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5)
2023(8685)
2022(7113)
2021(6497)
2020(5303)
2019(11867)
2018(11695)
2017(22417)
2016(12304)
2015(13496)
2014(13713)
2013(13314)
2012(12357)
2011(11359)
2010(11645)
2009(10976)
2008(11324)
2007(10316)
2006(9070)
2005(8556)
作者
(35812)
(30472)
(30009)
(28746)
(19388)
(14596)
(13548)
(11419)
(11392)
(10958)
(10421)
(10076)
(9916)
(9823)
(9579)
(9303)
(8939)
(8834)
(8759)
(8618)
(7735)
(7421)
(7321)
(6922)
(6865)
(6763)
(6664)
(6609)
(6208)
(5910)
学科
(48412)
经济(48316)
管理(43140)
(39334)
(35364)
企业(35364)
方法(20642)
(18129)
数学(16779)
数学方法(16563)
(16030)
中国(12755)
业经(12079)
(11862)
(11829)
(11582)
财务(11558)
财务管理(11534)
(11220)
企业财务(11109)
(10226)
银行(10213)
理论(9885)
(9847)
金融(9845)
(9731)
体制(9613)
(8310)
贸易(8308)
(8114)
机构
大学(186863)
学院(183713)
(76169)
经济(74551)
管理(68077)
研究(62076)
理学(58489)
理学院(57867)
管理学(56903)
管理学院(56566)
中国(47231)
(41468)
(38305)
科学(36118)
财经(32177)
(31274)
(29129)
(28839)
研究所(27969)
(27798)
中心(27532)
业大(25346)
经济学(24856)
财经大学(24137)
北京(23857)
(22966)
师范(22722)
农业(22538)
(22445)
经济学院(22196)
基金
项目(119532)
科学(95321)
基金(89337)
研究(87166)
(77963)
国家(77366)
科学基金(66452)
社会(57994)
社会科(55006)
社会科学(54995)
基金项目(46062)
(45090)
自然(41836)
教育(40962)
自然科(40874)
自然科学(40859)
自然科学基金(40209)
(38393)
资助(36313)
编号(33746)
成果(29492)
(28237)
(27842)
重点(27244)
(25196)
(25012)
国家社会(24906)
教育部(24406)
(24238)
课题(23987)
期刊
(85987)
经济(85987)
研究(57093)
中国(37330)
(35080)
学报(30294)
科学(27216)
(27182)
管理(27039)
大学(23504)
学学(22357)
教育(19886)
(19508)
金融(19508)
财经(17557)
农业(17530)
(15057)
技术(13863)
经济研究(13709)
业经(12375)
问题(11380)
(9770)
(9157)
财会(8803)
(8470)
理论(8297)
科技(8136)
技术经济(7970)
现代(7938)
会计(7880)
共检索到278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西辉  吕虹  
根据联盟动机理论的逻辑,国际社会应该而且必须联合预防霸权出现或制衡已经形成的霸权。现实中的美国霸权虽然受到部分国家的制衡,但大多属于被动的反应式制衡且制衡程度不足,没有形成霸权制衡性联盟。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成为学术界需要认真思考的理论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对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的研究,也是对建立霸权制衡性联盟所需条件的研究,这方面的必要条件主要涉及需求、意愿、能力和共同基础四个方面。第一,要不要制衡霸权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国家利益,但国家利益的具体指向并非一成不变,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此外还要考虑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西辉  吕虹  
根据联盟动机理论的逻辑,国际社会应该而且必须联合预防霸权出现或制衡已经形成的霸权。现实中的美国霸权虽然受到部分国家的制衡,但大多属于被动的反应式制衡且制衡程度不足,没有形成霸权制衡性联盟。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成为学术界需要认真思考的理论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对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的研究,也是对建立霸权制衡性联盟所需条件的研究,这方面的必要条件主要涉及需求、意愿、能力和共同基础四个方面。第一,要不要制衡霸权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国家利益,但国家利益的具体指向并非一成不变,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此外还要考虑霸权正当性程度以及威胁/收益程度的界限。第二,想不想制衡霸权国,关键看潜在制衡国对制衡行为的"成本-收益"权衡。第三,能不能制衡霸权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潜在制衡国的认知和决策能力非常重要。第四,建立霸权制衡性联盟需要找到潜在制衡国之间的共同基础,这应着眼于它们的制衡需求、意愿和能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巍巍  
如果说霸权国的核心利益就是护持其体系中霸权地位,那么,如果诱发一场针对挑战国的冲突能够更好地维护其国家的根本利益,霸权国可能会选择支持并乐见其依附者对潜在的挑战国发难。日本改变几十年来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默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诱导。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并表明"是时候朝建设新国家迈出一步",这明显可能激化中日现有矛盾并引发东北亚各相关国家的不安,同时也表明日本的行为可能导致美国对美日同盟的失控,对此美国以"失望"一词表明其不会在战略上被日本绑架。可见,当前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东北亚轮辐体系并非是确保该地区和平与安定的压舱石,可能正好与其宣传的结论相反,其更有可能是在某些条件下促使未来10年内中日之间外交僵化、在夹缝中艰难博弈的催化剂。中国若想改变在未来10年内的中日争端中的被动局面或至少避免美国对日本行为的无限度支持,就必须从提升自身战略力量或依靠结盟来增加制衡性力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路娟  
对外制裁作为维护霸权地位、谋取霸权利益的主要政策工具,是美国维持芯片霸权的惯用伎俩。美国通过芯片制裁意欲将我国强行排斥在芯片全球产业链之外,企图全面阻止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随着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颁布以及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实施,我国高科技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将面临“卡脖子”风险,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将受到一定阻碍,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产业将面临不同程度冲击。对此,建议在芯片领域实施新型举国体制,提前充实“反制工具箱”,争取“全球摇摆国家”资源,大力提升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市场渗透率,实现换道超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让美元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国际货币,使其走上了霸权之路。而且,后来该体系的崩溃也拯救了当时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创了黄金非货币化时代。从此,美国开始了长期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逆差,通过不断输出美元来换回境外的商品、资源和服务,同时通过金融项目顺差使美元回流。这种循环大幅提高了境外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加速了其实体经济的持续衰退,引发了境外市场对美元信心的崩溃。这将大幅削弱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引发全面的美元危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松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衰落甚至消亡的过程,美元霸权自然也不例外,从其正式确立至今已经历了40多个年头,相继走过了产生、巩固和发展及目前的衰落期。客观地讲,美元霸权在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曾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因其与生俱来的不公正,加之随着美元霸权逻辑的发展演变和内外因素的不断改变,已使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近二十年来,美元霸权为确保自身的延续引发了频繁的经济金融危机以及地区冲突和战争,已极大地阻碍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因此,美元霸权的消亡及新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现强  张福磊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正义的缺失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给我国城市的"空间正义"缺失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并寻求其治理之道,本文尝试从一种调节理论出发,建构一个整合的空间调节理论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下具体考察我国城市空间重构和空间正义缺失的逻辑。最后,本文重点从价值、制度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矫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会锋  
从全线出击,试图建立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产业帝国,到全面收缩回归原点,在九头崖扩张失败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内在诱因:战略逻辑的混乱和缺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现林  
面对错综复杂而又不断演进的经济世界,充满理性的实证主义者以选择性假设作为实证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做法,为实证分析的范围和效果预设了局限性,体现为理论研究的狭隘性、碎片化和逻辑谬误三个方面的缺陷;作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分析与经验检验未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放大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实证"方法缺失了客观公正的求实精神与价值诉求。实证主义应以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与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惟形式化与经验至上,方能建构适应实践真正所需的方法与理论体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衍涛  
由于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这本书刚出版不久 ,所以目前国内对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国际政治理论进行研究的并不多 ,从逻辑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为鲜见。作者与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辩论内容主要包括 5个部分 :逻辑起点 :进攻性现实主义辨析 ;逻辑支点 :民主和平论辨析 ;逻辑基点 :人口和财富辨析 ;逻辑推论 :“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就必然成为霸权国家”辨析 ;结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涛  刘军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是近年来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以工资拖欠最为严重。本文主要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农民工权益缺失现象的原因,并认为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农民工排斥的社会认知是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根源,进而深入探讨了城乡二元制度在实践中影响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逻辑。只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对农民工歧视与排斥的社会认知,才能真正根除欠薪这一顽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新谦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保护其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美国不仅要求西欧国家将取得援助的“必要条件”写进总报告,而且还必须体现在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双边协定和《1948年对外援助法》中。不惟如此,在具体执行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美国又附加了诸多苛刻的条件。这样,美国的霸权和受援国的主权之间就出现了激烈碰撞。然而,由于西欧国家在战后经济重建中有求于美国,为了获得援助,它们不得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蕾  
受西方创业教育文化影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话语中具有一定程度的"西洋化"叙事特征;同时,还存在着以大为美,赞赏"全过程创业";关注失败,凸显创业过程艰辛色彩;平台导向,推崇"集聚式创业教育"等特征。这些话语叙事特征显示:大学生对创业活动在理性认同上不断强化,但情感距离上却仍旧疏离,创业之美尚未得到大多数师生发自内心的认同;高校师生在科技创业领域的贡献度依旧较低;本土伦理话语衰落,创业教育责任使命担当导向不足。因此,高校创业教育话语需要加强美学叙事、科技叙事、本土叙事等叙事特征,更好地叙述创业教育中"我在哪""、我是谁""、为了谁"等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中国虽然拥有稀土资源储量优势,但却没有定价权。本文在对稀土定价权缺失的现实根源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稀土定价权缺失的理论机理,指出稀土定价权缺失问题的关键原因是稀土出口市场呈买方垄断市场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对解决稀土定价权缺失的渠道进行了探讨: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环境税、提高稀土企业进入标准、规制稀土价格的措施提高稀土定价权;提出形成稀土出口市场"双寡头"结构的对策,获取金融定价权及加大稀土产品技术创新力度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胡诚  
传统的内部控制是基于权力制衡的原理构筑框架的,通过组织权力的制衡与牵制以规范权力配置及其行使,但对于权力制衡系统背后所蕴涵的信息机理和信息权保障却很少研究,以致现实中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基础和传导机制。随着信息技术广泛的深入运用,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因而现代内部控制的治理逻辑必须从基于权力制衡观的视角向基于信息观的视角转变,重视信息作为控制的载体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