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8)
2023(4005)
2022(3348)
2021(2882)
2020(2347)
2019(5142)
2018(4945)
2017(9369)
2016(4836)
2015(5585)
2014(5663)
2013(5605)
2012(5544)
2011(5387)
2010(5607)
2009(5335)
2008(5000)
2007(4555)
2006(4401)
2005(4173)
作者
(15157)
(12786)
(12773)
(12248)
(8263)
(5933)
(5779)
(4912)
(4900)
(4634)
(4514)
(4268)
(4256)
(4049)
(4043)
(3942)
(3714)
(3695)
(3634)
(3556)
(3301)
(3069)
(3050)
(3029)
(2920)
(2917)
(2663)
(2630)
(2566)
(2465)
学科
(47846)
经济(47823)
地方(14043)
管理(11955)
方法(11821)
地方经济(11369)
数学(10521)
(10479)
数学方法(10467)
中国(8189)
(7874)
业经(6972)
(6157)
企业(6157)
经济学(6141)
(5306)
环境(5271)
(4713)
(4642)
金融(4642)
(4582)
产业(4499)
(4403)
(4346)
理论(4310)
(4225)
资源(4104)
教育(3993)
总论(3962)
信息(3826)
机构
大学(82835)
学院(81572)
(45643)
经济(44918)
研究(33068)
管理(26962)
中国(23889)
理学(22399)
理学院(22098)
管理学(21747)
管理学院(21576)
(18172)
科学(17843)
(16828)
(16779)
经济学(16042)
研究所(14974)
财经(14468)
经济学院(14060)
中心(13565)
(12999)
(12551)
(11588)
师范(11521)
(11353)
北京(10936)
财经大学(10491)
科学院(10193)
社会(9925)
(9914)
基金
项目(46997)
科学(36946)
研究(35276)
基金(34317)
(29163)
国家(28945)
社会(25075)
科学基金(24367)
社会科(23791)
社会科学(23786)
(17587)
基金项目(17046)
教育(15820)
资助(14485)
(14158)
自然(13263)
编号(12934)
自然科(12913)
自然科学(12909)
自然科学基金(12674)
(11727)
(11673)
经济(11623)
成果(11442)
国家社会(10975)
重点(10763)
(10542)
发展(10134)
(10021)
课题(9630)
期刊
(59934)
经济(59934)
研究(30899)
中国(15568)
(13801)
管理(11926)
学报(11394)
经济研究(10935)
科学(10408)
(9198)
财经(8845)
大学(8741)
学学(8231)
(7877)
技术(7372)
教育(7352)
问题(7351)
(7310)
金融(7310)
业经(6670)
农业(6185)
技术经济(5986)
统计(5761)
世界(5673)
(5525)
国际(4973)
经济学(4778)
经济问题(4772)
(4680)
决策(4440)
共检索到136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玉良  
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致命缺陷——私有制的合理性,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首先恩格斯从新经济学和现实生活之间,以及和以重商主义为代表的旧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入手,直接地界定新经济学所处的位置;其次他通过论述政治经济学经常使用的价值和生产费用这两个范畴,以此强调这样的政治经济学一定导致非道德的结果;最后他从政治经济学本身不愿意加以反思的私有制前提出发,深刻揭示了理性的资本主义运行体系必然导致非理性的事实。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魏泳安  
作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恩格斯从竞争的视角分析了抽象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批判了价值本质界定中的效用决定论和生产费用决定论。尽管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有着一定的不足,但他从矛盾或对立的视角对私有制诸现象的分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意义。《大纲》为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福岩  
1844年初恩格斯发表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简称《大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被马克思称为"天才大纲",它直接促发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思考、研究和写作。恩格斯对国民经济学"原本"的批判性研究,直接促发和推动了马克思从对政治经济学"副本"的批判研究,转向了对政治经济学"原本"的批判研究。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出发撰写的《大纲》,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科学变革进程。从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及其手稿中,可以看到恩格斯"天才大纲"的直接促发作用。从《大纲》到《资本论》一直升华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活的灵魂:人民的立场、科学的实践观、辩证的方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文军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通过对恩格斯学术理路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双向考察,可以发现恩格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丰富和完善的全过程。他不仅奏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音符",还是与马克思一道制定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指导思想"的"合作者"、科学解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与意涵的"阐释者"、编辑整理并出版马克思"遗著"的"编校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俗化"的"传播者"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果的"保卫者"。可以说,恩格斯虽然自谦为"第二小提琴手",但他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之无愧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原创性的贡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江  葛扬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但学界研究成果和共识较少。广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直接原因是要驳斥杜林的"历史的主要动力是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它与马克思提出的"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的思想相呼应。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时,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需要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补充,但这并不是否定马克思经济学说,而是一种发展。特别地,恩格斯提出以分工作为红线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积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人的问题一直是思想界持续探讨的话题。在《巴黎手稿》到《资本论》之间,马克思在“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人学问题的系统而科学地考察。此后,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关系的批判性考察,马克思言明了资本逻辑管控之下社会“骨架”不堪的生活遭际:雇佣工人深受剥削和压榨而成为“可怜人”、资本家是社会权力话语体系的“把控者”、土地所有者虽是社会上的“落魄者”却依然是剩余价值的“瓜分者”。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完成了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有鉴于此,马克思找到了人类摆脱“经济必然性王国”统治和真正“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的有效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井百祥  
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发展中所产生的新的结构性矛盾,推动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一带一路"工程的实施,既是对政治经济学的物质批判,也是文化的批判。在保证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平稳发展中,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心由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层面,由生产关系转向社会关系。改变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微观化趋势。在带动东西方物质和文化的交融中,实现理念的超越和思维的转型。把中华文化的科学性带入发展过程,以公利公益性文明意识弥补功利主义文化之不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人的问题一直是思想界持续探讨的话题。在《巴黎手稿》到《资本论》之间,马克思在"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人学问题的系统而科学地考察。此后,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关系的批判性考察,马克思言明了资本逻辑管控之下社会"骨架"不堪的生活遭际:雇佣工人深受剥削和压榨而成为"可怜人"、资本家是社会权力话语体系的"把控者"、土地所有者虽是社会上的"落魄者"却依然是剩余价值的"瓜分者"。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完成了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有鉴于此,马克思找到了人类摆脱"经济必然性王国"统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余斌  
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被马克思称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这部《大纲》中,恩格斯对当时盛行的经济学说,进行了直到今天在某些方面看来也是十分深刻的批判。当今的西方经济学仍然在宣扬的一些主要观点早在100多年前就被这部天才的《大纲》批判过了。这部《大纲》尽管主要是涉及经济学方面,却是一部早期的带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经典著作,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在这部天才的《大纲》中都涉及到了。这部《大纲》对私有制进行了前瞻性批判,对竞争进行了天才的分析,直到今天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当然,这部《大纲》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瑕不掩瑜,而且其中之瑕已经被马克思的《资本论》纠正过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姬超  
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增进的过程中,引致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在不断演化。虽然几经分流和融合,但是现有的增长理论至少对于以下几个问题,仍然无法在统一的框架内给出完整的解释:(1)经济增长的根源和动力问题;(2)增长的趋同和趋异问题;(3)外部性的产生和消除问题;(4)制度和技术的关系;(5)制度如何变迁;(6)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作用,而这几个问题恰恰是揭开经济增长面纱的关键。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引下,抽象出了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三个核心变量,批判性的构建了一套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姬超  
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增进的过程中,引致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在不断演化。虽然几经分流和融合,但是现有的增长理论至少对于以下几个问题,仍然无法在统一的框架内给出完整的解释:(1)经济增长的根源和动力问题;(2)增长的趋同和趋异问题;(3)外部性的产生和消除问题;(4)制度和技术的关系;(5)制度如何变迁;(6)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作用,而这几个问题恰恰是揭开经济增长面纱的关键。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引下,抽象出了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三个核心变量,批判性的构建了一套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经济体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各类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真实作用机制得到更加客观的呈现,从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适应性要素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鲍金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是纯粹的经济学,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意义上才成立的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古典经济学用实证主义的眼光去观察对象,高度重视事物的现象和事实,但是它从不去探究现象的历史来历和事实的内在根据,这就会走向对经济事实的非历史性理解。就此而言,马克思批评了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哲学基础,以历史性研究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视野,并且将"批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本质的意义上加以实现。具体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批判的价值立场、批判的研究方法和批判的观点结论等方面,实现自身作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当代面临巨大挑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家卢卡奇、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这里尤为突出。他们分别在生产和消费阶段抓住时代的发展要素展开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但是他们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要么回到纯粹思辨或走向虚无,要么抛弃人类生存的现实生活,最终都具有局限性。重估这些批判理论及其局限性,更有利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坚持并运用马克思学说,从而体现其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沈斐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提供了历史视野和分析方法。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说到底,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市场经济,它不仅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福音。与西方国家心目中的那种零和游戏和霸权主义经济秩序不同,中国所主张的是互利共赢的新秩序。中国必须明确自己的历史方位,尽可能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朋友圈,发挥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唯利是图和霸权主义的老路;同时跳出西方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发展出当代中国的全球化理论,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云  
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在英国和德国学术界及政府层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从德国经济实际情况出发,指出斯密经济学说在德国应用的不足之处,进而对斯密的学说提出了批评。基于比较的视野,可以得出,李斯特经济学说的思想遗产依然对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启发意义:构建具有时代精神、实践性、科学性的经济学体系,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乃至经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