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
- 2023(1484)
- 2022(1181)
- 2021(1136)
- 2020(1010)
- 2019(1871)
- 2018(1902)
- 2017(3374)
- 2016(1801)
- 2015(2055)
- 2014(1983)
- 2013(1901)
- 2012(1788)
- 2011(1588)
- 2010(1469)
- 2009(1355)
- 2008(1317)
- 2007(1256)
- 2006(1134)
- 2005(934)
- 学科
- 济(6819)
- 经济(6811)
- 管理(6548)
- 业(6341)
- 企(5468)
- 企业(5468)
- 方法(2684)
- 财(2532)
- 中国(2401)
- 融(2334)
- 金融(2334)
- 数学(2298)
- 农(2276)
- 数学方法(2266)
- 银(1955)
- 银行(1950)
- 行(1916)
- 业经(1779)
- 技术(1745)
- 地方(1633)
- 制(1599)
- 学(1551)
- 农业(1541)
- 人事(1457)
- 人事管理(1457)
- 策(1401)
- 务(1345)
- 财务(1342)
- 财务管理(1338)
- 企业财务(1299)
- 机构
- 大学(26462)
- 学院(25827)
- 济(10411)
- 管理(10259)
- 经济(10186)
- 理学(9340)
- 理学院(9178)
- 管理学(8894)
- 管理学院(8856)
- 研究(8661)
- 中国(7429)
- 科学(5597)
- 京(5499)
- 财(5334)
- 农(5190)
- 中心(4500)
- 业大(4298)
- 所(4214)
- 农业(4076)
- 财经(4070)
- 研究所(3878)
- 经(3774)
- 江(3669)
- 范(3537)
- 师范(3492)
- 北京(3374)
- 经济学(3129)
- 财经大学(3104)
- 商学(3094)
- 商学院(3059)
共检索到38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海垒 张文新
为探讨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同伴支持与抑郁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调查了1297名初中生。结果发现:农村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初中生;学业压力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抑郁,同伴支持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抑郁;同伴支持能够调节学业压力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对于同伴支持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来讲,学业压力对于抑郁的正向预测力较弱,而对于同伴支持水平较低的青少年来讲,学业压力对于抑郁的正向预测力较强。
关键词:
青少年 学业压力 同伴支持 抑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杨萍 赵喜佳 张文新
运用同伴侵害、自尊和抑郁量表测查了478名初中生,探讨早期青少年同伴侵害的特点及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检验自尊对早期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抑郁的调节作用,并揭示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早期青少年的同伴侵害普遍存在;(2)无论受到关系侵害还是外显侵害,女生都比男生更易产生抑郁情绪;(3)高水平的自尊可以增强早期青少年的关系侵害与抑郁之间的关联,削弱早期青少年的外显侵害与抑郁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早期青少年 同伴侵害 抑郁 自尊 性别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侯金芹
为考察同伴拒绝对抑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感恩问卷、自尊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109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同伴拒绝、感恩、自尊对抑郁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同伴拒绝通过三种途径影响抑郁。首先,同伴拒绝直接预测抑郁;其次,同伴拒绝通过影响感恩间接预测抑郁;再次,同伴拒绝通过感恩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抑郁。即,同伴拒绝是抑郁的风险因素之一,会引发连锁的不良反应。教育教学中建议从培养感恩特质和提升自尊水平入手,阻断不良同伴关系对抑郁的影响。
关键词:
同伴拒绝 抑郁 感恩 自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蒋奖 梁静 杨淇越 克燕南
为考察同伴文化压力对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同伴文化量表、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375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同伴文化压力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2)自尊在同伴文化压力与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高自尊水平比低自尊水平青少年更容易受同伴文化压力的影响而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尚桂 刘莹
抑郁青少年人际心理疗法(IPT-A)是建立在人际心理疗法基础之上用以治疗青少年抑郁的心理疗法。经过10多年的发展,IPT-A在适用标准、治疗过程、治疗问题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IPT-A的疗效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成为治疗青少年抑郁的一种主要方法。
关键词:
人际心理疗法 抑郁 青少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安文军 程硕 王和平
医学、生物学的多个分支学科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上取得一些积极成果。认知行为研究发现,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异常、神经递质功率失调、脑电α波左右不对称;核磁共振等影像学发现,患者的前额叶、海马等脑结构和代谢存在异常;神经电生理研究发现,患者的快波睡眠波、慢波睡眠波等脑电活动与正常人有差异;在神经递质的研究上,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γ-氨基丁酸以及神经肽等存在异常;遗传学研究表明,该症的发生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免疫学研究认为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等的异常是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贾金玲 卢林鑫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留守听障学生作为留守儿童中的特殊亚群体,是同伴欺凌与抑郁的高发人群。为探讨同伴欺凌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作用,采用问卷法对596名留守听障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1)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社交焦虑以及抑郁均处于较低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与抑郁、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留守听障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在同伴欺凌与抑郁的关系之间存在三条中介路径,分别是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的简单中介路径、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路径。基于此,社会各界应为留守听障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保护他们免遭同伴欺凌,同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保障体系,为留守听障学生提供系统服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臧宁 曹洪健 周楠
家校合作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核心中观系统,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青少年的学业和行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人类发展的生物生态学理论,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考察了家校合作对青少年学业成绩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父母活动参与意愿正向影响青少年次年的学业成绩,负向影响外化问题行为;家长主动联系、教师主动联系则分别负向、正向影响青少年次年外化问题行为。青少年的不良同伴交往能够中介家长活动参与意愿、教师主动联系和青少年次年的学业成绩、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联系。较高的青少年意志力T1能够“增强”教师主动联系对青少年次年学业成绩的负向影响;较高的意志力T2可以“缓冲”不良同伴交往在“活动参与意愿/教师主动联系→学业成绩/外化行为问题”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苗甜 王娟娟 宋广文
为探讨粗暴养育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本研究考察认知反应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采用粗暴养育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莱顿抑郁敏感指数量表、抑郁体验问卷,对65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粗暴养育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2)认知反应性在粗暴养育和青少年抑郁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粗暴养育除了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外,还可以通过认知反应性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3)认知反应性的中介作用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随着社会支持水平的升高,认知反应性对抑郁的正向预测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左莹莹 侯金芹 江兰 陈祉妍
本研究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CES-D)对817名听力残疾青少年、641名其他残疾青少年(包括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多重残疾)和894名健全青少年进行测查,考察这三者的抑郁情绪,并探讨影响听力残疾青少年抑郁的家庭因素。结果发现:听力残疾青少年与其他残疾青少年的抑郁水平相当,均显著高于全国健全青少年;父母关系好是听力残疾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
听力残疾青少年 抑郁情绪 家庭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珍珍 陈佩佩 路立红 徐夫真
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自我知觉问卷(SPPC)和一般疏离感量表(GAS)对某城市312名听障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以考察听障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及其与疏离感、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发现,听障青少年抑郁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段差异,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听障青少年抑郁与疏离感、自我概念均显著相关,疏离感直接影响听障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同时也通过自我概念间接影响其抑郁水平。本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在疏离感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疏离感通过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影响听障青少年的抑郁,中介效应量为9.43%。
关键词:
听障青少年 抑郁 疏离感 自我概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陆 卞玉薇 王雅丽 游志麒
采用手机成瘾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对湖北省某高校6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社交焦虑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公正世界信念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公正世界信念在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随着公正世界信念的提升,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的关系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凌 黎玉兰 马雪香 符仲芳
本研究的目的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以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自尊在二者间的多重中介作用。采用中文版父母心理控制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798名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1)父亲心理控制、母亲心理控制、自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显著相关;(2)父母心理控制不但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症状,还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自尊间接影响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自尊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闯 关宇虹
论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将两个网络结构变量——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性,引入渠道权力理论之中,在B2B渠道背景中检验了经销商群体的网络密度和经销商的网络中心性,对制造商渠道权力应用与冲突、合作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第一,网络密度会强化制造商强制性权力使用与合作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和制造商非强制性权力使用与合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第二,网络中心性会弱化制造商强制性权力使用与冲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和制造商非强制性权力使用与冲突之间的关系。第三,网络中心性对制造商强制性权力使用与合作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和非强制性权力应用与合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涛 陈晨 左薇
采用社区暴力接触调查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8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初中生社区暴力接触、社会支持对抑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与社区暴力接触程度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在初中生社区暴力接触与抑郁水平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与高社会支持的初中生相比,低社会支持的初中生更容易受社区暴力接触的影响,抑郁水平更高。
关键词:
社区暴力接触 抑郁 社会支持 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