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1)
2023(2523)
2022(2106)
2021(1924)
2020(1716)
2019(3755)
2018(3787)
2017(7386)
2016(4013)
2015(4201)
2014(4094)
2013(4064)
2012(3777)
2011(3382)
2010(3374)
2009(2999)
2008(2955)
2007(2491)
2006(2232)
2005(2042)
作者
(12238)
(10306)
(10286)
(9895)
(6429)
(5030)
(4643)
(4058)
(3933)
(3664)
(3554)
(3541)
(3354)
(3336)
(3312)
(3309)
(3104)
(3084)
(2941)
(2928)
(2737)
(2579)
(2559)
(2382)
(2335)
(2314)
(2245)
(2115)
(2108)
(2040)
学科
(17353)
经济(17346)
(9593)
管理(9016)
方法(8258)
(8116)
企业(8116)
数学(7504)
数学方法(7429)
(5681)
结构(4984)
(4825)
中国(4326)
产业(4109)
(3917)
(3907)
地方(3688)
业经(3236)
(3231)
(3113)
税收(3041)
(3007)
(3003)
财务(3002)
财务管理(2999)
企业财务(2934)
产业结构(2929)
体制(2793)
(2713)
金融(2713)
机构
大学(56643)
学院(55842)
(23447)
经济(23006)
研究(21790)
管理(19987)
理学(17619)
理学院(17354)
管理学(16945)
管理学院(16845)
中国(16247)
科学(15053)
(11966)
(11626)
研究所(10936)
(10879)
(10831)
中心(9687)
业大(9429)
财经(8810)
农业(8623)
(8469)
(8341)
(8112)
经济学(7885)
(7684)
师范(7548)
北京(7381)
经济学院(7196)
研究院(6887)
基金
项目(41781)
科学(33521)
基金(31917)
(29392)
国家(29223)
研究(26913)
科学基金(24679)
社会(17592)
自然(17314)
基金项目(17240)
自然科(16917)
自然科学(16914)
社会科(16810)
社会科学(16806)
自然科学基金(16609)
(15748)
(13954)
资助(13119)
教育(12181)
重点(10368)
编号(9412)
(9385)
(9135)
计划(8731)
科研(8579)
(8346)
创新(7953)
国家社会(7742)
教育部(7716)
科技(7669)
期刊
(23003)
经济(23003)
研究(16220)
学报(11642)
科学(11021)
(8690)
中国(8629)
大学(8445)
学学(8246)
(7672)
管理(7036)
农业(5784)
经济研究(4375)
财经(4359)
(4355)
金融(4355)
(3800)
技术(3761)
资源(3653)
林业(3635)
(3389)
业经(3379)
问题(3224)
教育(3158)
统计(2994)
科技(2906)
业大(2901)
(2778)
(2706)
技术经济(2653)
共检索到78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满  曾思齐  龙时胜  仇建友  俞军剑  
青冈栎作为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主要建群树种之一,对南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方法,分析其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编制其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对死亡率、存活、消失率曲线进行分析,并通过时间序列预测、种群数量化动态方法的运用,揭示天然次生林中青冈栎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青冈栎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的动态变化指数值为0.0103,表明该种群趋于稳定型;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各龄级种群有着相近的死亡率;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10、20、30、40 a后青冈栎种群老龄个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秀红  周志翔  刘刚  王鹏程  
采用最近邻体列联表法和计算主要树种混交度的方法,研究亮叶水青冈天然次生林不同树种的种间分离特征。结果表明:1)亮叶水青冈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该群落中随机毗邻种对的数量占优势(比例达69.89%),正分离种对较少(比例为29.88%),负分离种对极少(仅为0.23%)。星座图清晰显示种间分离在不同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随着亮叶水青冈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增大,亮叶水青冈与其他树种发生正分离的种对也增加;随着亮叶水青冈径阶增大,与其他树种的分离关系逐渐接近自然状态,即以随机毗邻为主,正分离次之,负分离不存在。3)群落的平均混交度较高,取值集中在0.5~0.75,说明整体上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思齐  龙时胜  肖化顺  刘发林  胡满  
研究南方地区青冈栎次生林种群的种內与种间竞争关系,可为青冈栎次生林的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逐步扩大范围法确定适用于青冈栎次生林的竞争样圆半径,运用Hegyi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分析青冈栎次生林种群竞争关系。适用于青冈栎次生林种群竞争关系分析的竞争样圆半径为7 m,青冈栎次生林种间竞争(竞争指数为76.776)大于种內竞争(竞争指数为52.333),种间竞争木对青冈栎林木的竞争强度顺序为:甜槠>杉木>鹿角杜鹃>拟赤杨>枫香>小叶栎>橄榄>马尾松>苦槠>杨梅。青冈栎林木胸径与林分竞争强度服从幂函数关系(y=640.11D-1.904)。青冈栎单木胸径达到25 cm之前应采取必要的人工抚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勇  钱升平  吕飞舟  朱光玉  
以研究青冈栎林木竞争、掌握青冈栎林分竞争结构规律、为评价林木竞争压力状况提供新方法为目的。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芦头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构建青冈栎优势木冠幅模型,并采取平均离差百分数调整法对模型进行调整得到青冈栎自由树冠幅模型。分别利用样地偏移法和影响力因子判别法确定对象木和竞争木。基于单木影响圈构建单木影响体,同时结合竞争压力指数(CSI)提出综合竞争压力指数(C-CSI)概念。分析得到CSI、C-CSI以及简单竞争指数CI与胸径均为指数函数关系。三个竞争指数均表明林木胸径越大其受到的竞争压力越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梦娟  石朔蓉  姜春前  王书韧  王辉  王景弟  
[目的 ]探索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冈栎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响应。[方法 ]以湖南省天心阁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设置4种间伐强度(对照:0%;弱度间伐:15%;中度间伐:30%;强度间伐:50%),探讨不同间伐强度下4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在总有机碳中的分配比例。[结果 ](1)与对照样地相比,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弱度间伐降低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2)间伐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不同间伐处理下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一致;(3)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23%~0.54%、0.40%~0.78%、16.54%~47.30%和6.46%~14.29%,强度间伐显著提高了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表明间伐提高了不稳定碳的比例,且颗粒有机碳对间伐处理更敏感;(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与各活性有机碳组分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活性组分碳间转化依赖于总有机碳量的变化,且在一定的水分和氮素条件下易发生分解转变。[结论 ]不同间伐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强度间伐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加快土壤中的碳素循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梦娟  石朔蓉  姜春前  王书韧  王辉  王景弟  
[目的 ]探索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冈栎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响应。[方法 ]以湖南省天心阁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设置4种间伐强度(对照:0%;弱度间伐:15%;中度间伐:30%;强度间伐:50%),探讨不同间伐强度下4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在总有机碳中的分配比例。[结果 ](1)与对照样地相比,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弱度间伐降低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2)间伐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不同间伐处理下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一致;(3)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23%~0.54%、0.40%~0.78%、16.54%~47.30%和6.46%~14.29%,强度间伐显著提高了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表明间伐提高了不稳定碳的比例,且颗粒有机碳对间伐处理更敏感;(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与各活性有机碳组分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活性组分碳间转化依赖于总有机碳量的变化,且在一定的水分和氮素条件下易发生分解转变。[结论 ]不同间伐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强度间伐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加快土壤中的碳素循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蔡飞  陈爱丽  
青冈林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最主要的类型之一。本文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建德山区青冈林中主要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该区青冈林中的优势种青冈、石栎的种群结构呈现不规则的倒J字型,为间歇型种群。青冈种群的分布格局随着年龄增长从集群分布变化到随机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生态策略和适应机制。本文还详细分析了群落中不同层次主要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原因,还对无性系青冈种群数量结构及其动态作了初步的统计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满  曾思齐  龙时胜  
青冈栎次生林作为亚热带地区次生林的典型代表之一,研究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可以更好地开展次生林经营指导工作。通过对9块青冈栎次生林样地的调查,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对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以完全空间随机模型为零假设时,林分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在0~12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2~25 m尺度呈随机分布,大于25 m尺度趋于均匀分布态势;以异质泊松模型为零假设时,林分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随机分布;2)样地内青冈栎、杜鹃和拟赤杨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加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甜槠、杉木和檵木基本在所有尺度呈随机分布。3)样地内建群种青冈栎与杉木在所有尺度呈负相关,与其它主要树种在小尺度呈负相关,随着尺度增加变为不相关;所有伴生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在0~2 m为负相关,在其它尺度上不相关为主。青冈栎次生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受生境异质性的影响,且空间分布格局和主要树种间的关联性随空间尺度的不同而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朔蓉  齐梦娟  王书韧  白彦峰  王辉  王景弟  姜春前  
【目的】研究植物的生态策略能了解植物在环境中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生态系统功能,为生态恢复、森林经营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植物筛选及应用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湘西天心阁青冈栎次生林13个25m×40m的固定样地植被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林下自然更新的主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叶面积(LA)、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及叶磷含量(LPC)5个叶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及分析,并用CSR策略模型的方法分析植物生态策略。【结果】31种林下主要木本植物可分为8种生态策略类型,分别是C/CS、C/CSR、CS、CS/CSR、CSR、S、S/CS、S/CSR型策略,不同生态策略在C、S、R3种策略上的投资占比不同。其中,物种数较多有S/CS、CS/CSR、C/CSR型策略,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5.8%、19.4%及19.4%。叶功能性状分析显示,不同生态策略植物在LA、LDMC及SLA性状上差异显著(P <0.05),相对重要值高的物种在与胁迫忍耐能力相关的S策略上投资占比更高。【结论】湘西青冈栎次生林中存在多种生态策略类型,采取保守型资源策略、胁迫忍耐能力好的物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红  张会儒  
【目的】基于单株木的目标树经营技术是实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重要途径。为揭示目标树经营对天然次生林垂直结构的影响,以长白山北部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各林层林分结构与单木生长对不同目标树抚育间伐强度的响应,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2013年8月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设置16块面积0.09 hm~2(30 m×30 m)的样地开展目标树经营试验。根据间伐强度设置弱度(5%)、轻度(10%)、中度(20%)和对照4种处理,每种处理4个重复,2016年复测样地。采用树冠光竞争高法(CCH)将林分划分为上林层、中林层和下林层3个林层,比较分析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各林层高度、树种组成、林木竞争和生长的影响。【结果】(1)各林层树冠光竞争高度分别为上林层15.27~16.12 m、中林层8.76~9.65 m、下林层2.95~3.37 m。间伐提高了上、中林层高度,其中中度间伐下上林层平均高度为15.42~17.21 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下林层高度基本不变。(2)间伐调整了上林层和中林层各树种所占比重,上林层中白桦下降,蒙古栎提高,且蒙古栎比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中林层白桦、杂木比重下降,红松比重增加。(3)上林层平均胸径在中度间伐下得到了提高,增幅达到0.57 cm,而在其他处理下有所下降。中林层平均胸径只在轻度间伐下得到提升,下林层平均胸径的变化与上林层呈现相反的趋势。林分中上林层所占蓄积比重增大,弱度、轻度、中度间伐样地上林层蓄积比重分别增加了1.92%、11.52%、13.15%。(4)间伐显著降低了各林层林木竞争指数,其中下林层对目标树抚育间伐响应最为积极,以弱度间伐的降幅最为显著,林木竞争指数由0.634降为0.455。(5)各林层直径定期生长率和材积定期生长率随林层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上、中、下林层的直径生长率分别为1.22%~1.96%、1.94%~2.59%、4.02%~8.17%,材积生长率分别为1.74%~4.10%、3.50%~5.14%、10.12%~18.97%。【结论】目标树经营能够显著影响蒙古栎次生林各林层的生长与结构,但是各林层特征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响应不一致。综合来看,中度间伐(间伐强度20%左右)是研究区蒙古栎次生林较为适合的目标树抚育间伐强度,有关具体抚育方式和后续抚育时间还有待林分动态的长期观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丽娟  项文化  李家湘  邓湘雯  刘聪  
利用1 hm2固定样地数据,分析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国有林场石栎-青冈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区系特征。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1 cm的植物共38科55属73种,常绿种(50.68%)和落叶种(49.32%)所占的比例相当,没有大型木质藤本;壳斗科重要值最大,达35.94,是群落的优势建群科;植物种数、个体数量、胸径级和高度级呈倒"J"型分布,表明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分化明显,结构稳定,更新良好;该群落具有典型亚热带区系性质,与日本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属于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的石栎-青冈群系组,起源应不迟于第三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士云  张宋智  刘文桢  马建伟  
运用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林层数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直径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等非空间结构参数,对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多样性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直径分布特征表现为典型的异龄林直径分布特征;林分天然更新良好,辽东栎实生苗占幼苗总数的46%;林分中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541,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属团状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高达0.71,群落中77.4%以上的林木处于中度混交以上,处于强度混交的比例也接近于24%;林分中各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大小比数排序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秋夏  廖亮  郑坚  王金旺  李效文  夏海涛  马履一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0%,60%,40%,20%,5%透光率)青冈栎容器苗形态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青冈栎容器苗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等参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其值由高到低分别为100%,60%,40%,20%,5%处理。随着透光率的增加,Chla/Chlb,Car/Chl、根质量比、比叶质量呈现上升趋势,色素(Chla,Chlb,Car)含量、比叶面积、叶质量比呈现下降趋势。遮荫明显增加青冈栎叶片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Ф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全光照处理青冈栎叶片ФPSII只有0.131,而5%光强的处理中叶片ФPSII达到0.701,5%光强的处理中叶片qP为0.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飞  
本文对杭州西湖山区不同生境中的青冈 (Cyclobalanopsisglauca)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各样地青冈种群呈现不规则的倒J型种群结构 ,存在明显的低龄缺损 ,为间歇型的种群 ,但种群仍将长期维持相对稳定 ;(2 )种群分布格局呈一定的规律性 ,在发育初期为集群分布 ,而在中后期则转变为随机分布 ;(3)青冈种群可通过种子和无性系进行更新 ,在不同生境中 ,其更新的方式不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伊力塔  豪树奇  韩海荣  凡小华  康峰峰  
利用样地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公式对山西灵空山林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群落6种乔木、8种灌木和11种草本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灵空山林区乔木树种以辽东栎(Levins生态位宽度Bi=1.159 0,Hurlbert生态位宽度Ba=0.796 0),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Bi=0.990 7,Ba=0.536 1)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灌木树种以三裂绣线菊Spireae trilo-bata(Bi=1.095 0,Ba=0.509 0)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