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
- 2023(1570)
- 2022(1407)
- 2021(1323)
- 2020(1251)
- 2019(2542)
- 2018(2594)
- 2017(5123)
- 2016(2867)
- 2015(3052)
- 2014(3194)
- 2013(3185)
- 2012(2935)
- 2011(2738)
- 2010(2722)
- 2009(2747)
- 2008(2517)
- 2007(2087)
- 2006(1917)
- 2005(1632)
- 学科
- 济(12234)
- 经济(12213)
- 管理(9536)
- 业(8138)
- 企(7524)
- 企业(7524)
- 方法(6596)
- 数学(5582)
- 数学方法(5534)
- 中国(3230)
- 财(3217)
- 学(2743)
- 理论(2574)
- 农(2340)
- 贸(2339)
- 贸易(2339)
- 业经(2318)
- 易(2232)
- 地方(2165)
- 关系(2100)
- 制(2074)
- 和(1970)
- 务(1922)
- 财务(1921)
- 财务管理(1917)
- 划(1878)
- 策(1876)
- 企业财务(1832)
- 人事(1794)
- 人事管理(1793)
- 机构
- 大学(41255)
- 学院(39853)
- 管理(15732)
- 济(15336)
- 经济(14951)
- 理学(13996)
- 理学院(13772)
- 管理学(13420)
- 管理学院(13365)
- 研究(13344)
- 中国(9975)
- 京(8687)
- 科学(8078)
- 财(7414)
- 所(6623)
- 范(6277)
- 师范(6242)
- 财经(6037)
- 研究所(5981)
- 中心(5787)
- 江(5726)
- 北京(5599)
- 经(5535)
- 师范大学(5176)
- 业大(5153)
- 农(5118)
- 院(4821)
- 州(4654)
- 商学(4632)
- 商学院(4571)
共检索到59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昊 张卫
目的: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在其中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效能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121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显著正相关;(2)应对效能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同时存在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结论:应对效能可以有效地部分阻抗、中介和缓冲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敏 陈志霞
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成人一般希望量表(ADHS)对348名大学生的有效样本进行调查,探讨生活事件、希望特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希望特质呈显著负相关。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生活事件量表得分与希望特质的交互作用显著,低希望水平被试比高希望水平被试更容易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产生自杀意念,因此希望特质在生活事件与消极自杀意念之间起着显著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模型提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大学生自身心理保护机制的建设,从积极心理角度来减少和防御大学生自杀。
关键词:
自杀意念 生活事件 希望特质 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旺 田丽丽 刘本荣
以390名中国职业女性为对象,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2中的特质愤怒量表(TAS)、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3)进行施测,探讨职业女性特质愤怒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抑郁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有自杀意念职业女性的特质愤怒水平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的职业女性;(2)抑郁在职业女性的特质愤怒与自杀意念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陆红 田丽丽 马孟阳
自杀意念的评估是预防和控制自杀行为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国内外自杀意念的评估工具进行了简要回顾,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自编问卷法、单个问题判断法、心理测量法、访谈法等,本文还就自杀意念评估工具的选择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自杀 自杀意念 自杀意念评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旺 田丽丽 周文静 陆红
以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反刍思维反应量表(RRS)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为测量工具,采用点探测任务,考察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在职业女性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除与反省深思无显著相关(r=0.162,p>0.05)之外,与反刍思维总分、强迫思考、自杀意念之间的相关均显著;(2)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在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在强迫思考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反省深思与自杀意念之间不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韩黎 廖传景 张继华
本研究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情绪调节习惯问卷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8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偏低,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和高低心理韧性者差异显著;压力性生活事件、情绪调节、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两两显著相关;压力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还通过情绪调节和心理韧性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和心理韧性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发挥了链式多重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不仅需要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还要增强心理韧性,以降低压力性生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群明 范志光
为探讨残疾大学生自我污名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机制,采用自我污名量表、自杀意念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和成人素质希望量表,对686名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327名非残疾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作为参照。结果发现:(1)在残疾大学生中共筛选出有自杀意念者76人,检出率为11.08%;(2)听力障碍大学生自杀意念显著高于视力障碍大学生,视力障碍大学生自杀意念显著高于非残疾大学生;(3)知觉压力在自我污名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希望在知觉压力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探讨了自我污名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改善残疾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志强 张大均 王鑫强
为探讨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总量表对51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要显著高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公正世界信念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3)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的效应值为18%,即负性生活事件在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同时,还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影响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公正世界信念 主观幸福感 负性生活事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通过对641名高校学生进行自杀意念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在不同学历、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失恋过、有无性经历、不同压力情况、有无安全感、是否目睹或亲身经历家庭成员有暴力行为、目前为止是否有过自杀行为自杀意念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且与自杀态度、社会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达到差异水平。由此提出从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源的控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和关注特定阶段和特殊群体的学生四个方面着手,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率,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影响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鹃娟 蒋炜康
客观认识并积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给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为基础,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对我国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社会网络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28%的中国老年人在被调查时点的过去一年中至少经历过一项负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网络、朋友网络及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增益作用,消极应对则会削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应综合发挥老年人内在应对方式与外在网源的作用,尤其是要注重家庭支持,缓和负性事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玲 陆爱桃 连松州 张美超
本研究考察了听障青少年的父母同伴依恋、自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另外,自尊在父亲依恋与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样,自尊在同伴依恋与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中也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父亲依恋P同伴依恋均能直接或间接通过自尊影响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而在母亲依恋中却无此结果。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多重依恋关系理论。
关键词:
依恋 自尊 生活满意度 中介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朝峰 罗之勇
研究采用民族认同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高中和罗城初中的980名仫佬地区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仫佬族地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均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中华民族认同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
仫佬族 青少年 民族认同 生活满意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功星 周星 涂红伟
国家间的争议和冲突通常会引起两国消费者的敌意情绪,并最终诉诸于消费者的抗议、抵制和拒绝购买来自敌意国的产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产品形式,鲜有研究关注消费者敌意对旅游意愿的影响。该研究以216名中国青少年消费者为研究样本,引入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和性别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了消费者敌意对旅游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敌意对中国青少年赴日旅游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在消费者敌意和旅游意愿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消费者敌意对自我效能的作用强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青少年的消费者敌意对自我效能的影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歌,鲍思顿,何世堂,周司岱
中国青少年的性观念一直是较少有人涉足的研究领域。利用1988年在四川省搜集的调查数据试图进行两方面的分析:其一,描述青少年对婚前性行为的群体态度;其二,测定影响青少年性观念的主要因素。在第二方面的分析中,我们用影响青少年性观念的预测变量估测了几个回归方程。旨在反映中美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要相似处和相异处;并表明尽管有严格的法律和道德力量的约束,中国的青少年在某种程度上强烈反对这个年龄的性接触,但对他人走入“禁区”却表现出理解和宽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文新 李静雅 赵景欣
采用问卷法对460名犯罪青少年与582名未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了犯罪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特点、情绪适应的状况,以及公正世界信念与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犯罪青少年关于他人的公正世界信念显著高于关于自己的公正世界信念,而未犯罪青少年关于他人与关于自己的公正世界信念差异不显著。同时,犯罪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未犯罪青少年,而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未犯罪青少年。犯罪青少年与未犯罪青少年的公正世界信念均可负向预测抑郁,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结论:犯罪青少年认为自己比他人受到的对待更为不公正,且存在着严重的情绪适应问题;犯罪青少年良好的公正信念有利于其狱内的情绪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