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
2023(22)
2022(20)
2021(18)
2020(14)
2019(36)
2018(39)
2017(73)
2016(55)
2015(53)
2014(65)
2013(82)
2012(74)
2011(92)
2010(107)
2009(112)
2008(153)
2007(21)
2006(28)
2005(20)
作者
(143)
(141)
(133)
(127)
(71)
(58)
(57)
(55)
(52)
(50)
(49)
(48)
(48)
(45)
(44)
(40)
(38)
(37)
(37)
(36)
(35)
(34)
(34)
(34)
(32)
(30)
(30)
(30)
(29)
(25)
学科
(145)
经济(145)
审计(116)
(94)
管理(81)
(71)
地震(67)
(67)
方法(61)
(59)
企业(59)
地方(59)
中国(57)
工程(55)
救灾(55)
保险(53)
(53)
各类(52)
数学(52)
数学方法(52)
(48)
金融(48)
(47)
(46)
(41)
(39)
灾害(39)
(39)
(39)
银行(39)
机构
大学(683)
学院(647)
研究(271)
(249)
经济(241)
中国(236)
管理(231)
理学(192)
理学院(188)
管理学(179)
科学(178)
管理学院(178)
(160)
中心(150)
(146)
(139)
研究所(120)
(119)
财经(116)
(112)
北京(111)
(111)
四川(110)
(109)
(104)
财经大学(97)
(95)
研究院(82)
审计(80)
(80)
基金
项目(431)
科学(341)
基金(325)
(311)
国家(310)
研究(303)
科学基金(249)
自然(206)
自然科(198)
自然科学(198)
自然科学基金(195)
社会(165)
(155)
基金项目(154)
社会科(152)
社会科学(152)
资助(151)
(134)
教育(122)
成果(107)
重点(106)
(102)
计划(101)
编号(98)
(96)
大学(90)
课题(87)
中国(84)
(83)
教育部(81)
期刊
中国(267)
(255)
经济(255)
研究(236)
科学(128)
(112)
金融(112)
(108)
审计(107)
管理(104)
学报(97)
大学(82)
(78)
实践(78)
理论(78)
(78)
学学(76)
价格(69)
会计(64)
教育(55)
(53)
城市(53)
资源(52)
(47)
财经(46)
(42)
农村(41)
(41)
发展(39)
(39)
共检索到1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彭政  龙海  达鹏  
"活着,让倒下的北川重新站起来!" 4月4日,四川灾区迎来地震后首个清明节。这一天,无雨有风,仿佛老天的眼泪也被哭干哭尽。泪干有血,心痛无声,突然发生的巨大灾难和瞬间逝去的亲人,至今还令灾区人民艰于呼吸。几个重灾区的公祭现场,人们的哭声与哽咽声汇成一条悲伤的河,在废墟上、在每个人的心中默默流淌。清明节当天,北川县委、县政府组织包括北川县审计局在内的2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军  曾鹦  李妍峰  
震害发生后,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及评估因震灾而引起的交通受损状况对于抗震救灾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5.12汶川地震对四川交通运输方面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基于区域交通可达性的震后交通损失改进评估方法,采集并整理了四川省什邡市震后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基于区域交通可达性的震后交通损失评估法中各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震前防范及震后交通疏导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420芦山大地震给雅安刻下了伤痛,半年来,身处雅安的仅有一所高校——四川农业大学从重创的阴影中走出,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以最快速度步入正轨,美丽宁静的校园景色、斗志昂扬的师生员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最美的川农"奋斗图"。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地震的伤痛,才更珍惜今日的机遇;正是体会到了地震的可怕,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霞  董文强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一个供求失衡、价格上涨的非正常灾后建材市场,政府建材价格的临时干预政策,使供求矛盾得到一定缓解,大部分建材产品价格都稳定在灾前水平。随着重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政府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重建节奏、多元化建材供应商竞争、监管建材流通环节?放松一般性管制及加强"市场失效"领域管制等间接干预措施来进一步稳定建材价格,促进重建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德成  李智勇  牛丽君  
通过对台湾9.21地震后林业重建经验的总结,结合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林业的状况,提出在汶川地震灾后林业重建中要大力培育生态公益林,发展林业产业,解决当地人民生计,积极调动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各种形式的民间投资,同时要加强对林业重建的保障工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松林  燕学敏  
地震后灾区学校重建不是简单的修补与复原,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优化与升级,在反思基础上的破旧与创新。灾区学校重建需要针对现实的困难与挑战,在深刻反思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政府和市场、多元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灾区学校重建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允许市场有限介入;重构学校与社区关系,统筹学校重建与社区重建;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种社会力量;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绍仁  马祖军  
针对震后应急物流系统中多层次设施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LRP),考虑系统中的动态性、时效性、路网连通性、需求不确定性等特点,建立了一个带时间窗的模糊动态LRP优化模型,据此进行救援过程中不同周期灾区外围应急物资集散点和灾区应急配送中心的定位以及应急物资运输路线安排的联合决策。针对该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改进遗传算法,为防遗传算法过早收敛问题,使用了随机遍历抽样法、重组策略和变化变异率法,并通过特定实值编码、罚函数法和物资需求量分割策略处理模型中的约束条件。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刚  
历时两千余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汶川大地震中除景区大门受到轻微损坏以外未有更大毁损。对审计人员而言,都江堰的巍然屹立饱含别样意味。概言之,都江堰工程在如此强烈地震中完好无损,与其牢固的质量密不可分。而牢固工程质量除取决于当初完美设计施工之外,两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景倜  顾雨佳  张译云  
大面积地震发生后,决策部门需要快速地获取各个应急点的震后灾害评价排名,以便及时分发和提供应急救援物资,这是应急决策支持与管理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地震中主震及其余震的详细记录,使用就近度、频繁度、能量度提出了RFE评价体系,完成对震后的灾害评价,并对RFE的扩展使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Jack Langenbrunnet  Hana Brixi  王世勇  
不少决策者最初认为发生于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会阻碍卫生改革进程,但事实上,针对地震的应急反应和重建为加速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机遇。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四川和周边省份建立更好的卫生体系,以便全国其他地区借鉴。但是,新近颁布的重建规划关注重点是重建基础设施。文章认为,更好的做法是重建规划能同时有解决医疗卫生改革纲要中所提及的卫生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政府在卫生、社会保障和其他领域采取有效的、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灾后重建中,一个与卫生改革宗旨协调一致的卫生重建方案至少应包括三方面:实现人人享有医保、加强初级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睿  李星明  
国内学者对旅游危机和灾害事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影响与对策上。本文采用国外学者的PRI(防备—响应—影响)模式,以四川地震为例,调查并研究了政府部门、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响应表现在财政预算、政策倾斜、组织机构、舆论导向、主打产品结构和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等方面;"地震破坏"、"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等在震后成为构成游客对四川省旅游业印象的重要元素;旅游饭店把开拓新市场作为应对灾难最重要的措施,而旅行社则倾向于打折促销和开发新产品旅游饭店对于地震灾害包含的机遇比旅行社更加乐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聂平香  
一、日本对华投资特点日本一直是中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是46022家,占比为6.23%,实际金额是798.95亿美元,占比为6.53%,位列第三。目前日本对华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瑛  林齐根  宋崇振  林乐  邹振华  陈浩  李娟  
灾后恢复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本文以2008年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为巨灾案例,2009年云南姚安Ms6.0级地震为中小型灾害案例,对农村灾区家庭进行随机入户调查。基于1094份有效问卷,运用恢复曲线,研究受灾家庭的生活恢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比不同灾害强度对恢复重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恢复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恢复速率的变化,可分为应急期、恢复前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巨灾和中小型灾害在恢复历时、恢复过程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中小型灾害生活恢复的过程相对较短,绝大多数重损家庭在灾后20个月完成恢复,中损家庭为18个月,二者相差较小;巨型灾害恢复过程整体历时较长,大多数中损家庭在灾后68个月才完成恢复,重损家庭的生活恢复整体滞后于中损家庭1年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灾程度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