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731)
- 2022(703)
- 2021(747)
- 2020(637)
- 2019(1411)
- 2018(1375)
- 2017(2544)
- 2016(1467)
- 2015(1789)
- 2014(1930)
- 2013(2023)
- 2012(1889)
- 2011(1801)
- 2010(1963)
- 2009(1562)
- 2008(1812)
- 2007(1484)
- 2006(1457)
- 2005(1435)
- 2004(1262)
- 学科
- 济(5018)
- 经济(5009)
- 业(3977)
- 管理(3795)
- 企(2971)
- 企业(2971)
- 农(2164)
- 学(2070)
- 中国(2021)
- 地方(1846)
- 财(1738)
- 制(1654)
- 农业(1568)
- 方法(1432)
- 银(1300)
- 银行(1297)
- 行(1237)
- 教育(1190)
- 融(1173)
- 金融(1173)
- 业经(1154)
- 务(1075)
- 财务(1063)
- 财务管理(1059)
- 体(1040)
- 数学(1031)
- 数学方法(1005)
- 企业财务(1004)
- 和(931)
- 理论(886)
- 机构
- 大学(21299)
- 学院(20553)
- 研究(8795)
- 济(7061)
- 中国(7016)
- 经济(6851)
- 管理(6400)
- 科学(5797)
- 所(5328)
- 农(5035)
- 京(4970)
- 理学(4833)
- 省(4729)
- 理学院(4725)
- 研究所(4611)
- 管理学(4585)
- 管理学院(4529)
- 江(4419)
- 财(4056)
- 中心(3781)
- 农业(3780)
- 范(3682)
- 师范(3660)
- 业大(3536)
- 北京(3346)
- 川(3237)
- 院(3188)
- 四(3156)
- 四川(3100)
- 州(3100)
共检索到43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德华同志当时是沈阳市城市规划院规划室副主任,后在国家城建总局规划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规划局、建设部规划司工作,从事城市总体规划技术审查和规划设计管理,先后担任处长、局(司)副总规划师、总规划师。(谈话时所指之图是汪德华同志所著《中国城市规划史纲》193页上的唐山总体规划图和新唐山一市三城布局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干峙同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76年他作为国家建委城建局规划处处长,直接参与了唐山震后重建的规划;随后又作为天津市规划局(代)局长,组织领导了天津市震后重建规划工作;后曾担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副部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1976年唐山地震时,曹洪涛同志任国家建委城建局长,震后他亲自带队奔赴现场负责领导恢复重建的规划工作。其后他还担任过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副总局长、建设部顾问等职务,现在曹老已年届92高龄,但仍然密切关注当前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工作,同时非常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介绍唐山震后恢复重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的经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文彬 李国平 彭思奇
将四川省45个受灾县划为实验组,其他93个县划为控制组,采用倍差法(DID)对汶川震后重建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抗震救灾政策对灾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其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存在互补性,二者交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分析了抗震救灾政策对人均GDP、政府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和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震救灾政策的实施全面促进了灾区的生产恢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政策 倍差法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军 曾鹦 李妍峰
震害发生后,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及评估因震灾而引起的交通受损状况对于抗震救灾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5.12汶川地震对四川交通运输方面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基于区域交通可达性的震后交通损失改进评估方法,采集并整理了四川省什邡市震后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基于区域交通可达性的震后交通损失评估法中各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震前防范及震后交通疏导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
地震 震后交通 交通受损评估 交通可达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衔 吴海贤 李少武
在汶川大地震后的产业重建过程中,四川面临重污染产业重建、资源依赖型产业重建、东部转移产业承接、地震带工业布局调整等若干重大问题。随着灾后重建时间的压缩,这些问题将变得日益突出。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四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霞 董文强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一个供求失衡、价格上涨的非正常灾后建材市场,政府建材价格的临时干预政策,使供求矛盾得到一定缓解,大部分建材产品价格都稳定在灾前水平。随着重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政府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重建节奏、多元化建材供应商竞争、监管建材流通环节?放松一般性管制及加强"市场失效"领域管制等间接干预措施来进一步稳定建材价格,促进重建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关键词:
建材价格管制 灾后重建 汶川地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金林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法治化、民主化是《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自然灾害后恢复重建模式彻底转变的标志。公民参与有利于提高灾后恢复重建效率,有利于提升公众的满意度,有利于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还有利于灾后社会秩序的恢复与发展。必须立足现实,探索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避免非制度化无序的公民参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建构一个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调动一切力量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
关键词:
灾后恢复重建 公民有效参与 有效决策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汶川"5·12"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尽快重建家园,恢复和提升发展能力,是今后几年四川省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灾后重建工作浩繁、持久、面广,为了使灾后重建免走弯路,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可能的类似灾难,在承受巨大创痛的同时更需要对灾后重建规划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
灾后重建 需求评估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彭娟
5·12大地震与以往地震相比,具有震级高、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救灾难度高等特点。当前,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在此,有必要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