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5)
2023(16228)
2022(13863)
2021(13239)
2020(11026)
2019(25179)
2018(25116)
2017(46939)
2016(26661)
2015(29925)
2014(29930)
2013(28964)
2012(26568)
2011(24258)
2010(24580)
2009(22642)
2008(21549)
2007(18697)
2006(16369)
2005(14550)
作者
(76480)
(63353)
(63017)
(59969)
(40314)
(30517)
(28627)
(24783)
(24280)
(22630)
(21570)
(21379)
(20026)
(19932)
(19615)
(19551)
(19427)
(18852)
(18145)
(18107)
(16009)
(15619)
(15291)
(14528)
(14316)
(14167)
(14088)
(13965)
(12772)
(12605)
学科
(91855)
经济(91704)
管理(75253)
(69349)
(57918)
企业(57918)
方法(41964)
数学(36107)
数学方法(35689)
中国(29045)
(27480)
(25991)
(23349)
教育(23212)
(22076)
业经(21688)
理论(18683)
(17387)
贸易(17380)
地方(17196)
农业(17159)
(17091)
财务(17020)
财务管理(16989)
(16906)
技术(16506)
企业财务(16124)
(15790)
银行(15721)
(15593)
机构
大学(375294)
学院(368447)
管理(140407)
(138191)
经济(134955)
研究(126994)
理学(122114)
理学院(120633)
管理学(118433)
管理学院(117757)
中国(89111)
(80948)
科学(79980)
(65603)
(64471)
(63729)
研究所(59012)
业大(58081)
中心(56287)
(55766)
师范(55207)
(54399)
财经(52275)
北京(51441)
农业(50273)
(47525)
(45698)
师范大学(45326)
(43452)
教育(42487)
基金
项目(254108)
科学(199441)
研究(186528)
基金(182017)
(160061)
国家(158635)
科学基金(134499)
社会(115430)
社会科(109039)
社会科学(109013)
(99694)
基金项目(96862)
教育(91167)
自然(88119)
(86306)
自然科(86002)
自然科学(85976)
自然科学基金(84452)
编号(77158)
资助(73988)
成果(64726)
重点(58133)
(57197)
课题(55205)
(53885)
(53073)
创新(49343)
教育部(49201)
科研(48578)
(47976)
期刊
(148011)
经济(148011)
研究(113451)
中国(77070)
教育(65389)
学报(63604)
(57688)
科学(55424)
管理(49931)
(49723)
大学(48347)
学学(44514)
农业(39498)
技术(32058)
(30106)
金融(30106)
财经(25386)
业经(23973)
经济研究(23026)
(21598)
(20487)
问题(19152)
科技(18356)
图书(18276)
(18063)
理论(16990)
业大(16610)
职业(15834)
技术经济(15555)
实践(15546)
共检索到539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灵  董奇  张红川  王昌海  
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主题的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影响机制的保护与危险因素、社会心理背景因素、理论模型及其教育启示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曹晓华  张焕婷  
从教育神经科学角度探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以独特的方式感知和应对外部世界,其行为既有积极发展的一面,也有危机四伏的一面。这种特异行为主要与自我控制能力急剧减弱和社会敏感性明显增强有关,其脑机制与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有关。青少年的前额叶皮质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以至不能灵活有效地执行控制功能。特别是在情绪状态和同伴在场情境下,与奖励信息加工有关的纹状体激活显著增强,更削弱了前额叶皮质的控制功能,从而使青少年在情绪状态下大量发生各种特异行为。对此类特异行为脑机制的理解,能促进对青少年期的正面认知,以及更好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施亦龙  许鑫  
健康信息搜寻是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浏览、搜索、征询以获取各类健康信息。通过研读分析国内外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的相关文献,从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内容、平台及相关技术等几个方面展开综述,在梳理现有研究进展的同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探讨其对于我国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研究工作的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良  张大均  
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是:研究思维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研究领域从零散到系统的建构;研究方法从单一到整合的改进。通过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反思,我们得到了如下认识: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目标;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价值追求;中国化是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方向。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萱   武芯苇   杜晨溦   李佑发  
心理健康监测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和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美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起步早、发展快,1960年至今的六十年间,已历经前监测阶段、风险行为监测阶段、综合心理健康监测阶段和心理-神经科学整合阶段四个阶段,涵盖十一个监测项目,发展出较为全面的监测框架。监测框架中所含指标丰富,可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心理健康部分包括精神障碍、情绪行为问题以及积极心理三部分下属的六十余种指标;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部分包含个体、家庭和社会层级下的五十余种风险和保护因子。同时,监测工具高度成熟化、监测系统高度科技化。美国在该领域的丰富经验对我国及时改进框架设计,加强监测指标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监测工具的开发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鹏远  沈丹  唐倩  李延森  李春梅  
随着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高密度饲养引起畜禽养殖场空气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养殖舍内环境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污染引起的家畜呼吸道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可产生大量PM,已成为大气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μm)和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重要来源,影响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畜禽养殖场的PM主要来源于饲料、粪便、羽毛、皮屑等,其成分主要是有机物,含有C、H、O、N、S、Ca、Na、Mg、Al和K等多种元素;PM表面还附着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以及内毒素、氨气、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畜禽养殖舍PM的产生和释放受到家畜的种类、日龄、活动以及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鸡舍内PM的浓度高于猪舍,冬季舍内PM的浓度高于夏季。但是,目前缺少标准化设备和标准方法来测量不同类型的畜禽舍PM的浓度和排放水平。畜禽养殖舍PM的成分复杂,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严重危害家畜的健康和生产。畜禽舍内高浓度PM主要通过以下3种形式影响呼吸道健康,一是PM直接刺激呼吸道,降低机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抵制;其次是PM表面附着的多种化合物的刺激;第三种是PM表面的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的刺激。目前关于PM对呼吸道健康危害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M对呼吸道的致炎作用,研究发现:PM通过刺激肺泡巨噬细胞产生前炎症因子,继而诱发其它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引起肺发生炎症反应;另外,PM2.5通过引起肺组织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活性,上调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录激活因子AP-1的表达而诱发肺的炎症;PM2.5也可通过激活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TLR2和TLR4的表达,激活NFκB信号通路而导致炎症的发生。也有研究发现,PM2.5在诱导呼吸道炎症的同时,还会激活细胞自噬和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相关信号通路,这为缓解和治疗PM引起细胞损伤提供了靶点。尽管PM危害呼吸道健康的机制研究较多,但是PM成分复杂,并处在不断变化中,因此PM诱导呼吸道损伤的机制也十分复杂,仍需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大量PM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和家畜健康,而PM对环境和家畜健康的危害程度与其组成和浓度密切相关。因此,正确认识畜禽舍PM的形态、大小、组成、浓度水平及其形成排放影响因素,对确定畜禽舍PM的来源和PM的毒性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畜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PM的来源、化学组成、浓度、排放、影响因素,以及PM对呼吸道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正确评估PM对畜禽健康生产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玫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导人们关注生命质量、关注身体健康。德国的全民健康教育主要由健康宣传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公司三个机构共同承担。德国健康教育还具有法制化、社会化、针对性强、方法新颖等特点。我们要借鉴德国的健康教育,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发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全方位健康教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基层社会健康教育的有利环境;对重点人群单独实施健康教育;设立健康教育保险,提高资金保障;发挥中医药独特的防病治病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霄嘉  马欣  李玉娥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  
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多边框架下减缓与适应工作进展缓慢,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作为潜在的直接解决方案日益引起科学界和决策者的重视。本文回顾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由来,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捐助制度和自然灾害保险。总结出其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启示,并提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框架系统,建立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救灾捐赠体系和农业灾害保险等的整合机制;充分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的比较及启示姚云对青少年开展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对性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经验尤显不足。本文将对国外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作用认识、内容、方法和途径四个方面作一比较,希望对我国的青少年开展性教育有所裨益。-、...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海丽  
[目的/意义]对美国青少年馆员培育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将其目前的培育机制进行分析,为我国进一步构建儿童图书馆员培育体系提供经验借鉴,为下一步深化培育青少年馆员提供案例支持。[方法/过程]梳理美国ALA和YALSA有关图书馆青少年服务的标准、青少年图书馆员奖励项目、提供的继续教育活动、青少年馆员交流平台、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青少年馆员就业方向、我国省级和省会图书馆的青少年服务开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论]在美国,行业协会、学校、图书馆已经构成了分工、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对我国培育青少年馆员的建议是:以青少年为本培育馆员;建立高校、图书馆、协会协同育人模式;高校强化服务社会意识,创新课程体系;图书馆重视青少年服务、青少年馆员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图书馆学会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林丽萍  
本文提出图书馆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可采用设立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辟网站心理健康专栏、开展体验读书活动、组织扶贫济困、手拉手结对活动等方式,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静  柴彦威  符婷婷  
环境污染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危害居民的健康状况。已有关于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主要包括宏观区域层面的环境污染与健康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基于居民日常交通出行的空气污染暴露与健康效应的研究;以及关注社会经济属性,重点探讨黑人、儿童、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所承受的环境负面影响,即环境公正和健康不平等研究。本文对上述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价,基于时空行为、环境公正等学科前沿议题,为研究环境污染与健康之间的复杂性提供多样化的理论视角以及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同时提出,需要将个体时空行为、环境污染与健康相关联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帅  王文韬  李晶  谢阳群  
文章系统搜集近5年国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文献作为样本数据,利用双聚类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揭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采用文本编码的方式进一步归纳国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行为各研究方向下的研究主题。研究发现国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行为研究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在线健康素养教育、在线健康信息服务使用行为、在线健康信息交流行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喜珊  刘鸣  
闷居现象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且表现出以男性青少年至壮年期为绝对主体,闷居时间越来越长,人数越来越多的趋势。文章首先介绍闷居的含义及类型,进而考察其在日本社会的普及率,对闷居的心理学意义及其危害作了分析,探讨了闷居在日本产生的背景,最后阐述了日本对闷居的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国强  黄云  
众所周知,绝对收入和健康密切相关,然而除了绝对收入外,相对剥夺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鉴于此,本文从相对剥夺的测度、影响机理、实证结果等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大多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剥夺对个体健康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理论层面上,相对剥夺的测度和参照群的选取依然存在挑战。其次,在实践层面上,对相对剥夺影响个体健康机理的验证,对相对剥夺和健康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易混淆的收入和其他社会经济地位变量的控制,以及历史收入剥夺对当期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还有待于深入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