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9)
- 2023(9680)
- 2022(8624)
- 2021(8125)
- 2020(6664)
- 2019(15436)
- 2018(15459)
- 2017(30002)
- 2016(16272)
- 2015(18272)
- 2014(18152)
- 2013(18009)
- 2012(16307)
- 2011(14587)
- 2010(14247)
- 2009(12837)
- 2008(12201)
- 2007(10360)
- 2006(8900)
- 2005(7535)
- 学科
- 济(62011)
- 经济(61945)
- 管理(48029)
- 业(43817)
- 企(37150)
- 企业(37150)
- 方法(30901)
- 数学(26766)
- 数学方法(26439)
- 农(16005)
- 中国(15264)
- 学(14938)
- 财(14804)
- 业经(13896)
- 环境(13296)
- 地方(12850)
- 和(11075)
- 理论(11007)
- 农业(10706)
- 技术(10617)
- 贸(10581)
- 贸易(10577)
- 划(10438)
- 易(10255)
- 务(9789)
- 财务(9717)
- 财务管理(9700)
- 制(9485)
- 企业财务(9197)
- 教育(8897)
- 机构
- 大学(228221)
- 学院(225973)
- 管理(94653)
- 济(84958)
- 理学(83195)
- 经济(82983)
- 理学院(82321)
- 管理学(80856)
- 管理学院(80471)
- 研究(72918)
- 中国(51712)
- 京(48598)
- 科学(48024)
- 财(36665)
- 业大(36461)
- 所(36087)
- 农(35878)
- 研究所(33401)
- 中心(32924)
- 江(30835)
- 北京(30499)
- 财经(30455)
- 范(29805)
- 师范(29499)
- 农业(28163)
- 经(27771)
- 院(27140)
- 州(25547)
- 技术(24276)
- 经济学(24150)
- 基金
- 项目(164758)
- 科学(128891)
- 研究(119446)
- 基金(119121)
- 家(103961)
- 国家(103079)
- 科学基金(88827)
- 社会(73435)
- 社会科(69542)
- 社会科学(69521)
- 省(64991)
- 基金项目(64389)
- 自然(59465)
- 自然科(58037)
- 自然科学(58024)
- 自然科学基金(56955)
- 划(54506)
- 教育(54107)
- 资助(48864)
- 编号(48799)
- 成果(38571)
- 重点(36207)
- 部(35462)
- 发(34686)
- 创(34543)
- 课题(32922)
- 创新(32152)
- 科研(31882)
- 大学(30493)
- 项目编号(30478)
共检索到311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凤 于志明 张扬
为了研究立式减压染色法对青杨生材染色效果的影响,采用活性红X-3B对青杨生材进行减压染色。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染色参数对染色材上染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染色材的上染面积随真空度和染液浓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随真空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染色时间的增加呈先迅速增加后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缓的趋势;在同一染色条件下,同一染色材内,上染面积随染色材高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关键词:
真空染色 木材染色 活性染料 上染面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佳 王金林 王清文 李春生 王志同
以25mm厚杨木、桦木、柞木厚板为研究对象,进行微波处理,通过改变木材初含水率、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强度,以木材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得到的增质率和上染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微波处理条件与木材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木材的增质率和上染率在含水率为30%时最大,并随初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强度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微波处理 木材染色 增质率 上染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了活性红X-3B、活性红K-3B、活性红KN-3B、活性红M-2B、活性红M-3BE、活性红EF-3B染料的结构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杨木单板中的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红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其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活性红染料的分子大小、亲水基团和活性基的不同改变杨木单板染色特性参数S、E、R、F值;染料结构中不同的活性基对上染率曲线的影响也不同:活性红X-3B和活性红K-3B等仅含有均三嗪活性基的染料上染率先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加碱后10 min内立即降低,随后又增大,而其它4种含有β-羟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本研究以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KN-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染料为原料,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它们的结构跟颜色、在杨木单板染色中的特征参数S、E、R、F值、上染率和固色率曲线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产生深色位移。染料对木材纤维亲和力S值的大小排序为:活性蓝KN-R>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R、E和F值的大小比较: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活性蓝X-BR>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茂松 吕文华 王雪玉
【目的】探讨人工林杨木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方法及改性材性能,为人工林杨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相同质量分数的酸性大红G水溶液、酸性湖蓝A水溶液、酸性大红G和酸性湖蓝A与水溶性树脂型增强改性剂MUF复配得到的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剂,分别对人工林杨木进行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得到D_G、D_A、MUF-D_G和MUF-D_A4种染色改性材,测试其强度、颜色、耐水色牢度等性能。【结果】1)D_A和D_G染色材的质量增加率分别为-1.69%和-0.65%,密度分别为0.352和0.365 g·cm-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闫实 杨正勇 周晓剑 陈新义 杨杰芳 贺磊 黄慧
【目的】研究竹龄及竹秆纵向部位对簕竹Bambusa blumeana材性及纤维性能的影响,为簕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通过范式洗涤法、纤维离析与显微观察、碱煮法对竹龄(1、2、3、4 a)和竹秆纵向部位(基部、中部、梢部)的簕竹密度、纤维形态、化学组分、力学性能、纤维束拉伸性能进行性能分析。【结果】随竹龄的增长,簕竹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木质素质量分数、拉伸强度、顺纹抗剪强度随之增大,纤维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竹龄为2、3、4 a的簕竹,其竹秆不同纵向部位的平均长度差异极显著(P<0.01)。簕竹的纤维形态受竹秆纵向部位的影响较为明显。簕竹竹秆纵向部位基部至梢部,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木质素质量分数、抗弯强度、顺纹抗剪强度及纤维束拉伸强度和模量均增大,纤维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竹龄和竹秆纵向部位对半纤维质量分数、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簕竹纤维性能优良,在纤维化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簕竹不同竹龄及竹秆纵向部位性能差异显著,其中竹龄为3和4 a的簕材可作为加工开发的优先选取材料。图5表3参40
关键词:
簕竹 竹龄 纵向部位 力学性能 纤维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志明 赵立 李文军
染液在木材中的渗透是木材染色的关键 .该文选取毛白杨、泡桐、马尾松和红松等树种 ,利用真空浸注的方法 ,研究木材染色过程中的预处理和染色工艺条件对染料在木材中的渗透机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 ,染料在不同树种木材中渗透性有较大差异 ,所采用的两种阔叶材的渗透性优于针叶材 ,而密度与渗透性无直接关系 ;木材经过抽提处理后 ,渗透性有所改善 ,改善的幅度因树种而异 ;真空度、抽真空时间和染色时间是影响染料渗透深度的主要因子 ,其它因子对染料渗透的深度影响不大 ;不同树种的木材染色时 ,应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不同的染色条件
关键词:
木材 染色 渗透机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尧 刘如 曹金珍
为了丰富木塑复合材料的颜色以扩大其用途,并探索色素对木塑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毛白杨木粉和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为原料,选用3种食品级色素(胭脂红、柠檬黄、果绿)在不同添加量的条件下制备染色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对染色后的复合材料进行耐水洗坚牢度、吸水吸湿性、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添加色素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颜色,但色素添加量越多,复合材料的耐水洗坚牢度越弱,且高温比室温水浴使材料褪色更加明显。2)添加色素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但对材料的弹性模量影响不大。果绿色素添加量为2%时,对复合材料的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皓炜 于志明 张扬 唐睿琳 刘源松 王晓倩 黄思琪 赵博识
【目的】竹材变色现象普遍发生,但针对其这一特质的功能性开发仍然不足。利用竹材易发生生物变色的特性,可以诱导灰黄青霉侵染毛竹来实现竹材的生物染色。【方法】通过真菌培养、接种与侵染、灭菌干燥等步骤制备得到灰黄青霉侵染后的毛竹;通过SEM、ATR-FTIR、表面色差测试、表面接触角测试、表面粗糙度测试、质量损失率测试、24 h吸水率测试和力学强度测试来分析灰黄青霉侵染行为对毛竹的微观形貌、化学组分、表面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灰黄青霉分泌的红褐色渗出液累积并渗透附着于竹材表层;灰黄青霉菌丝由维管束中的导管进入毛竹内部蔓延生长,并在毛竹内部产生色素;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和半纤维素的轻微降解主要发生在侵染前期;侵染行为使毛竹表面色差值不断增大,色调逐渐转变为暗红,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表面接触角变小,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侵染行为对毛竹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质量损失率略有升高,24 h吸水率下降,力学性能的下降主要发生在侵染的10~20 d。【结论】证明了竹材生物染色在不严重影响竹材性能的同时能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为竹材生物染色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俊懿 林巧 石江涛
[目的]拓展木材显微切片的染色方法。[方法]比较研究了番红(Safranine O)、固绿(Fast Green FCF)和阿利新蓝(Alcian Blue 8GX)三种染料对樟子松木材切片的染色效果。[结果]单一染料染色时,番红对木质化程度高的厚壁细胞上色效果较好,阿利新蓝对木质化程度低的薄壁细胞上染较好,固绿介于两者之间。两种染料复染时,番红-固绿无法实现不同细胞的区分,仅呈现番红的颜色;而番红-阿利新蓝可以区分厚壁和薄壁细胞,厚壁细胞(管胞和射线管胞)呈红色,薄壁细胞(射线薄壁细胞和泌脂细胞)呈蓝绿色。进一步通过冰乙酸为复染提供一个酸性环境,改进了番红阿利新蓝双染方法。当冰乙酸含量为13%~17%时,能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厚壁和薄壁细胞。分别将番红、固绿和新蓝用于已解离的管胞染色,新蓝对管胞的染色效果最好,番红染色效果比新蓝略差,固绿染色效果远低于新蓝和番红。[结论]番红对木质化程度高的厚壁管胞染色效果最好;新蓝对木质化程度低的薄壁细胞染色效果最好。改进后的番红-新蓝双染能清楚地区分木材中的厚壁和薄壁细胞。木材细胞对不同种类染料的响应各异,同时也受染色介质影响。研究结果为木材切片细胞识别提供简单高效的新方法。
关键词:
木材解剖 切片染色 番红-固绿 阿利新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林 于志明
为了解决木材染色过程中染色废水的污染问题,实现木材连缸染色,该研究选用毛白杨单板为试材,使用6种酸性染料,通过真空加压的方法进行单拼色和多拼色的木材连缸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配色技术对木材进行连缸染色是可行的;在进行木材的单拼色染色时,染料是按照染液浓度的比例上染的,而多拼色染色时,各染料并不是按照染液中的比例上染的,反映出不同染料与木材的亲和能力和渗透能力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连缸染色 木材染色 计算机配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福全 刘盛全 余敏 张浩 周亮 刘凯 钱良存
【目的】探索杨树枝桠材的染色加工技术,以使杨木可以作为装饰材使用,满足人们对装饰材色彩多样性的需求,提高木材的使用价值和使用率。【方法】采用立木染色中的穿孔法,以活性染料质量分数(0.2%,0.3%,0.4%)、pH值(4,5,6)、染色时间(4,6,8d)和渗透剂质量分数(0.03%,0.05%,0.07%)为染色因素,进行了杨树枝桠材染色正交试验,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定标准,选择染色最优条件。【结果】上染率在染料质量分数为0.3%时达到最大值61.41%,色差在染料质量分数为0.4%时达到最大值16.29。上染率和色差在pH值为4时分别达到最大值69.33%,16.71,在pH值为6时有最小...
关键词:
杨树枝桠材 活性染料 穿孔法 染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慧 朱林峰
针对当前采用杨木单板为基材进行材色改良,处理过程中单板破损率高,后续加工复杂的现状,选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染料:酸性大红GR,活性黄K-RN,直接深棕B-NM,对杨木厚木(30 mm)进行染色处理。选取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促染剂Na2SO4添加量和改性剂胺溶铜季铵盐添加量4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染料在木材内部的分布状态。用90℃的皂液处理染色后试件30 min后,测皂洗前后色差值,利用色差值变化评价其皂洗牢度。试验结果确定最优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80℃,时间9 h,促染剂Na2SO440 g/L,改性剂5 g/L。其中改性剂添加量对试件染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染色温...
关键词:
速生杨木 染色处理 染透率 色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文婷 武博
文章分析了在固定成本比例分摊机制下上游厂商、下游厂商以及社会福利角度各自确定的最优RJV规模,以及总研发费用、比例分摊等因素对最优RJV规模的影响。结论表明:上游厂商较下游厂商有更高的积极性来扩大RJV规模,社会福利分析也证明了行业范围的RJV是最优选择,政府的成本补贴并不能激励RJV规模的扩大,而宏观调控增加上游厂商数量则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纵向RJVs 规模 固定比率成本分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于志明 张扬 唐睿琳
通过分析pH值对CTS-Ag与酸性染料反应产物的性能影响,揭示CTS-Ag的固色机理。采用不同抗菌染色工艺制备抗菌染色薄木,分析其颜色、耐水性、耐光性以及防霉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TS-Ag与酸性染料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酸性越强,染料的上染率越高,固色效果越好;抗菌染色薄木与直接染色薄木之间的色差,工艺B>工艺C>工艺A;抗菌染色薄木的水洗色牢度,工艺C>工艺A>工艺B;工艺A制取的抗菌染色薄木的日晒色牢度变差,工艺B、C制取的抗菌染色薄木的日晒色牢度得到改善;抗菌染色薄木的抗菌防霉性能,工艺A>工艺C>工艺B。
关键词:
载银壳聚糖 抗菌 染色 固色机理 薄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