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9)
2023(2458)
2022(2098)
2021(2078)
2020(1801)
2019(3926)
2018(4036)
2017(6936)
2016(4272)
2015(4769)
2014(4803)
2013(4650)
2012(4537)
2011(4105)
2010(4471)
2009(3992)
2008(4455)
2007(4040)
2006(3449)
2005(3147)
作者
(15570)
(13108)
(12894)
(12146)
(8624)
(6310)
(5813)
(4995)
(4995)
(4926)
(4630)
(4586)
(4368)
(4353)
(4201)
(4194)
(3994)
(3913)
(3811)
(3802)
(3474)
(3452)
(3441)
(3062)
(3013)
(2997)
(2980)
(2961)
(2806)
(2782)
学科
(14345)
经济(14329)
管理(10325)
(8501)
方法(7161)
(7028)
企业(7028)
(6701)
数学(5956)
数学方法(5733)
理论(3540)
(3498)
(3339)
中国(3142)
业经(3035)
(2637)
农业(2435)
(2414)
教学(2361)
(2321)
(2269)
(2268)
财务(2259)
财务管理(2254)
银行(2250)
(2172)
金融(2170)
环境(2129)
(2098)
(2058)
机构
大学(66782)
学院(65791)
研究(25734)
科学(20537)
管理(19417)
(18822)
(18573)
经济(18253)
中国(17960)
理学(16592)
理学院(16226)
(15454)
管理学(15444)
(15392)
管理学院(15341)
农业(15085)
研究所(14416)
业大(14057)
(10945)
中心(10894)
农业大学(9850)
(9752)
北京(9564)
师范(9560)
(9492)
(9430)
(9378)
技术(9221)
(9102)
实验(8689)
基金
项目(44670)
科学(32818)
基金(30889)
(29198)
国家(28986)
研究(27448)
科学基金(22986)
(18332)
自然(17206)
自然科(16795)
自然科学(16776)
自然科学基金(16456)
基金项目(16144)
(15898)
社会(14677)
社会科(13788)
社会科学(13783)
资助(13376)
教育(13136)
计划(10748)
重点(10748)
编号(10418)
科技(10356)
成果(9518)
(9216)
科研(9039)
(8928)
(8901)
创新(8479)
课题(8168)
期刊
(21341)
经济(21341)
学报(19259)
(16931)
研究(15774)
科学(14701)
中国(13794)
大学(13354)
学学(12798)
农业(11767)
教育(8092)
(7741)
管理(7174)
业大(6398)
(6110)
技术(5823)
(5652)
农业大学(5492)
图书(4038)
(4011)
金融(4011)
科技(3906)
自然(3889)
林业(3691)
财经(3534)
统计(3523)
资源(3359)
中国农业(3331)
自然科(3215)
自然科学(3215)
共检索到97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家权  晏立英  叶小文  雷永  廖伯寿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青枯菌定量检测方法,研究青枯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方法】以青枯菌hrpB为靶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建立青枯菌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检测花生接种青枯菌后细菌数量的变化动态。【结果】以提取的细菌DNA为模板和以青枯菌的全细胞为模板均能对青枯菌准确定量,在未富集细菌的前提下,利用全细胞细菌定量的最低限为103 CFU/mL,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3—108 CFU/mL,计数细菌的方法能准确反应青枯菌数量的差异,但该数值约是细菌平板计数法计数的1.5倍。利用RTQ-PCR计数细菌,发现接种后的3—5 d,是花生与青枯菌互作的关键时期。花生节对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邵志芳  陈伟元  罗焕亮  叶新丰  张景宁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尾叶桉叶盘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优化 ,获得尾叶桉 (Eucalyptusuro phylia)叶盘外植体的再生植株。将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与尾叶桉U6无性系叶盘共培养 ,经愈伤组织诱导、卡那霉素筛选和植株再生 ,获得 2 0个小芽 ,再将小芽转入附加卡那霉素(Kam) 4 0 μg·mL- 1 的E3-B培养基中诱根 ,获得 8株存活且可再生的转化子。取转化苗叶片作胭脂碱合成酶活性检测电泳后呈阳性 ;分别以γ 32 p dCTP及地高辛标记柞蚕抗菌肽D基因作探针 ,与转化苗DNA作点杂交及Southern印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军  
青枯菌引起许多植物及林木青枯病。该菌侵染植物根部,首先在根皮层细胞间隙等处定殖,然后入侵维管束,在木质部导管内扩展危害;细菌在导管及相邻组织内迅猛增殖和广泛散布,由此产生输水管道的阻塞和破坏并最终导致植物枯萎。胞外多糖(EPSI)、细胞壁分解酶(主要是果胶质酶和纤维素酶)、Ⅲ型Hrp分泌系统产物是主要的致病因子,其中EPSI尤为突出,它在保护细菌、促进细菌移动和定殖以及堵塞和破坏寄主导管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上述致病因子的协调作用则由一复杂的调节系统控制,这一系统由随细菌密度变化而变化的3 -羟基棕榈酸甲基酯水平作为信号,以PhcA调节基因的启动和转录为核心,自动而精密地调节病菌有关致病基因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健  任欣正  
对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产生颉颃作用的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 nOE-104产生的细菌素效价为128AU/ml;丝裂霉素 C 可将其效价提高至512AU/ml;UV 照射无诱导效应.CPG 培养液中产生的 nOE-104细菌素粗提液,经硫酸铵沉淀,沉淀物于磷酸钠缓冲液中透析后,通过 DE-52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纯化的 nOE-104细菌素具有生物活性,分子量为19100;电镜下观察不到其粒体;对热不稳定,50℃处理10min 即失活;有机溶剂如甲醇、氯仿等对其生物活性无影响;最适pH 为6~8.蛋白酶 K 可以完全破坏 nOE-104细菌素活性,而核酶、胰蛋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传雨  张国漪  沈其荣  冉炜  陈巍  
从马铃薯、番茄、茄子、香蕉的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40株对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24株拮抗菌对青枯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等于15 mm。从中选出2株菌株的单菌落及其发酵上清液对4株青枯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等于20 mm的拮抗菌株LH23和LH36,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将LH23和LH36菌株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通过分别单独施用拮抗菌LH23、LH36及其制成的生物有机肥(BIO23和BIO36)进行盆栽试验,观测其对马铃薯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青枯病的防治作用。拮抗菌株及其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宗胜  胡方平  洪永聪  蔡学清  
在大田中用菌液浸种法对 1 0 8个花生品种 (系 )对福建地区青枯病菌的抗性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供试花生品种 (系 )中没有高抗品种 (系 ) ;中抗品种 (系 )有金花 1 0 1 2、泉花 1 0号、泉花 646、粤油 1 93、3 8F5-45 -2 1 -CS1 等 3 0个 ,占全部供试品种的 2 7.78% ;其余均为感病品种 (系 ) ,占 72 .2 2 % .花生不同品种 (系 )对青枯菌的抗性差异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宁  梁欢  王帅  方文生  许景升  冯洁  徐进  曹坳程  
【目的】植物细菌性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 plants)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土传病害。作为防治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重要杀菌剂,铜制剂的广泛使用造成多种植物病原细菌群体中出现了铜抗性菌株。青枯菌Po82菌株大质粒上携带了丁香假单胞菌中的铜抗性编码基因copA的同源物,论文旨在探明青枯菌Po82菌株copA在铜抗性、致病性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青枯菌Po82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MEGA6.0软件包,基于邻接法构建copA的系统发育树,探究铜抗性基因copA在青枯菌和其他植物病原细菌中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反向遗传学的研究手段,采用基因同源重组双交换和电击转化法,构建copA基因缺失菌株及相应互补菌株。通过最小抑制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测定、RT-qPCR、Biolog代谢芯片以及致病力等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手段,解析copA与青枯菌铜胁迫应答、代谢活性、致病性和运动性等表型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copA广泛存在于青枯菌群体中,青枯菌copA在亲缘关系上与耐金属贪铜菌最为紧密,与稻黄单胞菌、丁香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较远。RT-qPCR结果显示copA的表达受到铜离子的诱导,copA的表达量随着CuSO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uSO4浓度为1.0mmol·L~(-1)时,基因表达量最高。铜MIC测定结果显示copA基因缺失菌株对铜离子的敏感性增加,copA基因缺失菌株的MIC值为0.8 mmol·L~(-1),较野生型菌株的1.2 mmol·L~(-1)下降了33.3%,互补菌株恢复了铜抗性能力,表明copA在青枯菌的铜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野生型菌株相比,copA基因缺失菌株在普通NA培养基及含0.6mmol·L~(-1) CuSO4的NA培养基中的对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降低,表明copA与青枯菌的生长速率相关。copA基因缺失菌株于发病前期病情指数较野生型菌株下降,接种第10天,copA基因缺失菌株的病情指数较Po82野生型菌株下降了11.7%。copA的缺失导致青枯菌对α-D-葡萄糖和D-海藻糖等碳源,L-丙氨酸和葡萄糖醛酰胺等氮源的代谢利用速率降低,使青枯病发病病程延长。与野生型菌株Po82相比,copA基因缺失菌株中III型分泌系统的转录激活因子编码基因hrpG和hrpB,III型效应子RipX编码基因ripX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铜抗性基因copA在青枯菌铜胁迫应答、致病性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青枯菌的铜抗性分子机制以及铜抗性菌株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伟  刘鹏  沈小英  安天赐  成巨龙  安德荣  
【目的】从不同烟区健康烟草的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为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生防资源。【方法】随机从福建龙岩、四川德昌、陕西汉中等地健康烟草根际土壤中采集30份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芽孢杆菌,以烟草青枯病菌为靶标菌筛选拮抗芽孢杆菌,并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的拮抗芽孢杆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拮抗芽孢杆菌的促生作用、定殖能力和抑菌活性。【结果】从健康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抗烟草青枯病菌活性较好的菌株LW-4,经鉴定其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波  朱育菁  林抗美  肖荣凤  葛慈斌  蓝江林  冒乃和  
【目的】通过分析青枯雷尔氏菌在不同寄主发病植株、在同一寄主不同侵染状态植株和同一寄主不同发病阶段植株体内分布及其致病力的异质性,从生态位角度来初步探讨该病原菌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田间采样,室内测定样本的含菌量及其病原菌的致病性(弱化指数),统计分析比较青枯雷尔氏菌在寄主植株体内的分布和致病力的异质性。【结果】番茄和茄子病株体内青枯雷尔氏菌的平均含菌量>100×108cfu/g,显著高于烟草、花生和生姜(中部以上茎>中部以下茎;茄子和花生从根到上部茎依次含菌量逐渐降低;烟草根部和中部茎的含菌量显著高于下部和上部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竹青  罗宽  高必达  匡传富  
为了有效地利用有益微生物 ,对从湖南省 2 3个烟草区 62块烟地烟草根际和根表土壤以及苎麻土中分离筛选的 7个抗青枯病菌而相互之间无颉抗作用的生防细菌菌株进行了细菌学性状的研究和 DNA(G+C)含量测定 .初步鉴定出这 7个菌株分别为 :2 3 - 3为真养产碱菌 (Alcaligene eutrophus) ;湘 1- 2为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sp.) ;湘 2 - 3为蜡质芽胞杆菌 (Bacillus cereus) ;弯 2 - 2为欧文氏菌属的一种 (Erwinia sp.) ;弯 2 - 4为气单胞菌属的一种 (Aeromonas sp.) ;2 -轻 - 9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保宏  陈方旭  周旋  李平平  许大凤  王芳  高正良  周本国  
为了筛选适合安徽优质烟区且对烟草青枯病更具拮抗抑菌活性作用的拮抗菌,采用光密度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了3种烟草青枯病拮抗菌发酵液的拮抗抑菌效应和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拮抗菌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5,10,20,40,80倍5个浓度梯度的3种拮抗菌都比对照(CK)的光密度值(OD)高,均高于57个百分点以上,且达到了显著水平;且拮抗抑菌顺序依次为AKJK-2013-02>AKJK-2013-13>AKJK-2013-11。3种拮抗菌均能在开始生长时就能分泌抗菌物质,且拮抗抑菌活性与发酵时间呈成正相关;3种拮抗菌的拮抗抑菌活性都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弱,且均在存放28 D后的拮抗抑菌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雪芳  刘波  朱育菁  陈德局  陈小强  
【目的】研究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Tn5转座子突变菌株的异质性,筛选出无致病力高效生防菌株。【方法】利用已构建的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参考指标"弱化指数(attenuation index,AI)"和接种番茄植株的生物测定法对60株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突变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利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研究不同致病力突变菌株的色谱行为异质性;构建色谱效价指数(chromatography titer index,CTIi),CTIi=Si/(S1+S2+S3)×1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旭  陈武  杨玉婷  黎定军  黄三文  
通过16SrDNA碱基序列的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青枯菌拮抗菌2-Q-9与桥石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choshinensis)亲缘关系最近,其16SrDNA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FJ613127.根据已测得的该拮抗菌外泌抗菌肽氨基酸序列中的一段设计简并引物,利用染色体步移法得到全长序列780bp,经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CodY家族,与已鉴定的转录因子抑制剂CodY(ZP_01171531)的同源性最高;表现在氨基酸水平的相似性为77%,其序列全长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FJ613128.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江  王元东  常文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