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9)
2023(3961)
2022(3607)
2021(3498)
2020(2923)
2019(6618)
2018(6761)
2017(12602)
2016(7368)
2015(8142)
2014(8393)
2013(8434)
2012(8270)
2011(7435)
2010(7779)
2009(7209)
2008(7333)
2007(6653)
2006(6292)
2005(6023)
作者
(22736)
(18983)
(18961)
(18373)
(12423)
(9463)
(8649)
(7565)
(7316)
(7284)
(6761)
(6756)
(6489)
(6300)
(6246)
(6064)
(5781)
(5772)
(5604)
(5596)
(4966)
(4796)
(4743)
(4627)
(4394)
(4344)
(4335)
(4218)
(4145)
(3927)
学科
(29965)
经济(29928)
管理(18777)
(16484)
地方(14165)
(12221)
(10869)
企业(10869)
环境(9539)
中国(8819)
(8586)
农业(8395)
方法(7629)
地方经济(7309)
(6971)
业经(6814)
(6749)
数学(6401)
生态(6257)
数学方法(6216)
资源(5657)
(5157)
贸易(5151)
(5100)
(4969)
(4933)
(4916)
银行(4905)
(4871)
(4712)
机构
学院(102694)
大学(99835)
研究(42686)
(38378)
经济(37322)
管理(34826)
中国(33131)
科学(28472)
理学(28218)
理学院(27735)
管理学(27065)
管理学院(26891)
(24671)
(24074)
(23979)
(22647)
研究所(21476)
中心(20137)
(18784)
(17765)
农业(17222)
业大(16911)
(16548)
师范(16367)
(15613)
(15548)
北京(14980)
科学院(13710)
财经(13449)
师范大学(13038)
基金
项目(65749)
科学(49991)
研究(48632)
基金(44251)
(39857)
国家(39488)
科学基金(31798)
社会(28692)
(28496)
社会科(26907)
社会科学(26897)
基金项目(23934)
(23370)
教育(21079)
自然(20560)
编号(20283)
自然科(19832)
自然科学(19828)
自然科学基金(19410)
资助(17908)
成果(17212)
(16372)
重点(16046)
课题(15740)
(13964)
(13674)
(13084)
发展(12879)
计划(12709)
(12677)
期刊
(54951)
经济(54951)
研究(32444)
中国(25847)
(21233)
学报(17808)
科学(16093)
(14291)
农业(14242)
教育(13037)
管理(13020)
(12792)
金融(12792)
大学(12265)
学学(11460)
业经(9864)
资源(9038)
技术(8066)
(7601)
问题(7214)
经济研究(6585)
财经(6147)
(5703)
图书(5401)
(5288)
(5211)
(5121)
林业(5023)
(4905)
现代(4829)
共检索到176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陈龙桂  刘通  贾若祥  
一、三江源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状况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高度为3335-6564米。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区内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干流长度分别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棠  
保护和建设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构筑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惠及千秋万代的大事,是当前及今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该文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中华水塔"、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促进三江源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维护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切实做好生态移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加快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推进对外开放、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世界级河流的源头,是世界上湿地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行政区域辖青海省的玉树、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雅灵  林慧龙  周祯莹  魏祎梅  
三江源的生态问题对全国生态和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三江源2000–201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三江源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分配不均,其中耕地供给率最大,其后依次为林地、水域、草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按降幅由多到少依次为建筑用地40%、草地29.95%、耕地20%、林地14.81%、水域2%。另外,草地对生态承载力的贡献最大,年均贡献率达41%,其次为林地,为38%。三江源整体呈生态盈余,但盈余有下降趋势,且不同土地类型生态盈亏也存在差异,其中草地和林地为生态盈余,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为生态赤字,水域和建筑用地开始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春阳  陶泽兴  王焕炯  戴君虎  
三江源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采用多种方法对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的9项服务价值逐项进行了评估,得出2000年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62.60亿元,其中价值最高的两种服务类型依次为气候调节和食物生产,分别达259.09亿元和111.68亿元,贡献率分别为46.05%、19.85%。按照草地类型划分,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服务价值分别为490.95亿元、64.68亿元,占总服务价值的87.42%和11.52%。虽然沼泽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高,为4230.77元/hm2,但在草地生态系统面积中所占比例较低,总价值相对很低。本文关于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制定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丽  盖凯程  
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敏感脆弱区和生态功能区,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及人为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呈日益恶化的态势,对国家生态安全形成重大威胁。目前三江源区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难以有效调节生态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探讨如何建立三江源地区多层次的生态补偿体系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芬  张林波  李岱青  路俊伟  陈利军  
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最有效的方式。本文从三江源区近60年的人口变化入手,分析三江源区教育和教育补偿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索三江源区教育生态补偿的多元路径,建议制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提高义务教育补助、创建内地三江源班(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洪波  吴天荣  
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验区具有重大的生态、经济和政治意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为试验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建议今后从设立财政转移支付科目、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改革资源环境税制等方面逐步推进试验区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嘉龙  刘玉  
文章简要介绍了2005年至2011年三江源湿地的改善状况,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替代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和条件价值法等评估方法,评估2005年和2011年三江源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增量为3 614.79亿元。同时,在引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数据下,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与环境会计相结合的理论视阈,构建三江源湿地生态补偿会计核算案例,进而分析三江源湿地生态补偿会计核算结果并评价三江源湿地生态权益增量与生态效益增量,最后就三江源湿地生态补偿现状提出参考性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军  
国家通过生态建设重大工程等对河北省相关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进行了支持,北京市也采取多种方式对上游地区的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给予补偿。从已有生态补偿探索看,还存在国家补偿缺乏部门协调和长效机制,京冀间水资源合作制度需要完善等问题。为确保首都及周边地区用水安全,建议制定《海河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办法》,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立多层次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和绩效考核,构建京冀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协作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小燕  胡仪元  
在全球水资源危机的大背景下,水源保护及其生态补偿成为国内外学者与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其中生态补偿标准作为决定生态补偿水平和补偿金分配额度的关键因素,而成为研究重点。但是,目前关于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存在数据获取途径单一、不同河段之间标准一致、重复计算和指标体系不完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具体情况,提出汉江流域生态补偿指标体系。以期为当地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和后期生态补偿金分配提供些许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鹏  丁生喜  
选择青海省果洛州的6个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GPCA)结合分层构权模型,根据人口经济活动支撑力、资源供给支持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及综合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地区1999~2013年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定量、动态评价和分析,为三江源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与途径。指数化的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果洛州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逐年提高,综合承载力指数均值从1999年的-0.1968上升到2013年的0.390 527。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春阳  戴君虎  王焕炯  刘亚辰  
本文采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的理论框架,结合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以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社会经济调查资料为数据源,对三江源地区1985、1996、2000、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包括食物生产、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水源涵养、控制侵蚀、废弃物降解、营养物质循环7项。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1985、1996、2000、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达到602.94亿元、601.58亿元、603.60亿元、669.90亿元,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价值占据较大比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将对维持该地区生态平衡、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芬  张林波  李岱青  
国家公园是一种被全球验证了的能有效实现保护与发展的保护地管理模式。文章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试点,结合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以国家公园模式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提出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议由中央财政拨付运行经费、制定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原则、科学划定国家公园管理范围等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凌蒙蒙  秦嘉龙  
本文结合《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环境会计、生态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为基础,借鉴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调研的报告成果及现有的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对三江源区生态效益补偿进行财务评价,以期丰富生态评价理论,同时促进政府环保部门对过去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进行经验总结,提高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三江源区未来生态建设的规划与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