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5)
- 2023(8430)
- 2022(7693)
- 2021(7327)
- 2020(6130)
- 2019(14395)
- 2018(14476)
- 2017(28176)
- 2016(15406)
- 2015(17381)
- 2014(17381)
- 2013(17258)
- 2012(15629)
- 2011(13949)
- 2010(13711)
- 2009(12279)
- 2008(11692)
- 2007(9880)
- 2006(8452)
- 2005(7090)
- 学科
- 济(58158)
- 经济(58094)
- 管理(43448)
- 业(40993)
- 企(34750)
- 企业(34750)
- 方法(29467)
- 数学(25507)
- 数学方法(25226)
- 农(14971)
- 中国(13955)
- 财(13765)
- 学(13671)
- 业经(12910)
- 地方(12173)
- 理论(10390)
- 和(10236)
- 农业(10052)
- 贸(10037)
- 贸易(10033)
- 易(9724)
- 技术(9643)
- 环境(9586)
- 务(9186)
- 财务(9128)
- 财务管理(9114)
- 制(8917)
- 企业财务(8634)
- 教育(8595)
- 划(8386)
- 机构
- 大学(214392)
- 学院(212686)
- 管理(89193)
- 济(78766)
- 理学(78412)
- 理学院(77581)
- 经济(76927)
- 管理学(76264)
- 管理学院(75900)
- 研究(68837)
- 中国(48211)
- 京(45758)
- 科学(45487)
- 农(34975)
- 所(34493)
- 业大(34465)
- 财(34095)
- 研究所(31952)
- 中心(30754)
- 江(28882)
- 北京(28748)
- 财经(28326)
- 范(28110)
- 师范(27849)
- 农业(27622)
- 经(25818)
- 院(25077)
- 州(24239)
- 技术(22893)
- 师范大学(22654)
- 基金
- 项目(154650)
- 科学(120490)
- 研究(112195)
- 基金(111245)
- 家(97159)
- 国家(96345)
- 科学基金(82598)
- 社会(68118)
- 社会科(64443)
- 社会科学(64423)
- 省(61082)
- 基金项目(60429)
- 自然(55594)
- 自然科(54257)
- 自然科学(54247)
- 自然科学基金(53249)
- 划(51316)
- 教育(50954)
- 编号(46459)
- 资助(45747)
- 成果(36957)
- 重点(34025)
- 部(33523)
- 发(32354)
- 创(32214)
- 课题(31286)
- 创新(29918)
- 科研(29838)
- 项目编号(28924)
- 大学(28661)
共检索到291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 李冉馨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梅花种质资源以及梅花育种研究的总结,对梅花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得到270个梅花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结合对花梅和果梅的性状研究分级,选出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并且通过芽变选种选出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关键词:
梅花 选择标准 实生选育 杂交育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守边 王燕频 刘小祥 张艳芳 陶胜祥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为了发展这一名花,中国梅花研究中心自1981年开始进行杂交育种,已从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新品种共35个.其中‘小红长须’、‘磨山宫粉’、‘江砂宫粉’、‘菱红台阁’、‘荷花玉蝶’、‘单轮朱砂’、‘单红垂枝’、‘粉皮垂枝’、‘汉粉垂枝’、‘跳雪垂枝’、‘汉雪垂枝’、‘磨山垂枝’等12个品种,在1993年11月12日鉴定会上,被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 李冉馨 王佳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云南丽江地区梅花种质资源性状的观察及评价,采用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两种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制定的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果梅优株中通过实生选育方式选育出了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即‘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拉市优4号’、‘江边7号’;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得到了优株‘七河11号’与‘乌羽玉’的杂交后代。
关键词:
丽江 梅花 新品种 选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铁华 张加延 李锋 唐士勇 刘宁 张艳波 刘威生 张玉萍 郁香荷
在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对酷似梅花的类梅花杏资源进行了多年的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初步筛选出一批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品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关键词:
类梅花 实生选种 杂交育种 优良品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诗珊 张思平 王保根 郭立春
南京历代先人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培育了梅花多姿多彩的观赏品种。20世纪后叶南京梅花栽培规模与技术均有迅猛发展,梅花新品种也在大增,陈俊愉先生曾不辞辛苦来南京调查和记载了50之多的优良品种。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南京人在陈先生的工作基础上及指导下,以及在褚孟嫄先生、林文棣先生的指导下,不断从梅园中发掘新品种并采用芽变选种及实生选种手段,选育了已通过国际登录的优良新品种30个以上。该文还叙述了部分国际登录梅新品种的主要观赏特性。
关键词:
摘要:南京 梅花 新品种 国际登录 选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晓兰 程汉武 易明翾
从实生苗的变异植株中选育优良新品种是目前培育梅花新品种的主要方法,但存在周期长、效率低的弊端。拟通过多年育种实践,探索实生选育梅花新品种更为快捷、有效的技术,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梅花 新品种 实生选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实传 庄淑琴
在简介青岛梅园这一北方“新星”后,着重报道了其在建园中完成的两项科研成果,即①梅园快速规划设计与施工;②梅花品种的搜集、整理与新品种选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冉馨 李彦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关键词:
梅花 新品种 实地调查 新品种选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晓兰 张波
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 ,在陈俊愉、赵守边两位老先生的直接指导下 ,一直致力于梅花新品种培育工作。该文介绍了几种新品种培育方法以及一些代表性的优良新品种。
关键词:
梅花 育种 新品种 国际登录 实生选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果 李彦 吕英民 张启翔
概述了梅花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编制方法、性状选择标准以及梅花新品种DUS测试方法。梅花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制定,对梅花品种特征信息描述语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对性状特征的分级、分类进行了标准化,是梅花新品种权授予的科学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国忠 眭书祥 冯恒文 李爱国 李增书 赵丽芬 朱青竹
采用遗传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状上互为补充的多个亲本进行复合杂交,将杂种后代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交替选择,中选稳定株系再置于不同逆境条件下进行抗逆性鉴定,最后将优系混合繁殖。利用上述方法于1977年进行杂交组配,1986年选育棉花新品种石711。该品种于1992年被河北省审定,1993年被天津市审定,1994年被国家审定并被命名为GS冀棉17。GS冀棉17在1990~1994年累计种植面积35万hm
关键词:
棉花,品种,选育,冀棉17,产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张启翔 李振坚 陈瑞丹
梅系中华传统名花,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并拥有300个以上的众多品种。建国前其露地栽培分布以长江、珠江流域为主,自1957年起著者及合作者开展以抗寒北上为主要目标之引种、选种、育种以来,已获得约22个抗-15~-35℃品种,近年又进行抗寒梅花区域试验,探讨其在"三北"地区和国外推广的可能性。最后,对抗寒梅种的选育与推广,提出了展望和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诗珊 王保根 郭立春 李晓颖 韩键 周泳 范卉 李长伟 高建华
南京中山陵梅园经过多年的梅花育种研究,从梅花山梅花品种中选出16个适用于梅食品加工的花果兼用品种以及26个最佳花果兼用新优品种,为中山陵梅园乃至国内观光园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优良梅花品种。
关键词:
梅花 花果兼用 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云 杨建国 郭丽芬 杨谨 张锡顺
"云红三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花油两用红花新品种。"云红三号"具有无刺,花色红,色素含量高,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在云南省多点试验,平均产花量比对照弥渡红花增产27.98%。在试验示范中平均产籽1610.40 kg/hm2,平均产花336.15 kg/hm2,产值达18274.5元/hm2(花瓣40元/kg,种子3元/kg),较云南本地红花品种收益高27.49%。适宜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及云南省的周边国家推广种植。
关键词:
花油两用红花 云红三号 选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