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6)
- 2023(12364)
- 2022(10893)
- 2021(10231)
- 2020(8456)
- 2019(19497)
- 2018(19503)
- 2017(37690)
- 2016(20589)
- 2015(23240)
- 2014(23347)
- 2013(23198)
- 2012(21293)
- 2011(19305)
- 2010(19272)
- 2009(17682)
- 2008(16925)
- 2007(15002)
- 2006(13443)
- 2005(11549)
- 学科
- 济(86253)
- 经济(86166)
- 业(61008)
- 农(51341)
- 管理(50950)
- 企(38662)
- 企业(38662)
- 方法(35941)
- 农业(34203)
- 数学(30766)
- 数学方法(30449)
- 业经(23688)
- 中国(21416)
- 地方(21006)
- 财(18042)
- 学(17699)
- 制(15031)
- 贸(14064)
- 贸易(14058)
- 发(13824)
- 易(13631)
- 农业经济(12859)
- 环境(12756)
- 理论(12743)
- 技术(12448)
- 和(11714)
- 策(11690)
- 银(11008)
- 银行(10972)
- 教育(10919)
- 机构
- 学院(295292)
- 大学(291323)
- 管理(119506)
- 济(114480)
- 经济(111891)
- 理学(104318)
- 理学院(103156)
- 管理学(101423)
- 管理学院(100899)
- 研究(99479)
- 中国(73480)
- 农(68602)
- 科学(64236)
- 京(62060)
- 农业(52417)
- 业大(52047)
- 所(50304)
- 财(47628)
- 中心(46234)
- 研究所(46157)
- 江(43210)
- 范(41219)
- 师范(40876)
- 北京(38761)
- 财经(38502)
- 州(35254)
- 院(35123)
- 经(35109)
- 经济管理(33343)
- 农业大学(32897)
- 基金
- 项目(207121)
- 科学(161943)
- 研究(153430)
- 基金(148704)
- 家(129778)
- 国家(128569)
- 科学基金(109628)
- 社会(95538)
- 社会科(89934)
- 社会科学(89909)
- 省(82445)
- 基金项目(80737)
- 自然(70852)
- 自然科(69099)
- 自然科学(69086)
- 划(68315)
- 教育(67905)
- 自然科学基金(67847)
- 编号(64861)
- 资助(60048)
- 成果(51549)
- 发(45963)
- 重点(45561)
- 部(45198)
- 课题(43173)
- 创(42388)
- 创新(39409)
- 科研(39267)
- 国家社会(38480)
- 人文(37814)
- 期刊
- 济(131853)
- 经济(131853)
- 研究(81446)
- 农(71605)
- 中国(54974)
- 学报(49235)
- 农业(48934)
- 科学(46464)
- 大学(37530)
- 管理(37347)
- 学学(35648)
- 财(31980)
- 教育(30443)
- 业经(28177)
- 融(24678)
- 金融(24678)
- 技术(23855)
- 业(22115)
- 问题(18810)
- 经济研究(17222)
- 财经(16955)
- 版(16674)
- 农业经济(15506)
- 图书(15481)
- 科技(15034)
- 资源(15032)
- 农村(15018)
- 村(15018)
- 业大(14696)
- 经(14277)
共检索到423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孙伟
目前,青岛地区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职业分工明显、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参与模式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当地农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较强,但对其负面影响的认识不足;农民参与乡村旅游人数多,但参与程度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农民的全面参与,必须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深刻认识农民参与的真正内涵,努力扩大青岛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并丰富农民参与模式。
关键词:
农民 乡村旅游 参与模式 参与状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德召 黄玖琴 梁成艾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政府大力扶持的政策性脱贫旅游产业,牢牢将居民、政府与乡村的利益联结在一起。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主体力量,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社区参与理论出发,通过构建政策支持、职业农民参与态度与乡村旅游绩效的关系模型,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假设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支持对乡村旅游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职业农民参与态度对乡村旅游绩效也具有显著影响;政策支持显著影响职业农民参与态度;职业农民参与态度在政策支持与乡村旅游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亚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时,有必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新思路。在秦皇岛市旅游市场趋热的今天,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旅游休闲场所,而且还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为促进秦皇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力度、注重乡村特色的统一规划,农民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代剑 黎彦
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和就业,学术界缺乏定量研究,致使人们无法准确认识乡村旅游的作用与价值。文章利用浙江省三个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点的社会调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的比例以及乡村旅游收入与从业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期,可以促进农民增收12.17%,提高农村就业率13.26%,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增收 就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阳宁东 邓文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国内消费需求变化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乡村社区旅游中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将我国近年来在农村地区推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运用于乡村社区旅游发展中,从乡村旅游合作社概念的界定、推行的可行性、具体构建等方面来为创建乡村旅游社区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乡村社区 旅游 运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慧丽 王慧慧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目前农村经济增速的亮点之一。基于乡村旅游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既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又有利于留住农村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针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内容滞后、方式单一和效果评价缺失等问题,应采取以下实施路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完善培育课程体系,彰显实用性;因地制宜,注重培育方式多元化;加强效果评价,提升培育质量。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型职业农民 课程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侯兵 陈肖静
乡村旅游既是旅游开发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利益主体、开发形式以及对农民参与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剖析,客观审视当前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环境状况,提出要培养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意识和能力,并要形成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博弈 农民参与 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秋月 吕文靖
[目的]以青岛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青岛市休闲农业运行效率,为推动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以青岛市1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青岛市休闲农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青岛市休闲农业效率进行评价。[结果]青岛市休闲农业的综合效率相对较低,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 577,仅达到最优水平的57. 7%,15个示范点中只有5个示范点的综合效率达到DEA有效。青岛市休闲农业的纯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 713,有8个示范点的纯技术效率未达到最优。青岛市休闲农业的规模效率一般,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 774,规模报酬不变的示范点有6个,数量最多。在15个休闲农业示范点中,有8个示范点存在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冗余问题。[结论]青岛市休闲农业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较低;规模效率一般,大部分示范点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投入冗余问题突出。
关键词:
青岛市 休闲农业 DEA模型 效率 冗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包乌兰托亚 郑丹 王慧
[目的]研究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系统指标体系,以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9年青岛市城郊4区3市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空间布局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度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可持续生计水平呈现波动增长。从时空分异特征来看,2010年各区市多呈失调状态,2015年以中级协调为主,2019年黄岛区实现优质协调,其他区市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单一影响因子分析显示人口密度对2010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乡村旅游景点密度对2015年、2019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因子交互影响分析表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各地区应着力于发挥乡村旅游资源要素集聚的推动力,培育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聚焦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突出农村居民受益主体地位;强化政策引导与调控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中雨
乡村旅游开发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而形成的失地农民群体,即乡村旅游型失地农民。随着乡村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乡村旅游型失地农民在失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文章认为,解决乡村旅游型失地农民问题,尤其是解决乡村旅游型失地农民的收益分配——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文章从保险资金的筹集、完善医疗和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账户设置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谋洲
乡村旅游被普遍看作乡村就业增加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然而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它同样面临许多限制条件。要使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规划、促进乡村旅游的本地化、加强乡村旅游的组织化、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强化乡村旅游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 增收 机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曹扬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都是围绕城镇居民做文章,农民的需求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而农民市场的潜力巨大,农民也具有体验乡村旅游的动机,加上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和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备,为乡村旅游开发农民市场提供了条件。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大宣传,扩大乡村旅游在农村的影响;要开发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产品,如以观摩考察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品和具有农村题材的影视旅游产品;要构建完善的交流平台,促成各方的共同参与共赢。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睿 姬长旭
知识转移是乡村旅游产业与人才双振兴的有效途径。文章选取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其近30年旅游发展历程中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三阶段演进过程,其中政府在知识转移萌芽阶段占主导地位;第一批乡村旅游创业者在知识转移发展阶段起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外来经营者是知识转移成熟阶段主要推动力量。在该演进过程中,知识转移推动农民实现了“传统农民-亦农亦旅的‘两栖农民’-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的职业转换。文章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启智 向银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由于自身素质不同,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对旅游发展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并且从中获得的收益也有差异。通过利用对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中,打工获得的薪金对农民增收影响显著,为农家乐提供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对农民增收影响有限。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收入 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艳芳 吴伟珍 许锐
创新是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递的过程,知识是创新的动力,知识转化是创新的关键。乡村从业人员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乡村旅游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引入知识管理SECI模型,研究农民乡村旅游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获取和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的相互转化过程,构建农民乡村旅游知识转化SECI螺旋模型,提出从发展乡村旅游教育、组建乡村旅游实践社区、构建乡村旅游实践体系等方面培养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以期为乡村旅游创新和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