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3)
2023(2443)
2022(2036)
2021(1957)
2020(1652)
2019(3852)
2018(3794)
2017(7587)
2016(4115)
2015(4519)
2014(4438)
2013(4199)
2012(3918)
2011(3626)
2010(3793)
2009(3547)
2008(3560)
2007(3287)
2006(2893)
2005(2706)
作者
(10120)
(8452)
(8403)
(7968)
(5565)
(4086)
(3902)
(3193)
(3175)
(3104)
(2810)
(2761)
(2713)
(2710)
(2691)
(2570)
(2545)
(2532)
(2440)
(2402)
(2179)
(2063)
(2025)
(1950)
(1920)
(1879)
(1855)
(1853)
(1678)
(1640)
学科
(15093)
(14484)
经济(14467)
(14106)
企业(14106)
管理(13358)
方法(4707)
(4313)
业经(4175)
(3706)
贸易(3704)
(3656)
数学(3647)
(3638)
(3601)
中国(3597)
数学方法(3586)
(3496)
(3495)
财务(3485)
财务管理(3481)
地方(3342)
(3339)
企业财务(3320)
经营(3120)
技术(2953)
决策(2744)
计划(2653)
产业(2627)
(2576)
机构
学院(56286)
大学(56054)
(23130)
经济(22628)
管理(22514)
理学(19174)
理学院(18969)
研究(18838)
管理学(18780)
管理学院(18635)
中国(13915)
(11889)
(10454)
科学(9398)
(9081)
(8611)
(8463)
师范(8429)
财经(8361)
研究所(7993)
中心(7870)
北京(7808)
(7488)
(7075)
(6990)
师范大学(6784)
商学(6463)
商学院(6416)
经济学(6380)
财经大学(6098)
基金
项目(33445)
研究(27101)
科学(26763)
基金(24057)
(19892)
国家(19706)
社会(17280)
科学基金(17131)
社会科(16486)
社会科学(16480)
教育(12857)
(12759)
基金项目(12217)
编号(11959)
(11035)
成果(10447)
自然(10025)
自然科(9794)
自然科学(9792)
资助(9658)
自然科学基金(9650)
课题(8201)
(7706)
项目编号(7595)
(7580)
重点(7406)
(7333)
(7204)
(7169)
教育部(6998)
期刊
(27965)
经济(27965)
研究(18374)
中国(10812)
管理(9956)
教育(8745)
(8388)
科学(6268)
(6123)
(6067)
金融(6067)
业经(5662)
学报(5180)
大学(4583)
技术(4432)
经济研究(4417)
国际(4252)
农业(4244)
财经(4048)
(4037)
学学(3920)
世界(3682)
图书(3605)
(3510)
(3471)
论坛(3471)
问题(3467)
商业(3231)
现代(3124)
书馆(2727)
共检索到88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竭仁贵  
维护美国霸权不受到挑战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美国有一套霸权护持理论指导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南海问题则是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着力点,美国落实南海政策的操作方式就是通过军事威慑、国际制度法规制约和舆论施压来实现。美国采取双重标准对待南海的岛礁建设问题。中美在南海的较量表明中美目前处于战略僵持阶段,未来中美两国只有朝着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努力才符合彼此的共同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竭仁贵  
维护美国霸权不受到挑战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美国有一套霸权护持理论指导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南海问题则是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着力点,美国落实南海政策的操作方式就是通过军事威慑、国际制度法规制约和舆论施压来实现。美国采取双重标准对待南海的岛礁建设问题。中美在南海的较量表明中美目前处于战略僵持阶段,未来中美两国只有朝着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努力才符合彼此的共同利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胜湘  邬超  
霸权国的能力、意愿、合法性和霸权周期性是分析霸权国战略的四大基本要素。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进入霸权周期的尾期,并处于实力相对衰落之中,但美国的称霸意愿依然强烈,出现实力和意愿的背离,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出现危机,美国因此表现出担忧失去霸权的焦虑,并采取相应措施。亚太地区是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整体战略的关键一环。2011年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是通过在战略上限制中国和防范中国,谋求以低成本维持美国主导的亚太新秩序。中国可通过实施"五心"战略化解美国的再平衡战略,避免中美走向大国政治对抗的历史悲剧的重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晓文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印两个新兴大国的崛起以及印度洋地区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上升,印度洋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美国在将其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其在印度洋地区的利益存在。本文首先对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以及战略内容进行详细解析,之后从目标、影响和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对美国印度洋战略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把握美国印度洋战略的发展态势以及对地区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袁建军  
二战以后,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地位,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具雄心的大规模国际制度建设进程,形成了自由主义霸权秩序。美国霸权以安全、政治、经济等领域全球性国际制度的创立为基础,以地区性军事同盟的确立为辅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利用国际机制推行霸权政策。冷战结束后,为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战略学术界相继提出了四种全球战略:新孤立主义、选择性介入、安全合作和优势战略等。未来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过程中,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对其全球战略进行全方位重塑,以期同时应对多种类型挑战,维护和强化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斌  
布什政府批准的21世纪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阐明了谋求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目标,提出了先发制人遏制国际对手崛起的战略原则。本文指出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并非是反恐战争时代的产物,而是在前苏联解体和国际格局出现失衡的情况下,右翼保守智囊酝酿成形的全球霸权战略,现在美国正将其发展成新帝国主义论和新罗马帝国构想。本文分析了美国石油、军工垄断财团的巨大影响,它们为追求经济利益推动美国全球战略演变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大廷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教育战略,1983年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战略性报告之后,又制定了"2061"计划。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3位总统都高度重视教育:老布什总统签发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克林顿总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的8项目标,小布什总统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主张。这一系列教育战略的核心思想是解决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阶段质量低下的问题,企图通过提高学生课业标准、加强科学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学生坚定品格等措施,实现教育的"全面卓越"。其目的是把一个强大的美国带入21世纪进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逄爱成  黄凤志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永亮  
美国人相信他们的那一套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他们有义务、有权利向全世界推广 ,从而把一个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世界用美国的价值观念统一起来。正是这种救世主式的狂妄引起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美国霸权心理产生的根源既来自于二战后美国在全球国际体系中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 ,也源自于其独特的文化因素。具体来说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美国的基督教文化 ,⑵美国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 ,⑶美国独一无二的全球实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辉  
霸权是一个现代概念,在当代这一角色由美国承担,它由资本的三种形式构成,并随主导性资本形式的变换呈泡沫式发展。在霸权发展的每一阶段,资本都与某一对象相结合,以获得增值、扩张霸权,却在下一阶段毫无顾惜地将其丢进霸权他者的垃圾箱。随着他者最高形式的萎缩,霸权也走到了其周期的末端,成为新霸权的他者。而他者能否成为新的霸权,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范尔为  王生升  
石油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是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中东地区始终是世界石油供应的中心,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有力支撑了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和维持。中国的快速崛起及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强势姿态,对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的稳定构成了重大挑战。为了维持其对世界原油市场的控制力,美国对其中东石油战略进行了相应调整。中国应该在国际石油生产、贸易和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打破美国的石油霸权,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能源新秩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范尔为  王生升  
石油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是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中东地区始终是世界石油供应的中心,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有力支撑了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和维持。中国的快速崛起及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强势姿态,对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的稳定构成了重大挑战。为了维持其对世界原油市场的控制力,美国对其中东石油战略进行了相应调整。中国应该在国际石油生产、贸易和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打破美国的石油霸权,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能源新秩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邱丹阳  张铁强  
美国的金融霸权并没有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衰落,而是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兴起而形成新的金融霸权。本文在分析了美国新金融霸权的新表现和危害后,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因应美国新金融霸权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