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4)
2023(10294)
2022(9068)
2021(8891)
2020(7343)
2019(17326)
2018(17551)
2017(32533)
2016(18866)
2015(21435)
2014(21818)
2013(20811)
2012(19077)
2011(17289)
2010(17213)
2009(15152)
2008(14507)
2007(12661)
2006(11015)
2005(9620)
作者
(51824)
(42811)
(42604)
(40764)
(27447)
(20640)
(19561)
(17020)
(16612)
(15530)
(14898)
(14196)
(13606)
(13466)
(13338)
(13267)
(13038)
(12760)
(12235)
(12227)
(10782)
(10703)
(10211)
(9836)
(9810)
(9582)
(9502)
(9433)
(8662)
(8615)
学科
(62440)
经济(62372)
管理(47046)
(44604)
(36531)
企业(36531)
方法(30646)
数学(26375)
数学方法(26034)
教育(22580)
中国(21814)
(18454)
(16922)
(15209)
理论(14896)
业经(14100)
地方(13611)
农业(12260)
技术(11743)
(11004)
贸易(11000)
(10983)
(10651)
(10487)
环境(10008)
教学(9772)
(9701)
财务(9642)
财务管理(9628)
(9251)
机构
大学(255983)
学院(250725)
管理(98259)
(87719)
理学(85754)
研究(85729)
经济(85369)
理学院(84705)
管理学(83069)
管理学院(82599)
中国(56924)
(56548)
科学(54757)
(43266)
(43141)
师范(42974)
(39854)
研究所(39758)
(38622)
中心(38431)
业大(38387)
(37143)
教育(36935)
北京(36580)
师范大学(35284)
财经(31658)
农业(31125)
(31064)
技术(30905)
(30417)
基金
项目(175747)
科学(138224)
研究(135156)
基金(123072)
(106422)
国家(105344)
科学基金(89478)
社会(80110)
社会科(75395)
社会科学(75375)
(70378)
教育(68555)
基金项目(65864)
(61171)
编号(58585)
自然(58207)
自然科(56793)
自然科学(56781)
自然科学基金(55728)
资助(50534)
成果(49818)
课题(42531)
重点(40062)
(40052)
(38006)
(36680)
项目编号(35925)
教育部(34557)
(34513)
创新(33811)
期刊
(93001)
经济(93001)
研究(80212)
教育(59903)
中国(53163)
学报(39673)
科学(35882)
(35662)
管理(33495)
大学(30375)
(26950)
学学(26878)
农业(25328)
技术(25239)
(17308)
金融(17308)
图书(16207)
业经(15693)
职业(14494)
财经(14221)
经济研究(13507)
(12649)
理论(12367)
科技(12212)
(11949)
问题(11891)
实践(11649)
(11649)
(11602)
论坛(11602)
共检索到364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袁媛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榜样教育陷入重重困境,其表现为社会和学校树立的榜样与青少年崇尚的榜样价值取向不一致;道德榜样教育由宣传"精神"异化为宣传"人";被动灌输式的榜样教育模式效果乏善可陈;缺乏道德榜样教育的专业人才等。社会和学校要重塑青少年榜样的道德教育功能,则需要深入分析青少年道德认知系统和心理特征,选取富有时代特色、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榜样;充分挖掘榜样的道德资源;重视榜样教育中"事"与"精神"的宣传;从"灌输"模式转向"对话"模式。此外,还要不断地提高榜样教育者自身素质,加快青少年道德思想意识教育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袁军  王俊山  陈宁  
在理论推演与实践探索基础上,编制了用于调查青少年道德情感的问卷工具。首次对我国三类地区九大城市及其郊县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11~19岁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爱国感和关爱感发展可喜,正直感和责任感现状堪忧;女生道德情感及其关爱感和责任感优于男生;青少年道德情感与学业自评、师生关系、教师有情施教的状况同步发展。我们从中获得的教育启示是:青少年道德情感的现状既令人欣慰,又给人警示;青少年正直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急需加强;学校教育在青少年道德情感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中杰  
本文认为榜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目前榜样教育存在脱离公民教育实际、榜样种类单一、榜样教育方法简单化、忽视青少年的自主性等弊端 ,致使榜样教育缺乏时代特征 ,也难以体现它作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青少年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建议从注重榜样的多样性、现实性、榜样教育的自主性、实践性等方面增加榜样教育的时代性 ,从而为榜样教育赋予新的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冀先礼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榜样教育一方面继续发挥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也出现实效性低迷的困境。这与价值观的多元化、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榜样形象的过于高大以及大众媒体的负面影响等因素有关。榜样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就要考虑时代特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榜样形象的真实性、榜样的合理需要以及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等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汪海彬  陈宁  田学英  
在理论推演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包括乐学感、自信感、成就感、探究感和好奇感五个因子的《青少年理智情感问卷》。首次对我国三类地区九大城市及其郊县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11~19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理智情感总体正向积极,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成就感发展最好,探究感发展最差;男生的探究感和好奇感优于女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理智情感没有逐级提升,反而有下降趋势,其中乐学感和自信感下降显著,而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是两个明显的突降点;自信感在学校声誉、乐学感在学校位置上存在差异;理智情感及其下属的乐学感和自信感随青少年学业自评的提高而上升;师生关系良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领导和教师,常常利用榜样来教育群众与学生。效果,当然有些是好的,但也有些是差的,甚至是反的。有时榜样,会变成“靶子”。这是为什么呢?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琳  叶松庆  
本研究在2013年对全国部分省(市)64所中学的2968名青少年、295名教师和294名学生人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74名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结合2010年至2012年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探索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发现,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成效显著,全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但在教育的方法、青少年参与度、网络道德教育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建香  
榜样教育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社会价值取向正趋多元化与个体性的今天,榜样的力量仍然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榜样教育仍然是现阶段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做好大学生的榜样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构建榜样教育的良好氛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敏  刘海燕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道德治理是职责所在、形势所需,应充分发挥道德榜样在道德治理中的激励、引领和激励作用,提高道德治理的有效性。道德榜样与道德治理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道德榜样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于美德的追求;有利于道德教育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确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戴昕  何义  赵光辉  尹连新  
采用体质监测、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智障青少年的肥胖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以BMI值作为筛查指标,智障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很高,且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儿童期肥胖状况严重。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智障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高于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智障青少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建国  
学生榜样激励机制是榜样教育活动的内在机制,是有效解决不同学生价值观需求的重要形式,具有目标引导、价值观整合、路径依赖性和效应双向性的特点。当前该机制还存在着不稳定、不合理、激励条件不对等、预期价值不确定等问题。该机制的完善应以创新榜样激励教育理念为前提,深化教育改革;以提升榜样激励的竞争性为突破口,构建具有价值预期的机制。围绕着机制创新,常州工学院在榜样激励教育类型、激励教育模式、激励传导机制以及激励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树林  魏国芬  杨惠敏  何慧  徐广宇  
提起榜样,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些在社会上影响大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榜样教育中主要的示范样板。此外,学生身边的品学兼优的同学也是榜样教育中的重要示范样板,因为其影响往往更直接、更现实。但是,从现有的榜样教育的研究文献中,有关学生身边小榜样教育的资料很少见。在一般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中,有一些同伴关系的研究,其中涉及到了威望较高的同伴对其他人的影响问题,但是从德育乃至整个教育背景中,来探讨这个问题,发挥小榜样在德育、智育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琰  易连云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道德榜样"教师形象的局限性逐渐凸显。"道德能动者"教师形象强调教师对教育实践中道德要素及意义的觉察和理解,更有益于学校伦理文化的建构,它凸显了教育过程的道德性,更有利于师生共同的道德成长。提升教师的道德想象力和教师的道德选择能力,可更好地促进"道德能动者"教师形象的建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崔婷婷  
榜样教育的现代转型意指,为了适应转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榜样教育主动进行整体性结构转变,这种转变以人本化和科学化为主要特征,以人的价值观念转变与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最终目标。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榜样教育自身的发展也遭遇了困境,这是其需要转型的现实原因。榜样教育现代转型的路径是:社会的转型提升了对于榜样教育的有效性需求,这种价值范畴将会转化为对于榜样教育功能性转型的诉求之上,而榜样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最终还要依赖结构的成功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风  
长期以来,尽管我们说要加强职业教育,但不少地方的职业教育仍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其一,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投入太少,职业教育教学条件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全,比如实习场所普遍匮乏。其二,职业学校的专业老师普遍匮乏,多是从文化教师转轨而来的,缺乏真正的有水平的能工巧匠,老师无法给孩子提供鲜活的"技术输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