼苗阶段,需要一定的荫蔽条件,常用覆盖物有竹帘、草帘、遮荫网等材料覆盖,并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破土达20%后,用竹子(直径2cm左右)或其它材料将覆盖物顶起悬空,留出空隙勿使嫩芽受压损伤,当幼苗出齐后升棚遮荫。升棚遮荫法是指在出苗率达到80%后,沿苗床方向搭建遮荫棚。荫棚距地面高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