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1)
2023(8154)
2022(6826)
2021(6277)
2020(5030)
2019(11369)
2018(11321)
2017(20584)
2016(11429)
2015(13426)
2014(13501)
2013(13000)
2012(12556)
2011(11726)
2010(12270)
2009(11077)
2008(10649)
2007(9732)
2006(8801)
2005(8416)
作者
(33669)
(28030)
(27762)
(26211)
(17683)
(13366)
(12780)
(10938)
(10576)
(10208)
(9434)
(9377)
(9125)
(9037)
(8653)
(8578)
(8349)
(8138)
(8092)
(8029)
(7290)
(6868)
(6683)
(6490)
(6484)
(6338)
(6210)
(6209)
(5690)
(5527)
学科
(52043)
经济(51990)
管理(26453)
(25670)
中国(19884)
地方(18822)
(18009)
企业(18009)
(15541)
方法(12935)
业经(12367)
(11923)
金融(11922)
农业(10965)
(10627)
银行(10615)
(10457)
地方经济(10369)
数学(10334)
(10260)
(10230)
贸易(10216)
数学方法(10210)
(9788)
教育(9498)
(9222)
(9152)
技术(8746)
理论(8515)
环境(8405)
机构
大学(162547)
学院(160594)
(65554)
研究(64353)
经济(63925)
管理(55928)
中国(48841)
理学(45965)
理学院(45325)
管理学(44396)
管理学院(44106)
科学(38054)
(37549)
(32819)
研究所(29429)
(29174)
中心(28819)
(28227)
(26433)
(26103)
师范(25857)
北京(25114)
(23481)
业大(22660)
(22050)
财经(21632)
农业(21584)
师范大学(20668)
(19472)
技术(19044)
基金
项目(99374)
研究(77860)
科学(77758)
基金(67503)
(58197)
国家(57630)
科学基金(48341)
社会(47155)
社会科(44630)
社会科学(44622)
(40775)
教育(36935)
基金项目(34804)
(34644)
编号(33245)
成果(29200)
自然(28894)
自然科(28193)
自然科学(28189)
(28037)
资助(27684)
自然科学基金(27630)
课题(25318)
重点(23160)
发展(22849)
(22433)
(21360)
(21268)
(20659)
大学(20128)
期刊
(84322)
经济(84322)
研究(57526)
中国(45315)
教育(33257)
(27625)
学报(23076)
管理(22910)
科学(21638)
(20563)
金融(20563)
(20192)
农业(19359)
大学(18977)
学学(16040)
技术(15952)
业经(14928)
经济研究(12908)
国际(11427)
图书(11005)
问题(10871)
(10286)
(10224)
财经(10218)
(9374)
论坛(9374)
世界(9195)
(8915)
科技(8601)
职业(8060)
共检索到277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倩  
瑞典是较早开展对非科研合作的国家,其援助方式颇具特色。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是对非科研合作项目的实施机构,它在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科研合作中,积极响应该大学的实际需求,从科研环境、科研人才培训、科研管理三个方面出发,为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科研支持体系。这种对非科研合作的方式极大地改善了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科研设施、增加了学术人员和科研成果的数量。但随着瑞典逐渐倾向于在坦桑尼亚本土培养学术人员,该合作项目的质量面临严峻的挑战。虽然国际社会包括瑞典仍会继续提供支持,但最终坦桑尼亚科研体系的建构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柯简  
据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快报》报道,巴基斯坦教授、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萨拉姆在英《科学世界》1989年第2期撰文谈第三世界的科学事业问题。萨拉姆认为,第三世界正在慢慢省悟到科学技术是南北区别之所在。一个国家的生活标准取决于科学技术。南北国家在经济和影响力方面日益扩大的差距,基本上是科学差距。只要打开象英国《自然》之类综合性的科学杂志,便能了解这种与日俱增的科学差距:南方发表的论文还不足2%。这还只是第三世界科学事业规模的次要的反映。反映第三世界科学规模的更加明显的指标是南方对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更和  
瑞典是世界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本文分析了瑞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历史过程及发展趋势, 探讨了瑞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葛宇航  陆诗雷  
具育“森林王国”之称的瑞典,森林年生长量长期保持在8000万 m~3以上,超过年采伐量1000万 m~3左右,使森林成为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这与政府的“严格保护,限量采伐,集约经营,永续利用,全面发展森林的综合效益”的林地利用方针及人民的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利川  
北欧高校学院学术治理内嵌学术民主与行政科层的基本形态,前者维护学术共识的合适逻辑而后者遵循组织理性逻辑,两者彼此的作用逻辑决定治理结构的共性、差异与模式。通过案例比较发现,在组织架构、成员遴选、席位分配与权责范围四个维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学院学术治理呈现“上小下大”组织、基层选举居主导、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统合学术与行政的结构共性,以及组织架构多元化、内部群体式任命、成员占比不趋同、有限的权责约定的结构差异。在回应如何定位、怎样参与、谁来治理与治理什么四个问题时,归纳出学术服务行政与学科聚合领导、自下而上选举与基于选举任命、多方主体协商与内部人员自主以及限定学术事务与收缩式放权的结构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建育  
本文通过对瑞典西部大学考察,主要立足于其独特产学合作(WIL)理念以及其国家级产学合作中心实践模式的特点和基本内容,着重把握产学合作中心实践模式在创新方面的特点,以及对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硕  
实施博洛尼亚进程以来,瑞典大学灵活教育发展模式颇具特点。瑞典大学的灵活教育模式涵盖了以攻读学位为目的国际化灵活教育和基于自主学习的灵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瑞典建立了灵活学习中心和大学网络联盟两个灵活学习机构对灵活教育进行管理,以此服务于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而基于灵活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个人学习帐户的支持。借鉴瑞典高校经验,为了促进我国灵活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可尝试构建高校人才逆向供应链、实行灵活多变的学分体系、建立高校个人学习账户、推行大学网络联盟模式,同时加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语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红宇  
瑞典和丹麦两国均为北欧发达国家,农业占其国家经济总量虽很低,但现代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可以说农业是其强势产业,特别是在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发展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本文从两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两国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全面阐述两国农业科教推广体系的特征以及政府支持保护的方向与重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王雁  熊琪  
融合教育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共同努力的方向。瑞典以教育公平理念为基石,率先完成了从普及隔离式特殊教育向一体化教育的过渡,进入了融合教育的发展期。瑞典在融合教育的推行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启发我们:通过制定保障我国融合教育的法律法规、理顺教育的管理体制、构建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模式、加强融合教育师资队伍一体化的培养与培训等策略,积极推进我国融合教育的进程,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琪  雷江华  
瑞典融合教育经历了从隔离到一体化再到融合的过程。以融合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和政策、以普通学校特殊班级和工作小组为主的模式和以特殊教育技能培训为基础的师资保障,是瑞典融合教育高度发展的特色所在。但瑞典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如医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移民带来的不平等问题以及特殊班级和工作小组模式带来的效率问题。瑞典融合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享利克·哈桑  卡尔·霍姆伯格瑞典灵活学习代理机构研究和发展部   高淑婷  
本文描述瑞典远程教育的背景与环境。随着整个世界的变革,远程教育的目标、策略及学生来源在一百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新的政策、理论和技术为远程教育增添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参与者。今天,利用数字化信息的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移动电话和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获取信息,这就给教育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灵活、更新、适合、快速并且兼备愉悦性以吸引学生。同时,教育机构的另一挑战是如何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发展新型的教学论,鼓励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同时学会抵制和对抗欺骗性学习行为。关于教育与学习,具有时代特征的是文本、图片、声音、照片及电影等普遍的“复制粘贴”技术,这些技术一方面可以以建设性的和发展性的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局、高技术司考察团  金春田  徐彬  邵明朝  郑重  黄继龙  
一、瑞典的创新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瑞典人口虽不足千万,却人均拥有发明专利和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创新能力全球领先。在信息通讯、医药生物、清洁能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柯  
瑞典是一个终身教育非常发达的国家,具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政策、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成熟的个人学习激励机制和学习成果学分转换机制。回顾瑞典终身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瑞典终身教育的特点与成就,对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雪芬  
本文在回顾瑞典终身学习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瑞典近年来终身学习的推进措施及其特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为提高教育效能,福利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纷纷改革教育。作为高福利国家的瑞典,针对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自由化改革;与此同时,瑞典政府从公平机会、公平对待、公平结果三个方面促进教育公平,采取多种措施评估与监测教育公平程度。政策演进中出现的问题,预示着瑞典教育公平发展政策的未来走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