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5)
- 2023(12220)
- 2022(10429)
- 2021(9907)
- 2020(8263)
- 2019(18552)
- 2018(18315)
- 2017(34937)
- 2016(19094)
- 2015(21306)
- 2014(20711)
- 2013(19788)
- 2012(18104)
- 2011(16327)
- 2010(16449)
- 2009(15464)
- 2008(15091)
- 2007(13969)
- 2006(12535)
- 2005(11110)
- 学科
- 济(71637)
- 经济(71528)
- 业(67045)
- 管理(56684)
- 农(48800)
- 企(44363)
- 企业(44363)
- 农业(33062)
- 方法(23938)
- 业经(22012)
- 中国(21484)
- 财(21028)
- 数学(20769)
- 数学方法(20542)
- 制(19938)
- 技术(18596)
- 地方(17260)
- 体(14587)
- 银(12452)
- 银行(12437)
- 技术管理(12375)
- 行(11886)
- 教育(11871)
- 发(11747)
- 务(11704)
- 财务(11686)
- 财务管理(11660)
- 策(11643)
- 贸(11573)
- 贸易(11562)
- 机构
- 学院(254256)
- 大学(251323)
- 济(107424)
- 经济(105199)
- 管理(98131)
- 理学(84521)
- 理学院(83613)
- 研究(83500)
- 管理学(82339)
- 管理学院(81851)
- 中国(65288)
- 农(53725)
- 京(52212)
- 财(50649)
- 科学(46796)
- 江(41014)
- 农业(40462)
- 中心(40062)
- 所(39793)
- 业大(39342)
- 财经(38648)
- 研究所(35205)
- 范(35034)
- 经(35014)
- 师范(34834)
- 北京(32225)
- 州(32037)
- 经济学(31786)
- 院(29707)
- 经济管理(28734)
- 基金
- 项目(166442)
- 科学(133756)
- 研究(132230)
- 基金(119487)
- 家(100912)
- 国家(99830)
- 科学基金(87469)
- 社会(86174)
- 社会科(81225)
- 社会科学(81206)
- 省(68582)
- 基金项目(64067)
- 教育(61278)
- 编号(55673)
- 划(55122)
- 自然(51900)
- 自然科(50663)
- 自然科学(50654)
- 自然科学基金(49797)
- 成果(45951)
- 资助(45315)
- 创(40074)
- 课题(38836)
- 制(38681)
- 部(37755)
- 发(37156)
- 重点(36928)
- 创新(36493)
- 国家社会(35247)
- 性(34352)
- 期刊
- 济(128886)
- 经济(128886)
- 研究(81161)
- 中国(63604)
- 农(58085)
- 财(40819)
- 教育(39920)
- 农业(39065)
- 管理(35587)
- 科学(33303)
- 学报(33200)
- 大学(28655)
- 融(27355)
- 金融(27355)
- 业经(26461)
- 学学(25699)
- 技术(22928)
- 财经(19129)
- 业(19088)
- 问题(17881)
- 经济研究(17683)
- 经(16548)
- 农村(15098)
- 村(15098)
- 农业经济(14480)
- 科技(13820)
- 版(13482)
- 世界(13281)
- 技术经济(13043)
- 经济问题(12401)
共检索到398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丽
本文从社会需要理论出发,通过对贫困大学生需要的解构来阐明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无权或弱权状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方法比较单一、过程较为简单、育人效果不够明显等。本文主要从社会需要理论的视角来探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以期构建一种重"育人",抓"服务",有"回报"的以人为本的贫困生帮扶机制。
关键词:
社会需要 贫困生 帮扶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衍涛 韩同吉 许盈 石维杰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促进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深入推进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形成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就业工作"山农模式"。
关键词:
就业工作 体制机制 创新实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燕锋 姜峰 陈晓阳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华南农业大学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协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了"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的人才协同培养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组建了"温氏班""阿里创新班""索菲亚班"等多种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高校 协同育人 机制体制 改革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嶂 王辉
贫困大学生多中心帮扶模式是"多中心治理"理论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其内涵包括帮扶主体多中心化、帮扶空间多中心化与帮扶手段多中心化。本文主要针对贫困大学生面临着经济、精神、心理、行为、学习、就业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复杂困境和现行贫困大学生帮扶体系存在着帮扶主体单一、帮扶内容僵化、帮扶手段有限等比较不足的实际情况,从多主体联动、全方位帮扶和多手段参与三方面着手构建贫困大学生多中心帮扶模式,对于有效提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水平和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卓君 陈少雄 周艳华
本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泰山区、华山区、启林南区、启林北区、燕山区五个社区文化活动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瓶颈,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创新的理念提出了以健全落实配套制度为保障、以优化创新活动内容为核心、以加强完善队伍建设为关键的高校社区品牌文化建设路径,旨在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进步需求、大学生成长成才诉求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格局,以期推动高校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社区文化 品牌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70余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余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63余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关键词: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银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认定标准难以统一、申请条件比较笼统、审批评定方法单一、专业评定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助学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思想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确定认定标准和申请条件,完善资助帮困的评定方式和方法;提倡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帮困,形成有社会力量参与的助学帮困的制度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统一,提高帮扶工作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资助帮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玲梅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资源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掌握了大学生读者利用图书馆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对心理资源的需求状况及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高校图书馆利用心理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心理健康资源,从而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力量的不足。
关键词:
大学生读者 心理健康资源 图书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桂葵 贺鸿志 黎华寿 骆世明
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为例,分析当前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三个层次的生态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通过"重基础训练、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为主线组织特色实验项目,并侧重以问题导向创设实验项目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课题,初步形成了"体验为本、注重过程、知行合一"的、以培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生态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春起 聂庆华 谭会泽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并积极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有效衔接。在新时代和争创“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报考人数急剧增加,社会对高层次畜牧人才需求不断提高。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诸多高校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缺乏区分,背离国家需求导向,无法满足国家对专业人才需求。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学学科与温氏集团精诚合作30年,创建了鲜明特色的动物生产类研究生分类培养新模式,已成为国内同类学科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本文对华南农业大学创建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
动物生产类 研究生 分类培养 协同育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社梅 蒋远胜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立为我国农业大学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大学拓展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职能提出新需求。通过梳理、评价已有大学农技推广模式,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大学应推进公益性推广和社会化创业服务同步发展、建好各类农村基层服务平台和载体、推动专业化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技推广的手段方式,进一步拓展农业教育功能与领域,并就推进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机制创新提出若干策略。
关键词:
农业大学 农技推广 机制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晨 杨凯
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是在贫困大学生中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的依据。可通过招募心理互助咨询员、实施培训、组建心理互助团队、开展团队活动等程序,将朋辈心理互助应用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中。朋辈心理互助具有形成榜样、建立融洽咨询关系、实现"助人与自助"的特点。
关键词:
朋辈心理互助 贫困大学生 应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潘锡杨
农村贫困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来自8省区的12名农村贫困大学生为期三年的跟踪调研和深度访谈,发现这一群体的"贫"和"困",表现为思想困惑和心理焦虑。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为指导,扶贫必先扶志,扶贫贵在精准。帮扶农村贫困大学生,必须借助正能量这一"靶向药物"。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以主旋律引领人生的航向,用正能量驱动梦想的风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名艳 张阳
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的路径:精准识别,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就业档案;精准瞄准,匹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精准指导,建立贫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机制;精准帮扶,将精准扶贫战略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调动贫困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建立脱贫大学生返贫预警机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高职院校 贫困大学生 精准帮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小燕 张兆同
以南京农业大学505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经分析发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在性别、生源地、科技社团参与情况、科研项目参与情况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对如何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出思考。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大学生 问卷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面临的挑战与扶贫开发机制创新——以贵州省为例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农业科技英语教育的文化融入与创新——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组织氛围视角下的图书馆管理创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高等学校学习主体主流化的课程创新与启示——以中国农业大学CBNRM课程为例
大学生网络通识课学习投入调查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校企协同创新驱动要素分析——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大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分析及对策——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为例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新校区安全稳定机制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为例
“五位一体”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