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2)
2023(16415)
2022(13768)
2021(12750)
2020(10451)
2019(23742)
2018(23184)
2017(44145)
2016(23706)
2015(26614)
2014(26336)
2013(26065)
2012(24555)
2011(22167)
2010(22673)
2009(21525)
2008(20718)
2007(18969)
2006(16846)
2005(15501)
作者
(68474)
(57453)
(57281)
(54286)
(36134)
(27663)
(26097)
(22305)
(21699)
(20508)
(19574)
(19236)
(17998)
(17986)
(17850)
(17777)
(17295)
(16800)
(16622)
(16606)
(14331)
(14259)
(13908)
(13253)
(13166)
(12957)
(12936)
(12681)
(11699)
(11526)
学科
(103862)
经济(103764)
(70617)
管理(61083)
(51582)
(47260)
企业(47260)
方法(36902)
中国(34985)
农业(34359)
数学(32060)
数学方法(31768)
地方(28420)
(28394)
金融(28392)
(27450)
银行(27418)
业经(27087)
(26561)
(25179)
(23045)
(19882)
(19503)
贸易(19486)
(18889)
(16949)
(15131)
(15039)
财务(14997)
环境(14995)
机构
学院(339341)
大学(332377)
(142993)
经济(139897)
管理(124864)
研究(119194)
理学(106201)
理学院(105003)
管理学(103242)
管理学院(102618)
中国(96915)
(73720)
科学(71682)
(70017)
(65632)
(61018)
中心(57465)
农业(56745)
研究所(54850)
业大(53879)
(53496)
财经(50983)
(46185)
(45867)
师范(45396)
北京(44022)
经济学(43518)
(43081)
(41710)
经济学院(39333)
基金
项目(218140)
科学(170752)
研究(164189)
基金(155054)
(134309)
国家(133046)
科学基金(113055)
社会(104388)
社会科(98527)
社会科学(98498)
(88232)
基金项目(81823)
教育(73997)
(72693)
自然(69475)
编号(69340)
自然科(67828)
自然科学(67808)
自然科学基金(66574)
资助(62076)
成果(56350)
(53035)
重点(49268)
课题(47935)
(47710)
(45958)
发展(42939)
创新(42886)
国家社会(42876)
(42250)
期刊
(169627)
经济(169627)
研究(101872)
(75413)
中国(74416)
学报(52593)
农业(50536)
(50015)
科学(48979)
(47986)
金融(47986)
管理(42768)
大学(40333)
学学(38265)
教育(37625)
业经(33272)
技术(28926)
经济研究(25791)
(24848)
财经(24817)
问题(23153)
(21357)
(18397)
世界(17363)
技术经济(16770)
农村(16732)
(16732)
(16167)
商业(16119)
经济问题(15891)
共检索到528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亚男  刘钟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宁  刘扬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4年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从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及受教育程度4个方面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障碍因素、借款来源及储蓄动机问题进行了微观特征考察。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微观特征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女性群体、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低教育群体是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群体,这些群体对金融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效率。因此,应在提升农村女性家庭地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精准扶贫力度、普及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积极调整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清  吴成颂  
采用CHFS微观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表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都显著提高了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且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高于正规金融。进一步研究发现,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伴随居民收入的增加而提高,而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伴随居民社会资本的增加而递减。这表明正规金融发展会进一步扩大高收入和低收入居民之间的幸福差距,而非正规金融有助于缩小高社会资本和低社会资本居民之间的幸福差距,促进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清  吴成颂  
采用CHFS微观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Ordered-Probit回归结果表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都显著提高了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且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高于正规金融。进一步研究发现,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伴随居民收入的增加而提高,而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幸福感的促增效应伴随居民社会资本的增加而递减。这表明正规金融发展会进一步扩大高收入和低收入居民之间的幸福差距,而非正规金融有助于缩小高社会资本和低社会资本居民之间的幸福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能够通过分工视角加以弥补。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分工的一个侧面,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二者相互决定、互为因果关系,并共同受产权等基本制度结构的决定。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界定和保护的社会里,交易效率会因此而提高,农村经济分工和农村金融分工都能得以深化,而农村经济又因一个更为高级的农村金融分工水平而受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光伟  
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如何改善农村金融供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刻理解农村的金融需求。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农村金融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农村金融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农民金融问题和乡村金融问题,其实质主要是农业金融问题。而农业生产从来都是面临低预期收益与高风险,这也是农业金融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在这个条件的约束下,农村金融需求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供给,其结果必然是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因此,本文认为,打破低水平金融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关键是降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提高预期收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璐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诸多卓越成果。然而,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已然成为制约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阻碍。为了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需基于供需视角出发,加快突破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供给与需求层面的困境,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辉  张晓明  
农户的经济行为是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出发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低效在于对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经济行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在各种外部约束条件下的经济理性,传统金融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满足这种复杂的微观金融需求,而开发性金融才是适应中国农村微观基础的并能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一种可持续金融支持的有效形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琳  
民间金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在我国,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融资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正规金融部门。论文从农户金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民间金融契合农户金融需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钮明  
农村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手段,对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的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消除农村金融抑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从博弈论的角度,着重分析了由需求不足造成的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并在此次基础上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霞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一直存在结构僵硬、总量不足的刚性特征,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必须从供给视角出发,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建立多层次、功能全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努力增加金融供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雄  
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排斥理论,并参考和借鉴有关金融排斥的指标,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排斥性问题。最后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处理金融排斥问题的方法,提出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建设和谐社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共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谐金融体现的是统筹兼顾,协调一致,公平正义,兼顾各方,使包括农民在内的所有不同对象都能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柯畅  柯霖  
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开始呈现出多层次与规模化的特点,其不再局限于向传统的初级粮食生产服务,而是向多种产品的融合与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关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在本文中,笔者从金融扶贫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兼容发展与改革,从而使得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崇台  唐道远  
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没有考虑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更为紧密的农村金融需求,其实,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传导路径的中介变量,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湖北省襄阳市的县域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需求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