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0)
2023(7975)
2022(7015)
2021(6393)
2020(5626)
2019(12855)
2018(12545)
2017(24342)
2016(13525)
2015(15260)
2014(15802)
2013(15809)
2012(14821)
2011(13625)
2010(13659)
2009(12973)
2008(12802)
2007(11858)
2006(10240)
2005(9227)
作者
(42038)
(35504)
(35420)
(33816)
(22389)
(17288)
(16223)
(13880)
(13176)
(12589)
(12275)
(11938)
(11456)
(11314)
(11188)
(11112)
(10974)
(10527)
(10425)
(10172)
(8836)
(8659)
(8633)
(8086)
(8057)
(7998)
(7943)
(7757)
(7196)
(7076)
学科
(63585)
经济(63540)
管理(34161)
(31625)
方法(29257)
数学(25165)
数学方法(24922)
(23713)
企业(23713)
地方(18352)
(17186)
中国(14184)
(13828)
(12225)
业经(11981)
农业(11966)
地方经济(10073)
(10064)
贸易(10062)
环境(9898)
(9633)
(9217)
(9190)
理论(9048)
(8039)
金融(8037)
(7899)
银行(7875)
(7519)
(7170)
机构
学院(203571)
大学(202569)
(78837)
经济(76971)
管理(76471)
研究(70225)
理学(65535)
理学院(64628)
管理学(63339)
管理学院(62949)
中国(52289)
科学(47377)
(44393)
(37256)
(36520)
(34488)
中心(33631)
研究所(33578)
业大(32295)
(31891)
(30126)
师范(29808)
农业(29585)
北京(28028)
财经(27886)
(25839)
(25203)
(25129)
师范大学(24178)
经济学(23945)
基金
项目(137595)
科学(107615)
基金(98793)
研究(96823)
(87159)
国家(86482)
科学基金(73265)
社会(60468)
社会科(57271)
社会科学(57251)
(55002)
基金项目(53843)
自然(48803)
自然科(47559)
自然科学(47542)
(46851)
自然科学基金(46681)
教育(44120)
资助(40605)
编号(39155)
重点(31645)
(31421)
成果(30934)
(29449)
(27612)
课题(27598)
科研(26815)
计划(26532)
创新(25940)
大学(24695)
期刊
(87819)
经济(87819)
研究(53206)
中国(36867)
学报(33971)
(32732)
科学(31884)
(25795)
大学(24466)
管理(24212)
学学(23171)
农业(22404)
教育(18122)
技术(17802)
(15703)
金融(15703)
业经(15030)
经济研究(13020)
财经(12976)
资源(12611)
问题(12292)
(12132)
(11147)
(10406)
统计(10284)
技术经济(10257)
商业(9733)
(9645)
理论(9597)
图书(9470)
共检索到293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雪  李善同  董锁成  
基于对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理论分析,文章以青岛市旅游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系统熵、旅游生态足迹等方法,从系统空间可结构和系统功能两个角度对旅游地域系统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旅游地域系统自1985年至今经历了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成熟阶段初期,系统结构及功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一级旅游中心地——二级旅游中心带——旅游腹地的空间结构,旅游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旅游生态环境压力尚处可调控范围且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不断提高。但其能否延长成熟阶段、顺利实现由成熟阶段向下一个周期的高层次更新阶段转变?文章认为,进一步分析旅游地域系统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雪  董锁成  李善同  
旅游业是一个与空间紧密相连的产业,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处于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系统形成、演化的过程以及系统结构与功能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对于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旅游地域系统的界定,文章从旅游流空间分布及其集聚扩散、系统空间组织形态、系统演化模式及演化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并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趋向,以期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涂人猛  
旅游地域系统及发展模式研究涂人猛一、旅游地域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特征旅游地域系统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一个实体单元,是由构成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及接待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管理系统等要素共同作用构成的一个地域综合体。从地域结构来看,旅游地域系统是由旅游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卫红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实质是要求生态旅游地域系统整体实现良性循环和协调运行。因此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也是旅游地域系统结构优化过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伟强  
旅游业已构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部门,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旅游业发展进程和形式上的差异来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区域差异。分析旅游区的特点,研究旅游地域系统的地位,是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出发点。 旅游地域系统地位的研究,应贯彻整体分析与区域对比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整体分析是指从全球的角度宏观分析不同大区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区域对比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大区内,对比分析同一级别的旅游地域系统,以确定其地位状况。笔者以为旅游地域系统地位上的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万荣  
考虑到海岛环境的特殊性、资源承载的有限性、空间开发功能的衍生性,从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和海岛可持续保护的角度,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国海岛保护与开发规划相衔接,构建海岛旅游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并引入模糊多级综合评判理论,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分结果以及海岛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区域海岛旅游开发功能的区划标准,以制定青岛市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功能的区划方案。将青岛市海岛划分为旅游资源优先开发区、适度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根据区划方案进行海岛旅游开发功能空间定位和评价分析,为青岛市海岛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晶  叶裕民  
新型工业化要求现代旅游业与其实现互动发展,创新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消费需求;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促进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进行行业制度创新,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本文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根据新型工业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将旅游产业定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国际化、现代化会展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并围绕产品创新、产业融合和制度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鹏  王英杰  虞虎  武文波  马楠  
空间规划是支撑旅游地发展规划的核心章节,目前主要依靠规划者经验判断,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方面的信息数据支持。论文将GIS格网化与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旅游资源单体采集、旅游资源格网化及其空间分析方法,并融合旅游资源群评价模型、旅游功能区识别模型、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识别模型予以支撑,形成了标准化的旅游资源采集、评价到空间识别的集成技术方法;并以青岛市为例,识别出了旅游资源集群及其发展潜力、旅游功能区和空间拓展轴线,确立了"一心、一带、三轴、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论文初步探讨了GIS格网化空间分析方法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能够补充传统定性评价方法客观性不足的缺陷,实现复杂旅游资源数据的单体评价、旅游资源集群评价、旅游功能区识别、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优选的系列化分析技术路线,可为延伸旅游规划深度、提高规划精度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  虞虎  李仁杰  王英杰  马楠  
针对当前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更新较为缓慢、研究尺度易受区域面积影响、基于GIS的空间格网化分析方法在旅游领域研究较少等问题,提出了一套旅游资源格网化分析与评价方法。一是根据社会经济、人口数据空间化分析方法,进一步提出旅游资源的格网化概念及其构建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格网化空间拟合模型、格网单元尺度的选取等方法。二是从主观旅游资源本体角度和客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别构建了基于格网化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方法。三是以青岛市为例构建了基于格网化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方法,为精细尺度下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析与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包乌兰托亚  郑丹  王慧  
[目的]研究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系统指标体系,以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9年青岛市城郊4区3市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空间布局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度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可持续生计水平呈现波动增长。从时空分异特征来看,2010年各区市多呈失调状态,2015年以中级协调为主,2019年黄岛区实现优质协调,其他区市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单一影响因子分析显示人口密度对2010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乡村旅游景点密度对2015年、2019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因子交互影响分析表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各地区应着力于发挥乡村旅游资源要素集聚的推动力,培育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聚焦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突出农村居民受益主体地位;强化政策引导与调控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青岛市海洋旅游资源类型、地域特征及其开发基础条件等方面决定了其功能定位与开发方式的不同。旅游功能区划是对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功能定位的综合研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编制、执行可以解决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其空间布局的无序性等问题,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获得旅游开发的最佳综合效益。本文比较分析了青岛海洋观光类、度假类、海岛旅游和水上休闲运动四大旅游资源类型的原生性、组合性、独特性和潜在性等特征;接着在论述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岛海洋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确定东部、南部、胶州湾和西海岸四大海洋旅游功能区,并对其开发重点和地域格局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了青岛海洋旅游功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晓龙  
为了探讨旅游品牌建设对旅游地域系统构建的影响,本文以江西省旅游品牌"江西风景独好"为案例,采用逻辑推理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江西风景独好"品牌与江西旅游地域系统构建的关系进行研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安萌  
本文基于多变量排序选择模型,通过对青岛市267位潜在乡村旅游消费者的有效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平均每年旅行次数、期望旅行时间和期望餐饮水平这五个因素与潜在消费者的乡村旅游消费期望正相关,而年龄与消费期望负相关。另外,女性潜在消费者对于乡村旅游的消费期望更为理性,期望水平要低于男性潜在消费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晓梅  王列  
河道景观是新型的集旅游度假、金融服务、休闲娱乐和商业贸易等为一体的聚集中心,是城市典型的综合性基础设施。河道改造应该遵循生态、绿色和经济的设计理念。当前的河道改造缺少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地域文化可识别性和生物多样性,而倾向于工程性和概念化。因此,地域性河道景观应该更加注重公众的参与性、设计系统化、文化传承性,强化区域的文化性、景观性和延续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秋月  吕文靖  
[目的]以青岛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青岛市休闲农业运行效率,为推动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以青岛市1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青岛市休闲农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青岛市休闲农业效率进行评价。[结果]青岛市休闲农业的综合效率相对较低,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 577,仅达到最优水平的57. 7%,15个示范点中只有5个示范点的综合效率达到DEA有效。青岛市休闲农业的纯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 713,有8个示范点的纯技术效率未达到最优。青岛市休闲农业的规模效率一般,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 774,规模报酬不变的示范点有6个,数量最多。在15个休闲农业示范点中,有8个示范点存在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冗余问题。[结论]青岛市休闲农业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较低;规模效率一般,大部分示范点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投入冗余问题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