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4)
- 2023(14468)
- 2022(12395)
- 2021(11662)
- 2020(9652)
- 2019(22607)
- 2018(22620)
- 2017(43579)
- 2016(23685)
- 2015(26689)
- 2014(27043)
- 2013(26607)
- 2012(24433)
- 2011(22147)
- 2010(22512)
- 2009(20429)
- 2008(19835)
- 2007(17508)
- 2006(15538)
- 2005(13793)
- 学科
- 济(101147)
- 经济(101054)
- 管理(64320)
- 业(62234)
- 企(50536)
- 企业(50536)
- 方法(44490)
- 数学(38141)
- 数学方法(37454)
- 中国(28183)
- 农(26822)
- 地方(25492)
- 业经(22858)
- 学(21046)
- 财(20332)
- 农业(18333)
- 理论(17719)
- 贸(16812)
- 贸易(16798)
- 易(16206)
- 制(16117)
- 和(15881)
- 技术(15703)
- 环境(15484)
- 银(14993)
- 银行(14953)
- 融(14606)
- 金融(14604)
- 行(14402)
- 发(13991)
- 机构
- 学院(334818)
- 大学(333642)
- 管理(133658)
- 济(129028)
- 经济(126011)
- 理学(115023)
- 理学院(113697)
- 研究(113289)
- 管理学(111426)
- 管理学院(110827)
- 中国(84483)
- 京(72963)
- 科学(72101)
- 财(57852)
- 所(57336)
- 农(53775)
- 研究所(52167)
- 中心(51043)
- 业大(49832)
- 江(49523)
- 范(47012)
- 北京(46980)
- 师范(46561)
- 财经(45881)
- 农业(41734)
- 经(41558)
- 院(41534)
- 州(41111)
- 师范大学(37508)
- 技术(37147)
- 基金
- 项目(226714)
- 科学(177526)
- 研究(166145)
- 基金(161715)
- 家(140755)
- 国家(139547)
- 科学基金(119861)
- 社会(102082)
- 社会科(96690)
- 社会科学(96664)
- 省(90303)
- 基金项目(85829)
- 自然(78756)
- 自然科(76928)
- 自然科学(76914)
- 教育(76837)
- 划(75601)
- 自然科学基金(75472)
- 编号(68977)
- 资助(68265)
- 成果(55540)
- 发(51612)
- 重点(50595)
- 部(48710)
- 课题(48209)
- 创(46756)
- 创新(43501)
- 科研(42980)
- 项目编号(41934)
- 大学(41629)
- 期刊
- 济(147498)
- 经济(147498)
- 研究(98399)
- 中国(67127)
- 学报(51095)
- 管理(50153)
- 农(49341)
- 科学(48817)
- 教育(42673)
- 财(41566)
- 大学(38591)
- 学学(36055)
- 农业(34687)
- 技术(31976)
- 融(28532)
- 金融(28532)
- 业经(25749)
- 经济研究(22889)
- 财经(21025)
- 图书(19163)
- 问题(18537)
- 业(18144)
- 经(17881)
- 技术经济(16982)
- 科技(16780)
- 理论(16013)
- 商业(15469)
- 资源(15449)
- 统计(15326)
- 现代(14920)
共检索到498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笪玲 张述林
"黑色旅游"在实践中正从边缘化向典型化发展。在对"黑色旅游"概念界定、发展历程及发生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黑色旅游"不仅指"黑色旅游资源",而更是一种旅游项目开发模式。针对青木川古镇震前震后旅游市场的变化分析,提出以"黑色旅游"为主题,按照配色组合理念有效整合其自然、民俗和历史文化等资源,并针对性地就震后古镇黑色旅游项目系列进行设计。通过这一项目开发模式在青木川的实践运用,得出了"黑色旅游"必须走"配色组合"之路,才能真正有效促进旅游地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黑色旅游 项目开发 组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金伟 王士君
黑色旅游是一种情感性的旅游,强调大众对旅游客体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近年来,黑色旅游因其独特的吸引力而受到众多旅游者追捧,现已成为广义休闲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黑色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对黑色旅游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解析。同时,引入共生理论,并以四川灾区为案例对黑色旅游的"共生"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唤起人们对黑色旅游的关注,促进人们更科学地认识黑色旅游及其内部规律,同时也期望对四川震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黑色旅游 内涵 动力机制 共生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世金 焦世泰 牛贺文
中国冰川资源规模巨大,形态各异,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具有绝对的垄断性地位。然而,我国冰川旅游发展却较为缓慢,景点稀少,与冰川资源禀赋极不相符,与国外冰川旅游发展差距较大。冰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并非由冰川旅游单体决定,往往由冰川及周边景观的组合程度大小决定。鉴于此,中国冰川旅游需要改变以往冰川观光和其他单一景点开发模式,进而向冰川、雪山、森林、草甸、湖泊、峡谷与民族文化组团式开发转变,通过冰川与其他景观的组团式开发模式,扩展其冰川旅游类型与内涵,延伸其高山带山地旅游产业链,提升我国冰川旅游产品品牌价值,以此为我国冰川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
冰川 旅游资源 开发模式 对策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乌兰敖登
当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尚不成熟,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方面仍处于启闭阶段,缺少成熟的理论指导,深度加工与创新设计力度不够。在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逐渐发展起来,旅游者更需要通过具有人性化、个性化的旅游消费来实现自我。要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自己动手做(Do it yourself,Diy)理念与旅游之间的切合度逐渐提升。日本的Diy旅游,其基于Diy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已近成熟,值得中国借鉴,对全面提升中国乡村旅游品质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DIY模式 乡村旅游 项目开发 产品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清正 赵儒煜
黑色旅游的历史源远流长,也是较古老的旅游方式之一,但长期以来并未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黑色旅游是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旅游学界热议的研究领域。不过由于其特殊性与敏感性,国内尚未将黑色旅游作为真正的旅游产品提出来,因而我国黑色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甚少。黑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具有一些其它旅游资源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经济的特征与趋势,就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和黑色旅游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了后危机时代我国黑色旅游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机制、以产品为根本满足市场、以产业为方式优化结构、以信息为媒介搭建平台是后危机时代我国黑色旅游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建平 宿琛欣
简要介绍了生态文化旅游地产的发展背景及研究的必要性,以生态旅游地产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参考,对生态文化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将生态文化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划分为两大类和五小类。通过建立开发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以大明宫国家生态遗址公园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案例指标评分进行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景宜 周旗
近20年的时间里,区域旅游业开发经历了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形象导向等4个阶段。对以上4种开发模式的概念、特点、研究进展以及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综述、分析和评价,以便更深入更系统地研究区域旅游业开发模式的演化规律;不同区域旅游业的开发必须在综合分析区域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形象等诸项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瑞
我国的农村旅游自兴起几十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农村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双重发展。但是由于多重因素的存在,其发展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其中开发过程中对先进理念模式借鉴的不足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国外盛行的CSA模式为视角,对其与我国农村旅游开发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农村旅游开发的纵深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CSA模式 农村旅游 农村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生东 章锦河 杨效忠
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文化形态结构的角度和旅游审美的规律,提出文化旅游整体开发的概念与模式,并以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为例进行文化旅游整体开发实证分析。认为物质文化开发重在景观展示,制度文化开发重在深度体验,精神文化开发重在氛围营造,而文化旅游整体开发是三者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文化结构 开发模式 徽州文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胜利 顾韬
民俗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陕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探讨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主要可开发内容,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重点研究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关键词:
陕北 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原则 开发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武瑾
本文结合旅游地产类型阐述了旅游地产开发的不同商业模式,总结了旅游地产开发流程区别于一般商品房开发的特点,对旅游地产区别于普通房地产开发流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前期准备阶段、拆迁征地阶段、工程建设阶段、推广销售阶段和物业经营管理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对照分析。希望能够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运营旅游地产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旅游地产 商业模式 开发流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永广 姜佳将 王晓平
本文回顾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社区主导相关方面的中外研究,认为根据中国实情,以外源型发展为特征的社区参与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应选取内生式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同时,阐述了社区主导模式的三种不同类型,即基层组织主导模式、股份制运营模式和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探究了这三种模式的利弊以及适宜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石正方 刘继生
经济基础薄弱、社会文化素质低 ,决定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应独辟蹊径。本文通过对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区特征、瓶颈问题、开发途径的研究 ,推导出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 ,并提出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琳 杨浩博 李秉毅
本文从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提出了湿地旅游开发的一些模式,探讨了如何在尊重自然进程、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湿地游憩活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湿地旅游 可持续发展 开发模式 和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慧
[目的]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但贫困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又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方法]文章以旅游扶贫为背景,分析旅游扶贫的特征特色,提出人、自然和旅游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乡村旅游模式及以政府为依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农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政府扶持,农旅互助"的旅游扶贫模式。[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以旅游扶贫为契机,发展招商引资;以旅游项目启动扶持为重点,推动造血式扶贫机制的形成;提高当地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将旅游扶贫计划纳入国家扶贫体系中等4个方面针对性对策建议。[结论]为寻找乡村旅游开发工作的具体对策以及布局旅游扶贫发展模式提供策略,且对今后的乡村旅游扶贫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期实现更多地区脱贫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