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3)
2023(8255)
2022(7207)
2021(6561)
2020(5894)
2019(13615)
2018(13682)
2017(25917)
2016(14716)
2015(17007)
2014(17475)
2013(17195)
2012(16415)
2011(14935)
2010(15094)
2009(14103)
2008(14187)
2007(13190)
2006(11357)
2005(10194)
作者
(47465)
(39541)
(39522)
(37640)
(25032)
(19166)
(18150)
(15675)
(15024)
(14192)
(13513)
(13382)
(12809)
(12711)
(12623)
(12522)
(12401)
(11787)
(11727)
(11413)
(10200)
(9927)
(9879)
(9151)
(9142)
(8963)
(8906)
(8733)
(8244)
(8225)
学科
(59321)
经济(59245)
管理(38363)
(35658)
方法(28244)
(27860)
企业(27860)
数学(24919)
数学方法(24671)
(17296)
(16216)
中国(15818)
(15535)
(12982)
地方(12427)
业经(11225)
农业(11124)
(10884)
贸易(10883)
(10526)
理论(9961)
(9764)
银行(9713)
(9702)
(9478)
(9477)
金融(9470)
(9278)
(8856)
财务(8825)
机构
大学(218443)
学院(216611)
(84386)
经济(82343)
研究(79818)
管理(76640)
理学(65101)
理学院(64285)
管理学(62908)
管理学院(62533)
中国(59242)
科学(53187)
(48769)
(48119)
(43610)
研究所(39926)
农业(39097)
(39076)
业大(38582)
中心(36476)
(35042)
财经(30484)
北京(30336)
(28892)
(28622)
师范(28435)
(27516)
(27027)
(26462)
技术(25908)
基金
项目(143544)
科学(109555)
基金(101137)
研究(99605)
(91245)
国家(90492)
科学基金(74078)
社会(59605)
(57551)
社会科(56175)
社会科学(56153)
基金项目(53287)
自然(49854)
(49294)
自然科(48619)
自然科学(48597)
自然科学基金(47700)
教育(46746)
资助(42846)
编号(40855)
成果(34189)
重点(33525)
(31510)
(31288)
课题(29695)
计划(29135)
(28828)
科研(28437)
创新(27087)
科技(26181)
期刊
(94129)
经济(94129)
研究(61721)
中国(45975)
学报(44317)
(43695)
科学(36936)
大学(31738)
(31419)
学学(30025)
农业(29125)
管理(26473)
教育(25100)
技术(18799)
(18511)
金融(18511)
(15896)
业经(15325)
经济研究(15290)
财经(15277)
(13182)
问题(12778)
(12732)
业大(11868)
图书(10614)
统计(10571)
技术经济(10550)
科技(10132)
(10084)
理论(10016)
共检索到326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楼宝  龚小玲  毛国民  史会来  
通过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相结合,用方差、判别和主成分等分析方法,分析了青岛和舟山褐牙鲆两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5个可数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青岛牙鲆背鳍和臀鳍鳍条数目分别比舟山牙鲆的多10.75根和8.4根,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69个可量和框架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43个差异极显著,比例为62.32%;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总方差贡献率为34.397%,包括了37个性状,其中的23个性状集中在吻端至臀鳍末端之间,对两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100%。青岛和舟山褐牙鲆两地理群体外部形态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且可以用可数、可量和框架数据相结合来判别归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关健  柳学周  刘洪军  郑永允  官曙光  徐永江  
2006~2007年进行了犬齿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褐牙鲆P.olivaceus(♀)杂交,获得杂交子代苗种养殖至全长27~33cm时随机取样,测定形态学特征。与父、母本相同规格成鱼相比,杂交子代的有眼侧体色和花纹与父、母本都存在较大差异,是区分杂交子代最突出的特征。杂交子代的多数可比、可量性状同父、母本相近,但在体长/总高比等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杂交优势。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子代的表型与犬齿牙鲆更为接近。尾静脉采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杂交子代和父、母本外周血红细胞的DNA含量,发现杂交子代、犬齿牙鲆和褐牙鲆的DNA含量分别为1.51±0.02、1.50±0.0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峰  陈松林  王磊  田永胜  刘寿堂  孙德强  邓寒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群体(RS)、RS(♂)与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交配建立的群体(RJ)、日本群体(♂)与RS(♀)交配建立的群体(JR)、以及韩国群体(KS)为基础群体,通过随机交配建立牙鲆家系,研究了4个群体作为亲本的育种性能。待所建立的家系生长至19月龄左右时,测量家系生长性状,包括全长和体质量,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及DMU软件中的REML算法和BLU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表型参数可以看出KS(♂)×RJ(♀)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19月龄牙鲆全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01、0.295,都属于中等遗传力。因此,牙鲆群体具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晓冰  王桂兴  刘海金  姜秀凤  
用18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采自秦皇岛海域的90尾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遗传分析。18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出161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7~11个,平均为8.9;有效等位基因为3.7~8.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5.9;各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69~0.86,平均值为0.80;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9;观测杂合度(Ho)值为0.33~0.87,平均值为0.64;期望杂合度为0.74~0.8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4。χ2检验表明,18个位点中有9个的等位基因分布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海域野生牙...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施兆鸿  彭士明  罗海忠  陈波  傅荣兵  柳敏海  罗海军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36日龄舟山本地牙鲆仔稚幼鱼的摄食形为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水温19~22℃时,初孵仔鱼~15 d属于仔鱼期,16~35 d为稚鱼期,36 d起转为幼鱼期。牙鲆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1.028 2+0.7011x-0.018 4x2+0.000 6x3,R2=0.992;肛前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179 7+0.371 7x-0.012 1x2+0.000 2x3,R2=0.960;体高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615 6-0.069 6x+0.022 4x2+0.000 3x3,R2=0.988。舟山本地牙鲆孵化后3 d开始开口摄食,试验用生物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凯  刘海金  刘永新  顾宪明  
跟踪测定2032尾牙鲆5月龄与8月龄的体重、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剔除了与体长有共线性的全长,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地分析了形态特征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牙鲆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体高、尾柄高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头长、吻长、尾柄长对体重直接作用相对较小;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系数分析结果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不同月龄牙鲆多元分析结果有所差异;最后建立了体长、体高、尾柄高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牙鲆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新  朱以美  刘英杰  高磊  方辉  韩刚  王玉芬  姜秀凤  刘海金  
为分析牙鲆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出能有效鉴定群体遗传特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实验收集了渤海流域74尾野生个体组成实验群体。选择牙鲆24个连锁群上不同区域的72个微卫星标记进行遗传分析,其中,近着丝粒区域包含17个标记,连锁群中部包含19个标记,远着丝粒区域包含36个标记。结果显示:在连锁群不同区域上等位基因数(A)介于6.400~7.389,有效等位基因数(N e)介于4.469~5.129,Shannon多样性指数(I)介于1.565~1.683;观测杂合度(H o)、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H 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的范围分别为0.568~0.593、0.738~0.753和0.7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司飞  孙朝徽  于姗姗  赵雅贤  宋立民  王树亮  王青林  姜秀凤  王玉芬  于清海  
本研究利用12对微卫星标记对秦皇岛近海增殖放流区内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回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放流用牙鲆亲本群体和放流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3个群体中,等位基因数(N_a)为11.917–22.167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800–0.83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814–0.84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75–0.818。其中,回捕群体的平均N_a最多,为22.167,放流前群体的平均N_a最少,为11.917。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洁  黄国强  张秀梅  韦柳枝  唐夏  
环境温度短周期波动对鱼类的生长和能量代谢有重要影响,实验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褐牙鲆幼鱼在经历高温-最佳温度循环的生长与能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在为期40d的实验中,驯养于20℃的褐牙鲆幼鱼在每个为期10d的循环中分别经历0d(H0)、2d(H2)、4d(H4)、6d(H6)和8d(H8)的26.5℃高温胁迫后,剩余的天数恢复到最佳温度(20℃)下养殖。实验结束时,经历不同天数高温胁迫的各处理组的褐牙鲆幼鱼以干重、湿重、蛋白质和能量表示的鱼体重均显著小于对照组(H0)。实验期间摄食量少和分配于生长的能量减少是导致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生长减慢的主要原因。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组的摄食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史会来  楼宝  毛国民  骆季安  郑代明  
采用野生桡足类、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投喂15日龄牙鲆仔鱼,经30 d培育,测定其生长、白化率、变态率和存活率。结果表明:野生桡足类和人工配合饲料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率、变态率和存活率均最高,白化率最低;营养强化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较高,白化率较低;未强化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最低,白化率最高。据此可认为: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是牙鲆仔鱼的优质活饵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严福升  王志刚  刘旭东  刘志鹏  张全启  
随机选取3月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100尾,分别测量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厚(X4)和体高(X5)共5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Y)。通过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而对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进行剖分。明确影响3月龄牙鲆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牙鲆选育提供数据支持和理想的测度指标。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间及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P<0.01)。体长、体厚和体高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邵长伟  廖小林  田永胜  陈松林  
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用5个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来自3个不同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牙鲆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个牙鲆群体平均等位基因在4.8~5.6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0)在0.3917~0.5643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5981~0.6264之间。有多个位点在不同的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中国群体与日本群体遗传距离最近,韩国群体与日本群体遗传距离最远。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内遗传变异与群体间遗传变异分别占总遗传变异的92.44%和7.56%,固定系数(Fst)为0.0752(P<0.001),表明牙鲆3个养殖群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海金  朱晓琛  孙效文  杨立更  薛玲玲  毛连菊  
利用16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5个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为2~9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0625;有效等位基因数1.2596~5.516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692;各位点的杂合度观测值(Ho)0.2200~0.8000;杂合度期望值(He)0.2061~0.8187。各群体之间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从小到大依次为丹东、北戴河、威海、青岛、荣成。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H=0.672,df=4,P=0.955)则说明,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991,各群体之间存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微  张全启  于海洋  胡景杰  齐洁  包振民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l)为材料,基因组DNA经Sau3AⅠ进行部分酶切后,选取400~1 200 bp大小的片段连接到经BamHⅠ酶切的pUC19质粒中,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牙鲆酶切片段基因组文库。采用菌落杂交的方法,以(AC)10(、AG)10为探针从文库中筛选阳性克隆16个,共得到20个微卫星序列,其中完全型13个,不完全型5个,复合型2个。对其中18个进行引物设计,有11对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其中8对引物在群体中具有扩增多态性。在威海野生牙鲆30个个体中,各座位上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9个,观测杂合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峰  陈松林  王磊  田永胜  邓寒  刘寿堂  孙德强  
对"鲆优1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育种性能分析,并研究育种值选择在牙鲆育种中的应用。测量了2 425尾450日龄左右"鲆优1号"牙鲆全长和体质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表型参数分析,运用DMU软件,采用REML法进行方差组分估计,并通过BLUP方法预测个体估计育种值(EBV)。根据表型值和育种值的比较结果进行亲本选留。结果显示,运用DMU软件包估计牙鲆全长和体质量遗传力分别为0.266、0.302。全长、体质量育种值与表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和0.677,都表现为极显著相关(P<0.01)。经家系间比较,"鲆优1号"牙鲆的表型值均值和育种值均值都高于其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