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7)
- 2023(8558)
- 2022(7335)
- 2021(6634)
- 2020(5538)
- 2019(12144)
- 2018(12061)
- 2017(22901)
- 2016(12197)
- 2015(13345)
- 2014(12973)
- 2013(12352)
- 2012(11159)
- 2011(10121)
- 2010(10626)
- 2009(10576)
- 2008(9761)
- 2007(8697)
- 2006(7665)
- 2005(7096)
- 学科
- 管理(43629)
- 济(41511)
- 经济(41429)
- 业(39827)
- 企(35133)
- 企业(35133)
- 财(15641)
- 制(15142)
- 方法(13943)
- 农(13034)
- 中国(12422)
- 业经(12207)
- 数学(11035)
- 数学方法(10859)
- 体(10188)
- 务(10127)
- 财务(10091)
- 财务管理(10066)
- 企业财务(9487)
- 银(9373)
- 银行(9367)
- 贸(8997)
- 贸易(8991)
- 融(8977)
- 金融(8974)
- 划(8945)
- 行(8912)
- 易(8812)
- 体制(8700)
- 农业(8368)
- 机构
- 学院(168734)
- 大学(165482)
- 济(67919)
- 经济(66372)
- 管理(64335)
- 理学(54628)
- 研究(54190)
- 理学院(54084)
- 管理学(53270)
- 管理学院(52929)
- 中国(42319)
- 财(36378)
- 京(33671)
- 科学(29410)
- 财经(27713)
- 江(26584)
- 所(25872)
- 经(24854)
- 中心(24646)
- 研究所(22763)
- 农(21768)
- 范(21492)
- 师范(21310)
- 州(20917)
- 北京(20865)
- 经济学(20552)
- 业大(20406)
- 财经大学(20372)
- 院(20058)
- 经济学院(18324)
- 基金
- 项目(107288)
- 科学(85478)
- 研究(83587)
- 基金(77447)
- 家(65761)
- 国家(65201)
- 科学基金(56894)
- 社会(54015)
- 社会科(51238)
- 社会科学(51230)
- 省(42320)
- 基金项目(39999)
- 教育(39347)
- 编号(35368)
- 划(35118)
- 自然(34526)
- 自然科(33719)
- 自然科学(33711)
- 自然科学基金(33093)
- 资助(30733)
- 成果(29692)
- 制(26616)
- 课题(24917)
- 重点(24356)
- 部(24055)
- 创(23209)
- 发(23052)
- 性(22405)
- 项目编号(22225)
- 国家社会(22209)
共检索到261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泽平
核危机的出现是伊朗与美国霸权长期对抗的必然 ,也有伊朗企图通过获取核武器寻求安全自助的因素。从战略行为方式判断伊朗核危机中的动向在于通过理论与现实的对照 ,理解战略的根本目标与实现手段间平衡互动 ,探寻化解核危机的可行模式。
关键词:
核危机 霸权 反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夏厦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一波三折,危机不断升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对于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对抗和斗争,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从微观理论视角,运用认知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国际危机中的威胁认知理论来解读伊朗核危机,分析美伊在核问题上对抗的实质,弥补宏观理论在政策解释上的缺失。本文将对威胁认知的概念、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伊朗核危机中威胁认知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提出解决伊朗核危机的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
伊朗 美国 威胁认知 伊朗核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田文林 孙德刚 黄日涵
近来,因伊朗核问题所导致的危机不断升级,美国和以色列不断放言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战争阴云再次笼罩中东地区。美国与伊朗的矛盾表面上看是聚焦于伊朗"以民用开发核能为由,行发展核武之实",但是事实上仍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即表面上看是个技术性问题,但实则为政治问题,既是美伊长期矛盾作用的结果,也是美国与伊朗、伊朗与以色列和伊朗与沙特"三组矛盾"的作用结果。就目前看,虽然伊朗局势进入了一个危险期,但显然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尚未做好对伊朗发动军事进攻的准备,即便战争不可避免也尚有距离。本文为鄙刊编辑部邀请的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文章的综合。
关键词:
伊朗 核问题 危机 原因 前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逄爱成 黄凤志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进
最近伊朗核问题的升温是前一段时间各方围绕该问题博弈的必然结果。在俄罗斯和中国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制裁伊朗并仍然主张对话磋商的情况下,双方需要展示出一定的灵活性以达成妥协。从战略上看,伊朗核问题已经形成一个"无解"的"死结"。从战术上看,伊朗核问题今后仍有暂时缓和的可能。由于核武器的巨大诱惑力以及朝鲜成功的先例,伊朗决不甘心弃核,而且今后将继续向核门槛逼近。当伊朗到达核门槛时,有关各方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家年
[目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理论命题,并将国家安全领域划分为11个领域,说明了我国国家安全保障呈现出领域多元性、关联性、融合性等特征。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是国家安全保障的两种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相融合以应对国家安全问题。[方法/过程]基于国家安全保障的视角,以2010年伊朗核设施遭"震网"病毒攻击事件为例,梳理了事件的全过程。指出了伊朗国家安全保障层面上在国家安全情报、战略抗逆力以及二者融合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果/结论]结合该案例,就我国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少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兴起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关系,认为美元霸权不仅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也导致了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论述了当前美元霸权的动摇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最后,系统地阐释了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证券金融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及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模式。
关键词:
美元 霸权 金融危机 战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少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兴起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关系,认为美元霸权不仅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也导致了2 0 0 8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论述了当前美元霸权的动摇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最后系统地阐释了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证券金融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及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爱玲
近一时期,伊朗核问题被美国炒得沸沸扬扬。究其原因,这是美国力图民主改造中东,为其全球战略利益服务的根本目的所致。但从目前美国的对伊朗政策来看,美国对伊采取军事打击手段的可能性很小,主要以“和平演变”方式为主。
关键词:
伊朗 核问题 美国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伟
20 0 2年 3月 9日 ,美国一家报纸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 :五角大楼在其所在提交的《核态势回顾》报告中称 ,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对中、俄等七国实施核打击。该报告预示着美国的核战略已开始发生实质性转变 ,由“威慑”走向“实战” ,开始呈现一些新特点。美国核战略的调整将对国际核军控、国际安全形势等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美国 核战略 威慑 新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良祥
伊核全面协议很快将进入落实阶段,前景虽未必看好,但伊核危机软着陆已成定局。进入后协议时代,伊朗可望巩固和扩大新世纪以来所取得的地缘战略利益,而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以及制裁的弱化,伊朗可望崛起为地区经济中心。后协议时代,中伊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外部政治压力下降,中伊经贸合作的规模有望扩大,但中国弱势剩余产能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局面。伊朗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融合可望加强,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中国似可利用协议契机全面提升中伊政治和经济关系,包括正式从战略高度明确定位中伊关系、实行中伊贸易的人民币结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钦先 张敖
本文借助最优货币危机模型的推演方法,以美元霸权和影子银行为前提,构造了美国次贷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转嫁的数理模型,试图解释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并揭示美国如何将风险和危机转嫁给全世界。以此为基础,本文总结了相应的启示。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陈翔 熊燕华
近年来,沙特与伊朗在中东地区经常利用代理人战略开展竞争和博弈,具体表现为支持内战国家的代理人来改变战争进程与结果、扶植代理人进行权力竞争、利用代理人进行外交角力等。沙伊之间运用代理人进行博弈,既是两国的地缘政治对抗、教派纷争等结构性矛盾使然,也是由于代理方本身需借助外部力量实现政治与宗教目的。不过,受直接冲突与战争高成本及外部环境的约束,两国之间的博弈不会走向正面军事冲突。截至目前,沙伊的代理人战略加剧了中东政治生态的恶化,加快了地区阵营化、冷战化格局的演进,加深了中东国家政治的对抗性烈度。可以预见,施动方、代理方以及域内外大国关系的演绎将会对沙伊的代理人战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沙特 伊朗 代理人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俊华 杨兴礼
本文简要概括了中国、伊朗建交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中伊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曲折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伊关系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大国话语权、能源安全战略、经贸和投资战略、对伊斯兰世界影响力和中美关系博弈的重要影响,最后对中伊关系的未来发展战略定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国 伊朗 关系 定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让美元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国际货币,使其走上了霸权之路。而且,后来该体系的崩溃也拯救了当时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创了黄金非货币化时代。从此,美国开始了长期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逆差,通过不断输出美元来换回境外的商品、资源和服务,同时通过金融项目顺差使美元回流。这种循环大幅提高了境外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加速了其实体经济的持续衰退,引发了境外市场对美元信心的崩溃。这将大幅削弱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引发全面的美元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