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6)
2023(7290)
2022(6049)
2021(5599)
2020(4498)
2019(9555)
2018(9619)
2017(17132)
2016(9495)
2015(10517)
2014(10051)
2013(9045)
2012(7953)
2011(7214)
2010(7301)
2009(6847)
2008(6389)
2007(5965)
2006(5263)
2005(4223)
作者
(24000)
(20045)
(19910)
(18906)
(12422)
(9495)
(9093)
(7601)
(7518)
(7089)
(6781)
(6644)
(6190)
(6174)
(6112)
(5974)
(5901)
(5896)
(5808)
(5655)
(4932)
(4818)
(4700)
(4632)
(4560)
(4451)
(4343)
(4340)
(4034)
(3949)
学科
(33497)
经济(33478)
管理(26957)
(16793)
(13501)
企业(13501)
地方(13419)
环境(12124)
中国(10937)
(9880)
方法(9715)
数学(8004)
地方经济(7936)
数学方法(7902)
业经(7808)
(7251)
教育(7003)
(6980)
(6626)
(6540)
农业(6531)
理论(6192)
(5820)
规划(5601)
资源(5499)
工作(5479)
环境规划(5395)
教学(5366)
(5149)
贸易(5145)
机构
学院(118544)
大学(116757)
(41673)
管理(41524)
经济(40509)
研究(38431)
理学(35199)
理学院(34768)
管理学(33930)
管理学院(33726)
中国(28359)
科学(24733)
(24672)
(19702)
师范(19553)
(19213)
(19202)
中心(18398)
(18320)
研究所(16649)
(16282)
业大(16129)
(16015)
北京(15098)
师范大学(15012)
(14963)
技术(14708)
财经(14619)
(13083)
职业(12768)
基金
项目(82088)
研究(65569)
科学(64492)
基金(55286)
(47258)
国家(46831)
科学基金(40566)
社会(40201)
社会科(37944)
社会科学(37937)
(35417)
教育(31224)
基金项目(29424)
编号(29059)
(28609)
自然(24271)
成果(24110)
自然科(23614)
自然科学(23609)
自然科学基金(23107)
课题(21163)
资助(20891)
(19676)
重点(19238)
(18583)
(17643)
项目编号(17518)
(16651)
规划(16614)
创新(16392)
期刊
(50704)
经济(50704)
研究(34375)
中国(29708)
教育(24902)
学报(15984)
(15116)
管理(14907)
(14863)
科学(14673)
大学(12600)
图书(11547)
技术(11250)
农业(10885)
学学(10609)
业经(10028)
书馆(8616)
图书馆(8616)
(8050)
金融(8050)
经济研究(7953)
职业(7675)
资源(7220)
(6552)
论坛(6552)
财经(6497)
科技(5984)
问题(5837)
(5815)
(5723)
共检索到182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曲师  崔涛  
纵观当下热播的青春影视剧,其受欢迎的原因除了人物、剧情本身具有吸引力以外,校园环境所透露出的人文精神也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审视这些影视文本,从休闲空间、文化空间、虚拟空间三个层面论述发挥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精神凝聚、认同归属、规范调节功能的重要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丁晓红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现状的分析 ,着重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建设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搞好人文环境建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梅保华  
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梅保华人是城市的核心主体。围绕人这个主体并占有一定空间,成为人生存发展条件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和,便构成了城市环境。城市环境,除自然环境外便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以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物质设施为载体,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社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纪延光  韩之俊  
科技创新团队的人文环境具有其特殊的内涵,人文环境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创建和运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文环境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文环境建设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人文环境建设提供了契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春红  
指出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读者提供优良服务,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从建筑外型设计、馆舍内部装修、借阅环境营造、服务方式创新、馆员素质提升5个方面论述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的实现途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傅小龙  
高校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播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是促进青年一代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也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依托的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佛山市为例,探索研究高校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路径,提升人文湾区文化软实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元  
本 文 列举 中外 城 市建 设实 例 进行 对比 ,说 明在 旧 城改 造中 应 贯彻 人文 精 神,以人 为本 ,反 对单 纯 追求 经济 利益、忽 视 人对 生存 环 境的 需要 ,出 现 以物 役人 的 现象 。
关键词: 人文环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安东梅  
从时间、空间、人员、设施等角度对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比和思考 ,提出了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完善需要图书馆自身的长期努力 ,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 ,更需要读者的理解和帮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芳  余望枝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的研究机构不断增多,其应用领域日趋丰富。目前国内外多所高校设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国际上也已成立多个数字人文研究联盟。这些数字人文研究联盟多以高校和图书馆为依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媒体研究、数字艺术和其他相关领域,为各类数字人文研究项目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持续的资金支持、机构间的协同管理和研究人员的培训服务。文章通过调研数字人文中心网络(CenterNet)、人文中心和研究所(CHCI)和数字人文组织联盟(ADHO)及国内相关机构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情况,提出数字人文环境下对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存朝  
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法律保障和道德支撑,这也正是优化人文环境的意义所在。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普遍较低,这是当前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人文障碍。要优化农村的人文环境,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领和引导作用、完善农村的教育体系、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鲁丹  李欣  
数字人文的蓬勃发展给方志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图书馆应整合各高校方志元数据,为人文学者提供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的人文研究环境。文章论述数字人文环境下方志及元数据研究现状,分析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集成系统、超星、爱如生等的方志元数据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以关联书目数据为元数据方案、细粒度元数据及与人文学者合作等的方志元数据整合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杏珍  
低碳消费是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它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人文环境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消费者,成为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人文环境对低碳消费的作用机理。分析认为,不论是价值观还是传统文化、科学素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为推动低碳消费,文章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低碳消费人文环境。要唤起消费者文明消费和科学消费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双  李慧  
文化育人对于当前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文化育人在功能上影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着国家文化安全,影响着高校文化的形成。要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强调文化开放和包容中育人、文化传承和创新中育人、文化引导与掌握中育人。要站在文化的高度,遵循文化的规律,运用文化的方式,探索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促进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力  
“数字人文”是在传统人文研究中引入数字技术及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新型跨学科研究范式。在涉及古代社会与文化研究领域,数字人文研究除了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外,还需要一些基础条件,包括如何让计算机利用和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文化,古籍数字化和古典知识库建设就是数字人文研究所必须的基础条件。古籍数字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计算机编码汉字,尤其是异体字和异形字的编码问题;另一个是计算机图像识别并转换为字符的能力问题。古典知识库是对古籍内容进行数据统计、信息和知识挖掘的基础,需要从语言、时间、地理、体系化、联结古今等维度筹划古典知识库建设,以助力数字人文的研究。图1。表1。参考文献1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