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0)
2023(11501)
2022(9924)
2021(9013)
2020(7906)
2019(17973)
2018(17719)
2017(34412)
2016(19023)
2015(21457)
2014(21838)
2013(21583)
2012(20300)
2011(18268)
2010(18397)
2009(17255)
2008(17481)
2007(16015)
2006(13750)
2005(12591)
作者
(57039)
(47906)
(47778)
(45606)
(30288)
(23073)
(21964)
(18567)
(17868)
(17176)
(16339)
(16124)
(15406)
(15128)
(15109)
(14895)
(14881)
(14115)
(13929)
(13711)
(11921)
(11898)
(11546)
(10735)
(10729)
(10728)
(10707)
(10706)
(9780)
(9579)
学科
(75702)
经济(75594)
管理(57487)
(53448)
(45043)
企业(45043)
方法(36663)
数学(31469)
数学方法(31147)
(23303)
(20754)
(19506)
中国(19374)
业经(17166)
(17019)
(14514)
财务(14480)
财务管理(14439)
(14201)
贸易(14198)
(13799)
企业财务(13750)
地方(13592)
农业(13340)
(13301)
银行(13257)
(13057)
理论(12679)
(12603)
(12551)
机构
大学(282082)
学院(279566)
(112889)
经济(110381)
管理(103742)
研究(94708)
理学(89255)
理学院(88170)
管理学(86651)
管理学院(86106)
中国(70558)
科学(58929)
(58891)
(55552)
(51501)
(49143)
研究所(44538)
业大(43822)
财经(43663)
中心(43629)
(43383)
农业(40718)
(39511)
(36843)
北京(36595)
师范(36447)
经济学(35422)
(33679)
(33473)
财经大学(32400)
基金
项目(185403)
科学(145280)
基金(134908)
研究(133156)
(118395)
国家(117411)
科学基金(99402)
社会(85002)
社会科(80566)
社会科学(80539)
(72563)
基金项目(71532)
自然(64326)
自然科(62765)
自然科学(62743)
教育(62138)
自然科学基金(61711)
(61350)
资助(54795)
编号(53440)
成果(45009)
重点(42244)
(41968)
(39122)
(38462)
课题(37205)
(37072)
创新(35989)
科研(35972)
教育部(35812)
期刊
(123808)
经济(123808)
研究(80916)
中国(55892)
学报(49005)
(46477)
(45728)
科学(42914)
管理(36842)
大学(36813)
学学(34775)
农业(30645)
教育(29915)
(25435)
金融(25435)
财经(22681)
技术(22517)
业经(19497)
经济研究(19493)
(19464)
问题(16930)
(16494)
(15268)
(13469)
技术经济(13430)
理论(12993)
科技(12720)
图书(12671)
统计(12336)
业大(12051)
共检索到412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国  高军  
在对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强制性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城市的强制性要素是影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此提出了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规划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少牧  陈若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方竟成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重要在于保护和保持一个城市的可识别性,保护和保持那永不忘怀的母亲面孔般的格局、街区和建筑。养护和增强一座城市标志性的历史、人物、细节、建筑和自然形态,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最大值所大,是一座城市名城保护的出发点和目标。以浙江金华市12年坚持"辟新区,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实例,强调提升历史眼力,强调养护和增强可识别性,强调缓解和治理"硬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松  
通过回顾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国务院三个文件的主要精神,分析我国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及存在问题。从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保护方法和规划管理等方面,探讨在转型发展时期名城保护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最后,对完善名城保护机制的可能路径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阳建强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只是单纯地考虑如何保护,过多注重自身技术体系的完善与规划编制成果形式的表达,忽视历史文化名城自身发展内在机制的深入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能够应对快速城市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实问题与矛盾,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战略作用、保护模式、评价体系、城市设计以及实施机制等方面,就如何改进和优化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技术路线,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云   刘丹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文以《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书为例,探讨在当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并探索具体的保护路径。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晓玲  
与一般城市一样,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的迫切要求。但由于发展历史和承载历史信息的特殊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应发挥其文化的特殊资源优势,以文化的视野来发掘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和动力。论文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应在整体层次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贯穿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动态观,将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层次,促进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仲尧  
本文论述了历史名城的主要特征,认为历史名城的经济功能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历史名城作为旅游资源的意义,更要自觉运用名城的文化力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子昇  
发展旅游事业要具备的条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有可供游人参观游览的项目。在这一点上我国是得天独厚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丰富多采,遍布全国。而名胜古迹又多集中在各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周围。因此,保护和建设好历史文化名城对发展旅游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树森  
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的随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距炎帝神农出生地裂山之西南二十公里处的擂鼓墩,1978年秋出土了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早期诸候之一的曾侯乙大墓葬。出土各种珍贵文物2300余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勇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指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建设性破坏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要解决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保护管理等重点问题,吸取国外城镇化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大建设大破坏的教训,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中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边宝莲  曹昌智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经常出现重形态特征保护,轻历史文脉传承的问题,从而陷入形神不一的误区,对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形态与文脉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两大基本要素,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关系,采取合理方式,在保护形态特征同时,传承历史文脉,使历史文化名城形神兼备,不断弘扬中华文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静  
伴随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城市化进程加剧的特点。在新一轮现代化建设高潮中,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都将重新审视如何实现更为有效的保护问题。文章以杭州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以苏州和杭州为代表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保护途径,分析杭州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和教训,针对城市空间结构转变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实意义,分层次讨论杭州通过借助新城发展得以保护老城现状的城市"理性增长"必然性,最终提出依托休闲经济发展实现杭州"以老城养老城"良性循环的解决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凡  司徒尚纪  
历史文化名城负载着丰富的文化物种,对名城的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文化多样性保护是名城保护的基础。以佛山市为例,用景观生态学视角,从文化景观斑块、文化景观廊道和文化景观基质的角度对名城的文化传承、文化物种和文化生态多样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性,从文化景观的文化适应、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景观规划和管理的方法和景观模式,这有助于拓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视野,并通过名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景观格局实现,以达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