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1)
- 2023(8878)
- 2022(7537)
- 2021(6989)
- 2020(5941)
- 2019(13120)
- 2018(13053)
- 2017(23756)
- 2016(13254)
- 2015(14906)
- 2014(14343)
- 2013(13694)
- 2012(12225)
- 2011(10921)
- 2010(11331)
- 2009(10747)
- 2008(10953)
- 2007(10306)
- 2006(9280)
- 2005(8422)
- 学科
- 管理(59851)
- 业(51069)
- 企(47849)
- 企业(47849)
- 济(39416)
- 经济(39337)
- 财(18712)
- 制(16327)
- 技术(16221)
- 方法(14596)
- 中国(12973)
- 业经(12921)
- 务(12733)
- 财务(12701)
- 财务管理(12669)
- 技术管理(12130)
- 企业财务(12031)
- 理论(11135)
- 数学(10797)
- 银(10661)
- 数学方法(10655)
- 银行(10643)
- 农(10622)
- 划(10619)
- 体(10513)
- 行(10012)
- 人事(9679)
- 人事管理(9676)
- 策(9262)
- 体制(9048)
- 机构
- 学院(175734)
- 大学(174486)
- 管理(72894)
- 济(68707)
- 经济(66964)
- 理学(60344)
- 理学院(59726)
- 管理学(59041)
- 管理学院(58646)
- 研究(53657)
- 中国(44164)
- 财(38670)
- 京(36697)
- 江(30123)
- 科学(29375)
- 财经(28300)
- 中心(25623)
- 所(25604)
- 经(25504)
- 州(23443)
- 北京(23015)
- 研究所(22370)
- 农(22050)
- 范(21562)
- 业大(21440)
- 师范(21363)
- 财经大学(20845)
- 技术(20280)
- 经济学(20160)
- 商学(20111)
- 基金
- 项目(110112)
- 科学(88248)
- 研究(86675)
- 基金(78236)
- 家(66107)
- 国家(65477)
- 科学基金(58169)
- 社会(54830)
- 社会科(51899)
- 社会科学(51887)
- 省(45491)
- 教育(42170)
- 基金项目(41383)
- 划(36825)
- 自然(35796)
- 编号(35384)
- 自然科(35041)
- 自然科学(35034)
- 自然科学基金(34477)
- 资助(30238)
- 成果(29683)
- 创(29622)
- 制(27575)
- 创新(26576)
- 课题(26053)
- 重点(24800)
- 部(24503)
- 发(22502)
- 项目编号(22427)
- 性(22335)
共检索到287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兴 胡向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的事业必须由创新的人才来干,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得人则安,失人则危。"只有得到创新人才,才能顺利开展创新事业。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优先考虑创新人才的开发,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渊 袁胜亮 张彩霞 李祥龙
通过梳理"研究生管理与创新平台"系统的基本功能,分析其在创新研究生培养管理环节中的应用优势,结合当前最新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前沿和具体工作的要求,提出"研究生管理与创新平台"下一步建设方向和管理创新目标。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管理系统 模块 建设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闵维方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面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专门由师范院校系统定向培养教师的教育体系日益凸显其不足,急需改革教师培养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机制。为此,我们建议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实施"教育学双学位"制度,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实施"一年制教育学硕士学位"制度,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实施"三年制教师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制度,从而建设高水平、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教师培养 综合大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晟 苏力华 马园园
职教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为职业院校培养师资的继续教育类型。文章分析探讨了江西农业大学在提高职教硕士培养质量、创新建构以"双师型"骨干专业教师为目标,面授和网络双轨课堂教学,学员的创新专业师范、学术应用研究和职业发展三能力建设为重心,实施课程学习、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和应用实践四方位评价的"一专双轨三能四评"培养模式,同时提出了若干教学与管理机制变革的配套举措。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定初 尧逢品
教育科研是高等师范院校的科研特色或优势之一,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高师生作为高师的教育对象和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训练无疑是必须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培养高师生(主要指高年级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建立相应的科研管理体制两个问题,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与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常青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社会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良好环境以及"双一流"高校建设工程的实施都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探索实施导师制,有利于青年教师知识传承,有利于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增加了教师培训的个性化和灵活性。基于导师制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应建立导师制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导师和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建立导师制下青年教师培养双向激励机制,建立导师制下青年教师培养平台体系。
关键词:
导师制 高等院校 青年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丽萍 徐林
认为当前我国MPA教育中广泛存在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单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性"不足、培养院校特色不鲜明以及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MPA教育必须不断创新,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类别的公务员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公共管理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宇飞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大势所趋。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应用型院校一方面应坚持本质定位、分类定位、创新定位的基本原则,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应正确把握应用型院校的本质与特殊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型院校国际化进程,保证应用型院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应用型院校应坚持构建完善的自我实现机制、创新动力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评价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应用型院校 管理机制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娜
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是使大学生成功获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包括以通识技能为基础的人际技能、国际化技能、应用技能、自我发展技能、随机应变技能和创新技能。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和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的关键。在深刻理解大学生可雇佣技能内涵和生成机制的基础上,高等教育要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的定位,转变教育观念,以应用教育为导向,创新通识教育、专业实践和综合素质的集成课程体系和可雇佣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通过引导式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中外合作国际化教育和创业教育等途径培
关键词:
雇佣技能 生成机制 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悟真 黄越
实现依法治国离不开法治人才及其教育机制的创新,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是法学教育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当下法治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确立了法治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建设法治中国亟须当代法学教育的转型和变革,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应是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性质其实是职业教育;而复合型法律人才将是法治人才的基本培养模式。中国未来的法学教育发展应当结合四中全会的精神,革新法学教育理念,并从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上予以创新。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治人才 法学教育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春景 韩延伦
通过建立项目质量保障责任制,明确博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责任主体。课程体系设置既要强调学术导向,也要强化实践应用,把理论与实践融入课程体系。把导师队伍建设纳入到培养模式中,对于确保博士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自2011年开始启动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是我国博士教育类型结构和学位制度的一种创新尝试,也是探索形成以国家需求为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雷 徐凤兰
"三区联动"指的是大学校区、产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之间的联动式发展,校区为产业园区提供智力支持,是社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产业园区为校区创设成果转化平台,社区则是高校教学的第二课堂。三区间的联动与融合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创造契机。高校可以从三方面需求出发,确立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利用三方面资源,构建人才培养新平台,探索与践行多种培养模式,培养差异化人才。
关键词:
三区联动 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明宏 杨敬达 董槐林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七大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这些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产业的发展,相应地也对软件产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如何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优秀的软件人才,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翠英
"四种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对"四种能力"的内涵做了界定,阐述了"四种能力"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四种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要素,初步构建了基于"四种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机制。
关键词:
高校 教学管理 实践能力 就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