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2)
- 2023(7936)
- 2022(6555)
- 2021(5696)
- 2020(4647)
- 2019(10270)
- 2018(9405)
- 2017(17502)
- 2016(10008)
- 2015(10640)
- 2014(10243)
- 2013(9948)
- 2012(9001)
- 2011(8218)
- 2010(7975)
- 2009(7018)
- 2008(6729)
- 2007(5850)
- 2006(5137)
- 2005(4174)
- 学科
- 济(39370)
- 经济(39331)
- 管理(30114)
- 业(28474)
- 企(22714)
- 企业(22714)
- 方法(20119)
- 数学(18207)
- 数学方法(18091)
- 财(10788)
- 中国(10762)
- 农(10518)
- 贸(9165)
- 贸易(9158)
- 易(8908)
- 业经(8815)
- 学(8686)
- 农业(7523)
- 地方(7016)
- 务(6967)
- 财务(6963)
- 财务管理(6953)
- 技术(6816)
- 企业财务(6685)
- 环境(6652)
- 划(6006)
- 制(5949)
- 产业(5684)
- 理论(5338)
- 银(5205)
- 机构
- 大学(141833)
- 学院(139533)
- 济(56735)
- 经济(55807)
- 管理(53733)
- 理学(48399)
- 研究(48261)
- 理学院(47781)
- 管理学(46901)
- 管理学院(46659)
- 中国(33361)
- 科学(32364)
- 农(32079)
- 京(28795)
- 业大(27293)
- 农业(25888)
- 所(25047)
- 财(23574)
- 研究所(23449)
- 中心(21296)
- 财经(19895)
- 江(19571)
- 范(18632)
- 师范(18324)
- 经(18294)
- 农业大学(17907)
- 经济学(17496)
- 院(17447)
- 北京(17334)
- 经济学院(16100)
- 基金
- 项目(104686)
- 科学(82778)
- 基金(77718)
- 家(71356)
- 国家(70740)
- 研究(69059)
- 科学基金(59859)
- 社会(46237)
- 社会科(44034)
- 社会科学(44023)
- 基金项目(41863)
- 省(40942)
- 自然(40901)
- 自然科(40034)
- 自然科学(40019)
- 自然科学基金(39366)
- 划(35556)
- 教育(32899)
- 资助(30449)
- 编号(25136)
- 重点(24211)
- 部(23011)
- 创(22275)
- 发(22160)
- 计划(21300)
- 科研(20887)
- 创新(20810)
- 国家社会(19847)
- 业(19614)
- 教育部(19426)
共检索到190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钰苓 邹泓 孙鹏 张文娟
本研究对六城市共218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青少年人格五因素对其学校人际关系质量(友谊质量和师生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1)人格五因素与友谊质量、师生关系各维度显著相关;(2)控制性别和年级后,友谊质量各积极维度(信任与支持、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肯定价值)的最强预测因子分别是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师生关系各积极维度最强预测因子均是谨慎性,情绪性是友谊质量和师生关系消极维度的最强预测因子;(3)不同人格类型个体的学校人际关系质量不同。
关键词:
青少年人格五因素 人格类型 学校人际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英春 邹泓
以726名初、高中生为被试,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和友谊质量问卷,考察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划分为退缩型、认知型、动力型、完美型4种类型,各占19.5%、21.1%、25.4%和34.0%。(2)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类型表现出年级和性别差异。在退缩型上,高中生所占比例高于初中生所占比例;在完美型上,女生所占比例略高于男生所占比例。(3)不同人际交往能力类型青少年的友谊质量呈现显著差异。
关键词:
青少年 人际交往能力 友谊质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蓓蓓 代文杰 李彩娜
为探讨班级师生关系氛围、同伴关系对流动与非流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学业倦怠、学业投入在其中的作用,对西安市3所中学46个班级的262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发现:(1)班级师生关系氛围不能直接预测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但可以通过学业倦怠间接预测其主观幸福感,且流动与非流动青少年间无显著差异。(2)流动与非流动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均可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对于流动青少年,同伴关系还可通过学业倦怠/学业投入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对非流动青少年此间接效应不存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陶塑 许燕 张姝
青少年酒精成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但我国对酒精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和生理机制方面,对其产生原因和心理机制的分析很少。本文系统地归纳了国外关于酒精成瘾与人格间关系的研究,介绍了酒精成瘾研究的方法和三种研究策略,分析了刺激缩减、精神质和神经质等人格特质在酒精成瘾的产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依据人格特质对酒精成瘾亚类型进行了划分,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此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酒精成瘾 人格 刺激缩减 精神质 神经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莹莹 李君轶
游客信息搜寻行为一直是旅游学界研究的重点。信息时代,在线信息源已成为第一大信息源,但人际关系信息仍是重要的信息源之一。文章从成本-收益理论和关系传播理论的视角出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际信息源选择、关系强度和感知信息质量之间的结构关系。研究发现:在游客的人际关系来源信息搜寻中,游客同时具有信息动机和关系动机;强连带关系来源是游客信息搜寻的重点,其中,朋友这一关系类型在信息来源中所占比重最大;人际关系源信息搜寻对象还表现出性别同质性和年龄同质性的特征;关系强度、感知信息质量和感知关系收益是影响游客人际关系信息源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关系强度越大,感知信息质量越高,感知关系收益越大,游客对此信息源的选择越强。文章将关系传播理论引入人际关系源旅游信息搜寻研究中,丰富了关系传播学理论在旅游信息领域中的运用。在实践层面,企业在旅游营销中应更加关注游客在信息搜寻中的社会性和交互性需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文广 毕兴华
运用人际交往归因量表对169名交往不良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归因特点和期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对交往成败有着不同的归因倾向;交往不良青少年在交往归因上更加消极;成败归因差异显著;交往不良青少年在交往中"自我防御性归因"现象明显。
关键词:
青少年 交往不良 归因 期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尚桂 刘莹
抑郁青少年人际心理疗法(IPT-A)是建立在人际心理疗法基础之上用以治疗青少年抑郁的心理疗法。经过10多年的发展,IPT-A在适用标准、治疗过程、治疗问题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IPT-A的疗效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成为治疗青少年抑郁的一种主要方法。
关键词:
人际心理疗法 抑郁 青少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蔡攀 左世江 王芳 黄旎雯 许燕
目的:考察暗黑人格对青少年享乐幸福动机、意义幸福动机以及享乐幸福感和意义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简版暗黑人格量表、幸福倾向量表、儿童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心理需求满足量表以及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量表对28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控制大五人格后,青少年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特质正向预测享乐幸福动机;自恋特质正向预测意义幸福动机,马基雅维利主义特质起负向预测作用;自恋特质正向预测享乐幸福感,另两个特质对其起负向预测作用;自恋特质正向预测意义幸福感,马基雅维利主义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三位一体的暗黑人格特质
关键词:
青少年 暗黑人格 幸福动机 幸福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琴 胡瑞馨 向松柏
人际信任是听障青少年建立人际关系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基石。为探讨人际信任对听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自我接纳与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自我接纳问卷、自尊量表和一般健康量表对471名听障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听障青少年的人际信任、自尊和自我接纳两两之间正相关,心理健康与人际信任、自尊、自我接纳之间正相关;(2)除直接路径外,人际信任还通过三条中介路径对听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3)自我接纳和自尊在听障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基于此,我们应为听障青少年营造良好的人际信任环境,提高其自我接纳和自尊水平,促进其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白少布 刘洪
企业产品或服务产生良好的口碑信息,根源于产品或服务本身内在品质和与其相应的辅助支持,并通过口碑推荐者的传播蔓延于复杂的社会人际网络中。实证结果表明,由于口碑信息受到传播主体不同状态的影响和关系渠道的约束,对口碑传播过程中的口碑信任度、感染度、忠实度等产生显著性影响,从而对口碑传播效力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陆立忠
校外聋青少年犯罪受群体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 ,群体性压力加快了聋青少年的犯罪化进程 ;群体的价值取向影响了聋人世界观的正确形成 ;参照群体的力量又不断壮大聋人的犯罪队伍。因此 ,预防和减少聋青少年犯罪必须面对群体因素对其的影响。学校教育一方面要更新单一的法制教育观念 ,强调综合教育 ,强化意志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 ,要加强评判练习和模拟干预训练。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学校教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璇 贺彬 刘美琳 吴绍波
依据投入—过程—产出(IPO)模型框架和特质激活理论,运用来自67个高新技术企业虚拟团队307份团队成员数据,分析虚拟团队主动性人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以及高质量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氛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虚拟团队主动性人格对团队创造力和高质量人际关系均具有正向影响;高质量人际关系在虚拟团队主动性人格与团队创造力间发挥中介作用;集体主义氛围负向调节虚拟团队主动性人格对高质量人际关系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皓辰 秦雪征
在早期人力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文献中,对家庭内部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关注越来越多,而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中却较少关注教养方式。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数据,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力资本形成状况的影响,主要的因变量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两个变量。我们借鉴心理学主流文献,从"要求"和"反应性"两个维度衡量父母的教养方式,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教养方式类型。我们发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程度和反应性程度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正向的影响,而心理健康则只与父母的反应程度正相关。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而言,在四种教养方式类型中,权威型都是最好的教养方式,在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控制后结果仍稳健。且分别以性别和城乡为依据进行了分样本回归,发现教养方式对男孩作用更显著,农村孩子的学习成绩受父母要求和反应性的双重影响,城市子女的心理健康受教养方式影响显著。
关键词:
教养方式 人力资本 学习成绩 心理健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建君 杨继平 刘红云
为了探讨青少年适应状况对人际素质的影响,以及个性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心理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编写的有关适应、人际与个性的测量问卷对1702名青少年进行了测查,并对数据进行多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之后,个性和适应两个变量在人际素质上的标准回归系数均为正,且达到显著水平;随着个性因素上表现的提升,适应对人际素质变量的影响逐步增加。由此结果得出结论:个性因素在适应对人际影响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个性 适应状况 人际素质 青少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董妍 俞国良 周霞
比较学习不良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可以为改善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情绪提供借鉴和指导。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以49名学习不良中学生以及52名普通中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学习不良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青少年学业情绪受到人际、课堂、学业和个人四个方面的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受学业因素影响最大,普通青少年则受课堂因素和人际因素的影响最大;四方面因素对两类青少年其他学业情绪的影响相同。
关键词:
学习不良 青少年 学业情绪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