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244.10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4)
2023(8473)
2022(7503)
2021(7107)
2020(6345)
2019(14699)
2018(14568)
2017(29187)
2016(15993)
2015(18118)
2014(18625)
2013(18548)
2012(17539)
2011(15848)
2010(16086)
2009(15122)
2008(15445)
2007(14267)
2006(12417)
2005(11447)
作者
(49169)
(41453)
(41322)
(39450)
(26203)
(19974)
(18973)
(16311)
(15370)
(14876)
(13984)
(13781)
(13188)
(13110)
(12964)
(12947)
(12705)
(12309)
(12031)
(11794)
(10448)
(10303)
(10088)
(9362)
(9346)
(9283)
(9251)
(9245)
(8561)
(8358)
学科
(68594)
经济(68512)
管理(47727)
(47400)
(38813)
企业(38813)
方法(34216)
数学(29990)
数学方法(29629)
(19450)
(18754)
中国(16895)
(15834)
(14341)
业经(13963)
(13905)
贸易(13902)
(13480)
地方(12691)
(12418)
财务(12384)
财务管理(12343)
农业(12196)
企业财务(11724)
(11573)
银行(11544)
理论(11040)
(10898)
(10650)
金融(10648)
机构
大学(242864)
学院(239947)
(97110)
经济(94881)
管理(91894)
研究(80540)
理学(79183)
理学院(78215)
管理学(76684)
管理学院(76246)
中国(61743)
科学(51321)
(51187)
(46661)
(44506)
(42823)
研究所(38721)
中心(37835)
业大(37592)
财经(37000)
(36913)
农业(35113)
(33421)
北京(32476)
(31924)
师范(31611)
(29711)
经济学(29585)
(27892)
财经大学(27417)
基金
项目(155044)
科学(121898)
基金(113570)
研究(109583)
(99759)
国家(98962)
科学基金(84140)
社会(69270)
社会科(65510)
社会科学(65487)
基金项目(60476)
(60230)
自然(56108)
自然科(54879)
自然科学(54860)
自然科学基金(53924)
教育(51271)
(51157)
资助(47231)
编号(44089)
成果(36972)
重点(35039)
(34930)
(32320)
(31747)
课题(30342)
科研(30234)
教育部(29721)
创新(29616)
大学(28911)
期刊
(106751)
经济(106751)
研究(68725)
中国(45949)
学报(41374)
(40020)
(37465)
科学(36816)
管理(32016)
大学(30439)
学学(28632)
农业(26346)
教育(24324)
(22989)
金融(22989)
技术(19501)
财经(18874)
业经(17814)
经济研究(16888)
(16107)
问题(14779)
(13721)
技术经济(12505)
图书(12352)
(12333)
理论(12252)
(12087)
统计(12031)
商业(11647)
(11012)
共检索到35584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为考察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在自恋人格与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关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自恋人格问卷、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评估问卷、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恋人格、线上积极自我呈现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均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2)自恋人格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通过三条中介效应实现: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的中介效应,以及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的链式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永志  金童林  
目的:为探讨遗漏焦虑与积极自我呈现在自恋人格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通过自恋人格与积极自我呈现间关系的调节影响问题性使用产生影响。方法:采用自恋人格量表、遗漏焦虑量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和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评估问卷,按照年级整群分层方式选取180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SPSS18. 0和偏差校对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自恋人格与积极自我呈现、遗漏焦虑、问题性使用均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积极自我呈现、遗漏焦虑与问题性使用间均存在显著正向相关;遗漏焦虑与问题性使用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2)自恋人格、遗漏焦虑和积极自我呈现对问题性使用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遗漏焦虑和积极自我呈现在自恋人格与问题性使用关系间分别起着中介作用,自恋人格对问题性使用的影响还通过遗漏焦虑与积极自我呈现的链式关系发生作用。(4)性别调节了自恋人格与积极自我呈现间的关系并对问题性使用产生影响。结论:自恋人格对问题性使用的影响,通过遗漏焦虑和积极自我呈现发生作用,并且受到性别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七十三  乌云特娜  
为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采用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社交网络积极反馈问卷、整体自尊量表和社交焦虑问卷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线上积极反馈、自尊和社交焦虑各变量间均呈显著相关;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对社交焦虑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而且社交网络使用强度还能通过积极反馈的独立中介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和自尊的链式中介影响社交焦虑。因此,积极的在线互动有利于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感知到积极的线上反馈和提高自尊意识,抑制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社交焦虑,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适应性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静静  谷传华  张永欣  张菲菲  郝恩河  
采用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社会创造性倾向量表、关系质量问卷、亲子亲合量表和同伴提名对429名留守青少年和213名非留守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留守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和社会创造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留守青少年与非留守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和社会创造性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社会关系网络存在显著差异。(2)在双亲外出群体中,祖孙关系在在线娱乐频率与社会创造性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单亲外出群体中,亲子关系在信息检索与社会创造性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非留守青少年群体中,社会关系网络不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宪华   张绍波   付伟  
为考察听障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生命意义感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采用意向性自我调节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问题性网络使用问卷对454名听障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意向性自我调节对听障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存在意义感在意向性自我调节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间存在中介效应,寻求意义感在意向性自我调节对问题性网络使用影响间存在遮掩效应;(3)对意向性自我调节和生命意义感得分进行潜剖面分析,可将听障青少年分为两种类型:低调节能力-低意义感组和中等调节能力-中等意义感组,且中等调节能力-中等意义感组的问题性网络使用得分显著低于低调节能力-低意义感组。为减少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建议特殊教育工作者注重培养听障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听障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积极追寻生活品质,实现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凤云  徐孝娟  
[目的/意义]分析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动机、错失焦虑(FoMO)与沉迷之间的关系,探究FoMO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为预防FoMO和沉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已有研究与理论推导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以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相关量表为基础,结合研究情境设计量表项目;以青少年为调研对象,获取有效样本818份;基于全样本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变异检验、信效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分别抽取男性数据和女性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结论] 使用动机能显著正向预测FoMO和沉迷;FoMO在信息动机与沉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使用动机、FoMO与沉迷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邹泓  
为探讨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全国七城市共2352名中学生父母监控、人格和网络偏差行为状况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1)青少年父母监控状况存在性别差异。重点校学生父母监控的消极控制与反馈维度得分存在年级差异。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得分基本随年级升高而显著增加;(2)人格五维度、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之间呈显著相关,青少年人格可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和情绪型,其中和谐型人格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型和情绪型个体;(3)人格类型在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韩磊  许玉晴  孙月  曲影  毛婉君  郑莎莎  
为探讨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社交回避与苦恼的影响以及情绪管理和安全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亲子冲突问卷、情绪管理量表、安全感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468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亲子冲突与情绪管理、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回避与苦恼呈显著正相关,情绪管理与安全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两个变量与社交回避与苦恼呈显著负相关;情绪管理和安全感在亲子冲突和社交回避与苦恼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即较高水平的亲子冲突会导致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较差,进而导致青少年缺乏安全感进而使他们表现出更多的社交回避与苦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彩婷  陈媛媛  
青少年上网玩游戏、看电视花费的时间大幅增加,这一现象逐渐成为了全社会担忧的问题。现有关于同伴效应的研究中还没有关于使用电子媒介同伴效应的研究。文章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七年级和九年级的随机分班数据分析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的班级同伴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的参与行为和花费时间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同伴效应,该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或伪回归等方式排除相关效应之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同伴效应的影响机制发现,同学关系越好,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受同伴的影响越大,但该机制对看电视的同伴效应影响不显著。父母对子女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的严厉程度并不能改变同伴的影响。异质性的分析发现,上网玩游戏的同伴效应在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女生看电视的行为受同伴的影响更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诗敏  程傲  李腾腾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主动性对电商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以及社会网络与机会识别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对电商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与机会识别在主动性人格影响电商创业意愿的过程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即主动性人格通过加强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感知,进而提高其机会识别效能感,最终增强大学生电商创业意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林园  方晓义  阎静  
本研究基于"溢出假说"和"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选自北京、重庆和石家庄三所初中学校的103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家庭环境中的父母关系(父母冲突和父母婚姻满意度)、亲子关系(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父母关系是否会通过亲子关系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满意度、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而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母子依恋、父母婚姻满意度和父子依恋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但父母冲突却不能;(3)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父母婚姻满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莉  邹泓  任磊  么娆  
以北京市37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网络偏差行为问卷、一般问题行为问卷考查了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了两者对一般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最多;(2)网络偏差行为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成瘾者比非成瘾者表现出更多的一般问题行为;(4)网络偏差行为在网络成瘾与一般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廖新兰  
针对当前网络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深入分析了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强化思想引导、普及网络教育和加强网络安全立法等有效措施,以期对保障青少年网络安全有所裨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蔡卫萍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青少年的认知风格、年级和任务类型因素对其网络信息查询效果和具体查询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所在的年级和任务类型对其查询效果和行为有较大影响,高中生的表现整体较初中生好,完成不同任务时青少年的信息行为有较大差异;认知风格仅对点击网页内超链接次数有所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显亮  丁亮  袁浅香  
采用网络测验法对88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运用"总效应调节模型"方法,探讨了网络利他行为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2)责任感对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具体来讲,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效应随责任感的增加而增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