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5)
- 2023(5248)
- 2022(4678)
- 2021(4337)
- 2020(4011)
- 2019(9485)
- 2018(9383)
- 2017(18105)
- 2016(10359)
- 2015(12039)
- 2014(12343)
- 2013(12524)
- 2012(12009)
- 2011(10996)
- 2010(11024)
- 2009(10501)
- 2008(10600)
- 2007(9985)
- 2006(8449)
- 2005(7512)
- 学科
- 济(43635)
- 经济(43595)
- 业(26247)
- 管理(25375)
- 方法(23179)
- 数学(20892)
- 数学方法(20700)
- 企(19625)
- 企业(19625)
- 农(13653)
- 学(12415)
- 财(10813)
- 中国(10136)
- 农业(8942)
- 地方(8900)
- 贸(8542)
- 贸易(8542)
- 易(8275)
- 业经(8054)
- 制(7582)
- 和(6865)
- 务(6648)
- 财务(6631)
- 财务管理(6610)
- 企业财务(6211)
- 银(6188)
- 银行(6146)
- 环境(5944)
- 融(5941)
- 金融(5938)
- 机构
- 大学(158466)
- 学院(156765)
- 济(61786)
- 经济(60395)
- 管理(56971)
- 研究(56912)
- 理学(48742)
- 理学院(48157)
- 管理学(47169)
- 管理学院(46873)
- 中国(42130)
- 科学(39005)
- 农(36814)
- 京(34976)
- 所(31468)
- 业大(30442)
- 研究所(29045)
- 农业(28909)
- 财(27158)
- 中心(26803)
- 江(25209)
- 北京(22381)
- 财经(21825)
- 院(20840)
- 范(20421)
- 师范(20139)
- 省(19814)
- 经(19651)
- 州(19408)
- 经济学(19092)
- 基金
- 项目(105845)
- 科学(79809)
- 基金(74119)
- 研究(72757)
- 家(67275)
- 国家(66732)
- 科学基金(53855)
- 社会(42833)
- 省(42313)
- 社会科(40394)
- 社会科学(40375)
- 基金项目(39576)
- 自然(36507)
- 划(36327)
- 自然科(35526)
- 自然科学(35507)
- 自然科学基金(34873)
- 教育(33537)
- 资助(31479)
- 编号(29648)
- 重点(24822)
- 成果(24338)
- 发(23142)
- 部(23097)
- 计划(21929)
- 科研(21568)
- 创(21122)
- 课题(20996)
- 科技(20425)
- 创新(19880)
共检索到228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球 吴际友 杨硕知 程勇 李志辉 陈明皋
为了掌握青冈栎人工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规律,为青冈栎人工林经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50年生青冈栎人工林随机设置5个面积为400 m~2(20 m×20 m)的标准地进行生物量调查,并在每个标准地内各选取6株不同径级的平均木伐倒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1)青冈栎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范围分别在0.15~0.45 m、0.09~0.56 cm和0.000 4~0.01 m~3之间。(2)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2 a、15 a和40 a,高峰值分别为0.45 m、0.56 cm和0.010 0 m~3·a~(-1)。(3)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交于50 a,林分达到数量成熟,可以确定为主伐年龄。(4)50年生青冈栎人工林单株总生物量高达936.22 kg·株~(-1),各组分生物量排布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426.95 kg)>大枝(201.44 kg)>根蔸(134.19 kg)>树皮(41.23 kg)>小枝(36.83 kg)>叶(35.02 kg)>粗根(32.40 kg)>枯枝(15.71 kg)>中根(9.69 kg)>细根(2.76 kg)。(5)青冈栎人工林乔木层的总生物量为595.11 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98.33%,其中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分别为481.32 t·hm~(-2)和113.80 t·hm~(-2),占乔木层比重为80.88%和19.12%。(6)50年生青冈栎林分的总生产力为18.57 t·hm~(-2)a~(-1),3个植被层生产力大小为:乔木层(15.91 t·hm~(-2)a~(-1))>灌木层(1.85 t·hm~(-2)a~(-1))>草本层(0.82 t·hm~(-2)a~(-1));分别占总生产力的85.65%、9.94%、4.41%。青冈栎人工林主伐年龄为50 a。合理调整密度、科学间伐和改善林下环境是促进青冈栎人工林健康生长的必要手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娜 李志辉 王佩兰 李何
【目的】研究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人工林的生长规律,为赤皮青冈人工林的培育以及合理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培育和推广珍贵用材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湖南省涟源市龙山国有林场34年生赤皮青冈人工林内设置标准样地(20 m×20 m),选择3株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解析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及生物量分布。【结果】34年生赤皮青冈去皮胸径总生长量为25.18 cm,在0~6 a,胸径生长过程处于缓慢状态,6~21 a生长速度加快,21~34 a胸径生长逐渐趋于平缓,且胸径生长随着树龄的增加不断增加。胸径连年生长量在12 a时达到峰值,为1.07 cm,12 a后逐渐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状态。赤皮青冈胸径平均生长量曲线变化稳定,胸径平均生长量在18 a时达到最大值,为0.803 3 cm/a;34年生赤皮青冈树高总生长量为19.6 m,且树高总生长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而增加,0~6 a树高生长过程缓慢,12~34 a树高增长速度加快,且树高连年生长量波动变化明显,平均生长曲线和连年生长曲线分别在19、27 a时相交;34年生赤皮青冈材积总生长量为0.425 4 m3,材积总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长呈现出递增的关系,是一个先缓慢后加快的增长过程,材积总生长曲线呈“S”型,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在34 a时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还未相交,说明34年生赤皮青冈的材积仍处于增长的速生期,未达到数量成熟年龄;34年生赤皮青冈总生物量为422.867 kg,全树生物量分布以树干占比最高,其次为树根、树枝,树叶的生物量占比最低,树根生物量占比为粗根>中根>细根。【结论】34年生赤皮青冈仍未达到数量成熟龄,根据解析木分析情况预测赤皮青冈人工林将在60 a时达到主伐年龄,建议今后的抚育管理措施以调整林分密度和空间结构为主。
关键词:
赤皮青冈 人工林 生长规律 生物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石嘉 李铁华 文仕知 何功秀 彭颖姝
为了了解青冈栎的生长规律,合理保护和培育青冈栎珍贵用材资源,对湖南省永顺县的43年生青冈栎林进行了样地调查,通过树干解析法、分层切割法所得的数据,探讨青冈栎的生长规律和生物量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1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青冈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23年与平均生长量相交;青冈栎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第43年时与平均生长量仍没有相交,说明此时青冈栎尚没有达到数量成熟。43年生的青冈栎单株总生物量高达280.74 kg/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别占总生长量的69.89%和30.11%,整株各器官
关键词:
青冈栎 生长规律 生物量 分布格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周荣伍 张金生
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拔100~400m的36年生栓皮栎人工林的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平均为68.50t/hm~2,灌木层平均为3.33t/hm~2,草本层平均为0.80t/hm~2.林分的平均生产力为4.44t/hm~2·a.
关键词:
栓皮栎 森林生物量 林分生产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彦雷 康峰峰 韩海荣 程小琴 周彬 李勇 刘可 尹学哲
通过调查和分析油松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特征及生物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研究了各影响因子不同梯度水平下林下生物量所呈现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油松人工林林下草本生物量大于灌木生物量,草本层植被生物量为0.339 8~1.322 9 t·hm-2,灌木层生物量为0.018 1~0.289 2 t·hm-2;加权后的关联度与原始关联度排序大致相同,关联性最为密切的因子同为林分均高、林分胸径及林龄,但加权后各单因子关联度数值间差异性增加;以样地作为各单因子聚合的系统进行聚类,样地划分为4个类型,分类结果可反映林下生物量的分布格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金池 黄清麟 严铭海 黄如楚 郑群瑞
【目的】分析由巨桉人工林转型的13年生青冈栎天然林特征,为探究中亚热带人工林成功转型为天然阔叶林的基本条件、人工林的植被控制、天然阔叶林的保护和乡土阔叶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省永安市由巨桉人工林转型的青冈栎天然林内设置3块20 m×20 m样地,每块样地分割成4个10 m×10 m样方,对样方乔木层林木进行每木调查,并在每块样地内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样方进行灌木层调查,同时在每块样地中心各设置1个4 m×4 m的小样方进行草本植物调查。选用物种重要值、常用生物多样性指标和主要测树因子分析乔木层、灌木层的树种组成和多样性以及林分结构和生长状况等林分特征。【结果】由巨桉人工林转型的13年生青冈栎天然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密度和蓄积量分别为6.2 cm、9.5 m、6 308株·hm~(-2)和94.43 m~3·hm~(-2),林木高径比为41~380,平均高径比为155;直径和树高结构均表现出异龄林特征;林分内36.99%的林木为萌生林木,萌生林木中青冈栎最多,分别占萌生林木总株数和青冈栎总株数的57.86%和66.12%;巨桉以枯立木或枯倒木形式存在,枯立木密度为966株·hm~(-2);乔木层有45个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分别为3.74、0.68和0.14;乔木层内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34和11种,重要值分别为88.65%和11.35%;常绿和落叶树种分别有30和15种,重要值分别为67.38%和32.62%;常绿阔叶乔木的株数、树种数和重要值均明显高于落叶阔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是乔木层的主体;青冈栎是乔木层的优势种,其相对多度(32.36%)、相对频度(7.69%)、相对优势度(16.75%)和重要值(18.94%)均为层内最高;灌木层有27个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分别为3.69、0.78和0.13;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15和12种,但灌木树种的株数占比(69.85%)和重要值(60.87%)均明显高于乔木树种(株数占比和重要值分别为30.15%和39.13%);常绿树种的株数、树种数和重要值均远高于落叶树种,灌木层的主体是常绿阔叶灌木,茶是灌木层的优势种;13年生青冈栎天然林特征与相近年龄的青冈栎天然林无本质区别,属典型的幼林阶段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分乔木层和灌木层内均有不少珍贵或高价值用材树种。【结论】巨桉人工林已经成功转型为郁闭度高、株数密度大、林木高径比高、树种多样性丰富、异龄林特征明显的13年生青冈栎天然林,该林分与相近年龄的青冈栎天然林特征无本质区别,属典型的幼林阶段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是中亚热带人工林成功转型天然阔叶林的典型案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贵祥 孟广涛 方向京 郎南军 袁春明 温绍龙
对云南省会泽县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人工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桤木人工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林下灌草恢复快,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与水源涵养功能。桤木各部位的生物量依次为干>根>枝>皮>叶,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量的96.14%;从桤木林分各层的生物量来看,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84.93%,其次为枯落物层和草本层,灌木层较少。在分析桤木生物量基础上建立了桤木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表5参16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斯金平 姚荣明 陈德标 吴长辉
本文对浙江景宁高演林场19年生的厚朴人工林进行了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为71.16t/hm~2,平均净生产量为4.02t/hm~2·a。其中乔木层总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62.78t/hm~2·a和3.30t/hm~2·a;树皮生物量为6.64t/hm~2,净生产量为0.35t/hm~2·a。
关键词:
厚朴 人工林 生物量 净生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宗武 谭芳林 肖祥希 陈林生 卓开发
Forkienia hodginsi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ee species in south of China. However, the natrual forest of Forkienia hodginsii nearly does not exist now in China because of disorderly cut and bad management. For this reason, a large area of plantation of Forkienia hodginsii was plante...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杜连海 李秀军
该文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40年生洋槐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坡洋槐人工林的生物量为104.29t/hm~2,北坡洋槐人工林的生物量为114.55t/hm~2,北坡高于南坡.乔木层的净生产量,南坡为4.63t/hm~2·a,北坡为4.06t/hm~2·a,南坡的生产力又高于北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文霞 朱波 刘锐 陈实 周玉平 陈放
以四川彭州为典型案例,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对栽植5、10、17、22和26年的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林的生物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但与林龄并不呈线性相关.柳杉林的碳储量变化与林木生物量的增长趋势完全一致,5、10、17、22和26年柳杉林的碳储量分别为19.8、67.58、5.8、162和275 t/hm2.林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随年份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表现为:0~10 cm>10~30 cm>30~50 cm>50~70 cm,但集中分布于50 cm以内.土壤有机碳表聚系数随林龄增长而减小,从5...
关键词:
人工柳杉林 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碳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睿彬 杨俊杰 罗常莎 姜小龙 徐刚标
【目的】对青冈栎原花青素(缩合单宁)合成基因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青冈栎果实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奠定分子基础。【方法】基于已公布的青冈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原花青素合成基因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蛋白质序列、染色体定位、种间共线性、基因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青冈栎中11种原花青素合成基因有42个家族成员,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蛋白质理化性质在具有多拷贝数的QgPAL、QgC4H、Qg4CL、QgF3′H基因家族成员间存在差异;Qg4CL8、Qg4CL14、Qg4CL17、QgF3’H2、QgC4H4蛋白具有2~3个跨膜区域,表明这些蛋白可能在细胞内外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家族成员在栎属中进化比较保守,通过栎属古老的全基因组复制及串联重复和片段重复扩张;QgPAL2~QgPAL6和Qg4CL15基因分别与拟南芥中参与原花青素合成的AtPAL1~2和At4CL3聚为同一分支,可能在原花青素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Qg4CL基因家族在系统发育树中进化出新的分支,其家族成员表现出基因结构的多样性,并在4CL基因的高度保守基序中发生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因进化出新功能而被保留下来。【结论】青冈栎原花青素合成基因通过多种复制方式进行扩张,复制基因在栎属中相对保守,在青冈栎中表现出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和进化模式的多样化。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原花青素合成基因的特征和进化模式,这为深入解析栎属植物单宁合成机制奠定了分子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文涛 谢昕云 刘西军 张驰 柯立 徐小牛
根据杉木人工林年龄(10、22、45、48和50年生)梯度,在安徽大别山海拔较高山地调查了23块20m×20m的样地,采集18株不同径阶和树高的标准木,进行了生物量测定。利用7种常用的分别以D、D2、DH和D2 H为自变量的生物量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35个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显示,幂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多项式模型效果较差,从中优选出5个最优模型,枝、干、根和全株的最优模型是W=aDb形式的幂函数模型,叶的最优模型是W=a+bD2+cD4形式的多项式模型。杉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变化范围在46.64%~53.13%,过熟林(45~50年生)杉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按高低排列均为树皮>树根>树叶>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春华
通过对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chungii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系统调查,进行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林相整齐,林分结构简单,为同龄林,郁闭度较大,林下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和已分解层(Y层)。而福建青冈天然林多为萌芽次生林,林相不整齐,为异龄林,林冠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生物量大。福建青冈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生长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胸径生长峰值出现在25年生时,而天然林则在24年生;10年生前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均比较缓慢,但人工林树高生长进...
关键词:
福建青冈 人工林 天然林 群落特性 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刘永霞
为提高森林资源的监测质量、数量化森林生物量的测定精度,该文论述了采用经典方法进行森林生物量测定的误差来源:①样地抽样误差;②样地每木检尺误差;③标准木生物量的测定误差;④模型误差;⑤下木层和草本地被物生物量测量误差.然后广泛运用误差传播定律,分别对样地设置、生物量调查及生物量模型进行了相应的精度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理论验证,最终得出了采用经典方法调查森林生物量的误差为7.63%~14.56%的结论.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精度分析 监测 误差传播定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