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4)
- 2023(15983)
- 2022(14117)
- 2021(13567)
- 2020(11351)
- 2019(26449)
- 2018(25838)
- 2017(49015)
- 2016(26869)
- 2015(30835)
- 2014(30788)
- 2013(29776)
- 2012(27387)
- 2011(24677)
- 2010(24378)
- 2009(22393)
- 2008(22011)
- 2007(19073)
- 2006(16310)
- 2005(14354)
- 学科
- 济(100903)
- 经济(100792)
- 管理(75307)
- 业(73366)
- 企(59577)
- 企业(59577)
- 方法(50165)
- 数学(43796)
- 数学方法(43103)
- 中国(28570)
- 农(27906)
- 财(26473)
- 学(22661)
- 业经(22611)
- 地方(19669)
- 贸(19418)
- 贸易(19411)
- 制(19199)
- 易(18852)
- 理论(18738)
- 农业(18380)
- 务(17337)
- 财务(17258)
- 财务管理(17216)
- 银(16727)
- 银行(16676)
- 企业财务(16312)
- 技术(16204)
- 和(16187)
- 行(15783)
- 机构
- 大学(375102)
- 学院(372221)
- 管理(148125)
- 济(142009)
- 经济(138725)
- 理学(128473)
- 理学院(126969)
- 管理学(124274)
- 管理学院(123605)
- 研究(121335)
- 中国(93372)
- 京(79769)
- 科学(77751)
- 财(65865)
- 农(62877)
- 所(60599)
- 业大(58094)
- 中心(57939)
- 研究所(55515)
- 江(54629)
- 财经(53111)
- 范(50484)
- 北京(50088)
- 师范(49970)
- 农业(49331)
- 经(48467)
- 州(44605)
- 院(44241)
- 经济学(41778)
- 技术(40705)
- 基金
- 项目(260179)
- 科学(203920)
- 研究(188141)
- 基金(188052)
- 家(164362)
- 国家(162962)
- 科学基金(140242)
- 社会(116697)
- 社会科(110363)
- 社会科学(110333)
- 省(101931)
- 基金项目(100011)
- 自然(93290)
- 自然科(91172)
- 自然科学(91146)
- 自然科学基金(89492)
- 教育(88237)
- 划(86145)
- 资助(78112)
- 编号(77378)
- 成果(62383)
- 重点(57925)
- 部(56979)
- 发(53949)
- 创(53786)
- 课题(52966)
- 科研(50299)
- 创新(50074)
- 大学(49706)
- 教育部(48752)
- 期刊
- 济(150067)
- 经济(150067)
- 研究(107879)
- 中国(73786)
- 学报(63108)
- 农(56051)
- 科学(55925)
- 管理(52631)
- 财(49988)
- 大学(47997)
- 教育(47523)
- 学学(44718)
- 农业(38908)
- 融(33808)
- 金融(33808)
- 技术(33784)
- 财经(25114)
- 业经(24602)
- 经济研究(23367)
- 图书(23060)
- 经(21410)
- 业(20120)
- 问题(18996)
- 理论(18714)
- 版(18402)
- 科技(17876)
- 技术经济(17623)
- 实践(17308)
- 践(17308)
- 统计(16735)
共检索到545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启玉 唐汉瑛 张露 周宗奎
青少年群体中的网络欺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基于对1103名7-11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中的网络欺负现状及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网络欺负在我国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中普遍存在,并且以言语暴力和社交排斥为主要形式;社交网站使用时长、使用频率、好友数量、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安全行为和不恰当的自我呈现策略等是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使用中遭遇网络欺负的重要风险因素。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重视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中的网络欺负风险。
关键词:
网络欺负 社交网站 青少年 风险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阳 范翠英
网络欺负是在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具有目的性、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的特征,其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同时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亲子关系、父母调节等家庭因素以及暴力环境、社会支持、文化等社会环境都会对网络欺负产生影响。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研究的方法、对象及内容三方面展望了网络欺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欺负 网络欺负 青少年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峰峰 刘伟杰 霍燃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抽取的77 367个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样本数据分析发现,青少年诚信行为表现良好,但行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波动趋势。同时,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且学业表现优异的青少年的诚信行为表现得更好,但寄宿且对生活状态不满意的青少年的诚信行为发展则需要引起重视。除此之外,道德情感(尤其是自尊感、集体责任感)对青少年诚信行为发展的影响较大。基于此,青少年诚信教育需要重视青少年对诚信事件的评价并在具体情境中协助青少年树立诚信意识,也需要注重青少年道德情感的积极作用并在情感培育中激发青少年诚信行为动力,还需要关注青少年生活要素的影响并在生活实践中促进青少年诚信行为习惯养成。
关键词:
青少年 诚信行为 诚信意识 诚信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汪海彬 陈宁 田学英
在理论推演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包括乐学感、自信感、成就感、探究感和好奇感五个因子的《青少年理智情感问卷》。首次对我国三类地区九大城市及其郊县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11~19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理智情感总体正向积极,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成就感发展最好,探究感发展最差;男生的探究感和好奇感优于女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理智情感没有逐级提升,反而有下降趋势,其中乐学感和自信感下降显著,而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是两个明显的突降点;自信感在学校声誉、乐学感在学校位置上存在差异;理智情感及其下属的乐学感和自信感随青少年学业自评的提高而上升;师生关系良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袁军 王俊山 陈宁
在理论推演与实践探索基础上,编制了用于调查青少年道德情感的问卷工具。首次对我国三类地区九大城市及其郊县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11~19岁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爱国感和关爱感发展可喜,正直感和责任感现状堪忧;女生道德情感及其关爱感和责任感优于男生;青少年道德情感与学业自评、师生关系、教师有情施教的状况同步发展。我们从中获得的教育启示是:青少年道德情感的现状既令人欣慰,又给人警示;青少年正直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急需加强;学校教育在青少年道德情感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关键词:
道德情感 爱国感 关爱感 正直感 责任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綦春霞 张新颜 王瑞霖
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制了八年级数学试题,对三个地区83 792名学生进行了学业水平的测试,同时对参加测试的学生和相应的2 774名初中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揭示影响学业水平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三地的八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达标率,平均达标率为94.9%,学生在"运用"能力维度的达标程度低于"了解、理解和掌握"等维度;(2)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类型之间的学业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差异不明显;(3)教学方法、知识表征、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以及学习习惯都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其中学习习惯对学生成绩影响最大。根据结果,作者在最后提出,教学中应关注学生高认知...
关键词:
学业水平 八年级 影响因素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梦琦
学生的学习不仅受到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七年级正处于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在整个初中阶段比较重要,是中学学习的开端。了解和掌握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现状,能促进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和发展。本研究(昆明市七年级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现状)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心理压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习动机"六个指标出发,以群体视角透视学生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慧 吴敏榕 韦燕云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广泛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态度,并对其影响因素作深刻的剖析,进而提出增强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有效途径,以利于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学习信念,增强专业兴趣。
关键词:
大学生 专业认同 满意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袁媛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榜样教育陷入重重困境,其表现为社会和学校树立的榜样与青少年崇尚的榜样价值取向不一致;道德榜样教育由宣传"精神"异化为宣传"人";被动灌输式的榜样教育模式效果乏善可陈;缺乏道德榜样教育的专业人才等。社会和学校要重塑青少年榜样的道德教育功能,则需要深入分析青少年道德认知系统和心理特征,选取富有时代特色、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榜样;充分挖掘榜样的道德资源;重视榜样教育中"事"与"精神"的宣传;从"灌输"模式转向"对话"模式。此外,还要不断地提高榜样教育者自身素质,加快青少年道德思想意识教育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榜样 青少年 道德认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新 鞠玉翠
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某小学进行欺负问题的干预研究,通过为期五周的干预,实验班学生上学和放学路上受欺负的比率和在学校情境中受欺负的程度显著下降,三年级的下降幅度大于五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安全感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和提高。
关键词:
欺负问题 干预研究 行动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彩婷 陈媛媛
青少年上网玩游戏、看电视花费的时间大幅增加,这一现象逐渐成为了全社会担忧的问题。现有关于同伴效应的研究中还没有关于使用电子媒介同伴效应的研究。文章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七年级和九年级的随机分班数据分析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的班级同伴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的参与行为和花费时间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同伴效应,该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或伪回归等方式排除相关效应之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同伴效应的影响机制发现,同学关系越好,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受同伴的影响越大,但该机制对看电视的同伴效应影响不显著。父母对子女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的严厉程度并不能改变同伴的影响。异质性的分析发现,上网玩游戏的同伴效应在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女生看电视的行为受同伴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上网玩游戏 看电视 同伴效应 随机分班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恽如伟 史慧敏 王旭杰 张如静 王萌 李艺
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迅速,然而作为关系到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谐有序的网络游戏,其评价不应该仅仅参考经济指标,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本文从面向青少年发展的角度及游戏的具体特点,提出了网络游戏的五项评价指标:知识性、智力性、情意性、游戏性和成瘾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007网络游戏调查研究报告。
关键词:
网络游戏 青少年 评价指标 研究报告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彩娜 马田雨 张豪
社会比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社会比较信息、更便捷的比较途径。与传统的社会比较相比,社交网络中的社会比较具有自发性、比较信息的两极化、比较对象的多样化等特征。现有研究发现了社交网络中社会比较对用户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探讨了与之相关的个体与文化因素。未来研究应更关注社交网络中的消极信息对用户的影响、重视用户的主体性及进一步深化社交网络中社会比较的个体差异与文化差异研究。
关键词:
社会比较 社交网络 自我评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七十三 乌云特娜
为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采用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社交网络积极反馈问卷、整体自尊量表和社交焦虑问卷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线上积极反馈、自尊和社交焦虑各变量间均呈显著相关;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对社交焦虑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而且社交网络使用强度还能通过积极反馈的独立中介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和自尊的链式中介影响社交焦虑。因此,积极的在线互动有利于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感知到积极的线上反馈和提高自尊意识,抑制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社交焦虑,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适应性的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凡柱 耿勋
以江苏某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探讨新生代大学生社会网络现状,并对不同类群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大都认识到了社会网络的重要性,多数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借助了社会网络的作用;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社会网络在多方面均呈现出了较大差异,管理阶层家庭的大学生社会网络成熟度高于非管理阶层家庭大学生。
关键词:
新生代大学生 社会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