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8)
- 2023(2875)
- 2022(2511)
- 2021(2577)
- 2020(2156)
- 2019(4839)
- 2018(5073)
- 2017(9293)
- 2016(5446)
- 2015(6181)
- 2014(6002)
- 2013(5874)
- 2012(5677)
- 2011(5154)
- 2010(5246)
- 2009(4879)
- 2008(5046)
- 2007(4810)
- 2006(4231)
- 2005(3900)
- 学科
- 济(19553)
- 经济(19511)
- 管理(15708)
- 业(14552)
- 企(11781)
- 企业(11781)
- 方法(9928)
- 数学(8263)
- 数学方法(8056)
- 农(6448)
- 财(5484)
- 中国(5459)
- 学(4966)
- 理论(4873)
- 劳(4382)
- 劳动(4376)
- 制(4259)
- 农业(4251)
- 教学(4242)
- 业经(3783)
- 贸(3588)
- 贸易(3583)
- 教育(3573)
- 易(3502)
- 务(3146)
- 财务(3134)
- 财务管理(3123)
- 和(3115)
- 银(3105)
- 银行(3088)
- 机构
- 大学(79513)
- 学院(75588)
- 管理(28794)
- 济(28468)
- 经济(27776)
- 理学(25107)
- 理学院(24758)
- 研究(24598)
- 管理学(24051)
- 管理学院(23921)
- 中国(19008)
- 京(17142)
- 科学(15312)
- 财(13754)
- 农(12822)
- 所(12626)
- 范(12193)
- 师范(12063)
- 中心(11959)
- 江(11903)
- 研究所(11306)
- 业大(11018)
- 财经(10955)
- 北京(10776)
- 农业(10096)
- 经(9986)
- 师范大学(9983)
- 州(9359)
- 经济学(8580)
- 教育(8332)
- 基金
- 项目(48121)
- 科学(38454)
- 基金(36061)
- 研究(34692)
- 家(31410)
- 国家(31112)
- 科学基金(26896)
- 社会(21911)
- 社会科(20607)
- 社会科学(20601)
- 基金项目(18986)
- 自然(18060)
- 自然科(17753)
- 自然科学(17750)
- 教育(17545)
- 省(17471)
- 自然科学基金(17450)
- 划(15485)
- 资助(15412)
- 编号(14846)
- 成果(13338)
- 部(11252)
- 重点(10444)
- 教育部(9970)
- 大学(9787)
- 课题(9646)
- 项目编号(9485)
- 人文(9345)
- 科研(9214)
- 创(9207)
共检索到119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袁红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移动设备阅读和学习。文章利用质性研究工具对青少年非正式学习中的移动阅读行为动机、方法、内容、操作、情境和评价六方面内容进行三级编码,研究发现:青少年非正式学习中的移动阅读主要出于功能性动机,主要利用手机,通过交互或非交互的方式获取学业、休闲和社交类学习信息。非正式学习中移动阅读的操作与传统阅读不同,大部分青少年支持和接纳移动阅读。
关键词:
青少年 非正式学习 移动阅读行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邓仲华 王博雅 李立睿
文章以使用移动阅读APP的用户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与满足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引入调节变量——形象,提出移动阅读APP平台用户书目分享意愿理论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PSS、PLS软件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使用满足度、主观规范、感知风险是影响用户书目分享意愿的关键因素,形象通过使用满足度间接影响用户书目分享意愿,并加强感知风险与书目分享意愿之间的负相关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袁曦临 王骏 孙雅楠
面对移动阅读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开始涉足移动阅读服务。本文通过基于PAD的移动阅读过程实验研究,了解移动阅读环境下读者的阅读行为及其阅读体验。实验结果表明传统阅读和移动阅读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作为肩负阅读推广和促进全民阅读素养提升职责的图书馆应更关注移动阅读内容资源的建设,图书馆馆员应承担与扮演移动编辑的角色。
关键词:
移动阅读 阅读行为 阅读体验 PDA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少博 李金玲
[目的/意义]我国的移动数字阅读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商业性数字阅读平台用户数量不断增长,面对移动数字图书馆面临用户日益流失的情况,为此采用PPM理论模型探究用户从移动数字图书馆转移到商业性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通过PPM理论模型,确定影响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用户转移行为的推力、拉力、锚定3个方面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用户对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的不满意程度会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在拉力因素方面,感知易用性和网络义务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用户的转移意愿则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转移行为。在此基础上,从内容、系统和服务3个方面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正伟 王州晗
美国名著阅读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芝加哥大学赫钦斯和阿德勒等人倡导并推行,以阅读、讨论西方名著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一场广泛而深入的运动。阿德勒开创性地提出“大观念”的概念,认为形成西方文明思想的是西方名著中的一些大观念,它们是理解西方名著的钥匙。在编纂名著丛书《西方世界的名著》时,阿德勒领导团队提炼出103个大观念,指出名著阅读就是基于大观念的探讨与学习。20世纪60年代,美国名著阅读运动阶段性落幕,而青少年名著计划应运而生,到80年代达到高潮,至今仍然方兴未艾。阿德勒将名著阅读研讨小组的形式推广到青少年名著计划中,采用“共同探讨”的方式带领学生阅读名著,并通过再版《如何阅读一本书》指导学生通过主题阅读等方式探讨和学习名著中的大观念。基于大观念的青少年名著阅读具有陶冶学生人文核心思想,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及传承和发扬西方文明的作用。
关键词:
名著阅读 大观念 对话 共同探讨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曾润喜 陈创
大学生是移动阅读的重要群体,对现有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研究进行述评有助于全面了解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本文选取近十年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移动阅读影响因素、社会认知、差序格局、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已有研究较好地覆盖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研究的主要方面,并取得一些共识。但是,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不够系统、研究方法有待扩展、研究深度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移动阅读 数字阅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茆意宏 侯雪 胡振宁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移动图书馆 阅读寻求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亚明 郑莉 刘海鸥
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阅读日益演变成一种新型的消费形态,移动端APP也成为纸质书之外最重要的阅读载体之一。在原有技术接受模型基础之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与移动阅读APP的经济成本因素,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移动阅读APP用户采纳行为假设模型——TAM/TPB。通过SPSS和LISREL软件的交叉使用,对不同年龄阶段、学历及使用频率的目标群体的行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修正与确认了最终的用户采纳行为模型。该整合模型进一步丰富了移动阅读APP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也为促进移动阅读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魏雅雯 茆意宏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阅读利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万健 张云 茆意宏
在梳理交流与协作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交流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移动阅读用户都会与别人交流阅读内容,26-30岁、本科学历的用户移动阅读交流的比例最高,收入越高的用户交流比例越高;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是当前移动阅读交流最受欢迎的公共平台,腾讯、新浪、中国移动、百度的阅读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专门阅读社区;移动阅读用户交流最多的对象是自己的好友,其次是其他读者和作者;交流最多的内容是评论,其次是摘要,再次是阅读笔记、标签、批注等;使用最多的移动阅读交流方法是聊天讨论,其次是发表评论,再次是转发、发表日志心情、关注或收看收听、上传、推荐;移动阅读交流后最多的延伸行为是查询了解相...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社会化阅读 阅读交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茆意宏
手机移动阅读是读者对手机等移动载体上的信息内容的认识活动,包括读者、阅读行为和读物三个组成部分。手机移动阅读的过程包括阅读需求、读物寻求和阅读利用三个阶段。影响手机移动阅读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关键词:
手机阅读 移动阅读 移动互联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蓉芬
本文从提高青少年课外阅读管理艺术的角度,提出了实施积极导化管理的命题。具体论述了榜样示导、目标引导、计划督导、书目指导、方法点导和环境诱导等6个基本环节的主要任务和操作方式。
关键词:
青少年教育 课外阅读 导化管理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颖聪 刘绍荣 路程
针对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16年电子书采购与借阅量统计数据中凸显的采购量与读者阅读需求不均衡、电子书馆藏资源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本文构建了涵盖阅读前提、阅读手段、阅读过程、阅读结果四个阶段的电子书阅读行为调查模型并完成问卷设计,通过图书馆官方微信推送及馆内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移动用户阅读主要为知识普及性阅读,不同学科间电子书选择倾向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基于移动用户阅读利用行为,利用手机APP,提供迎合读者阅读习惯的嵌入式移动阅读服务。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晨 黄荣怀
仅仅从教学和技术的角度设计移动学习,对于学习者的实际体验来说,仍然可能存在诸多挑战和困难。因此,支持服务设计是移动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本文首先界定了移动学习的内涵及主要特征;详细阐述了面向学习活动的移动学习服务的构成要素,并结合教育和服务的双重需求提出了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基于服务包的核心理念,提出了融合"产品-服务"的移动学习一体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
移动学习服务 服务包 服务设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泸月
阅读交互是移动阅读的核心因素,也是实现深层次、有意义阅读的关键所在。针对大学生移动阅读交互行为开展分析,能为高校移动阅读推广工作的成功开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社群图、中心性、凝聚子群及交互知识层次等方面对参与高校移动阅读推广活动的41位成员的交互行为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群体移动阅读交互的密度较低且知识建构层次不高;推广人员与极少数学生构成交互的核心圈,引导、扩展了移动阅读;凝聚子群中的成员在阅读交互频率,程度及持续性等方面多优于群体整体指标。文章指出推广人员深度介入阅读交互,与"核心成员"共建扁平化的推广团队,引导凝聚子群建设将是高校移动阅读推广过程中促进读者深度阅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