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6)
- 2023(2692)
- 2022(2301)
- 2021(2081)
- 2020(1792)
- 2019(4234)
- 2018(3918)
- 2017(8436)
- 2016(4248)
- 2015(4760)
- 2014(4822)
- 2013(4972)
- 2012(4579)
- 2011(4111)
- 2010(4088)
- 2009(4067)
- 2008(4280)
- 2007(3943)
- 2006(3552)
- 2005(3473)
- 学科
- 济(22472)
- 经济(22454)
- 业(15963)
- 管理(15824)
- 企(14405)
- 企业(14405)
- 方法(11858)
- 数学(10798)
- 数学方法(10762)
- 财(7668)
- 务(6174)
- 财务(6173)
- 财务管理(6170)
- 企业财务(6062)
- 融(5824)
- 金融(5824)
- 制(5165)
- 银(4965)
- 银行(4965)
- 行(4772)
- 贸(4556)
- 贸易(4552)
- 中国(4488)
- 市场(4422)
- 易(4415)
- 农(3629)
- 业经(3390)
- 关系(3108)
- 体(2951)
- 体制(2640)
- 机构
- 大学(68688)
- 学院(66227)
- 济(34004)
- 经济(33348)
- 管理(28745)
- 理学(24340)
- 理学院(24160)
- 管理学(23924)
- 管理学院(23786)
- 研究(21330)
- 中国(20043)
- 财(17832)
- 财经(14149)
- 京(13792)
- 经(12912)
- 财经大学(10756)
- 经济学(10713)
- 中心(10418)
- 所(10281)
- 融(9705)
- 经济学院(9653)
- 金融(9552)
- 江(9220)
- 商学(9199)
- 商学院(9123)
- 北京(9110)
- 科学(8983)
- 研究所(8701)
- 银(7675)
- 州(7577)
- 基金
- 项目(38783)
- 科学(31806)
- 基金(31297)
- 研究(27764)
- 家(26499)
- 国家(26296)
- 科学基金(23675)
- 社会(19117)
- 社会科(18352)
- 社会科学(18344)
- 基金项目(16254)
- 自然(15994)
- 自然科(15727)
- 自然科学(15721)
- 自然科学基金(15465)
- 资助(13921)
- 教育(12790)
- 省(12600)
- 划(10950)
- 编号(10325)
- 部(9809)
- 教育部(9013)
- 人文(8671)
- 成果(8156)
- 国家社会(8126)
- 大学(8052)
- 重点(8001)
- 创(7827)
- 制(7772)
- 社科(7506)
共检索到108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颐 刘志远
本文对震荡市场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稳定作用进行了分析。从超额收益率、超额换手率两个模型出发,发现基金所起到的稳定性作用不同:第一,虽然基金的交易行为降低了市场当日的震荡,但是从长期趋势看,加剧了市场萧条期的持续下跌与繁荣期的不断攀升,强化了市场的动量效应。另一方面,繁荣期市场的异常放量并不来自基金,而是由个人投资者高涨的投资热情所致。第二,本文首次将基金的交易行为纳入市场周期的分析框架,分离出股市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背离期,发现在个人投资者存在反应滞后的情况下,基金首先予以了信息识别并做出交易反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国平 胡才泓 封福育
利用基金重仓股季度持股和日持仓变动数据,从超额收益率、股价波动率和正反馈交易三个模型出发,对中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震荡市场下基金持股与市场稳定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金季度持股的高低并不能反映其在震荡市场下采取何种交易策略。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对市场的稳定作用不同,大跌时降低了市场当日的震荡,大涨时却加剧了股市的波动;平均而言,基金在整体上采取了正反馈交易策略。综合起来分析,基金并未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以基金对波动率的影响来衡量其与市场的稳定关系,需结合股价波浪运动的波动率和趋势影响两个维度进行新的解释。
关键词:
震荡市场 基金持股 市场稳定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茹华杰 吴承尧
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市场是一个长期受到争议的话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高频交易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采纳,机构投资者高频交易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这一问题开始受到关注。考虑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在市场中共存及其交互影响的情况,基于市场复杂性理论,从投资者行为的视角,构建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都采取低频交易的低频投资环境以及机构投资者采取高频交易、个体投资者采取低频交易的高频投资环境,并建立了两类投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交互影响的动态投资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当市场处于稳定区域时,不论机构投资者采取低频交易还是高频交易,市场都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2)当市场超出低频投资环境下的稳定区域时,机构投资者采取低频交易不能为市场提供所需的流动性,市场会发生剧烈波动,此时机构投资者不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如果机构投资者采取高频交易,将投资周期尽可能缩短到趋于零的状态,则能够通过带动个体投资者投资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因此,稳定市场的有效途径并不在于一次性注入资金规模的大小,而在于资金注入的频率是否能够保持连续。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鼓励高频交易和建立高频交易熔断机制的稳定市场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为从投资频率的视角回答关于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市场这一长期争论提供了一些正面支撑,也为维护中国证券市场长期良好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向前
在研究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发展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等因素的变动影响着机构投资者进行监督的临界值,影响着机构投资者在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之间的选择,并对资本市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监督临界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谨乐
机构投资者能否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一直是管理层和学术界讨论的焦点。考虑到机构投资者的择股偏好与股票波动之间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筛选出与机构重仓股"相仿"的未被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从微观层面检验了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偏好财务优良、治理有效的公司,而此类公司的股票往往呈现出更低的波动性。(2)在市场上升阶段,机构投资者提高了股票的波动性;而在市场下降阶段,机构投资者虽然起到了降低股票波动的作用,却未能阻止股价继续下行。(3)机构投资者的买入行为与股票的期内收益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而在滞后期中机构重仓股并未...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波动性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跃平
运用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指出导致近几年中国股市非理性下跌的最直接原因,是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超常规发展。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宜继续提倡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应努力恢复股票市场对中小投资者的吸引力,实现中国股市投资主体之间的“生态平衡”,从而支持中国股市长期稳定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辉
机构投资者稳定股市作用的发挥最根本的在于规范它的投资行为,而不是盲目地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因此,应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 证券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英军
文章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未能发挥稳定市场作用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并非天生就能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只有在与机构投资者获取利益的行为目标相一致且其能力能够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才能真正成为市场的稳定者。机构投资者所处的环境也对他们发挥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如对机构行为绩效的评估和考核机制、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构成等。最后,文章对如何有效地发挥我国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套利 稳定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公齐
中国的证券市场存在自身不完善、机构投资者数量和规模发展不充分的双不足现象。机构投资者发展到一定数量和规模后才可能对证券市场具有稳定作用,只讲稳定不讲发展是对机构投资者发展和证券市场关系的一种误读。证券市场发展和稳定与机构投资者发展存在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关系。因此,提高上市公司素质、放松管制和金融创新,是实现机构投资者发展以及起促进发挥其对证券市场稳定功能的有效路经。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证券市场 长期投资 理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晓萍
本文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的两方面的作用机理,并将证券市场的稳定性细化为股价的稳定性后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的波动性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可见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稳定性两方面的影响平分秋色、相持不下。据此提出建议:加大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稳定性的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证券市场 稳定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班耀波 齐春宇
国际上对于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市场,理论和经验研究均没有形成确切的结论。在中国由于股市开始时以散户为主体,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使研究者和管理层认为引进资金量大的机构投资者,就可以稳定住股市。但中国股市二级市场10年走势显示,每一波机构入市都带动股指泡沫性上扬,同时作为主力机构的证券公司往往违规操作,基金坐庄操纵行为亦普遍存在,证明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并未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公有”性质及证券管理层监管不力。因此,应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还应该对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战略进行反思。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稳定市场 羊群效应 机会主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岗
回顾美国基金业及股票市场的历史,我们发现,美国的投资基金并不是自始就发挥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兆斌
机构投资者通常被认为是证券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却发生了扭曲,常常成为市场波动的起因。本文认为在正确界定市场稳定和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寻找机构投资者行为扭曲的根源所在,才能真正认识机构投资者的稳定作用,实现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市场稳定 机构投资者 行为扭曲 原因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凤鸣 孙芙蓉
黄金市场大跌,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黄金在经济中的角色和命运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对于黄金市场的表现和参与黄金市场交易者的行为有着众多的评论和争议。纵观黄金市场的发展史,黄金的价格在一个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一直在上涨,而黄金作为特殊商品,从未丧失它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也从未退出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斌卿 王强松
本文以2007年2月27日和5月30日两次股市大跌为研究对象,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高质量的账户交易数据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大跌当日及其前后几日的买卖交易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法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及其影响股市大跌的研究发现,D类机构(主要是公募基金)和散户中的大户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其交易行为不仅会影响随后的股价涨跌,也会影响到中小散户的交易策略,他们是上海股市中的知情交易者,且两类投资者在交易策略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小散户扮演了噪音交易者角色,其大量交易为大户提供了流动性;B类机构(主要是法人机构)和D类机构在交易行为上有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论文研究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