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77)
- 2023(3404)
- 2022(3020)
- 2021(2780)
- 2020(2431)
- 2019(5237)
- 2018(4909)
- 2017(9069)
- 2016(4662)
- 2015(5205)
- 2014(5002)
- 2013(4697)
- 2012(4531)
- 2011(4075)
- 2010(4083)
- 2009(3686)
- 2008(3634)
- 2007(3027)
- 2006(2782)
- 2005(2561)
- 学科
- 济(19199)
- 经济(19174)
- 业(14729)
- 管理(10870)
- 农(9871)
- 企(8343)
- 企业(8343)
- 农业(7186)
- 方法(6870)
- 数学(6154)
- 数学方法(6105)
- 地方(5425)
- 中国(4988)
- 业经(4451)
- 贸(4141)
- 贸易(4135)
- 学(4041)
- 易(4040)
- 制(3486)
- 银(3376)
- 银行(3372)
- 行(3223)
- 融(3214)
- 金融(3213)
- 财(3199)
- 环境(3174)
- 发(2823)
- 关系(2746)
- 技术(2626)
- 收入(2620)
- 机构
- 大学(66932)
- 学院(66688)
- 济(30324)
- 经济(29833)
- 研究(27111)
- 管理(26883)
- 理学(23098)
- 理学院(22823)
- 管理学(22477)
- 管理学院(22356)
- 中国(20473)
- 农(17968)
- 科学(16740)
- 京(14655)
- 农业(13857)
- 所(13799)
- 业大(13153)
- 研究所(12720)
- 中心(12716)
- 财(11651)
- 江(10073)
- 院(9639)
- 财经(9460)
- 农业大学(9124)
- 北京(9108)
- 经济管理(8980)
- 科学院(8896)
- 经济学(8882)
- 范(8729)
- 经(8691)
- 基金
- 项目(49831)
- 科学(39388)
- 基金(37473)
- 家(35635)
- 研究(35196)
- 国家(34901)
- 科学基金(28622)
- 社会(23465)
- 社会科(22176)
- 社会科学(22169)
- 基金项目(19706)
- 自然(18646)
- 自然科(18121)
- 自然科学(18112)
- 自然科学基金(17778)
- 省(17774)
- 划(15886)
- 资助(14691)
- 教育(14199)
- 编号(13934)
- 发(11384)
- 重点(11315)
- 部(11006)
- 国家社会(10780)
- 成果(10537)
- 创(10225)
- 农(9748)
- 创新(9681)
- 制(9466)
- 科研(9416)
共检索到101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颂 于应文 冯琦胜
采用入户访谈方法,对青南牧区典型雪灾地达日县、玛多县和称多县牧户家畜养殖结构、繁殖成活率、出栏量,冷季死亡、掉膘和补饲情况,牧户暖棚建设和收支及对冬春雪灾设计方案效益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户均家畜养殖数为82.5423.2AU(羊单位,animal unit),家畜年补饲水平为1.226.5CNY·AU-1,牧户家畜几乎不出栏,有暖棚设施的牧户占总牧户的1/3,收入主要靠政府补贴,饲草料储备低,占家庭总开支不到5%。牧户应对雪灾能力弱,在大雪灾和中雪灾年份,研究区家畜繁殖成活率分别为41.5%75.9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军,霍修顺
雪灾是一种影响畜牧业灾害性夭气现象。1985年10月中、下旬,地处青南高原的海西州格尔木唐古拉山乡、玉树和果洛州部分地区遭到特大雪灾。给这些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研究雪灾的成因及其地理分布,对于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易沵泺 王季薇 王铸 梅杰 叶涛 史培军
指数保险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农业风险转移手段。针对指数保险的基本特点,论文探讨了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的前提条件与核心问题,提出了设计流程和指数选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针对内蒙古东部牧区雪灾成害机制,选取冬半年实际积雪深度超过临界积雪深度的累计天数作为雪灾指数,设计了羊群雪灾指数保险产品框架,并依据历史数据开展风险评估与费率厘定工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农业指数保险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并为牧区畜牧业雪灾风险转移提供新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安 双龙 李宏图 僧格仁钦 德格吉日乎 陶雪苹 董湘清 白明珠 伊茹 卓甘格图
羊脑多头蚴病在呼盟牧区普遍发生流行,调查牧民户饲养羊23642只,病羊感染率为1.65%高达10%以上.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控制或减少羊脑多头蚴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净化呼盟草场和水流.①控制或减少羊脑多头蚴病的发生,关键是对牧民户的牧羊犬及城镇居民的饲养狗全部定期驱虫.驱虫时将狗拴起来或放在圈内,防止乱跑,驱虫后排虫的粪便及绦虫节片,深埋处理.防止污染草场和水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恒 张钢锋 史培军
畜牧业雪灾是牧区冬、春季节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会造成大量牲畜伤亡,严重威胁和制约了牧区畜牧业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未来气候变化使得畜牧业雪灾风险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论文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梳理了畜牧业雪灾致灾成害过程和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今后畜牧业雪灾研究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增强草高估算和雪深反演精度研究;(2)深化积雪分配过程研究及多致灾因子与孕灾环境耦合的危险性分析;(3)强化缺氧环境对畜牧业雪灾致灾成害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4)加强牲畜暴露分布的时空变化研究;(5)推进畜牧业雪灾减灾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6)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畜牧业雪灾风险定量评估和多学科交叉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玉平
甘肃农牧民都有养犬的习惯,牧区一家养1~3条不等,而半农半牧家庭养犬也很普遍.因此,包虫病在我省流行十分严重,据我省在1991~1994年调查,高发区牛、羊的平均感染率在70%~80%以上,特别严重的乡镇高达100%。感染率在20%以上的县(市、区)有28个(占32.58%)、在30%以上的县(市、区)有18个(占33%),其中天祝、肃南、永昌、景泰、环县、漳县、靖远、夏河、岷县、玛曲、碌曲、庆阳、泾川等县的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奎 武佩 宣传忠 于文波 苏赫
放牧家畜牧食信息包括位置、运动状态、牧食行为、采食量及采食时空分布等信息。牧食信息的自动监测,对草畜平衡、精准畜牧生产、动物科学和草地科学研究、福利化养殖和减少牧民经济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自动监测家畜的牧食行为、采食量和采食量时空分布,依据所用信号或方法的不同,分别详细阐述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基于声学方法监测家畜牧食行为和估测采食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研究自动监测家畜牧食信息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绚 宋玉翠 李敏
关注劳动力转移市场和草地流转市场是激励牧户主动减畜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6个乡镇393户的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牧就业、草地流转对牧户采取减畜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该影响的异质性。结果发现:(1)外出非牧就业和转出草地均具有显著的减畜效应,同时对于更年轻、文化程度更高的牧户家庭来说,二者的减畜效果更明显。(2)当牧区劳动力非牧就业收入越高,牧户越倾向于采取减畜行为,因此提高牧户非牧就业收入是促进牧户减畜的重要途径。(3)草地流转作为牧户自发性选择行为,当草地自由地在不同牧户间流转交易后,将实现载畜量在牧户群体中的合理分配,达到真正的草畜平衡。
关键词:
非牧就业 草地流转 减畜 牧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永强 蒲晨曦 张晓飞 周宁
在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加剧的现实背景下,有效的环境规制能够抑制农业面源污染继续扩大。文章由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现实情况展开,结合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博弈等理论,分析了政府、畜禽养殖者两者的污染防治行为,从博弈过程中梳理了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中污染主体(畜禽养殖者)、政策主体、社会公众、研究机构各自的角色和相互关系,从而总结出政策在立法、实施主体、实施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日本家畜排泄物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污染防治机制、做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等符合中国国情
关键词:
畜牧业面源污染 防治 政策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梅 刘瑶瑶
[目的]气象灾害给草原牧区的牧户生计带来了巨大风险,分析牧户生计恢复力及其障碍因素是牧户有效抵御灾害、提升恢复力的关键。[方法]本文基于锡林郭勒草原牧区220户牧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生计恢复力,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其主要障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牧户整体生计恢复力为0.316,居于中等水平,在各维度层中,认知能力最强,学习能力最弱。(2)从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除认知能力与自组织能力外,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草甸草原区牧户的生计恢复力、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_(生计恢复力)=0.008,P_(缓冲能力)=0.021,P_(学习能力)=0.032)。(3)技能获取能力、亲朋好友数量、领导潜力等10项指标是影响牧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障碍因素。[结论]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按照“凭借区域资源优势、双管齐下、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的思路构建牧户生计恢复力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季磊
关于推进牧区畜牧业产业化的探讨季磊牧区畜牧业产业化,是推动畜牧业体制转轨、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牧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推进牧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是广大牧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实际,就此问题作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玉福,刘彦随,阎建苹
草原牧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特殊区域.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赋予它独特的资源优势。然而,严重的草原荒漠化,致使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在经济全球化和人地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我国草原牧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途径.势在必行。基于对草原牧区功能、现状与困境分析,提出了牧区畜牧业与乡村发展须依托本地自然、人力和文化资源优势。以市场培育、管理规范、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等政府政策服务系统建设为支撑.重点发展优质绿色畜牧业和草原生态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并以此带动源头与下游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和乡村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草原 牧区 畜牧业 乡村发展 三农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增让 成升魁 高利伟 陈远生
藏北牧区是典型的高寒缺能、生态脆弱地区,长期以来以畜粪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满足能源消费的同时,畜粪燃烧使得其中的有机质、养分排空,致使室内空气污染和草地物质循环受阻。本研究基于田野调查、实验分析、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1988-2010年藏北牧区那曲、班戈和尼玛3县的牦牛排粪、牛粪燃用的时空过程,评估了牛粪燃用引起的有机质、养分直接排空流失效应。研究表明区域尺度的牛粪排放量主要取决于牦牛存栏数,那曲县、班戈县和尼玛县年均牦牛排粪量分别为15.1、6.5和4.8万t干物质(d M)。牛粪燃用量主要与乡村人口有关,那曲、班戈和尼玛年均牦牛粪燃用量分别为9.0、4.7和3.6万t d M。藏北牧区的牛粪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牧民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其生产经营行为不仅影响着牧区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牧区草地资源的利用状态。通过对甘南牧区牧民生产经营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1)牧民的投资规模小、增长缓慢,且以生活性投资为主;(2)牧民的生产经营信息来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3)牧民生产、销售各自为营,缺乏合作;(4)牧民贫困程度严重,但对未来增收充满信心;(5)牧民更加期望用新增加的收入提高自身或子女素质和扩大生产。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发现牧民收入与牧民投资行为、生产行为高度相关,但与牧民市场交易行为弱相关。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牧民 生产经营行为 牧民收入 甘南牧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阿如娜 高红贵 金良
[目的] 绿色生产是有效遏制农牧业面源污染,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实现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的关键。[方法] 基于内蒙古半农半牧区444户农牧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代际差异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农牧户生计资本总水平和各维度生计资本水平并划分农牧户生计资本结构,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生计资本对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揭示了不同代际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差异,并对结果的稳健性展开探讨。[结果](1)生计资本水平分析中,农牧户生计资本总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自然资本水平、金融资本水平均显著正向影响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2)生计资本结构分析中,人力资本占优型、自然资本占优、金融资本占优和社会资本占优均显著正向影响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3)代际差异分析中,生计资本水平与结构对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结论] 据此,提出了提高生计资本水平、优化生计资本结构以及重视代际差异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