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0)
- 2023(16369)
- 2022(14044)
- 2021(13160)
- 2020(10676)
- 2019(24281)
- 2018(24157)
- 2017(45769)
- 2016(24747)
- 2015(27741)
- 2014(27705)
- 2013(27209)
- 2012(25178)
- 2011(22884)
- 2010(23027)
- 2009(21498)
- 2008(20352)
- 2007(18032)
- 2006(16137)
- 2005(13861)
- 学科
- 济(102372)
- 经济(102259)
- 业(67505)
- 管理(66662)
- 企(51634)
- 企业(51634)
- 方法(40383)
- 农(37213)
- 数学(33743)
- 数学方法(33351)
- 中国(30605)
- 地方(26886)
- 业经(25838)
- 农业(24811)
- 财(23510)
- 学(21676)
- 制(18869)
- 贸(17762)
- 贸易(17748)
- 易(17130)
- 理论(17050)
- 银(16477)
- 银行(16436)
- 环境(16329)
- 发(16112)
- 和(15913)
- 融(15846)
- 金融(15844)
- 行(15843)
- 技术(15665)
- 机构
- 学院(350274)
- 大学(347235)
- 管理(136972)
- 济(136424)
- 经济(133225)
- 研究(120242)
- 理学(117775)
- 理学院(116427)
- 管理学(114428)
- 管理学院(113798)
- 中国(89957)
- 科学(75148)
- 京(74870)
- 财(61986)
- 农(60621)
- 所(60167)
- 中心(54717)
- 研究所(54641)
- 业大(52642)
- 江(52493)
- 范(49965)
- 师范(49515)
- 财经(48975)
- 北京(47608)
- 农业(46138)
- 经(44446)
- 院(43918)
- 州(43018)
- 师范大学(39823)
- 经济学(39796)
- 基金
- 项目(237986)
- 科学(186806)
- 研究(177667)
- 基金(170164)
- 家(147622)
- 国家(146276)
- 科学基金(125393)
- 社会(111216)
- 社会科(105036)
- 社会科学(105013)
- 省(94494)
- 基金项目(90661)
- 教育(80810)
- 自然(79891)
- 划(78700)
- 自然科(77984)
- 自然科学(77968)
- 自然科学基金(76545)
- 编号(74262)
- 资助(69200)
- 成果(60331)
- 发(54710)
- 重点(53041)
- 部(51385)
- 课题(51208)
- 创(49303)
- 创新(45814)
- 国家社会(44945)
- 科研(44725)
- 项目编号(44660)
- 期刊
- 济(160261)
- 经济(160261)
- 研究(103831)
- 中国(71000)
- 农(59556)
- 学报(54282)
- 科学(51760)
- 管理(49250)
- 财(44555)
- 教育(43312)
- 大学(41418)
- 农业(40432)
- 学学(38881)
- 融(32322)
- 金融(32322)
- 业经(30228)
- 技术(29848)
- 经济研究(24240)
- 财经(22614)
- 问题(20741)
- 图书(19444)
- 经(19330)
- 业(18793)
- 科技(17254)
- 版(16823)
- 理论(16511)
- 商业(16275)
- 技术经济(16017)
- 现代(15845)
- 资源(15766)
共检索到523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祥 黄如梦
乌鲁木齐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些年发展速度迅猛。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该区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阶段和开发模式两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对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特征进行梳理。基于需求视角,提出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基础设施落后、受社会环境及季节性影响明显、旅游产品及纪念品单一、娱乐活动缺乏创新、经营管理不善、定价不合理、乡村旅游宣传不够等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七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需求 乌鲁木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城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城市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城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和实施的依据。构建了旅游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城市旅游生态文明系统的综合评估,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城市旅游发展实际中,为城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晓华 虞敬峰 孟晓敏
乌鲁木齐市是中国典型的内陆城市,远离热点旅游区、民族众多且经济发达程度不高,近300万乌鲁木齐市民的近程休闲与旅游需求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对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新疆首府的乌鲁木齐市旅游空间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和延伸,目前已形成环城游憩带的雏形,为满足市民的近程休闲需求以及促进城乡统筹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对环城游憩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可以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乌鲁木齐市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推动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可为类似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发展环城游憩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海热提·涂尔逊 叶文虎 蒙雪琰 倪天麒 艾力西尔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支持系统和主要问题 ,提出了新世纪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目标、方针与重点 ,指出了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可持续城市 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波 李少游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推进我国整体经济结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乡村旅游作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旅游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同时,乡村旅游粗放、不计后果的发展方式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道德伦理问题。文章在生态视角下,研究分析我国乡村旅游集约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中国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及问题的剖析,本着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一些加强我国乡村旅游的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 乡村旅游 集约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林 王超恩
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或者资源等客观对象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性质,不同的产权机制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本文在产权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地悲剧现象"、外部效应和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针对现状对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权机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茜
[目的]近年生态链概念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林业、工业、环保、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以生态链的视角观察及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借此为重庆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法,引入自然生态理论对重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结果]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与全生态链建设需要相比,还存在生态环境、区域生态和产业生态方面的差距;乡村旅游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完成3个目标:(1)对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社会和自然的环境保护;(2)区分市场定位并建立区域旅游生态结构;(3)发展旅游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茜
[目的]近年生态链概念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林业、工业、环保、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以生态链的视角观察及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借此为重庆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法,引入自然生态理论对重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结果]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与全生态链建设需要相比,还存在生态环境、区域生态和产业生态方面的差距;乡村旅游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完成3个目标:(1)对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社会和自然的环境保护;(2)区分市场定位并建立区域旅游生态结构;(3)发展旅游上游产业链和理顺旅游下游产业链来构建产业生态链。[结论]政策性建议:(1)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生产规范和产业管理特别是正向引导性管理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2)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做好信息和技术的服务,构建信息技术平台,保障专业技术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3)通过资本信贷、管理和技术培训,竞争性奖励政策和"互联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李文胜 王卫江
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交往生活方式等4个维度的17个方面;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家庭年收入和职业的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受乡村旅游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李文胜 王卫江
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森林旅游区居民对乡村旅游之于森林旅游区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森林旅游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对森林旅游区产生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的正面影响感知都强于负面影响感知;从居民对待旅游业发展和游客总体上持欢迎的态度看,方家庄村处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程度显著地正向影响他们对旅游业发展是否持支持的态度。基于结论,提出吸引更多森林旅游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获取经济效益和旅游娱乐产品的生产相结合、民族文化的坚守与外来旅游文化的扬弃相结合以及着眼于旅游产业链发展的森林旅...
关键词:
森林旅游区 居民 旅游影响 感知 态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刘正刚 王卫江 李文胜
以新疆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生活、生活设施、生活方式、娱乐消费、社区认同、消费结构等6个层面影响较显著。而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收入水平、旅游参与程度对乡村旅游影响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基于结论,提出从家庭生活、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娱乐消费、生活设施、社区认同等6个方面加大发展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力度,以促进森林旅游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旅游区 居民 乡村旅游影响 生活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李惠青
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而全面阐述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自力 张洋
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 ,为西部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充分发挥西部旅游资源优势 ,优化西部乡村地区资源配置 ,发展乡村旅游业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是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向萍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宁萍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江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乡村旅游对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办法和举措。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