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4)
2023(3517)
2022(2895)
2021(2873)
2020(2361)
2019(5184)
2018(5197)
2017(10157)
2016(5686)
2015(6234)
2014(6252)
2013(6510)
2012(6033)
2011(5738)
2010(6041)
2009(5461)
2008(5297)
2007(4851)
2006(4534)
2005(3998)
作者
(16102)
(14368)
(13663)
(13060)
(8562)
(7008)
(6086)
(5453)
(5286)
(4938)
(4868)
(4580)
(4465)
(4362)
(4255)
(4255)
(4113)
(4090)
(3816)
(3809)
(3605)
(3599)
(3485)
(3404)
(3270)
(3259)
(3182)
(3010)
(2969)
(2962)
学科
(43537)
农业(28944)
(26797)
经济(26777)
(24476)
业经(11036)
农业经济(9683)
(8855)
农村(8851)
管理(7773)
地方(7326)
(7273)
土地(6808)
中国(6781)
(6721)
(6579)
劳动(6578)
发展(6365)
(6361)
农业劳动(6270)
收入(6195)
人口(6116)
方法(5926)
动力(5757)
劳动力(5720)
及其(5695)
农业人口(5671)
分配(5662)
(5590)
数学(5528)
机构
学院(81961)
大学(75838)
(40258)
(37358)
经济(36740)
管理(31105)
农业(30355)
研究(30173)
理学(27069)
理学院(26784)
管理学(26407)
管理学院(26263)
中国(24573)
业大(21458)
农业大学(18339)
科学(18231)
(16167)
(15180)
中心(14978)
研究所(14444)
(14430)
(13598)
(13489)
(13034)
经济管理(12824)
(11578)
科学院(11204)
(10553)
发展(10537)
(10524)
基金
项目(53347)
研究(41998)
科学(41445)
基金(37500)
(32520)
国家(32099)
社会(26779)
科学基金(26727)
(25041)
社会科(24836)
社会科学(24828)
(23194)
基金项目(20380)
编号(19203)
(17532)
教育(16959)
自然(15665)
自然科(15255)
自然科学(15252)
自然科学基金(14972)
成果(14772)
资助(14002)
(13607)
(12822)
(12151)
课题(12015)
重点(11618)
农业(11538)
(11422)
发展(11356)
期刊
(50885)
经济(50885)
(48505)
农业(32804)
研究(21669)
中国(21237)
业经(15835)
(14895)
学报(14417)
科学(13603)
农业经济(13066)
农村(12903)
(12903)
(11659)
金融(11659)
大学(11612)
学学(11315)
农村经济(8750)
(8262)
问题(8151)
世界(7631)
(6998)
经济问题(6937)
教育(6427)
管理(6342)
技术(6255)
社会(6232)
业大(5828)
社会科(5807)
社会科学(5807)
共检索到13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420芦山大地震给雅安刻下了伤痛,半年来,身处雅安的仅有一所高校——四川农业大学从重创的阴影中走出,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以最快速度步入正轨,美丽宁静的校园景色、斗志昂扬的师生员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最美的川农"奋斗图"。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地震的伤痛,才更珍惜今日的机遇;正是体会到了地震的可怕,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睿  李星明  
国内学者对旅游危机和灾害事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影响与对策上。本文采用国外学者的PRI(防备—响应—影响)模式,以四川地震为例,调查并研究了政府部门、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响应表现在财政预算、政策倾斜、组织机构、舆论导向、主打产品结构和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等方面;"地震破坏"、"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等在震后成为构成游客对四川省旅游业印象的重要元素;旅游饭店把开拓新市场作为应对灾难最重要的措施,而旅行社则倾向于打折促销和开发新产品旅游饭店对于地震灾害包含的机遇比旅行社更加乐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甘露  刘燕  卢天玲  
在灾后旅游业的研究中,游客对受灾目的地的感知情况的实证案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汶川地震后到四川旅游的国内游客按动机进行聚类,将游客划分为观光游览、公务或商务、地震旅游和多重动机4种类型。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显示,游客对四川旅游业的整体恢复状况和恢复措施具有较高的认同,对地震所产生的影响也有一定程度感知。不同类型的游客在四川旅游形象感知、旅游业地震影响感知和对四川旅游恢复措施的看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远胜  汪霞  申志伟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农户的灾后重建带来巨大的资金需求,而金融机构贷款是满足需求的主渠道。根据四川省5个重灾县45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先对灾区农户的财产损失、灾后重建的资金缺口及其筹资渠道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然后用Logistic模型识别了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灾区农户的户均总损失为46464元,其中房屋损失占81.7%;农户的资金需求具有缺口大、筹资渠道有限等特点;57%的被调查农户获得银行贷款,96.7%的农户贷款是为了建房,贷款的期限和额度主要集中在1~5年和1~5万元;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因素有户主年龄、农户地形、收入和损失。文章最后提出了三点政策性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秧  余斌  易伟  朱云波  刘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诱发了黄洞子沟流域规模巨大的大光包滑坡,部分滑体前冲堆积于沟道内,直接为后期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改变了黄洞子沟泥石流形成条件,使黄洞子沟从一条非泥石流沟演变成了一条高频泥石流沟。震后黄洞子沟几乎每年雨季都会暴发不同规模的泥石流,其中以2013年"7·09"泥石流灾害规模和危害最大。本文着重分析了黄洞子沟泥石流形成特征,并从地形、降水和地质三个方面将黄洞子沟和文家沟进行对比,得出了物源堆积体颗粒粒径与泥石流形成的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衔  吴海贤  李少武  
在汶川大地震后的产业重建过程中,四川面临重污染产业重建、资源依赖型产业重建、东部转移产业承接、地震带工业布局调整等若干重大问题。随着灾后重建时间的压缩,这些问题将变得日益突出。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四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仲安  靳共元  张晓林  耿宇宁  
本文以对四川省297位震后灾区农村居民和295位非灾区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震后灾区农村居民与非灾区农村居民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震后灾区农村居民与非灾区农村居民都呈现"比较幸福"的状态,但震后灾区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平均得分高于非灾区。在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因素中,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对其幸福感有正向影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纯收入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显著。在灾区,年龄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呈"正U型"关系;在非灾区,年龄对农村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男性农村居民的幸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祝楠  王宁霞  魏然  
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采用准实验研究中的"不相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以928名灾区中学生为样本,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和控制组(不进行干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团体辅导后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与控制组相比,在学习压力、焦虑、情绪不稳、人际敏感等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上,实验组学生有明显改善;尤其是中度和重度心理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妍  李晓琴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资源评价大多从资源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游客的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的案例较少。文章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分析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及满意度。研究表明",自然景观"和"大熊猫"是综合得分最高的因子;通过期望值与感知值的求和,发现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综合吸引力仍然较强;基于期望差异理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测试游客满意度,结果显示,游客对震后到四川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均低于期望值,"环境卫生"、"交通便利程度"和"服务及管理"的差值最为明显;运用IPA分析法,进一步说明环境、交通及服务是震后四川旅游业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庆芳  赵海程  曹瑛  
波动、回稳并逐年提升,是"5·12"汶川地震之后四川灾区经济发展十年历程的外在特征。内在的深层次的区域发展差异态势演变是探究和认识灾区经济发展最终趋向的良好切入点。本文在对灾区十年发展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的趋同趋异概念和分析方法,探索灾区十年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内在走向。研究发现,"5·12"汶川地震之后,四川省县(市、区)经济发展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总体趋向,在符合σ趋同的同时,也存在β收敛趋向,灾区的经济趋同尤其是极重灾区的β收敛尤为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世明  李蔚  
严重自然灾难发生后,灾难地景区虽然采取了诸多措施以重新赢回游客,但是这些策略是否有效,在现有的文献中尚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灾后游客流失原因与旅游意愿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安全策略、价格策略、体验策略、情感策略,并实证检验了4种赢回策略对灾后流失原因和旅游意愿关系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金伟  王士君  
黑色旅游是一种情感性的旅游,强调大众对旅游客体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近年来,黑色旅游因其独特的吸引力而受到众多旅游者追捧,现已成为广义休闲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黑色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对黑色旅游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解析。同时,引入共生理论,并以四川灾区为案例对黑色旅游的"共生"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唤起人们对黑色旅游的关注,促进人们更科学地认识黑色旅游及其内部规律,同时也期望对四川震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有所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庭宇  庞淼  
本文以5·12地震后四川绵竹县土门镇民乐村民房设计试点为案例,分析在灾后重建农房建设中,通过参与式方法,根据当地农户的需求,结合外部技术支持,打造出契合现代民居设计理念和社区农户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的实用型,符合灾后重建减灾防灾需要,农户生计发展永续利用的新农房建设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近日,弘成科技(中华学习网www.prcedu.com)“远程教育教学教务管理平台”顺利通过了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验收。该平台是弘成科技基于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教务需要,定制开发的一套在充分体现四川农业大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符合现代远程教育教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彭政  龙海  达鹏  
"活着,让倒下的北川重新站起来!" 4月4日,四川灾区迎来地震后首个清明节。这一天,无雨有风,仿佛老天的眼泪也被哭干哭尽。泪干有血,心痛无声,突然发生的巨大灾难和瞬间逝去的亲人,至今还令灾区人民艰于呼吸。几个重灾区的公祭现场,人们的哭声与哽咽声汇成一条悲伤的河,在废墟上、在每个人的心中默默流淌。清明节当天,北川县委、县政府组织包括北川县审计局在内的2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