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5)
- 2023(14065)
- 2022(12264)
- 2021(11611)
- 2020(9683)
- 2019(22400)
- 2018(21953)
- 2017(42845)
- 2016(23038)
- 2015(25732)
- 2014(25310)
- 2013(25140)
- 2012(23266)
- 2011(21126)
- 2010(20790)
- 2009(19054)
- 2008(18489)
- 2007(15779)
- 2006(13677)
- 2005(12213)
- 学科
- 济(97700)
- 经济(97598)
- 管理(67058)
- 业(62053)
- 企(51175)
- 企业(51175)
- 方法(47493)
- 数学(41992)
- 数学方法(41634)
- 中国(26813)
- 农(25013)
- 财(24072)
- 学(20110)
- 业经(20035)
- 贸(19312)
- 贸易(19303)
- 易(18787)
- 环境(18250)
- 地方(17924)
- 制(17551)
- 农业(16239)
- 务(15097)
- 财务(15037)
- 财务管理(15009)
- 和(14937)
- 划(14488)
- 企业财务(14363)
- 理论(13973)
- 技术(13972)
- 融(13957)
- 机构
- 大学(331266)
- 学院(326376)
- 济(139184)
- 经济(136613)
- 管理(131609)
- 理学(115182)
- 理学院(113964)
- 研究(112289)
- 管理学(112254)
- 管理学院(111682)
- 中国(83909)
- 京(70539)
- 科学(67394)
- 财(61466)
- 所(55142)
- 财经(50709)
- 研究所(50634)
- 中心(49590)
- 农(49397)
- 业大(46996)
- 经(46469)
- 北京(44900)
- 江(43945)
- 经济学(43444)
- 范(42271)
- 师范(41894)
- 院(41058)
- 经济学院(39378)
- 农业(38714)
- 财经大学(38078)
- 基金
- 项目(228664)
- 科学(181311)
- 基金(169549)
- 研究(167501)
- 家(147711)
- 国家(146566)
- 科学基金(126206)
- 社会(108576)
- 社会科(103031)
- 社会科学(103004)
- 基金项目(89450)
- 省(85227)
- 自然(81050)
- 自然科(79165)
- 自然科学(79146)
- 自然科学基金(77787)
- 教育(75919)
- 划(72867)
- 资助(70547)
- 编号(66192)
- 成果(53624)
- 部(52142)
- 重点(51011)
- 发(48227)
- 创(47011)
- 国家社会(45791)
- 教育部(45144)
- 课题(45084)
- 创新(43987)
- 科研(43774)
- 期刊
- 济(143877)
- 经济(143877)
- 研究(97531)
- 中国(56585)
- 学报(50883)
- 科学(47818)
- 管理(46621)
- 财(44361)
- 农(43982)
- 大学(38977)
- 学学(36672)
- 教育(32208)
- 农业(31042)
- 融(26450)
- 金融(26450)
- 技术(26118)
- 财经(24964)
- 经济研究(24509)
- 业经(21623)
- 经(21310)
- 问题(19169)
- 图书(16673)
- 业(16221)
- 贸(16217)
- 技术经济(15928)
- 理论(15711)
- 科技(15102)
- 世界(14815)
- 资源(14424)
- 版(14297)
共检索到464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军 李子豪
基于我国2000—201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我国区域需求结构的地区差距进行分解分析。研究发现,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区域需求结构水平的地区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且地区间差距是导致我国区域需求结构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运用空间面板分位数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需求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治理技术效率和环境治理动态绩效存在空间依赖作用;需求结构越合理、需求结构越高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对环境治理技术效率、环境治理动态绩效的正向作用越显著;需求结构合理化集群越高、需求结构高级化集群越高,其对环境治理技术效率的积极影响越明显,而经济集聚则对环境治理技术效率和环境治理动态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江 刘渝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进行了扩展,选取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6类环境污染指标同城市化水平及控制变量间的计量模型,并运用Eviews软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4类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另外2类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正U形曲线关系,目前中国大体上已经进入U形曲线的右半段,但由于地区发展差距的存在,各地进入曲线右半段的时间不同;控制变量的加入不仅改变了转折点出现的时间,而且改变了某些污染指标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U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并不一定造成环境的恶化,"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不成立;产业结构变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辉煌 王紫薇
文章运用全局技术MaMl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环境污染治理绩效进行测度,并基于动态最小二乘法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工业产权结构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工业产权结构对环境污染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国有化率与环境污染治理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私营化率与环境污染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当且仅当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成功跨越相应的门槛值时私营化率才能对环境污染治理绩效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红霞 李蕾 冉梦丽
以山东省17地市的废水、二氧化硫、烟(粉)尘等污染物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它们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空间地理特征。并利用Matlab软件,实证检验了加入空间地理变量后,工业产值、FDI规模以及资源税和科技投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得出,环境污染与工业产值呈负向关系,与FDI规模、资源税和科技投入呈正向关系,从而印证优化产业结构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而外商投资引致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资源税和科技投入在规制环境污染转移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因此,本文提出要加强区域合作,将环境保护税的跨区征收问题纳入未来征收管理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吉军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福利影响,与传统经济理论形成鲜明的对照,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新的解决思路。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完全竞争优于完全垄断,但是如果发生了市场失灵,对整个社会来说完全垄断就优于完全竞争。为此,本文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现实,进一步深入探讨环境污染外部性的福利效果,重新考察庇古税和科斯定理作用的约束条件。虽然我们依据完全竞争市场与负外部性会得到产生过多污染的结论,其解决方法是征收等于外部性的边际社会成本的税收,但这并不适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甚至是错误的。因此从负外部性角度看,我们发现不竞争市场结构可能产生高于或低于社会最优水平的产出和污染,虽然通过征税让企业负外部性...
关键词:
负外部性 福利 科斯定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政宝 杨艳琼
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存在相互影响的联动关系。为解决这种相互影响所引发的内生性问题,使用联立方程组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间的互动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改善作用和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都是存在的;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两者的互动效应会逐步减弱。因此,需要政府实施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鹏举 李翠丹 黄伟奇
文章选取东莞市3项环境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结构驱动的影响,发现1982~2007年东莞市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和大气能见度倒数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是三次曲线,人均废水和废气排放量总体上随人均GDP上升,能见度则随之下降。这3项指标与2项产业结构指标呈极显著的相关,东莞的环境污染变化主要是由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变化驱动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庄惠明 郑伟腾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而"两高型"行业的发展常被视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计量模型分析表明,福建省"两高型"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并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两高型"行业的比重增加总体上是不利于环境的改善,破解"两高型"行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囚徒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
“两高型”行业 环境污染 结构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杰 任成媛 胡蓉
中国的环境污染与政治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地方政府竞争是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政府间策略性行为的考虑,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环境污染的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差异。随着中央政府不断加大环境考核力度,生态文明导向日趋明确,地方政府竞争并未带来环境污染水平的提升,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规范政府间环境策略互动行为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张晓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垃圾围城"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虽然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垃圾产量,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地方政府为解决自身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选择与垃圾处理企业合谋,引发大量"垃圾跨省倾倒"案件,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以动态博弈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政企合谋影响污染转移的内在机制,并选取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企合谋加剧了地区污染转移,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政企合谋对污染转移的影响逐渐增强;中央监管强度和社会监督强度的提高都能显著降低污染转移量,但中央监管对污染转移的影响大于社会监督。本文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企合谋 污染转移 分位数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拜琦瑞 杨开忠
本文利用1985-2006年期间中国大气污染指标,证实了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一是CO2排放量对人均GDP的冲击反应轨迹大致是一条倒U型曲线;二是CO2排放量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往往要在滞后较长一段时期后才能得到显著反映。这表明,为了统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应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促进经济的集约化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浩
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当前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传统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并不能有效适应生态优先的理念。因此,文章探析了以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环境组织、上级政府等为核心的多中心综合治理模式,并分析了多元治理机制的特征与优点。最后,以日本环境污染治理模式为案例,分析了多中心综合治理模式的具体运营模式与实行机制,借鉴其环境治理的经验,分析我国存在的不足与今后改进的方向,文章对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选择与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污染 环境治理 多元治理 日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钢 潘孝珍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它可以通过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从理论上分析,大多数研究结论都认为财政分权与污染量排放存在负激励,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1998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与污染物排放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污染物排放规模的指标,选择支出分权度与收入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外商投资总额、工业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还将所有省份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基于2000—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索了中国SO_2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均SO_2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自回归效应,区域中西部省份具有高的人均SO_2排放,东南沿海省份具有低的人均SO_2排放。经济增长与SO_2排放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从而验证了中国SO_2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此外,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增加能够促进SO_2排放的增加,能源强度降低、城镇化能有效降低SO_2排放。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菁 陈霜华
通过建立一个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将环境及环境污染治理引入内生增长框架下进行分析,其中重点探讨了在达到均衡增长路径过程中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维持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一些结果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清洁要素以及技术的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对环境污染一直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仍然需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地方政府的行为在其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环境污染治理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