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4)
2023(3447)
2022(2870)
2021(2915)
2020(2396)
2019(5390)
2018(5403)
2017(10159)
2016(5719)
2015(6479)
2014(6454)
2013(6147)
2012(6067)
2011(5506)
2010(5795)
2009(5647)
2008(5797)
2007(5383)
2006(4765)
2005(4363)
作者
(16316)
(13803)
(13702)
(12922)
(8779)
(6649)
(6184)
(5335)
(5165)
(4979)
(4671)
(4543)
(4370)
(4243)
(4240)
(4089)
(4088)
(4065)
(4044)
(3986)
(3500)
(3380)
(3222)
(3121)
(3112)
(3021)
(2996)
(2945)
(2774)
(2764)
学科
(19885)
经济(19840)
管理(19168)
(17356)
(15815)
企业(15815)
方法(9011)
数学(7204)
数学方法(7030)
(6732)
(5677)
(5256)
(5247)
(4948)
财务(4937)
财务管理(4925)
企业财务(4754)
(4751)
贸易(4747)
中国(4724)
(4661)
业经(4626)
理论(4274)
(3926)
农业(3575)
(3455)
银行(3449)
(3401)
金融(3401)
人事(3400)
机构
大学(88267)
学院(84214)
管理(32831)
(31755)
经济(31027)
理学(28234)
研究(27977)
理学院(27936)
管理学(27383)
管理学院(27227)
中国(21682)
(18780)
科学(16317)
(15598)
(14294)
(13412)
中心(13055)
(12720)
研究所(12685)
师范(12594)
(12577)
财经(12361)
北京(12021)
业大(11724)
(11134)
农业(10585)
师范大学(10446)
(10228)
(9769)
财经大学(9138)
基金
项目(52223)
科学(41374)
基金(39078)
研究(38485)
(33863)
国家(33551)
科学基金(28675)
社会(24734)
社会科(23325)
社会科学(23316)
基金项目(20123)
教育(18668)
(18454)
自然(18387)
自然科(18017)
自然科学(18012)
自然科学基金(17734)
(16480)
编号(16264)
资助(16195)
成果(14910)
(12226)
重点(11267)
教育部(10815)
项目编号(10514)
课题(10382)
大学(10279)
国家社会(10245)
(10225)
(10210)
期刊
(36996)
经济(36996)
研究(25467)
中国(17401)
学报(13737)
(13107)
(13064)
科学(12805)
管理(12759)
教育(12732)
大学(11053)
学学(10001)
农业(8862)
(8373)
金融(8373)
财经(6560)
技术(6494)
图书(5762)
(5630)
业经(5423)
经济研究(5065)
(4972)
世界(4944)
国际(4907)
(4817)
(4669)
问题(4664)
书馆(4128)
图书馆(4128)
(3942)
共检索到131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巍巍  
如果说霸权国的核心利益就是护持其体系中霸权地位,那么,如果诱发一场针对挑战国的冲突能够更好地维护其国家的根本利益,霸权国可能会选择支持并乐见其依附者对潜在的挑战国发难。日本改变几十年来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默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诱导。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并表明"是时候朝建设新国家迈出一步",这明显可能激化中日现有矛盾并引发东北亚各相关国家的不安,同时也表明日本的行为可能导致美国对美日同盟的失控,对此美国以"失望"一词表明其不会在战略上被日本绑架。可见,当前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东北亚轮辐体系并非是确保该地区和平与安定的压舱石,可能正好与其宣传的结论相反,其更有可能是在某些条件下促使未来10年内中日之间外交僵化、在夹缝中艰难博弈的催化剂。中国若想改变在未来10年内的中日争端中的被动局面或至少避免美国对日本行为的无限度支持,就必须从提升自身战略力量或依靠结盟来增加制衡性力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西辉  吕虹  
根据联盟动机理论的逻辑,国际社会应该而且必须联合预防霸权出现或制衡已经形成的霸权。现实中的美国霸权虽然受到部分国家的制衡,但大多属于被动的反应式制衡且制衡程度不足,没有形成霸权制衡性联盟。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成为学术界需要认真思考的理论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对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的研究,也是对建立霸权制衡性联盟所需条件的研究,这方面的必要条件主要涉及需求、意愿、能力和共同基础四个方面。第一,要不要制衡霸权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国家利益,但国家利益的具体指向并非一成不变,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此外还要考虑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西辉  吕虹  
根据联盟动机理论的逻辑,国际社会应该而且必须联合预防霸权出现或制衡已经形成的霸权。现实中的美国霸权虽然受到部分国家的制衡,但大多属于被动的反应式制衡且制衡程度不足,没有形成霸权制衡性联盟。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成为学术界需要认真思考的理论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对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的研究,也是对建立霸权制衡性联盟所需条件的研究,这方面的必要条件主要涉及需求、意愿、能力和共同基础四个方面。第一,要不要制衡霸权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国家利益,但国家利益的具体指向并非一成不变,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此外还要考虑霸权正当性程度以及威胁/收益程度的界限。第二,想不想制衡霸权国,关键看潜在制衡国对制衡行为的"成本-收益"权衡。第三,能不能制衡霸权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潜在制衡国的认知和决策能力非常重要。第四,建立霸权制衡性联盟需要找到潜在制衡国之间的共同基础,这应着眼于它们的制衡需求、意愿和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路娟  
对外制裁作为维护霸权地位、谋取霸权利益的主要政策工具,是美国维持芯片霸权的惯用伎俩。美国通过芯片制裁意欲将我国强行排斥在芯片全球产业链之外,企图全面阻止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随着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颁布以及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实施,我国高科技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将面临“卡脖子”风险,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将受到一定阻碍,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产业将面临不同程度冲击。对此,建议在芯片领域实施新型举国体制,提前充实“反制工具箱”,争取“全球摇摆国家”资源,大力提升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市场渗透率,实现换道超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让美元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国际货币,使其走上了霸权之路。而且,后来该体系的崩溃也拯救了当时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创了黄金非货币化时代。从此,美国开始了长期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逆差,通过不断输出美元来换回境外的商品、资源和服务,同时通过金融项目顺差使美元回流。这种循环大幅提高了境外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加速了其实体经济的持续衰退,引发了境外市场对美元信心的崩溃。这将大幅削弱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引发全面的美元危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松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衰落甚至消亡的过程,美元霸权自然也不例外,从其正式确立至今已经历了40多个年头,相继走过了产生、巩固和发展及目前的衰落期。客观地讲,美元霸权在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曾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因其与生俱来的不公正,加之随着美元霸权逻辑的发展演变和内外因素的不断改变,已使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近二十年来,美元霸权为确保自身的延续引发了频繁的经济金融危机以及地区冲突和战争,已极大地阻碍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因此,美元霸权的消亡及新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永亮  
美国人相信他们的那一套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他们有义务、有权利向全世界推广 ,从而把一个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世界用美国的价值观念统一起来。正是这种救世主式的狂妄引起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美国霸权心理产生的根源既来自于二战后美国在全球国际体系中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 ,也源自于其独特的文化因素。具体来说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美国的基督教文化 ,⑵美国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 ,⑶美国独一无二的全球实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辉  
霸权是一个现代概念,在当代这一角色由美国承担,它由资本的三种形式构成,并随主导性资本形式的变换呈泡沫式发展。在霸权发展的每一阶段,资本都与某一对象相结合,以获得增值、扩张霸权,却在下一阶段毫无顾惜地将其丢进霸权他者的垃圾箱。随着他者最高形式的萎缩,霸权也走到了其周期的末端,成为新霸权的他者。而他者能否成为新的霸权,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向东春  
大学联盟是美国大学实现学术创新和资源共享的新路径,其佼佼者"大学合作委员会"(CIC)在学术合作、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CIC的价值诉求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运行特点是采取扁平组织架构和对话式治理模式,构建互涉的多学科合作平台,搭建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基地。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追求共有效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琮  
近年来,有关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问题成为美国内外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在对战后美国实力地位的上升和相对衰落过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括论述了有关美国地位是否衰落的两大观点,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有关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论争关系到当今世界一系列重大的全局性问题,应予以重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风云  赵静梅  
本文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小信用评级机构迅速崛起,成为所有金融机构中的“霸主”的原因以及学术界对这些“金融霸主”的批评。我们的基本结论是,导致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获得全球性霸权的因素非常复杂,但美国监管当局的监管特许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尽管信用评级机构霸权短期内还难以撼动,但挑战和消解已经开始。中国的信用评级业还是一个弱势行业,它们在监管体制中已经边缘化。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面对着美国“霸权”公司的挑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衍涛  
由于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这本书刚出版不久 ,所以目前国内对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国际政治理论进行研究的并不多 ,从逻辑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为鲜见。作者与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辩论内容主要包括 5个部分 :逻辑起点 :进攻性现实主义辨析 ;逻辑支点 :民主和平论辨析 ;逻辑基点 :人口和财富辨析 ;逻辑推论 :“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就必然成为霸权国家”辨析 ;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