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4)
2023(17678)
2022(15026)
2021(13893)
2020(11791)
2019(27230)
2018(27008)
2017(51706)
2016(28020)
2015(31584)
2014(31821)
2013(31298)
2012(29357)
2011(26615)
2010(27113)
2009(25069)
2008(24684)
2007(22050)
2006(19192)
2005(17572)
作者
(83181)
(69761)
(69278)
(66034)
(44474)
(33616)
(31674)
(27192)
(26435)
(25051)
(23746)
(23427)
(22336)
(22279)
(21660)
(21636)
(20710)
(20682)
(20226)
(19863)
(17574)
(17306)
(17112)
(16041)
(15749)
(15564)
(15556)
(15276)
(14334)
(13827)
学科
(134268)
经济(134148)
管理(78181)
(76297)
(62143)
企业(62143)
方法(56003)
数学(49385)
数学方法(48623)
中国(34441)
(32622)
地方(30924)
(29688)
业经(27384)
(27181)
(22702)
农业(21963)
(21659)
贸易(21646)
(20898)
理论(19724)
(19616)
(19582)
金融(19579)
银行(19574)
(18788)
(18580)
财务(18503)
财务管理(18456)
(18267)
机构
学院(408552)
大学(406308)
(173304)
经济(169734)
管理(154403)
研究(141987)
理学(132650)
理学院(131102)
管理学(128430)
管理学院(127680)
中国(107061)
科学(87730)
(86419)
(77494)
(73270)
(70333)
研究所(66422)
中心(64784)
(62002)
财经(61488)
业大(61017)
(55676)
农业(55157)
北京(54694)
经济学(53605)
(53543)
师范(52908)
(50858)
(49479)
经济学院(47944)
基金
项目(269273)
科学(211905)
基金(194992)
研究(192961)
(171106)
国家(169685)
科学基金(145287)
社会(122009)
社会科(115736)
社会科学(115707)
(106685)
基金项目(102174)
自然(95311)
自然科(93152)
自然科学(93126)
自然科学基金(91447)
教育(90029)
(89589)
资助(81865)
编号(77450)
成果(62604)
重点(61507)
(61402)
(59115)
(55737)
课题(54553)
创新(52154)
科研(51940)
教育部(50478)
国家社会(50351)
期刊
(194990)
经济(194990)
研究(119437)
中国(81713)
学报(64835)
(63661)
(60911)
科学(59890)
管理(58539)
大学(49058)
学学(46455)
教育(43538)
农业(43154)
技术(39125)
(38391)
金融(38391)
经济研究(32282)
业经(31064)
财经(30997)
(26743)
问题(25120)
(23405)
统计(22626)
技术经济(22043)
(20328)
(19312)
(19055)
商业(19037)
决策(18400)
世界(18095)
共检索到613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小虎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需求结构不合理。可见,需求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深刻认知二者之间的联系能够为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指导。因此,本文构建了需求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EBA模型,以经济增速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消费拉动率、固定资产拉动率、净出口拉动率作为核心变量,以消费投资比变化率、外内需比变化率作为目标变量,以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变化率、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变化率、基尼系数变化率、储蓄指数变化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率、商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率作为条件变量,选取1999-2018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动态分析了需求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外需和内需的增长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外需相较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消费和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效果相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坚  王军  
针对地区发展的相关性如何论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拓展的贝叶斯模型的验证方法。该方法以传统的贝叶斯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统计性论证方法及区域分割等方法,将原本较为复杂的分析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简化,整个拓展过程由笔者自主完成。在理论分析论证的基础之上,又以我国6大区域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为实证对象,结合理论模型,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跨区域对象之间的经济发展相关性,由此对我国宏观经济深入发展提出了以巩固北上广为主、以拓展重庆、新疆所在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辅的宏观经济发展新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李春  
为了研究航空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以北京、成都、武汉、石家庄四个地区为样本,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与航空物流之间的相关性截然不同,进而研究其不同的原因,找出发达地区发展航空物流的经验和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瑞光  戴伟星  黄怀槐  
本文以广东城乡居民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居民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展开计量分析,找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消费因素,并探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居民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弹性远大于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消费结构升级对相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广东具备良好的消费升级条件和优势,也存在制约消费升级的不利因素。本文结合广东实际,提出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盖玉洁   许玉贵  
针对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本文从定量及定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得出在一定程度上 ,经济的增长会导致环境恶化的结论。但同时又指出 ,由于科技的发展 ,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 ,“先污染 ,后治理”并不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我们完全有可能缩短甚至绕过这一阶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雷  
文章通过对徐州14年来的经济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出经济发展与金融的相关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梦晓  
将实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比较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金融与经济互动作用。使用计量方法得出中美金融水平与宏观经济关系的不同模型;基于金融发展理论探讨其相关性不同的原因,分析金融结构在其中所起关键作用;根据实证分析所得各项金融结构指标,尝试对我国原有模型在经济意义与计量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最后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目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概括总结,针对我国实际国情和目前实现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对我国金融发展提出切实中肯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霞  
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提炼出低碳经济系统、低碳技术系统、低碳生活方式系统、低碳生态系统等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并取得相关数据。最后,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在信度、效度满足结果的前提下,利用AMOS17.0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相关假设,得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维  朱维娜  
当前中国面临的区域性差距、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为总量因素和结构因素两大类,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样本,定量测度了各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总量因素与结构因素对经济发展都具有显著影响。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建议国内欠发达地区选择发展路径为:以扩大投资促进总量增加,以总量增加带动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甬军  左源  
文章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78-2015年间经济总量、电力消费、第二产业经济比重和第三产业经济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经济总量出现波动情况时,在自动修复机制下,能够一定程度回归均衡状态。通过脉冲分析发现,短期内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长期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程度大致相当,辅证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甬军  左源  
文章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78-2015年间经济总量、电力消费、第二产业经济比重和第三产业经济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经济总量出现波动情况时,在自动修复机制下,能够一定程度回归均衡状态。通过脉冲分析发现,短期内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长期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程度大致相当,辅证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娜  张少辉  
文章根据1952~2005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带有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和协变模型判定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资本形成总额时间序列均是带有一次均值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证实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形成之间存在着同期协变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动态相关系数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间的动态相关性。最后,文章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了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志刚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利用引入总体均值截距项的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从2005年至2011年之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步扩大,各省均有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刚性需求,这从总体上说明了经济增长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还发现"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东部地区更多是被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中部地区有更多的人自主去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还是不足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这种趋势应该会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俊菲  陈雯  曹有挥  
基于对城市化概念的认识,通过测算中国各城市的人口、经济和空间城市化率及其增长速度,运用Arcgis9.3支持下的热点分析方法,考察2000~2008年中国城市单元城市化水平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模式,认为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热点仍然在东部沿海,主要围绕环渤海和珠三角两大城市化热点城市群,向东北、西北、西南等冷点区中心辐射、梯度推移;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与经济增长格局有较大偏差,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城市化的拉动作用相对经济增长更为明显;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形成受自然、历史、政策、经济、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包含政府主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