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6)
2023(4488)
2022(3807)
2021(3829)
2020(3260)
2019(7205)
2018(7195)
2017(14058)
2016(7919)
2015(9072)
2014(9187)
2013(9276)
2012(8746)
2011(8038)
2010(8255)
2009(7726)
2008(7773)
2007(7326)
2006(6846)
2005(6321)
作者
(23984)
(20869)
(20106)
(19309)
(12614)
(10141)
(8976)
(8057)
(7886)
(7407)
(7201)
(6862)
(6505)
(6454)
(6324)
(6178)
(6048)
(5972)
(5618)
(5592)
(5236)
(5186)
(5009)
(5005)
(4842)
(4662)
(4550)
(4417)
(4327)
(4266)
学科
(44524)
(33791)
经济(33749)
农业(29609)
(29454)
管理(14404)
业经(12380)
地方(10704)
农业经济(9900)
(9558)
中国(9408)
(9016)
农村(9007)
(8617)
企业(8617)
(8184)
土地(7613)
方法(7402)
(6993)
劳动(6990)
发展(6837)
(6829)
收入(6758)
(6681)
(6663)
人口(6602)
数学(6501)
(6488)
贸易(6481)
(6426)
机构
学院(115648)
大学(108944)
(48232)
经济(47137)
(45929)
研究(43514)
管理(41788)
中国(36304)
理学(35093)
理学院(34697)
农业(34519)
管理学(34014)
管理学院(33828)
科学(27537)
业大(25915)
(23922)
(23470)
中心(22014)
研究所(21179)
农业大学(20644)
(20168)
(20023)
(18541)
(17072)
(16352)
(16255)
师范(16176)
科学院(15547)
经济管理(15284)
北京(14963)
基金
项目(72797)
研究(56452)
科学(55809)
基金(50120)
(44006)
国家(43435)
科学基金(35545)
社会(34464)
社会科(31938)
社会科学(31929)
(30652)
(27121)
基金项目(26998)
编号(25931)
(24457)
教育(23407)
自然(21636)
成果(21200)
自然科(20969)
自然科学(20960)
自然科学基金(20541)
资助(19629)
(17936)
课题(16941)
重点(16186)
(15895)
(15274)
(15271)
发展(14580)
(14492)
期刊
(66807)
经济(66807)
(52691)
农业(35555)
研究(34570)
中国(29725)
学报(20050)
科学(18628)
业经(17985)
(16531)
金融(16531)
(16436)
大学(15462)
学学(14747)
农村(13649)
(13649)
(13620)
农业经济(13612)
教育(11844)
问题(10576)
管理(9964)
农村经济(9077)
世界(8700)
技术(8673)
(8552)
经济问题(8211)
资源(7931)
社会(6956)
业大(6900)
财经(6600)
共检索到192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本报告基于青海、甘肃和云南藏区的实地调研发现,藏族农牧妇女面临的传染病、妇科疾病和孕产期照料不足的问题,多与贫穷相联系。妇女健康服务,恰恰是藏区发展和扶贫计划实施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系统缺少足够的运行经费、性别平衡的乡村服务网络、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多数农牧妇女及其家庭成员既欠缺必要的健康知识和信息,又未具备基本的卫生习惯,还由于财务和时间的限制,尚未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服务。结果,在相当一部分家庭中,导致贫穷和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并进而造成贫穷的代际传递。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云南和甘肃藏区的某些初级卫生保健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政策改进的可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康涛  高鹏  
在藏族农牧区,虽在财产权领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男女平等。但是女性财产权却表现出平等与不平等相互交织的现状。针对藏族女性财产权益的现状,文章就如何完善藏族妇女财产权保护提出了相应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在农牧区实施的孕产妇系统管理项目、婴幼儿喂养策略和小学免费供餐项目,都具有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的重要作用。这其中,学校供餐项目的执行质量较高,另外两类项目实施质量欠佳。一方面,这是因为传统生育方式和婴幼儿喂养习惯在农牧家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卫生系统激励机制扭曲和项目运行经费欠缺,知识、信息和服务未充分递送到户。因此,有必要校正激励机制,强化村庄卫生服务网络,改进农牧民健康教育方式,并且有针对性地培训卫生系统的官员和服务供给队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存同  
文章利用大香格里拉地区"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人口健康促进项目西藏自治区试点县的基线调查与终期实地调查结果,透过健康权利的视角,结合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生殖健康等主要指标进行项目评估。研究发现,虽然部分指标的数据还有待改善,但从整体上来说,在西藏地区实施人口健康促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牧民聚居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了农牧民的健康意识及人口健康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谭琳  
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当前世界范围内主要面临的妇女健康问题及其与计划生育之间的联系,阐述计划生育对改善妇女健康的作用。试图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计划生育对妇女所提供的帮助,特别是在生殖健康方面的直接帮助,以及间接地为妇女发展所创造的机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娄彬彬  
西藏自治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初步形成了与内地不大相同的工作机制、服务体系─—在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相结合的框架下,实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始终坚持“宣传教育为主,自愿选择为主,技术服务为主”的“三为主”方针。目前,藏族农牧妇女的生育观念发生很大转变,虽然与内地相比生育水平仍然偏高,但与以前相比已大大降低。目前的情况是:广大农牧区的藏族妇女迫切要求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然而由于资金、人员及交通条件的困难,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藏族农牧妇女的需求。西藏地区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力发展地方民族经济,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西藏自治区各级地方政府借助中央政府和外省市的转移资源,坚持不懈地投资于人民健康,一方面通过财政支出维护农牧区的3级卫生服务网络,另一方面,运用政策干预手段推行针对健康高风险群体的保健项目。这不仅为全自治区人口健康指标的改善作出贡献,而且为其他省/区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强化公共健康安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然而在农牧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基层卫生服务的供给还远未满足农牧人口对服务便捷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的出路在于,第一,改善卫生机构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流动服务能力。第二,在有限开放医疗市场的基础上,通过资格认定和报销规定等制度安排,将个体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立群  彭波  
为了解农村妇女营养健康水平形成机理,本研究依照随机抽样原则,对河北省涉县农村妇女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通过对河北省涉县251份农村妇女调查问卷分析,运用AMOS16对农村妇女营养健康水平形成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妇女的膳食营养、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正向影响其营养健康水平,而身体素质则产生负向影响;健康素养则通过生活方式、身体素质和饮食习惯对其营养健康水平产生间接的影响;卫生习惯对其营养健康水平没有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膳食营养对其营养健康水平产生间接的影响。针对上述结论,本研究对政府提出了加强农村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阔海  
开展计生养老保险促进妇女身心健康周阔海开展计生养老保险,消除了计生对象的担忧心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农村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无儿养老一直是农民的一块心病。开办此项险种,促使农村妇女由“养儿防老”向“保险养老”的观念转变,她们在交纳一定数量的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燕秋  
本文对 1 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中有关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城乡妇女对于性生活、避孕、爱滋病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 ;已有的知识来源主要来自亲友、同事和传媒 ;相关机构在为妇女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 ,还应加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调查还显示了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城乡差异 ,表明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还很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自力,李伯华  
1 引言 自70年代后期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中国育龄夫妇的避孕使用率及避孕方法构成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国家计生委1982、1988、1992年三次大规模生育率抽样调查的结果,在全国水平上,有偶育龄妇女(1982,1988)或已婚育龄妇女(1992)的避孕率分别为70.9%、72.1%和83.5%,后者已达到世界高避孕率地区北欧国家的水平。与此同时,绝育法的比例由35.4%上升到53.5%,避孕环的比例由50.1%下降到40.1%,而采取“其它”方法(口服、注射及外用避孕药、避孕套、传统避孕法等)的比例由14.5%下降到6.4%。可以说,高避孕使用率及高绝育比例构成了现阶段中国育龄夫妇避孕状况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美善  
我国乡镇卫生院就诊率低,连年亏损,设备落后,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特别是贫困妇女的健康问题令人堪忧。文章聚焦农村贫困妇女和乡镇卫生院,一个是社会人口中的弱势群体,一个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弱势群体,通过村镇银行的小额信贷将他们联合起来,并参考联合国在孟加拉开展的一个妇女健康项目,寻求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镇银行的小额贷款网络辅助的妇女健康提升方案,也为乡镇卫生院的就诊率的提高提供一个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鸿雁,娄彬彬  
本文运用1996年苏南地区、皖北地区"计划生育与妇女地位研究"课题调查数据,分析了主动、被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对育龄妇女副作用的产生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育龄妇女的心理影响;此外,主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者的平均避孕失败次数、平均人流次数均明显高于被动选择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郭新琴  施生旭  
将妇女健康冲击作为研究家庭消费的视角,使用CGSS2015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妇女健康冲击将改变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其中家庭消费性支出将增加17.4%,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提高35.4%;与低年龄妇女群体相比,高年龄组更容易受到健康冲击且影响更为明显,健康冲击下低收入妇女群体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出现急速增长,对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影响大于高收入组;参加医疗保险所产生的"保障机制",将改变参保妇女群体传统的就医观念,促使其选择较优质的医疗服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开宁  
联合国1994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于1994年9月1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降下帷幕。这是本世纪世界各国政府及人口学界最后一次针对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全球性大规模会议。ICPD总结了自1974年联合国提出“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以来世界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状况,通过了《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这个跨世纪的文件及ICPD本身对全球今后20年人口与发展的深刻影响正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ICPD大会以来,潮水般涌来的信息令人口学界目不暇接。其中,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研究可以看作一个很好的案例,从中可看出将人口与发展同生育健康更密切联系这样一个全球化大趋势。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简称RTIs)这一概念由国际妇女健康联盟(International Women's Health Coalition简称IWHC)于1987年提出,旨在引起对一系列被忽视了的妇女生育健康及性健康问题的重视,并促进必需的卫生服务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