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4)
- 2023(16153)
- 2022(13839)
- 2021(12919)
- 2020(11005)
- 2019(25552)
- 2018(25285)
- 2017(49628)
- 2016(26566)
- 2015(29754)
- 2014(29395)
- 2013(29225)
- 2012(26522)
- 2011(23560)
- 2010(23932)
- 2009(22156)
- 2008(21790)
- 2007(19143)
- 2006(16847)
- 2005(15240)
- 学科
- 济(112414)
- 经济(112290)
- 业(97569)
- 管理(87825)
- 企(86658)
- 企业(86658)
- 方法(53267)
- 数学(43644)
- 数学方法(42931)
- 财(33529)
- 农(33008)
- 业经(32223)
- 中国(27427)
- 贸(23887)
- 贸易(23875)
- 易(23293)
- 务(23194)
- 财务(23113)
- 财务管理(23082)
- 农业(22936)
- 企业财务(21844)
- 制(21227)
- 技术(21082)
- 理论(21064)
- 地方(20235)
- 学(19561)
- 和(19473)
- 划(17560)
- 策(17111)
- 环境(15490)
- 机构
- 学院(373660)
- 大学(372404)
- 管理(155512)
- 济(153141)
- 经济(149951)
- 理学(134345)
- 理学院(133012)
- 管理学(130703)
- 管理学院(130017)
- 研究(117687)
- 中国(91814)
- 京(79475)
- 科学(71148)
- 财(70773)
- 农(58279)
- 所(58119)
- 财经(56351)
- 江(55262)
- 中心(53833)
- 业大(53723)
- 研究所(52446)
- 经(51332)
- 北京(50117)
- 范(46278)
- 师范(45902)
- 农业(45488)
- 经济学(45021)
- 州(44661)
- 院(43106)
- 财经大学(41838)
- 基金
- 项目(251295)
- 科学(198969)
- 研究(186129)
- 基金(183549)
- 家(158001)
- 国家(156647)
- 科学基金(136962)
- 社会(117847)
- 社会科(111823)
- 社会科学(111790)
- 省(97675)
- 基金项目(96641)
- 自然(89060)
- 自然科(87099)
- 自然科学(87080)
- 自然科学基金(85535)
- 教育(84893)
- 划(80810)
- 资助(76689)
- 编号(76519)
- 成果(61116)
- 部(55515)
- 重点(55239)
- 创(53764)
- 发(52873)
- 课题(51239)
- 创新(49545)
- 国家社会(48151)
- 教育部(48116)
- 项目编号(47871)
- 期刊
- 济(168974)
- 经济(168974)
- 研究(110039)
- 中国(70551)
- 管理(60998)
- 财(56134)
- 农(53475)
- 学报(53034)
- 科学(50449)
- 大学(41478)
- 教育(39482)
- 学学(38638)
- 农业(37403)
- 技术(35240)
- 融(31903)
- 金融(31903)
- 业经(29347)
- 财经(27371)
- 经济研究(27057)
- 经(23462)
- 业(22088)
- 图书(22032)
- 问题(21656)
- 技术经济(20615)
- 贸(18715)
- 现代(17964)
- 统计(17706)
- 理论(17699)
- 商业(17495)
- 科技(17340)
共检索到554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启斐 刘志彪
出口服务贸易量是否会随着需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三部门的贸易模型,并利用41个国家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扩大市场需求规模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出口贸易;(2)分行业检验发现,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的促进作用高于对消费性服务业出口的促进作用;(3)分阶段回归表明,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外需的减弱,需求规模对服务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在增强;(4)相对于低收入国家,需求规模扩张对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出口的激励作用更强。因此,扩大内需战略不仅有助于完善国内市场,而且可以刺激服务业出口,提高国家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服务业出口 需求规模 关税 本土市场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借鉴测度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最新方法,在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35个国家服务出口复杂度指数基础之上,利用2000—2013年跨国面板数据,计量检验了服务出口复杂度对经济增长"质"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替代变量,还是以劳动生产率作为替代变量,服务出口复杂度对经济增长的"质"均表现出显著积极影响,即服务出口复杂度越高,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创新能力、贸易开放度以及利用外资等均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促成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繁华 王晶晶
本文运用41个国家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视角,测算并考察了服务业FDI的R&D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FDI的R&D溢出会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主要体现在对技术效率的改善上。国内R&D投入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第二,东道国吸收能力中,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能够显著促进服务业FDI的R&D溢出,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却阻碍了东道国这一途径的技术吸收。第三,分样本研究中,OECD国家服务业FDI的R&D溢出效应显著,而非OECD国家这一效应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服务业FDI R&D溢出 吸收能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启斐 张群
文章从贸易内部结构出发,分析非对称开放条件下,服务贸易兴起与全球失衡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全球59个主要贸易国家2000—2014年双边贸易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服务贸易净值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服务贸易净值提高100万美元,经常账户余额减少98. 7万美元。在引入交互项之后这种关系依然显著成立。因此,服务贸易的非对称开放是造成全球失衡的重要原因。第二,技术进步和利率上调可以扭转服务贸易对经常账户的抑制作用。第三,金融危机之后,服务贸易和经常账户的负向关系进一步强化。后危机时代,全球失衡现象有可能继续恶化。第四,分位数回归发现,在低点位处服务贸易净值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更为强烈。文章的研究为理解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扭转服务贸易逆差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服务贸易 非对称开放 经常账户 全球失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启斐 周霄雪 钱非非
本文利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以及双边服务贸易数据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背景下,服务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当服务贸易提高10%,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193%。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升,服务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衰减。第二,分机制的研究表明,服务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通过提高技术效率,并且这种影响发生在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服务贸易每增加10%,技术效率会提高0.142%。第三,分贸易类型发现,无论是出口服务贸易还是进口服务贸易都可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据显示,出口服务贸易提高10%,全要素生产率上升0.2%;进口服务贸易提高10%,全要素生产率上升0.17%。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服务贸易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作磊 侯瑞瑞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了"金砖四国"单位服务出口对GDP及各行业增加值的带动额,探寻服务出口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四国服务出口对GDP的带动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服务出口对工业增加值的带动作用不断降低而对服务业增加值的带动作用不断上升;与巴西、俄罗斯、印度相比,现阶段中国服务出口对工业增加值的带动力较强而对服务业增加值的带动力较弱。这主要源于我国服务出口对制造业增加值的带动力较强,而对房地产、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服务业增加值的带动力较弱,这种现状与我国的服务出口结构和出口增长方式有关。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服务出口对我国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应从促进出...
关键词:
服务出口 经济增长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胡宗彪
借鉴FDI与货物贸易的关系理论,本文探讨了服务业FDI流入对东道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机理及促进路径。采用我国1992-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出口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服务业FDI、货物贸易出口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业FDI与货物贸易出口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总体影响均是正向的,说明服务业FDI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效应要高于其替代效应;ECM模型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且服务业FDI的短期变动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正向影响要大于货物贸易出口。根据研...
关键词:
服务业FDI 服务贸易出口 影响机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翰·维力 伊万·杜尔提 佚名
本文根据1990年代以来各国立法机构改革和重建的经验,总结了立法机构对行政部门进行有效监督的方式和措施,认为有活力、积极的议会是21世纪民主国家的本质要素。虽然在立法与行政部门的关系上,后者传统上处于强势,但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良性运行需要二者相互制衡,共同决策。更重要的是,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而应该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
立法机关 行政部门 监督 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帆 马弘
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是衡量一个开放经济体产业和贸易升级的重要指标。中国作为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却仍处于世界中低水平。本文建立两阶段生产的李嘉图模型,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管制会抑制一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比重。其影响机制在于服务业FDI管制会抑制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促使国内生产者直接进口国外服务中间品或进口服务密集度高的制造业中间品,由此降低了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泉 林靖欣 魏钰明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还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表明:在国家工业化起步、基础设施逐步建设阶段,将伴随着环境的污染。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对于公众政治信任会产生何种效应?环境污染会否瓦解基础设施建设所提升的政治信任?本文采用QOG跨国面板数据,对全球148个国家,选取公众对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感知与环境质量及其交互项对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世界范围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作为公众能够感知到的一种政府绩效,对公众政治信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质量越高,公众的政治信任也越高。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对公众政治信任的促进作用会被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效应所抵消。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污染 政治信任 合法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道友 程佳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为实现企业跨国并购的预期绩效,探讨并购协同整合策略的选择问题至关重要。文章以108起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发现了四种能引致高并购绩效的前因构型。具体来说,这四种构型由跨国并购情境和与之匹配的协同整合策略组成。跨国并购情境由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资源相似性、资源互补性和跨国并购经验五大情境因素组成。文章分别将这四种跨国并购情境命名为内外欣喜、外忧内喜、外喜内忧、外忧内患型并购情境,与之相匹配的策略分别为吸收策略、共生策略、持有策略和保存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术秘密的保护而使得发包企业在逆向发包时遭遇"技术瓶颈"。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均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军
基于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资本开放与公共支出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认为:资本开放对于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高于贸易开放,并且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劳动分工对于政府公共支出水平的降低效应并没有得到体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中国出口贸易显著的加工贸易特征,使得单纯的贸易统计和贸易分类数据无法真实反映中国的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现状,甚至会夸大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和技术含量,从而产生中国的比较优势发生显著改变的统计假象。为了真实反映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含量及其比较优势,本文使用OECD(2009)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主要从产业技术特征的国别差异角度出发,测算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技术复杂度,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欧美日以及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相比,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密集度显得相当低下。(2)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虽然极其庞大,中国出口篮子的技术复杂度却令人震惊的低下;中国虽是"贸易大...
关键词:
制造业出口 技术复杂度 跨国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