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2)
2023(3258)
2022(2753)
2021(2542)
2020(2232)
2019(4715)
2018(4551)
2017(8467)
2016(5108)
2015(5356)
2014(5265)
2013(5179)
2012(4965)
2011(4516)
2010(4441)
2009(3981)
2008(4001)
2007(3525)
2006(2843)
2005(2577)
作者
(18354)
(15565)
(15223)
(14533)
(10043)
(7648)
(6951)
(5983)
(5642)
(5632)
(5297)
(5251)
(5210)
(5125)
(5051)
(4899)
(4701)
(4528)
(4528)
(4328)
(4239)
(3950)
(3797)
(3668)
(3535)
(3443)
(3414)
(3397)
(3313)
(3272)
学科
(14826)
经济(14807)
(11724)
管理(10847)
(9328)
企业(9328)
(7818)
方法(7590)
数学(6654)
数学方法(6573)
(4756)
中国(3801)
(3758)
(3431)
(3347)
财务(3343)
财务管理(3335)
企业财务(3269)
(3213)
银行(3190)
(3114)
金融(3111)
(3050)
技术(3006)
业经(2886)
农业(2578)
理论(2561)
水产(2527)
(2494)
贸易(2493)
机构
大学(72607)
学院(71768)
研究(29751)
(24964)
科学(24276)
(22558)
经济(22006)
管理(20532)
农业(20488)
中国(19494)
理学(18256)
理学院(17874)
(17812)
业大(17805)
管理学(17310)
管理学院(17191)
研究所(16887)
(15303)
(13276)
农业大学(13160)
中心(12840)
实验(12600)
实验室(12240)
(11622)
重点(11584)
(11567)
(11216)
(10889)
科学院(10527)
技术(10401)
基金
项目(54946)
科学(41758)
基金(40659)
(39411)
国家(39150)
科学基金(31501)
研究(30928)
自然(24180)
自然科(23666)
自然科学(23647)
自然科学基金(23244)
(22696)
基金项目(21474)
(19822)
社会(18207)
社会科(17251)
社会科学(17245)
资助(16533)
计划(14364)
教育(14279)
重点(13402)
科技(13273)
(11710)
科研(11698)
(11535)
专项(11336)
(11245)
(11237)
创新(11101)
(10695)
期刊
学报(25249)
(23124)
(21483)
经济(21483)
科学(18262)
大学(16861)
学学(16536)
研究(16400)
农业(15338)
中国(14359)
(8947)
业大(8138)
(8031)
管理(7284)
农业大学(7124)
(6307)
(5822)
金融(5822)
教育(5153)
中国农业(5100)
自然(4838)
财经(4835)
科技(4745)
林业(4574)
自然科(4403)
自然科学(4403)
(4123)
经济研究(3922)
技术(3715)
农林(3703)
共检索到98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宁  梁欢  王帅  方文生  许景升  冯洁  徐进  曹坳程  
【目的】植物细菌性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 plants)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土传病害。作为防治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重要杀菌剂,铜制剂的广泛使用造成多种植物病原细菌群体中出现了铜抗性菌株。青枯菌Po82菌株大质粒上携带了丁香假单胞菌中的铜抗性编码基因copA的同源物,论文旨在探明青枯菌Po82菌株copA在铜抗性、致病性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青枯菌Po82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MEGA6.0软件包,基于邻接法构建copA的系统发育树,探究铜抗性基因copA在青枯菌和其他植物病原细菌中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反向遗传学的研究手段,采用基因同源重组双交换和电击转化法,构建copA基因缺失菌株及相应互补菌株。通过最小抑制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测定、RT-qPCR、Biolog代谢芯片以及致病力等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手段,解析copA与青枯菌铜胁迫应答、代谢活性、致病性和运动性等表型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copA广泛存在于青枯菌群体中,青枯菌copA在亲缘关系上与耐金属贪铜菌最为紧密,与稻黄单胞菌、丁香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较远。RT-qPCR结果显示copA的表达受到铜离子的诱导,copA的表达量随着CuSO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uSO4浓度为1.0mmol·L~(-1)时,基因表达量最高。铜MIC测定结果显示copA基因缺失菌株对铜离子的敏感性增加,copA基因缺失菌株的MIC值为0.8 mmol·L~(-1),较野生型菌株的1.2 mmol·L~(-1)下降了33.3%,互补菌株恢复了铜抗性能力,表明copA在青枯菌的铜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野生型菌株相比,copA基因缺失菌株在普通NA培养基及含0.6mmol·L~(-1) CuSO4的NA培养基中的对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降低,表明copA与青枯菌的生长速率相关。copA基因缺失菌株于发病前期病情指数较野生型菌株下降,接种第10天,copA基因缺失菌株的病情指数较Po82野生型菌株下降了11.7%。copA的缺失导致青枯菌对α-D-葡萄糖和D-海藻糖等碳源,L-丙氨酸和葡萄糖醛酰胺等氮源的代谢利用速率降低,使青枯病发病病程延长。与野生型菌株Po82相比,copA基因缺失菌株中III型分泌系统的转录激活因子编码基因hrpG和hrpB,III型效应子RipX编码基因ripX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铜抗性基因copA在青枯菌铜胁迫应答、致病性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青枯菌的铜抗性分子机制以及铜抗性菌株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宗胜  胡方平  洪永聪  蔡学清  
在大田中用菌液浸种法对 1 0 8个花生品种 (系 )对福建地区青枯病菌的抗性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供试花生品种 (系 )中没有高抗品种 (系 ) ;中抗品种 (系 )有金花 1 0 1 2、泉花 1 0号、泉花 646、粤油 1 93、3 8F5-45 -2 1 -CS1 等 3 0个 ,占全部供试品种的 2 7.78% ;其余均为感病品种 (系 ) ,占 72 .2 2 % .花生不同品种 (系 )对青枯菌的抗性差异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军  
6个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7个木麻黄无性系的交互接种试验表明,病害的相对强度在无性系与菌株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无性系与菌株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极显著。结果说明在木麻黄-青枯菌病理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或水平致病性与垂直致病性;这一交互作用特征的揭示对于木麻黄的抗病育种及防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田  姚廷山  于庆涛  
为了探讨青枯无致病力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作用和是否诱导烟草抗病及其控病机理。采用TTC培养基,从茄青枯病株上分离获到青枯无致病力菌株Au004-1,用喷雾法及含菌培养基法测定其对青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烟草青枯病温室盆栽控病试验;用该菌伤根灌接烟草,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电泳分析病程相关蛋白(PRP)变化。结果发现,该菌株对青枯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分别1.03和0.83 cm;在温室盆栽试验中它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接种致病菌30 d后相对防效可达77.5%;该菌处理的烟草苯丙氨酸解氨酶(P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AM菌对桉树幼苗接种可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在有AM菌存在的情况下,桉树幼苗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对两种桉树幼苗进行青枯病菌的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根苗比无菌根苗的发病率降低10%~40%,而幼树的高生长可增加12%~39%;AM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外生菌根(即ECM)的效果,其中以AM6008和AM9004菌株的效果最好,而AM3006的效果较差;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AM菌根化的幼苗对青枯病的抗病作用较强,发病率可下降10 0%~17 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朱立宏  张红生  盖钧镒  
以 8种不同胞质类型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 9个恢复系配制的 72个不育系杂种及保持系杂种为材料 ,研究了杂交稻对白叶枯病菌主基因抗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杂交稻的抗性以主基因抗性为主 ,但同时也受双亲中与抗性有关的其他加性、显性及上位性基因效应的影响。说明杂交稻的抗性强弱取决于双亲抗性基因互补和累加程度高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席章营  任和平  
对由腐霉菌引起的玉米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青枯病的抗性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杂种F_1的抗性接近双亲的平均值,F_2较F_1的感病程度略有增加。回交后代的病害反应型有向轮回亲本靠近的倾向。在玉米抗青枯病育种中,要重视抗源的筛选和抗性配合力的测定,只有选用高抗玉米青枯病的亲本,才能组配出理想的抗病杂交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虹  崔晓芳  王硕  宋从凤  
类似转录激活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TALE)是植物病原细菌通过Ⅲ型泌出系统(T3SS)分泌到寄主细胞中的效应蛋白,其编码基因为tal基因。tal4基因是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PXO99A中19个tal基因中的一个,但其功能未知。本研究通过测定tal4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在寄主水稻上的毒力,对温度、盐、酸碱等胁迫的反应以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来挖掘tal4基因的功能。通过同源交换,对PXO99A中的tal4基因进行敲除,获得了tal4基因缺失突变菌株PXO99Δtal4。将携带tal4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匡传富  罗宽  
为探讨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抗病性及抗性机制 ,为烟草的抗病育种提供抗源和鉴定方法 ,室内鉴定了 5 4个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 ,发现不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 ,抗病品种有 T144 8A,贵烟 ,CV 91,大晒烟 ,香烟 ,K32 6等 6个 ,中抗品种有大幅 ,D10 1,G2 8,安流晒烟 ,子州羊角大烟 ,G2 8× MD6 0 9,小样无烟 ,清间羊角大烟 ,N 32 6等 9个 ,其余均为感病品种 ,没有免疫品种 .选择 10个对烟青枯病抗、感性不同的品种进行了生化反应与抗性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接种后 ,抗性品种的木质素、可溶性总糖、酚类物质含量、可溶性总糖 /淀粉及超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友才  周清明  朱列书  
为探明烟草品种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采用温室苗期叶片人工注射接种法对生产上的烟草主栽品种共57份材料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Ti448A,D101,G80等3个品种对青枯病表现高抗;表现中抗的有NC82,中烟90等17个,大部分品种表现感病或高感,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并选用高感青枯病品种红花大金元作母本与高抗青枯病品种Ti448A作父本进行杂交,对两亲本及其杂交后代F1,F2,BC1P1代进行抗病性鉴定,表明抗病亲本材料Ti448A的抗病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旭  陈武  杨玉婷  黎定军  黄三文  
通过16SrDNA碱基序列的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青枯菌拮抗菌2-Q-9与桥石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choshinensis)亲缘关系最近,其16SrDNA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FJ613127.根据已测得的该拮抗菌外泌抗菌肽氨基酸序列中的一段设计简并引物,利用染色体步移法得到全长序列780bp,经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CodY家族,与已鉴定的转录因子抑制剂CodY(ZP_01171531)的同源性最高;表现在氨基酸水平的相似性为77%,其序列全长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FJ613128.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连玲丽  谢荔岩  郑璐平  林奇英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短小芽孢杆菌EN16对番茄青枯病的诱导抗病效应.结果表明,菌株EN16诱导番茄产生对青枯病的防病效果达到49.45%-68.89%;分别在挑战接种间隔期为7-10 d、菌株灌根接种2种处理条件下,菌株EN16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抗病效果.测定EN16处理对番茄叶片中几种防御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病菌挑战接种前后菌株EN16处理均能引起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活性的显著增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幼梅  柴梦楠  席鑫鹏  朱文辉  齐金岗  秦源  蔡汉阳  
EPF/EPFL基因家族成员编码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小肽,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核盘菌接种和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分析11个EPF/EPFL基因在拟南芥对核盘菌防御反应中的作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接种核盘菌后,EPFL1、EPFL2、EPFL3、EPFL4、EPFL5、EPFL6和EPFL9的表达水平至少在一个时间点明显上调.核盘菌接种处理后,epfl1、epfl2、epfl3、epfl4、epfl5、epfl6和epfl9拟南芥单突变体叶片的病斑面积与野生型拟南芥(WT)相似,且DAB染色显示的H_2O_2含量也与WT没有明显的差别;epfl1,2,4,6四突变体拟南芥叶片的病斑面积明显大于WT.DAB染色结果显示,与WT相比,epfl1,2,4,6四突变体拟南芥的H_2O_2含量明显增多.荧光定量PCR结果进一步显示,与WT相比,核盘菌抗病相关基因YDDs在epfl1,2,4,6四突变体拟南芥接种核盘菌前后的表达量均明显下调.这说明EPFL1、EPFL2、EPFL4和EPFL6在拟南芥应答核盘菌的防御反应过程中存在冗余功能,通过介导YDDs基因的表达,共同调控植物免疫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邵志芳  陈伟元  罗焕亮  叶新丰  张景宁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尾叶桉叶盘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优化 ,获得尾叶桉 (Eucalyptusuro phylia)叶盘外植体的再生植株。将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与尾叶桉U6无性系叶盘共培养 ,经愈伤组织诱导、卡那霉素筛选和植株再生 ,获得 2 0个小芽 ,再将小芽转入附加卡那霉素(Kam) 4 0 μg·mL- 1 的E3-B培养基中诱根 ,获得 8株存活且可再生的转化子。取转化苗叶片作胭脂碱合成酶活性检测电泳后呈阳性 ;分别以γ 32 p dCTP及地高辛标记柞蚕抗菌肽D基因作探针 ,与转化苗DNA作点杂交及Southern印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军  
木麻黄无性系对青枯假单胞杆菌的抗病性测试受到植物材料、接种条件及病级测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无根苗与有根苗上病害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特征,并且与高度相关,但无根苗更为感病。在三种龄期的无根苗中,以木质化的褐梗最为感病,绿梗次之,嫩枝较为抗病。青枯菌在连续培养14天后接种致病力不减。病害的相对强度在直射光、散射光及灯光等三种光照条件下无明显区别。病害强度随着接种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便趋缓。研究认为在室内以中等浓度的青枯菌液接种木麻黄无根褐梗苗是快速测定其抗性的一个可靠方法,并就采用相对病害强度代替发病株率作为病级指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