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
2023(679)
2022(608)
2021(521)
2020(487)
2019(1003)
2018(957)
2017(1840)
2016(1059)
2015(1290)
2014(1402)
2013(1350)
2012(1330)
2011(1008)
2010(906)
2009(821)
2008(867)
2007(791)
2006(594)
2005(542)
作者
(2832)
(2187)
(2170)
(2092)
(1628)
(1065)
(1060)
(853)
(851)
(841)
(775)
(764)
(744)
(722)
(721)
(679)
(663)
(651)
(634)
(579)
(558)
(555)
(555)
(539)
(507)
(488)
(486)
(484)
(476)
(465)
学科
文化(3669)
(2960)
经济(2957)
(2049)
企业(2049)
产业(2031)
理论(1930)
市场(1789)
文化产业(1763)
文化市场(1763)
方法(1748)
教育(1739)
(1624)
业经(1616)
管理(1397)
经济理论(1389)
中国(1304)
企业经济(1297)
地方(1293)
(1172)
(1170)
政治(1135)
思想(1122)
思想政治(1106)
政治教育(1106)
治教(1106)
德育(1089)
研究(1053)
资源(989)
专题(880)
机构
学院(13840)
大学(13744)
研究(4756)
管理(4222)
理学(3519)
理学院(3436)
管理学(3346)
管理学院(3307)
(3270)
科学(3226)
(3145)
师范(3129)
经济(3114)
中国(3077)
(2741)
师范大学(2500)
(2328)
(2254)
中心(2220)
研究所(2070)
教育(2025)
技术(1868)
(1815)
(1814)
(1766)
海洋(1755)
北京(1718)
职业(1558)
(1554)
(1551)
基金
项目(9181)
研究(7517)
科学(6988)
基金(5864)
(5020)
国家(4939)
社会(4563)
社会科(4265)
社会科学(4265)
(3942)
科学基金(3897)
(3483)
编号(3468)
教育(3440)
成果(3227)
文化(3034)
基金项目(2958)
课题(2488)
(2441)
(2334)
重点(2324)
资助(2215)
自然(2201)
项目编号(2187)
自然科(2105)
自然科学(2105)
规划(2081)
自然科学基金(2067)
(1964)
(1933)
期刊
(5114)
经济(5114)
研究(4133)
教育(3644)
中国(3271)
学报(2773)
科学(2304)
大学(2165)
学学(1963)
管理(1884)
图书(1805)
书馆(1561)
图书馆(1561)
(1400)
(1333)
(1130)
论坛(1130)
(1023)
农业(997)
(971)
业经(873)
技术(871)
社会(822)
职业(791)
高等(767)
财经(760)
社会科(747)
社会科学(747)
(729)
(708)
共检索到21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庚存  
青岛市在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和区域文化中心的过程中 ,应建设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文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尔升  明旭  徐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陆域资源日益枯竭,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海洋文化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中国的崛起同样得益于海洋文化的扩展,文章通过建立文化—语言—制度—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构造了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静态与动态两种面板数据模型,将海洋文化扩展从三重维度纳入一个经济系统。研究发现,对外开放提高了海洋文化的地位,带来海洋文化全方位扩展,并改变全社会语言生态,促成全新的公共政策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变迁,并通过梯度效应、层次效应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从而实现中国崛起。文章希冀在海洋世纪到来的新时期,中国快速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全方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兴勇  孙建松  
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热点问题,文化所蕴含的经济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被誉为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在价值。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其自身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既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又能发扬传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上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所有的海洋文化类型。同时,上海还拥有很多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洋文化资源,例如上海的海塘文化、海洋制盐文化、渔村民俗信仰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源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月平   赵昕  
海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重要支柱产业,亦是热带、亚热带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西岛拥有热带岛屿所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对游客非常具有吸引力。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等方法深入了解西岛现状,并对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从地理位置和特征、气候条件、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其日后的旅游开发战略目标和旅游开发对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雨瑄  夏蓝图  马丽卿  
区域文化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中时刻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区域文化对城市规划有着指导作用,影响着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规划也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舟山独特的群岛地理特性孕育了独特的区域海洋文化;舟山城市规划发展进程也深受海洋文化影响,体现出独特的布局和格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滨海城市魅力。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角度出发,运用城市设计方法对舟山市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交通网络系统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进行研究,阐释海洋文化因素在舟山城市规划发展演化中的影响,提出要利用好区域海洋文化特质,树立独有的海滨城市形象,将舟山打造成为拥有特色海洋文化品牌的海上花园城市、自由贸易港区和全国文明城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龙桂杰  潘娜  
一、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s)。1.区位优势。广西南邻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燕华  李文忠  申光龙  
天津海洋文化产业应依据自身资源,把握历史机遇,采取优势做强的发展路线。为此,本文构建的产业发展战略体系是:核心层主打海防爱国旅游品牌,水陆统筹做强有特色的滨海游;辅助层打造一批在一定范围内有标杆意义的其它海洋文化行业业态与活动;基础层以人们的广泛参与与文化消费为主线,打造日常海边休闲与精品文化作品及演出等活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苧萱  
山东沿海居民世世代代靠海生活,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丰厚的海洋物质和精神文明。但当前,许多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人类和海洋的未来发展无疑依赖于两者的和谐共处,海洋文化的生态学走向将更加明晰,也更加需要用新型的海洋文化来阐释新海洋世纪的理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海洋生态观。文章梳理了山东海洋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把握了山东海洋文化的生态学走向,提出加快山东省海洋文化生态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期指导未来区域和国家海洋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建设海洋强省和海洋强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文洪  
舟山是我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城市,自古城市特色鲜明,具有海岛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双重特点。本文根据舟山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对城市特色的三个构成属性:历史文脉、天际线和空间形象的分析,认为在舟山市海洋文化名城建设中,必须保留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保持海岛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塑造"城景交融"的海洋文化空间形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宁波  
上海是一座"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滨海国际大都市。从海洋文化社会视角分析上海的城市变迁,有助于剖析上海城市变迁的内在动力,把握和理解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涵,探讨上海城市变迁的发展趋势。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从海洋文化视角分析归纳出上海曾历经江南渔村、国内贸易港口、远东航运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海洋文化社会形态的变迁;发现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受益于海洋文化的滋润和影响,得益于海洋精神这一根本动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上海的城市变迁主要是海洋文化作用于上海城市发展的结果,是海洋精神内在动力外化的直接反映。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成为国际文化中心。由于上海富有海洋文化特色的独特城市精神,因此,上海在建成"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青岛海洋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青岛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水产)学、经济学、文学、医(药)学、哲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始建于1924年,后经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青岛市海洋旅游资源类型、地域特征及其开发基础条件等方面决定了其功能定位与开发方式的不同。旅游功能区划是对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功能定位的综合研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编制、执行可以解决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其空间布局的无序性等问题,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获得旅游开发的最佳综合效益。本文比较分析了青岛海洋观光类、度假类、海岛旅游和水上休闲运动四大旅游资源类型的原生性、组合性、独特性和潜在性等特征;接着在论述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岛海洋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确定东部、南部、胶州湾和西海岸四大海洋旅游功能区,并对其开发重点和地域格局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了青岛海洋旅游功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园  张仪华  
文章选取1990-2019年福建省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海洋生产总值与海洋文化产业的关联以及福建省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产业演进的脉冲响应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生产总值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文化产业结构演进形成了良性的和谐互动机制;同时也验证了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生产总值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翀  蔡雪雄  
以福建省2004-2013年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福建省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提升了对海洋文化产业的需求,对海洋经济增长有单向推动作用;海洋文化产业中的环境质量因子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明显。因此,目前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对于海洋文化资源的利用途径和转换效率仍有限,未来需进一步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营造有利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园  张仪华  
文章选取1990-2019年福建省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海洋生产总值与海洋文化产业的关联以及福建省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产业演进的脉冲响应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生产总值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文化产业结构演进形成了良性的和谐互动机制;同时也验证了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生产总值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